CN212767034U - 装箱装置及卷绕设备 - Google Patents
装箱装置及卷绕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67034U CN212767034U CN202021037824.3U CN202021037824U CN212767034U CN 212767034 U CN212767034 U CN 212767034U CN 202021037824 U CN202021037824 U CN 202021037824U CN 212767034 U CN212767034 U CN 2127670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limiting
- workpieces
- collecting box
- work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3659 Aver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箱装置及卷绕设备,卷绕设备包括装箱装置,装箱装置包括收集箱、承载台、限位组件、移位组件和推送组件,多个工件沿第一方向排列在承载台上;限位组件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对放置在承载台上的工件进行限位;移位组件用于驱动限位组件或收集箱沿第一方向移动调整收集箱与放置在承载台上的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推送组件,用于驱动限位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承载台上的工件推入收集箱内。使用本装箱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在收集箱收集工件时缩小两批工件之间叠放的间隙,同时也可以在装箱过程中调整工件与收集箱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工件排列整齐,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箱装置及卷绕设备。
背景技术
在卷绕设备中,需要使用装箱装置对工件进行装箱操作,装箱装置一般采用收集箱作为收纳容器,传统装箱装置的装箱过程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将多个工件依次排列在台面上,第二步,将台面上的工件一同推入收集箱内;在装箱过程中,相邻两批工件之间容易产生较大的间隙,从而浪费了收集箱内大量的收集空间。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卷绕设备以改变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箱装置及卷绕设备,用于解决传统装箱装置的收集箱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箱装置,包括:
收集箱,用于收纳工件;
承载台,设于所述收集箱的一侧,并用于放置工件,多个工件沿第一方向排列在所述承载台上;
限位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的工件进行限位;
移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限位组件或所述收集箱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收集箱与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的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
推送组件,与所述限位组件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限位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承载台上的工件推入所述收集箱内;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顶推件和前端限位件,所述推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顶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承载台上的工件推入所述收集箱内;所述前端限位件设置在所述顶推件的一侧,且所述前端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所述承载台上的工件进行限位,所述移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前端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后端限位件,所述后端限位件设置在所述顶推件远离所述前端限位件的一侧;所述后端限位件能相对于所述前端限位件移动,以在工件进入所述承载台时进行避让。
可选地,所述移位组件包括滑动件和移位驱动件,所述滑动件连接于所述限位组件,所述移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装箱装置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收集箱相对于所述承载台进行升降移动。
可选地,所述承载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靠近所述收集箱,所述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向下倾斜。
可选地,所述装箱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承载台相对移动设置的隔挡组件,所述隔挡组件用于阻挡所述承载台上的工件进入所述收集箱内。
可选地,所述收集箱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放置面,所述放置面远离所述承载台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放置面靠近所述承载台的一端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卷绕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箱装置以及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所述承载台。
