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2912U - 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82912U CN212682912U CN202020900383.9U CN202020900383U CN212682912U CN 212682912 U CN212682912 U CN 212682912U CN 202020900383 U CN202020900383 U CN 202020900383U CN 212682912 U CN212682912 U CN 2126829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ing
- engine compartment
- reinforcing plate
- rear section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该底座(1)上设置有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定位压紧组件(2)、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3)、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4)、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5)、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6)和第二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7)。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在焊接时进行精准定位装夹,同时保证其各零件精准定位和焊接后的零件尺寸,可提高焊接精度和效率并防止焊接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可参见图1-2,图中为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其包括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第一加强板(N-2)和第二加强板(N-3),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横切面大致为U型板。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右侧设有右安装孔(N-11),其中部设有中安装孔(N-12),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前后两边分别对称外伸设有两排支耳(N-13)。该第一加强板(N-2)上设有第一定位孔(N-21),该第二加强板(N-3)上设有第二定位孔(N-31)。由于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为异形组件且要求能焊接后取出,存在不能采用常规夹具的问题。因此,需要研发设计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专用焊接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该底座(1)上设置有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定位压紧组件(2)、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3)、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4)、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5)、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6)和第二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7);
所述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定位压紧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架 (2-1)、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压紧块(2-3)、第一定位销(2-4)和第一压紧气缸(2-5),该第一安装架(2-1)固定在底座(1)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固定在该第一安装架(2-1)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压紧块(2-3)位于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正上方,该第一压紧气缸(2-5)输出端与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压紧块(2-3) 连接,该第一定位销(2-4)设置在第一安装架(2-1)上并用于插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右安装孔(N-11)内;
所述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3)包括第二安装架(3-1)、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压紧块(3-3)、第二定位销(3-4)和第二压紧气缸(3-5),该第二安装架(3-1)固定在底座(1)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固定在该第二安装架(3-1)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压紧块(3-3)位于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正上方,该第二压紧气缸(3-5)输出端与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压紧块(3-3) 连接,该第二定位销(3-4)设置在第二安装架(3-1)上并用于插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中安装孔(N-12)内;
所述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4)包括第三安装架(4-1)、第三压紧气缸(4-2)、第三杠杆气缸(4-3)和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该第三安装架(4-1)固定在底座(1)上,该第三压紧气缸(4-2)固定在第三安装架(4-1) 上,该第三杠杆气缸(4-3)固定在该第三压紧气缸(4-2)输出端上,该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与第三杠杆气缸(4-3)输出端固接;
所述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5)包括第四安装架(5-1)、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第四定位销(5-3)及第四压紧气缸(5-4),该第四安装架(5-1)固定在底座(1)上,该第四压紧气缸(5-4)固定安装在第四安装架 (5-1)上,该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固定在第四压紧气缸(5-4)输出端上,该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位于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上方,该第四定位销(5-3)固定在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上并用于插入第一加强板(N-2)上的第一定位孔(N-21)内;
所述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6)包括第五安装架(6-1)、第五压紧气缸(6-2)、第五杠杆气缸(6-3)和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该第五安装架(6-1)固定在底座(1)上,该第五压紧气缸(6-2)固定在第五安装架(6-1) 上,该第五杠杆气缸(6-3)固定在该第五压紧气缸(6-2)输出端上,该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与第五杠杆气缸(6-3)输出端固接;
