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5000U - 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5000U
CN212715000U CN202021508942.8U CN202021508942U CN212715000U CN 212715000 U CN212715000 U CN 212715000U CN 202021508942 U CN202021508942 U CN 202021508942U CN 212715000 U CN212715000 U CN 212715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cofferdam
steel
deep water
positioning
wir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089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永杰
余昭辉
张铮
庄潮辉
彭园
汤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Road and Bridge Nor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Road and Bridge Nor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s Road and Bridge Nor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089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5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5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5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定位模块,连接在钢围堰的前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第二定位模块,连接在所述钢围堰的后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导向模块,连接在所述钢围堰的左侧或右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两岸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模块、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和所述导向模块的配合,定位所述钢围堰。本申请解决了无底钢围堰在深水中无法定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跨越大江大河的桥梁也越来越多,桥梁基础修建中应用到的围堰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双壁钢围堰作为桥梁深水基础施工的一种围水结构被得到了广泛应用。
双壁钢围堰其调整、定位、封底等关键施工技术在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下有很大的差异。当基础所处施工环境为深水时,存在基岩裸露、岩面起伏大、水位深、流速大的问题,只能选择先下放无底钢围堰,利用封底混凝土进行钢护筒底脚锚固,再搭设钻孔平台进行基桩施工。
但由于受水流、风向、潮水的影响,且由于岩面倾角大,高低刃脚钢围堰封底混凝土施工会产生较大的侧压力,导致围堰整体较为容易产生滑移;因此,无底钢围堰下放后至基桩施工前的定位依然是一个难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无底钢围堰在深水中无法定位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以解决无底钢围堰在深水中的无法定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包括:第一定位模块,连接在钢围堰的前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第二定位模块,连接在所述钢围堰的后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导向模块,连接在所述钢围堰的左侧或右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两岸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模块、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和所述导向模块的配合,定位所述钢围堰。
进一步的,所述钢围堰为放置在深水的河床上的无底钢套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包括:四个第一锚,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第一锚链,与所述第一锚连接;第一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锚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围堰的前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包括:四个第一锚,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第一锚链,与所述第一锚连接;第一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锚链连接;第一子定位模块,一侧与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钢围堰的前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包括:两个第二锚,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第二锚链,与所述第二锚连接;第一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锚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围堰的后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包括:两个第二锚,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第二锚链,与所述第二锚连接;第二