可选地,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设有托架,所述托架用于放置工件,所述第一送料组件用于将所述托架上的工件输送至所述承载台的一侧,所述第二送料组件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将所述托架上的工件输送至所述承载台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装箱装置中,多个工件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放置在承载台上,限位组件在第一方向上对工件仅限位,当承载台上的工件达到预设数量之后,推送组件驱动限位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第一批的工件推送至收集箱内,之后推送组件驱动限位组件复位,移位组件也驱动限位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以对第二批工件推入收集箱的位置进行调整,装箱装置重复上述操作进行自动装箱操作。使用本装箱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在收集箱收集工件时缩小两批工件之间叠放的间隙,同时也可以在装箱过程中调整工件与收集箱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工件排列整齐,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卷绕设备的立体视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卷绕设备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箱装置在限位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挡组件的立体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箱装置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绕设备10,其包括装箱装置100、机体200和送料装置300,送料装置300用于将工件20输送至装箱装置100,装箱装置100能够对工件20进行收集装箱操作,机体200用于安装并承载装箱装置 100和送料装置300。如图1-图6中所示,定义X方向为第一方向的正方向,定义Y方向为第二方向的正方向,定义Z方向为第三方向的正方向,定义H方向为水平方向。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机体200包括有承载台210和基板240,承载台210固定于基板240上,在一实施例中,承载台210的顶面可为平面,在输送过程中,工件20能够在承载台210上滑动输送。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台210 的顶面也可以设有多个与工件20相适配的凹槽,以用于使工件20稳定地放置在承载台210上。
装箱装置100包括收集箱110、限位组件120、移位组件130和推送组件140,承载台210设于收集箱110的一侧,并用于放置工件20,多个工件20能够沿X 方向排列在承载台210上,收集箱110用于收纳工件20;限位组件120用于在X 方向上对放置在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进行限位;移位组件130与承载台210 相对移动设置,并用于驱动限位组件120沿Y方向的正向或反向移动,以调整收集箱110与放置在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之间的相对位置;推送组件140与限位组件120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限位组件120沿Y方向的正向或反向移动,以将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推入收集箱110内,且Y方向垂直于X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移位组件130也可以与收集箱110连接,并用于驱动收集箱110沿Y 方向的正向或反向移动,从而调整收集箱110与放置在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 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本装箱装置100中,多个工件20沿X方向依次排列放置在承载台210上,限位组件120在X方向上对工件20进行限位,当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达到预设数量之后,推送组件140驱动限位组件120沿Y方向移动,以将第一批的工件20推送至收集箱110内,之后推送组件140驱动限位组件120复位,移位组件 130也驱动限位组件120沿Y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以对第二批工件20相对于收集箱110的位置进行调整,装箱装置100重复上述操作进行自动装箱操作。使用本装箱装置100,不仅能够实现在收集箱110收集工件20时缩小两批工件20之间叠放的间隙,同时也可以在装箱过程中调整工件20与收集箱110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工件20排列整齐,使用效果好。
如图1所示,送料装置300包括第一送料组件310和第二送料组件320,第一送料组件310设有托架311,托架311用于放置工件20,第一送料组件310用于沿水平方向输送托架311上的工件20,第二送料组件320用于沿X方向将托架311的工件20输送至承载台210。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基板240设有开槽,且第一送料组件310 穿设在该开槽内,工件20由基板240的一侧放置在第一送料组件310的托架311 上,第一送料组件310沿H方向将托架311上的工件20穿过该开槽输送至基板 240靠近收集箱110的一侧,当托架311移动至第二送料组件320的输出位置时,第二送料组件320沿X方向将托架311上的工件20输送至承载台210上,之后第一送料组件310和第二送料组件320复位,以将下一个工件20输送至承载台 210,多个工件20依次在承载台210上排列。在一实施例中,托架311上开设有弧形槽,工件20大致为圆柱形,且与该弧形槽适配,由此工件20即可稳定的放置在托架311上。
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送料组件310还包括第一送料驱动件312,第一送料驱动件312连接于托架311并用于驱动托架311沿H方向的正向或反向移动。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送料驱动件312采用电机和丝杆滑块的组合,滑块连接于托架311,丝杆的延伸方向与H方向相平行,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并带动滑块移动,从而驱动托架311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送料驱动件312 也可以使用气缸等直线移动的驱动装置。
如图2所示,第二送料组件320包括推块321和第二送料驱动件322,第二送料驱动件322可固接于机体200,并且推块321设置为朝向限位组件120设置,当托架311移动至推块321处时,第二送料驱动件322启动并驱动推块321沿X 方向移动,以将托架311上的工件20推至承载台210。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送料驱动件322为直线气缸,且该直线气缸的输出方向与X方向相平行。