所述第二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7)包括第六安装架(7-1)、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第六定位销(7-3)及第六压紧气缸(7-4),该第六安装架(7-1)固定在底座(1)上,该第六压紧气缸(7-4)固定安装在第六安装架 (7-1)上,该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固定在第六压紧气缸(7-4)输出端上,该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位于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上方,该第六定位销(7-3)固定在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上并用于插入第二加强板(N-3)的第二定位孔(N-31)内。
进一步地,所述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3)还包括升降驱动气缸(3-6),该升降驱动气缸(3-6)固定在第二安装架(3-1)上,该第二定位销(3-4)固定在该升降驱动气缸(3-6)输出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气缸(2-5)采用CKZT50-90T型号。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紧气缸(3-5)采用CKZT50-90T型号。
优选地,所述第三压紧气缸(4-2)采用CKZT50-90T型号。
优选地,所述第四压紧气缸(5-4)采用CKZT50-90T型号。
优选地,所述第五压紧气缸(6-2)采用CKZT50-90T型号。
优选地,所述第六压紧气缸(7-4)采用CKZT50-90T型号。
优选地,所述第三杠杆气缸(4-3)或/和第五杠杆气缸(6-3)采用JGL 型号。
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气缸(3-6)采用伸缩气缸。可选用CDQ2A63型号。由亚德客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或销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于现有夹具结构设计,可保证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的各零件的相互位置精度,同时被稳定支承和压紧,能保证焊接后尺寸和质量,同时可避免在装夹、焊接及取件过程中发生变形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油箱门外板总成在焊接前分体时的立体图。
图2是一种油箱门外板总成在焊接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具在装夹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具在装夹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具在装夹时的立体图。
图6是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定位压紧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定位压紧组件在单独装夹时的立体图。
图8是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在单独装夹时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在单独装夹时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在单独装夹时的立体图(另外方向看时)。
图13是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的立体图。
图14是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在单独装夹时的立体图。
图15是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的立体图。
图16是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在单独装夹时的立体图。
图17是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在单独装夹时的立体图(另外方向看时)。
图18是第二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的立体图。
图19是第二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在单独装夹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19,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包括底座1,该底座1上设置有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定位压紧组件2、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3、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4、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5、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6和第二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7;
参见图6-7,所述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定位压紧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架2-1、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压紧块2-3、第一定位销2-4和第一压紧气缸2-5,该第一安装架 2-1固定在底座1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固定在该第一安装架2-1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压紧块2-3位于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正上方,该第一压紧气缸2-5输出端与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压紧块2-3连接,该第一定位销2-4设置在第一安装架2-1上并用于插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右安装孔N-11内。
参见图6-7,而在装夹时,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定位压紧组件2的定位压紧特点如下: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用于支承发动机舱边梁外板主体N-1的右侧,该第一定位销2-4用于插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右安装孔N-11内定位;可通过启动第一压紧气缸2-5 而带动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压紧块2-3向下压紧被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所支承的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右侧部位, 以实现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右侧的定位和压紧。
参见图6-7,在本实施例中,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 2-2具有2个,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压紧块2-3具有2个且分别位于2个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的对应正上方,该两个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用于分别支承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前后两个支耳N-13,而该两个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压紧块2-3用于分别压紧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上述前后两个支耳N-13;这样可实现前后对称压紧,受力更平衡稳定,可避免或减少在焊接时松动和发生变形。