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二锚链连接;第二子定位模块,一侧与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钢围堰的后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模块包括:四个第三锚,两个第三锚设置在靠近左岸的位置,另外两个第三锚设置在靠近右岸的位置;第三锚链,与所述第三锚连接;第三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三锚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围堰的左侧或右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模块包括:四个第三锚,两个第三锚设置在靠近左岸的位置,另外两个第三锚设置在靠近右岸的位置;第三锚链,与所述第三锚连接;第三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三锚链连接;导向船,与所述第三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且与所述钢围堰的左侧或右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定位模块包括:四个第四锚,两个第四锚设置在靠近左岸的位置,另外两个第四锚设置在靠近右岸的位置;第四锚链,与所述第四锚连接;第四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四锚链连接;第一定位船,与所述第四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且通过第一拉缆与所述钢围堰的前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子定位模块包括:四个第五锚,两个第五锚设置在靠近左岸的位置,另外两个第五锚设置在靠近右岸的位置;第五锚链,与所述第五锚连接;第五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五锚链连接;第二定位船,与所述第五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且通过第二拉缆与所述钢围堰的后侧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锚泊定位的方式,通过第一定位模块,连接在钢围堰的前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第二定位模块,连接在所述钢围堰的后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导向模块,连接在所述钢围堰的左侧或右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两岸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模块、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和所述导向模块的配合,定位所述钢围堰;达到了消除各个因素的不利影响以使钢围堰不易产生滑移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无底钢围堰能够在岩面无覆盖、倾角大、水急和风大的深水中有效定位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无底钢围堰在深水中无法定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钢围堰定位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钢围堰定位系统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定位船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定位船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定位模块;20、第二定位模块;30、导向模块;40、钢围堰;101、第一锚;102、第一锚链;103、第一钢丝绳;104、第一子定位模块;201、第二锚;202、第二锚链;203、第二钢丝绳;204、第二子定位模块;301、第三锚;302、第三锚链;303、第三钢丝绳;304、导向船;1041、第四锚;1042、第四锚链;1043、第四钢丝绳;1044、第一定位船;2041、第五锚;2042、第五锚链;2043、第五钢丝绳;2044、第二定位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4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在深水中的钢围堰40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定位模块10,连接在钢围堰40的前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第二定位模块20,连接在所述钢围堰40的后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导向模块30,连接在所述钢围堰40的左侧或右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两岸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模块10、所述第二定位模块20和所述导向模块30的配合,定位所述钢围堰40。
深水存在水位深、流速大、水面风速大、水底岩面无覆盖、水底岩面倾角大的情况;钢围堰40设置到深水中时,必然会导致容易产生滑移,也就是说,钢围堰40将无法定位在预设的位置处,造成桥梁工程施工中桥墩不能设置到深水中,只能采用昂贵的悬索桥。
为了降低成本,必须要解决深水中不能设置桥墩的问题,也就是需要将桥墩设置必备的钢围堰40定位在深水中预设的位置上,此时,需要考虑深水中水位深、流速大、水面风速大、水底岩面无覆盖、水底岩面倾角大这些会造成钢围堰40滑移的因素。
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接在钢围堰40的前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使用第一定位模块10。第一定位模块10具有承受顺水流方向的水流阻力和风阻力,是保证钢围堰40安全稳定的主要结构物。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模块10包括:四个第一锚101,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第一锚链102,与所述第一锚101连接;第一钢丝绳103,一端与所述第一锚链10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围堰40的前侧连接。