如图4所示,限位组件120包括相接的前端限位件121和顶推件122,顶推件122的延伸方向与X方向相平行,推送组件140用于驱动顶推件122沿Y方向的正向或反向移动,以将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推入收集箱110内;前端限位件121设置在X方向上顶推件122的一侧,且前端限位件121用于在X方向上对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进行限位,移位组件130用于驱动前端限位件121 沿X方向的正向或反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前端限位件121与顶推件122连接并组合成大致为L型的结构,多个工件20依次相接并沿X方向输送至承载台210之后,前端限位件121 能够对第一个工件20进行限位,当第一个工件20与前端限位件121抵接之后,工件20便无法再被输送至承载台210;同时工件20远离收集箱110的一侧可以被顶推件122进行限位,在推送组件140启动之后,顶推件122可以沿Y方向移动,以将工件20同时推入收集箱110内。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端限位件121与顶推件122一体成型,也就是说,前端限位件121和顶推件122同时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前端限位件121 也可与顶推件122分离,且设置有用于驱动前端限位件121沿X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120还包括与顶推件122相对移动设置的后端限位件123,前端限位件121与后端限位件123分别设置在X方向上顶推件122的相对两侧;如图4所示,后端限位件123位于限位位置时,前端限位件121和后端限位件123 分别用于在X方向上对承载台210上工件20的相对两侧进行限位,移位组件130 离开上述限位位置时,后端限位件123与承载台210间隔设置,从而避让承载台 210上的工件20,以使工件20能够沿X方向被输送至承载台210上。具体的,限位组件120还包括与后端限位件123相接的限位驱动件124,限位驱动件124 可固接于顶推件122,并用于驱动后端限位件123沿Z方向的正向或反向移动。
工件20在承载台210上输送的过程中,限位驱动件124驱动后端限位件123 朝远离承载台210的方向移动,也就是沿Z方向移动,以使后端限位件123的端部与承载台210之间产生间隔;当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达到预设数量之后,限位驱动件124驱动后端限位件123沿Z方向的反向移动,直至后端限位件123 移动至限位位置,此时前端限位件121和后端限位件123能够分别对第一个工件 20和最后一个工件20进行限位,前端限位件121、顶推件122和后端限位件123 配合形为大致为工字的结构,工件20即可被限制在限位组件120中。限位驱动件124可采用直线气缸、电机与齿轮齿条的组合等直线驱动装置。
如图1和图4所示,移位组件130包括导向件131和滑动件132,导向件131 与滑动件132相对滑动设置,且导向件131的延伸方向与X方向相平行;导向件 131连接于推送组件140,滑动件132连接于限位组件120;移位组件130还可包括移位驱动件133,移位驱动件133用于驱动滑动件132沿X方向的正向或反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批的多个工件20推入收集箱110之后,滑动件132 沿X方向的正向移动预设距离,以使第二批的工件20与收集箱110内的第一批工件20错位对应,由于圆形在错位放置时可以达到最大的空间利用率,第二批工件20进入收集箱110并堆放在第一批工件20上时可以使第一批工件20与第二批工件20具有较小的间隙;在第三批工件20与承载台210接触之前,滑动件 132沿X方向的反向移动上述预设距离,以使第三批工件20在进入收集箱110 内并叠放在第二批工件20上时使第二批工件20与第三批工件20之间具有较小的距离;重复上述操作,即可提高收集箱110内的空间利用率。在一实施例中,移位驱动件133可以采用气缸、电机及齿轮齿条的组合等直线驱动结构驱动滑动件132沿直线方向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取消设置的移位驱动件133,采用人工操作移动滑动件132。
为了驱动收集箱110沿Z方向移动,装箱装置100还设有升降组件150,升降组件150可拆卸连接于收集箱110,升降件用于驱动收集箱110相对于承载台 210进行升降移动。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升降组件150用于驱动收集箱110沿Z方向的正向或反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在收集箱110内堆放第一批工件20之后,升降组件150 驱动收集箱110沿Z方向移动,移动的距离与工件20的尺寸相对应,之后限位组件120即可将第二批工件20推入收集箱110内,并叠放在第一批工件20上,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在收集箱110内沿Z方向堆放多层工件20。在其他实施例中,收集箱110也可沿与Y方向具有夹角的方向移动,由此,也可使收集箱110 收集承载台210推送出的工件20。
进一步的,升降组件150包括与收集箱110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152,连接件152与承载台210相对移动设置,且连接件152能够沿Z方向移动;升降组件 150还可包括升降驱动件151,升降驱动件151用于驱动连接件152沿Z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本实施例中的收集箱110满箱之后,可以将收集箱110与连接件152分离,并更换新的收集箱110与连接件152连接,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具体的,如图3和图6所示,连接件152包括移动板1521和支撑板1522,移动板1521连接于升降驱动件151,支撑板1522设置在移动板1521上朝向限位组件120的一侧,且支撑板1522的数目至少为两个。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板1522的数目为四个,且其中的两个支撑板1522沿Z 方向对称设置,另外两个支撑板1522沿X方向对称设置,四个支撑板1522分别抵接于收集箱110的四个侧壁,在收集箱110与连接件152连接之后,四个支撑板1522即可对收集箱110进行支撑。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1522至少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支撑板1522设置在收集箱110的底部,在收集箱110放置之后能够对收集箱110的底部进行支撑,另一个支撑板1522可以设置在收集箱110 的顶部或侧面,设置在顶部时,支撑板1522可以对收集箱110的顶部进行支撑;支撑板1522优选设置在收集箱110的侧面,从而可以对收集箱110的两个方向的自由度进行限位,收集箱110放置更加稳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152和收集箱110也可以采用如卡扣、螺纹或插接配合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如图2所示,机体200还包括与承载台210的台面相垂直设置的第一挡板220 和第二挡板230,第一挡板220和第二挡板230沿Y方向分别设置在承载台210 的相对两侧;第一挡板220和第二挡板230的延伸方向均与X方向相平行。