参见图8-9,所述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3包括第二安装架3-1、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压紧块3-3、第二定位销3-4和第二压紧气缸3-5,该第二安装架3-1固定在底座1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固定在该第二安装架3-1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压紧块3-3位于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正上方,该第二压紧气缸3-5输出端与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压紧块3-3连接,该第二定位销3-4设置在第二安装架3-1上并用于插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中安装孔N-12 内。
参见图8-9,而在装夹时,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3的定位压紧特点如下: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用于支承发动机舱边梁外板主体N-1的中部,该第二定位销3-4用于插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中安装孔N-12内定位;可通过启动第二压紧气缸3-5 而带动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压紧块3-3向下压紧被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所支承的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中部部位, 以实现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中部的定位和压紧。
参见图8-9,进一步地,所述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 3还包括升降驱动气缸3-6,该升降驱动气缸3-6固定在第二安装架3-1上,该第二定位销3-4固定在该升降驱动气缸3-6输出端上。该升降驱动气缸3-6用于驱动第二定位销3-4升降。因此,在装夹定位时,该升降驱动气缸3-6用于驱动第二定位销3-4上行到顶,此时该第二定位销3-4正好插入插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中安装孔N-12内定位。在焊接完成后,再启动升降驱动气缸3-6驱动第二定位销3-4下行到底,此时该第二定位销3-4完全脱离插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中安装孔N-12内,可利于该插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轻松取出。
另外,参见图8-9,在本实施例中,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具有2个,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压紧块3-3具有2个且分别位于该2个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的对应正上方,该两个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用于分别支承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前后两个支耳N-13,而该两个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压紧块3-3用于分别压紧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上述前后两个支耳N-13;这样可实现前后对称压紧,受力更平衡稳定,可避免或减少在焊接时松动和发生变形。
参见图10-12,所述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4包括第三安装架4-1、第三压紧气缸4-2、第三杠杆气缸4-3和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该第三安装架 4-1固定在底座1上,该第三压紧气缸4-2固定在第三安装架4-1上,该第三杠杆气缸4-3固定在该第三压紧气缸4-2输出端上,该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 与第三杠杆气缸4-3输出端固接。
参见图10-12,而在装夹时,该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4的工作特点如下:可先通过启动该第三压紧气缸4-2并带动第三杠杆气缸4-3和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下行或下摆到位;然后再启动该第三杠杆气缸4-3并带动该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翻转一定角度而到位,此时该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位于精准位置,然后可将该第一加强板N-2放置在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的凹槽内,并使第一加强板N-2下表面与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上侧支承面相互接触,此时该第一加强板N-2被定位且压力支承,并与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5组合而上下压紧第一加强板N-2。而在焊接后,由于该第三杠杆气缸4-3 能带动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向上复位翻转一定角度后,该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不再位于第一加强板N-2下方而避免挡住,可保证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可向上取出。
另外,参见图1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4还包括后定位挡块4-5,该后定位挡块4-5固定在第三安装架4-1上并用于与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的后侧壁接触配合而阻挡定位。可进一步避免和减少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发生松动,同时保证装夹时的定位精度。
参见图13-14,所述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5包括第四安装架5-1、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第四定位销5-3及第四压紧气缸5-4,该第四安装架5-1 固定在底座1上,该第四压紧气缸5-4固定安装在第四安装架5-1上,该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固定在第四压紧气缸5-4输出端上,该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位于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上方,该第四定位销5-3固定在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上并用于插入第一加强板N-2上的第一定位孔N-21内。
参见图13-14,而在装夹时,该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5压紧特点如下:通过启动该第四压紧气缸5-4而可带动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及其上的第四定位销5-3下压运动,而该第四定位销5-3会插入第一加强板N-2上的第一定位孔N-21内而将第一加强板N-2定位,同时该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会压紧已被该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所定位支承的第一加强板N-2,实现了将第一加强板N-2精确定位和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5还包括前定位挡块5-5,该前定位挡块5-5固定在第四安装架5-1上并用于与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的前侧壁接触配合而阻挡定位。可进一步避免和减少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发生松动,同时保证装夹时的定位精度。
参见图15-17,所述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6包括第五安装架6-1、第五压紧气缸6-2、第五杠杆气缸6-3和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该第五安装架6-1固定在底座1上,该第五压紧气缸6-2固定在第五安装架6-1上,该第五杠杆气缸6-3固定在该第五压紧气缸6-2输出端上,该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 6-4与第五杠杆气缸6-3输出端固接。