第一锚101为150t蛙式混凝土锚,抛锚位置距离钢围堰40约600m;采用第一锚链102固定第一锚101,并且采用第一钢丝绳103连接钢围堰40的前侧和第一锚链102;如此,能够防止受水流、风产生的力,及大倾角产生的侧滑力,带动钢围堰40向水流方向滑移。
由于布置在深水靠近上游的位置,必然需要承受上游流向下游的水流产生的力,因此,需要多布置第一锚101,优选为布置四个第一锚101,有效避免多个力相结合后,使钢围堰40向水流方向滑移。
本实施例中,还采用连接在所述钢围堰40的后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的第二定位模块20。第二定位模块20主要具有抵御潮水影响的作用;给钢围堰40提供一定的反拉力,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系统在水流方向上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20包括:两个第二锚201,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第二锚链202,与所述第二锚201连接;第一钢丝绳103,一端与所述第一锚链10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围堰40的后侧连接。
第二锚201为150t蛙式混凝土锚,抛锚位置距离钢围堰40约600m;采用第二锚链202固定第二锚201,并且采用第二钢丝绳203连接钢围堰40的前侧和第二锚链202;如此,能够防止受潮水的力、风产生的力,及大倾角产生的侧滑力,带动钢围堰40向逆水流方向滑移。
由于布置在深水靠近下游的位置,无需承受上游流向下游的水流产生的力,因此,仅需要布置两个第二锚201,即可有效避免潮水、风产生的力和侧滑力,使钢围堰40向逆水流方向滑移。
通过第一定位模块10和第二定位模块20的配合,实现了水平方向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还采用连接在所述钢围堰40的左侧或右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两岸的位置的导向模块30。导向模块30具有调节和控制钢围堰40在垂直水流方向的位置,承受侧向水流阻力和风力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导向模块30包括:四个第三锚301,两个第三锚301设置在靠近左岸的位置,另外两个第三锚301设置在靠近右岸的位置;第三锚链302,与所述第三锚301连接;第三钢丝绳303,一端与所述第三锚链30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围堰40的左侧或右侧连接。
靠近左岸的第三锚301为40t砼地锚,砼地锚采用明挖基坑方式,直接进行浇注;靠近右岸的第三锚301为75t蛙式混凝土锚,距离钢围堰40中心约200m;且采用第三锚链302固定第三锚301,并且采用第三钢丝绳303连接钢围堰40的前侧和第二锚链202;如此,能够防止受侧向水流阻力、风力,及大倾角产生的侧滑力,带动钢围堰40在垂直方向产生滑移。
由于布置在深水靠近两岸的位置,无需承受上游流向下游的水流产生的力,因此,一边均仅需要布置两个第三锚301,即可有效避免侧向水流阻力、风力和侧滑力,使钢围堰40向垂直方向产生滑移。
通过第一定位模块10、第二定位模块20和导向模块30的配合,实现了水平、垂直方向的定位,即实现了钢围堰40的全方位定位。
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系统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跨河流、长江、湖泊等大倾角、裸岩面的深水基础施工环境,彻底消除了深水的水流、风向、潮水、大倾角岩面、无覆盖岩面的影响,能够精准的给钢围堰40定位,进而可以在深水中设置桥墩,由此,可以通过更经济的结构型式替代昂贵的悬索桥;大大降低施工的综合成本;而且不需要爆破作业、不影响主航道通行、安全环保、施工速度快。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钢围堰40为放置在深水的河床上的无底钢套箱。钢套箱材料均采用Q235a级钢,由内围壁、外围壁、刃脚、水平环向加劲板、竖向钢箱、内外围壁加劲肋、吊耳、内支撑、锚桩和附属结构等组成。
套箱共设5层内支撑,其中上边4层内支撑采用钢管桁架结构,并设置了竖向连接钢管。最后一层的内支撑采用组成的空间桁架形式。
钢套箱共设置了14个钢箱,钢箱由钢箱壁板、竖向劲板和环向加劲板组成,利用钢箱作为钢套箱的隔舱,共分为14个独立舱体,起到浇筑压仓混凝土、注水调平等作用。利用钢箱位置,设置锚桩,起到增强钢套箱整体抗滑移、抗浮等作用。
采用锚直接和钢围堰40连接,能够实现钢围堰40的定位,并达到以上的技术效果;但是实际操作时,抛锚、收锚均非常不方便,施工的效率极其低下,需要人为抛锚至指定位置,也需要人为收起锚。鉴于此,本实施例中,引入工程铁驳船,用于确定、调整钢围堰40位置、调节锚受力。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模块10包括:四个第一锚101,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第一锚链102,与所述第一锚101连接;第一钢丝绳103,一端与所述第一锚链102连接;第一子定位模块104,一侧与所述第一钢丝绳103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钢围堰40的前侧连接。所述第一子定位模块104包括:四个第四锚1041,两个第四锚1041设置在靠近左岸的位置,另外两个第四锚1041设置在靠近右岸的位置;第四锚链1042,与所述第四锚1041连接;第四钢丝绳1043,一端与所述第四锚链1042连接;第一定位船1044,与所述第四钢丝绳1043的另一端连接,且通过第一拉缆与所述钢围堰40的前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20包括:两个第二锚201,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第二锚链202,与所述第二锚201连接;第二钢丝绳203,一端与所述第二锚链202连接;第二子定位模块204,一侧与所述第二钢丝绳203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钢围堰40的后侧连接。所述第二子定位模块204包括:四个第五锚2041,两个第五锚2041设置在靠近左岸的位置,另外两个第五锚2041设置在靠近右岸的位置;第五锚链2042,与所述第五锚2041连接;第五钢丝绳2043,一端与所述第五锚链2042连接;第二定位船2044,与所述第五钢丝绳2043的另一端连接,且通过第二拉缆与所述钢围堰40的后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导向模块30包括:四个第三锚301,两个第三锚301设置在靠近左岸的位置,另外两个第三锚301设置在靠近右岸的位置;第三锚链302,与所述第三锚301连接;第三钢丝绳303,一端与所述第三锚链302连接;导向船304,与所述第三钢丝绳303的另一端连接,且与所述钢围堰40的左侧或右侧连接。