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的第一挡板220和第二挡板230配合,当工件20 与承载台210接触时,第一挡板220和第二挡板230可以对工件20在Y方向上的相对两端进行限位导向,从而使工件20能够平稳地在承载台210上移动,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第一挡板220和第二挡板230可设置至少一个与承载台210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Y方向相平行;由此设置,当承载台210需要输送不同尺寸的工件20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挡板220与第二挡板230之间的距离从而适配不同的工件20,适用性好。
如图1和图3所示,推送组件140包括推送件141和连接块142,推送件141 可固接于机体200,连接块142设置在推送件141的输出端,且连接块142连接于导向件131,并用于驱动导向件131沿Y方向移动。推送件141可以采用直线气缸、电机及齿轮齿条的直线驱动装置,从而驱动限位组件120沿Y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推送组件140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推送组件140分别连接于导向件131沿Y方向的相对两端。通过设置两个推送组件140,可以提高推送组件 140推送导向件131时的稳定性,使用效果好。
具体的,机体200还包括限位块250和直线滑轨260,限位块250设置在推送件141的移动方向上,限位块250用于对推送组件140进行限位,从而避免推送组件140移动至超出预设距离的位置;直线滑轨260与连接块142滑动连接,从而使连接块142能够相对于机体200稳定地滑动,使用效果好。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承载台2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第一侧靠近收集箱110,第一侧相对于第二侧向下倾斜。如图3所示的摆放状态,承载台210自左向右延伸,并朝下倾斜,此时承载台210的台面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装箱装置100时,当工件20放置在承载台210上时,工件20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朝向收集箱110内移动,辅以推送组件140的推送作用,可以使工件20快速的进入收集箱110中以完成收集。
如图1所示,装箱装置100还包括与限位组件120相对移动设置的隔挡组件 160,隔挡组件160用于阻挡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进入收集箱110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与限位组件120相对移动的隔挡组件160,在多个工件20依次输送承载台210上的过程中,隔挡组件160可以对工件20进行阻挡,从而避免承载台210的工件20滑落至收集箱110内;当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 达到预设数量时,隔挡组件160启动并移动,以使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能够朝向收集箱110移动,之后推送组件140将多个工件20推入收集箱110内进行收集。
具体的,如图6所示,隔挡组件160包括隔挡驱动件161和移动挡板162,隔挡驱动件161可固接于机体200,且隔挡驱动件161用于驱动移动挡板162沿 Z方向的正向或反向移动,当隔挡驱动件161驱动移动挡板162沿Z方向的反向移动,直至移动挡板162位于承载台210和收集箱110之间时,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即可抵接于移动挡板162朝向限位组件120的一侧,移动挡板162即可对工件20进行限位。
隔挡组件160还可以包括传感器163,传感器163设置在移动挡板162上,且传感器163位于移动挡板162上远离第二送料组件32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当承载台210上放置预设数量的工件20之后,传感器163即可接收到第一个进入承载台210的工件20的信号,从而控制第二送料组件320关闭,不再有工件 20进入承载台210上;之后推送组件140启动将工件20推入收集箱110内。
如图6所示,收集箱110包括用于承载工件20的放置面111,在一实施例中,放置面111远离承载台210的一端相对于承载台210靠近承载台210的一端向下倾斜。可以理解的是,放置面111与Y方向的延伸方向相平行,且Y方向与H 方向之间设有夹角α。可以理解的是,本装箱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推送组件 140将工件20从承载台210推出之后,工件20朝向收集箱110的一端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重力方向朝下倾斜,并在推送组件140进一步的推送作用下落入收集箱110内,落入收集箱110内的工件20在重力的作用下抵接于收集箱110内远离限位组件120一侧的内壁。
如图6所示的摆放状态,工件20此时具有朝向右下侧方向移动的趋势,由此工件20即可稳定的放置在收集箱110内的放置面111上,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在本实施例中,α的角度值为5°,由此设置,工件20即可在重力的作用下稳定的放置在收集箱110内,无需额外的限位装置或限位机构对收集箱110内的工件20进行限位。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夹角α,当收集箱110与连接件152连接之后,收集箱110在重力的作用具有朝向移动板1521移动的趋势,也就是说,在支撑板 1522的支撑作用下,收集箱110便不易在自身的作用下与连接件152分离,收集箱110的安装稳定性得以提高。
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台210的台面也可以设置为与H方向相平行,也就是说,当承载台210上的工件20为达到预设数量时,推送组件140驱动承载台210 上的工件20沿Y方向移动,工件20即可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落入收集箱110 内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箱,用于收纳工件;
承载台,设于所述收集箱的一侧,并用于放置工件,多个工件沿第一方向排列在所述承载台上;