参见图15-17,而在装夹时,该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6的工作特点如下:可先通过启动该第五压紧气缸6-2并带动第五杠杆气缸6-3和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下行或下摆到位;然后再启动该第五杠杆气缸6-3并带动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翻转一定角度而到位,此时该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位于精准位置,然后可将该第二加强板N-3放置在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的凹槽内,并使第二加强板N-3下表面与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上侧支承面相互接触,此时该第二加强板N-3被定位且压力支承,并与第二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7组合而上下压紧第二加强板N-3。而在焊接后,由于该第五杠杆气缸6-3能带动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向上复位翻转一定角度后,该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不再位于第二加强板N-3下方而避免挡住,可保证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可向上取出。
另外,参见图15-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6还包括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左侧支承块6-5和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左侧压紧块6-6,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左侧支承块6-5固定在第五安装架 6-1上并用于与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左侧支承,而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左侧压紧块6-6固定在第五压紧气缸6-2输出端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左侧压紧块6-6位于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左侧支承块6-5正上方。在装夹时,当该第五压紧气缸6-2下行或下摆而下压运动时,该第五压紧气缸6-2会向下压紧被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左侧支承块6-5所支承的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左侧部位,可避免在焊接时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左侧部位发生松动或变形,同时也进一步地保证装夹时的定位精度。
参见图18-19,所述第二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7包括第六安装架7-1、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第六定位销7-3及第六压紧气缸7-4,该第六安装架7-1 固定在底座1上,该第六压紧气缸7-4固定安装在第六安装架7-1上,该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固定在第六压紧气缸7-4输出端上,该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位于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上方,该第六定位销7-3固定在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上并用于插入第二加强板N-3的第二定位孔N-31内。
参见图18-19,而在装夹时,该第二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的压紧特点如下:可通过启动该第六压紧气缸7-4而可带动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及其上的第六定位销7-3下压运动,而该第六定位销7-3会插入第二加强板N-3上的第二定位孔N-31内而将第二加强板N-3定位,同时该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会压紧已被该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所定位支承的第二加强板N-3,实现了将第二加强板N-3精确定位并压紧。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气缸2-5、所述第二压紧气缸、所述第三压紧气缸4-2、所述第四压紧气缸5-4、所述第五压紧气缸6-2和所述第六压紧气缸7-4 均可采用CKZT50-90T型号。可选用由SMC(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或销售。
优选地,所述第三杠杆气缸4-3或/和第五杠杆气缸6-3可采用JGL型号。由亚德客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或销售。
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气缸3-6采用伸缩气缸,选用CDQ2A63型号。可选用由SMC(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或销售。
本实用新型在总成焊接装夹时,先将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放置在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定位压紧组件2和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3上定位并压紧;再将第一加强板N-2放置在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内,再通过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4将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 转动到位而实现配合定位并压力支承;再启动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5而将该第一加强板N-2定位压紧在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上;再将第二加强板N-3 放置在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内,再通过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6将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转动到位而实现配合定位并压力支承;再启动第二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7而将该第二加强板N-3定位压紧在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 上。然后可进行焊接(可采用焊接机器人)。
另外,而在焊接完成后先启动各气缸(包括第一压紧气缸、第二压紧气缸第三压紧气缸、第四压紧气缸、第五压紧气缸、第六压紧气缸、第三杠杆气缸4-3、第五杠杆气缸6-3和升降驱动气缸3-6)复位而松开总成;然后操作工可以轻松取出总成。而通过上述装夹操作,可保证总成各零件的相互位置精度,同时被稳定支承和压紧,能保证焊接后尺寸和质量,同时可避免在装夹、焊接及取件过程中发生变形问题。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该底座(1)上设置有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定位压紧组件(2)、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3)、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4)、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5)、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6)和第二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7);