在上、下游侧布置800t(400t)工程铁驳定位船。第一定位船1044设在钢围堰40上游距桥轴线约200m处,第二定位船2044,设在钢围堰40下游距桥轴线约200m处,定位船起到确定、调整钢围堰40位置、调节主锚受力的作用。800t铁驳定位船参数:载重800t,重载吃水2m,外型尺寸:40m×12m×3m。400t铁驳定位船参数:载重400t,自重132t,重载吃水1.5m,外型尺寸:40m×9.2m×2.4m。
第一定位船1044上方布置卷扬机和收锚系统,共设置4台5t卷扬机、1台6t卷扬机、4套4门滑车组、6套3门滑车组和4套2门滑车组,详细布置如图3。第二定位船2044上方卷扬机及收锚系统布置与前定位船类似,详细布置如图4。
第一定位船1044与钢围堰40之间设第一拉缆,每个面均设置上、下两层拉缆,第二定位船2044与钢围堰40之间设第二拉缆,每个面均设置上、下两层拉缆,其作用是将钢围堰40所受外力传给第一锚101、第二锚201和第三锚301,起到抵御流水影响、保证定位系统在水流方向上的稳定,固定钢围堰40位置和调节钢围堰40垂直度的作用。
第一定位船1044的四个第四锚1041布置于其两侧,两个靠近左岸,两个靠近右岸;第二定位船2044的四个第五锚2041布置于其两侧,两个靠近左岸,两个靠近右岸;主要作用是调节和控制定位船在垂直水流方向的位置,承受侧向水流阻力和风力,第四、第五锚2041均采用5t霍尔锚。
导向船304的四个第三锚301布置于其两侧,两个靠近左岸,两个靠近右岸;靠近左岸的第三锚301为40t砼地锚,砼地锚采用明挖基坑方式,直接进行浇注;靠近右岸的第三锚301为75t蛙式混凝土锚,距离钢围堰40中心约200m;且采用第三锚链302固定第三锚301,并且采用第三钢丝绳303连接钢围堰40的前侧和第二锚链202;如此,能够防止受侧向水流阻力、风力,及大倾角产生的侧滑力,带动钢围堰40在垂直方向产生滑移。
如此,通过第一定位船1044、第二定位船2044、导向船304实现了抛锚、收锚等动作,简化了抛锚、收锚流程,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而且采用第四锚1041、第五锚2041实现第一定位船1044和第二定位船2044在垂直方向的定位,通过第三锚301实现导向船304和钢围堰40在垂直方向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向船304通过导向架固定至钢围堰40上,如此保证定位导向船304垂直方向的同时也定位了钢围堰40的垂直方向。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船(导向船304、第一定位船1044、第二定位船2044)舱面布置有马口、固定座、卷扬机、滑车组、值班房等设施。滑车组和固定座之间安装有锚绳测力计,监控锚绳受力情况,锚绳受力调整通过卷扬机收紧和放松滑车组完成,确保各根锚绳承力均匀。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抛锚施工采用260t浮吊进行,浮吊定位抛锚后,沿设计锚绳方向拖带锚链,保证抛设的角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锚泊定位的方式,通过第一定位模块10,连接在钢围堰40的前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第二定位模块20,连接在所述钢围堰40的后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导向模块30,连接在所述钢围堰40的左侧或右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两岸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模块10、所述第二定位模块20和所述导向模块30的配合,定位所述钢围堰40;达到了消除各个因素的不利影响以使钢围堰40不易产生滑移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无底钢围堰40能够在岩面无覆盖、倾角大、水急和风大的深水中有效定位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无底钢围堰40在深水中无法定位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模块,连接在钢围堰的前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第二定位模块,连接在所述钢围堰的后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导向模块,连接在所述钢围堰的左侧或右侧,且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两岸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模块、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和所述导向模块的配合,定位所述钢围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围堰为放置在深水的河床上的无底钢套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包括:四个第一锚,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第一锚链,与所述第一锚连接;第一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锚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围堰的前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包括:四个第一锚,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上游的位置,第一锚链,与所述第一锚连接;第一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锚链连接;第一子定位模块,一侧与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钢围堰的前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包括:两个第二锚,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第二锚链,与所述第二锚连接;第一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