限位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的工件进行限位;
移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限位组件或所述收集箱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收集箱与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的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
推送组件,与所述限位组件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限位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承载台上的工件推入所述收集箱内;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顶推件和前端限位件,所述推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顶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承载台上的工件推入所述收集箱内;所述前端限位件设置在所述顶推件的一侧,且所述前端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所述承载台上的工件进行限位,所述移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前端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后端限位件,所述后端限位件设置在所述顶推件远离所述前端限位件的一侧;所述后端限位件能相对于所述前端限位件移动,以在工件进入所述承载台时进行避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组件包括滑动件和移位驱动件,所述滑动件连接于所述限位组件,所述移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箱装置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收集箱相对于所述承载台进行升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靠近所述收集箱,所述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向下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箱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承载台相对移动设置的隔挡组件,所述隔挡组件用于阻挡所述承载台上的工件进入所述收集箱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放置面,所述放置面远离所述承载台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放置面靠近所述承载台的一端向下倾斜。
9.一种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箱装置以及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所述承载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设有托架,所述托架用于放置工件,所述第一送料组件用于将所述托架上的工件输送至所述承载台的一侧,所述第二送料组件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将所述托架上的工件输送至所述承载台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37824.3U CN212767034U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装箱装置及卷绕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37824.3U CN212767034U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装箱装置及卷绕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67034U true CN212767034U (zh) | 2021-03-23 |
Family
ID=75071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37824.3U Active CN212767034U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装箱装置及卷绕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67034U (zh) |
-
2020
- 2020-06-08 CN CN202021037824.3U patent/CN2127670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99200B (zh) | 自动上料机 | |
CN212831342U (zh) | 下料装置 | |
CN112010048A (zh) | 料盘分离装置及供料设备 | |
CN108419428B (zh) | 一种多功能pcb传送定位系统 | |
CN210182245U (zh) | 电容器外壳的输送设备 | |
CN212767034U (zh) | 装箱装置及卷绕设备 | |
CN110683366A (zh) | 用于耗材盒存储及转移的自动化装置 | |
CN214397369U (zh) | 一种pcb板用装袋装置 | |
CN110395439B (zh) | 一种用于5g车联网终端的sim卡托的包装自动机 | |
JPH06127672A (ja) | トレイの移送方法とその装置 | |
CN214878387U (zh) | Pcb板的收集装置及生产系统 | |
CN209922421U (zh) | 叠片机 | |
CN215438732U (zh) | 一种粉末压机自动码垛机构 | |
CN213137000U (zh) | 一种全自动pcb分板机 | |
CN214114067U (zh) | 一种方形工件自动上料装置 | |
CN212705322U (zh) | 一种高效压装的卡环压装组件及轴类部件组装设备 | |
CN214685082U (zh) | 装配机 | |
CN211970896U (zh) | 全自动排坯机 | |
CN216188303U (zh) | 一种载板输送机构及载板装填机 | |
CN216334733U (zh) | 一种锂电池上料输送架 | |
CN216828343U (zh) | 一种冲压生产线 | |
CN210012304U (zh) | 一种上料装置 | |
CN210795020U (zh) | 纽扣电池装盘装置 | |
CN215972327U (zh) | 插片设备 | |
CN209956358U (zh) | 一种饼干计数包装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