锚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围堰的后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包括:两个第二锚,固定在靠近深水的下游的位置,第二锚链,与所述第二锚连接;第二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二锚链连接;第二子定位模块,一侧与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钢围堰的后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模块包括:四个第三锚,两个第三锚设置在靠近左岸的位置,另外两个第三锚设置在靠近右岸的位置;第三锚链,与所述第三锚连接;第三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三锚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围堰的左侧或右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模块包括:四个第三锚,两个第三锚设置在靠近左岸的位置,另外两个第三锚设置在靠近右岸的位置;第三锚链,与所述第三锚连接;第三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三锚链连接;导向船,与所述第三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且与所述钢围堰的左侧或右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定位模块包括:四个第四锚,两个第四锚设置在靠近左岸的位置,另外两个第四锚设置在靠近右岸的位置;第四锚链,与所述第四锚连接;第四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四锚链连接;第一定位船,与所述第四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且通过第一拉缆与所述钢围堰的前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定位模块包括:四个第五锚,两个第五锚设置在靠近左岸的位置,另外两个第五锚设置在靠近右岸的位置;第五锚链,与所述第五锚连接;第五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五锚链连接;第二定位船,与所述第五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且通过第二拉缆与所述钢围堰的后侧连接。
CN202021508942.8U 2020-07-27 2020-07-27 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 Active CN212715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8942.8U CN212715000U (zh) 2020-07-27 2020-07-27 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8942.8U CN212715000U (zh) 2020-07-27 2020-07-27 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5000U true CN212715000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09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08942.8U Active CN212715000U (zh) 2020-07-27 2020-07-27 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5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6044B (zh) 一种海底输油管道施工工艺
CN102312442A (zh) 栈桥钢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
CN104480865B (zh) 一种大型钢沉井精确定位方法
US9238896B2 (en) Floating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a wind turbine
CN103255752B (zh) 支撑海上风机、海洋建筑物的浮力支撑固定平台
CN114746610A (zh) 用于支承海上设施的结构和实施方法
CN103362113A (zh) 海上风电、桥梁和海洋建筑物局部浮力海洋平台及施工方法
CN104631481A (zh) 一种沉井用系泊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1200898A (zh) 光板岩和浅覆盖层钻孔桩基础的施工方法
CN1442342A (zh) 水下软体排铺设工程船及水下软体排铺设工艺
CN109552563B (zh) 一种驳船的精确定位方法
CN1186502C (zh) 桥梁深水基础钢吊箱、钢套箱浮运重型锚定位施工方法
EP2796713A1 (en) Floating precast-concrete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a wind turbine
CN102337746B (zh) 水上风力发电塔架基础和结构的安装施工方法
CN111764418A (zh) 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
CN212715000U (zh) 在深水中的钢围堰定位系统
CN217870596U (zh) 一种锚固于岩基海床的张紧式风机基础
CN114348199A (zh) 一种能抵抗风浪影响的海上风电基础平台
CN113585343B (zh) 一种具有缆流墩的斜拉式悬浮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15983U (zh) 一种用于智能系靠泊系统的水位适应调节基础安装组件
CN211442685U (zh) 一种水上拼接平台
CN105401564A (zh) 将潮流能发电装置固定于水底的施工方法和潮流发电装置
CN211922691U (zh) 一种可迁移预制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设备
CN209816899U (zh) 一种海上导管架式风机基础钢管桩施工用浮式稳桩平台
CN206485532U (zh) 一种预制钢与钢筋水泥多层海洋浮式平台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