所述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定位压紧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架(2-1)、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压紧块(2-3)、第一定位销(2-4)和第一压紧气缸(2-5),该第一安装架(2-1)固定在底座(1)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固定在该第一安装架(2-1)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压紧块(2-3)位于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支承块(2-2)正上方,该第一压紧气缸(2-5)输出端与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右侧压紧块(2-3)连接,该第一定位销(2-4)设置在第一安装架(2-1)上并用于插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右安装孔(N-11)内;
所述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3)包括第二安装架(3-1)、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压紧块(3-3)、第二定位销(3-4)和第二压紧气缸(3-5),该第二安装架(3-1)固定在底座(1)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固定在该第二安装架(3-1)上,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压紧块(3-3)位于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支承块(3-2)正上方,该第二压紧气缸(3-5)输出端与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压紧块(3-3)连接,该第二定位销(3-4)设置在第二安装架(3-1)上并用于插入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N-1)的中安装孔(N-12)内;
所述第一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4)包括第三安装架(4-1)、第三压紧气缸(4-2)、第三杠杆气缸(4-3)和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该第三安装架(4-1)固定在底座(1)上,该第三压紧气缸(4-2)固定在第三安装架(4-1)上,该第三杠杆气缸(4-3)固定在该第三压紧气缸(4-2)输出端上,该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与第三杠杆气缸(4-3)输出端固接;
所述第一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5)包括第四安装架(5-1)、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第四定位销(5-3)及第四压紧气缸(5-4),该第四安装架(5-1)固定在底座(1)上,该第四压紧气缸(5-4)固定安装在第四安装架(5-1)上,该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固定在第四压紧气缸(5-4)输出端上,该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位于第一加强板下侧压块(4-4)上方,该第四定位销(5-3)固定在第一加强板上侧压块(5-2)上并用于插入第一加强板(N-2)上的第一定位孔(N-21)内;
所述第二加强板下侧压紧组件(6)包括第五安装架(6-1)、第五压紧气缸(6-2)、第五杠杆气缸(6-3)和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该第五安装架(6-1)固定在底座(1)上,该第五压紧气缸(6-2)固定在第五安装架(6-1)上,该第五杠杆气缸(6-3)固定在该第五压紧气缸(6-2)输出端上,该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与该第五杠杆气缸(6-3)输出端固接;
所述第二加强板上侧压紧组件(7)包括第六安装架(7-1)、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第六定位销(7-3)及第六压紧气缸(7-4),该第六安装架(7-1)固定在底座(1)上,该第六压紧气缸(7-4)固定安装在第六安装架(7-1)上,该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固定在第六压紧气缸(7-4)输出端上,该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位于第二加强板下侧压块(6-4)上方,该第六定位销(7-3)固定在第二加强板上侧压块(7-2)上并用于插入第二加强板(N-3)的第二定位孔(N-3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主体中部定位压紧组件(3)还包括升降驱动气缸(3-6),该升降驱动气缸(3-6)固定在第二安装架(3-1)上,该第二定位销(3-4)固定在该升降驱动气缸(3-6)输出端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气缸(2-5)采用CKZT50-90T型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气缸(3-5)采用CKZT50-90T型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紧气缸(4-2)采用CKZT50-90T型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压紧气缸(5-4)采用CKZT50-90T型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压紧气缸(6-2)采用CKZT50-90T型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压紧气缸(7-4)采用CKZT50-90T型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杠杆气缸(4-3)或/和第五杠杆气缸(6-3)采用JGL型号。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气缸(3-6)采用伸缩气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00383.9U CN212682912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00383.9U CN212682912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82912U true CN212682912U (zh) | 2021-03-12 |
Family
ID=74888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00383.9U Active CN212682912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82912U (zh) |
-
2020
- 2020-05-26 CN CN202020900383.9U patent/CN2126829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682912U (zh) | 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内板总成焊接夹具 | |
CN2905307Y (zh) | 撑管焊接夹具 | |
CN212552456U (zh) | 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外板焊接总成焊接专用夹具 | |
CN214978706U (zh)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专用焊接夹具 | |
CN212552454U (zh) | 一种天窗加强环总成专用拉铆焊接夹具 | |
CN210451530U (zh) | 一种夹具定位夹紧机构 | |
CN213163933U (zh) | 一种后驱动桥管部件机器人焊接变位工装 | |
CN211991637U (zh) | 一种用于机器人焊接猪圈栅栏的固定工具 | |
CN210756583U (zh) | 一种可以批量装夹精密零件的机加工辅助设备 | |
CN108890198B (zh) | 一种汽车纵梁焊装夹具 | |
CN212351780U (zh) | 多方向组装定位治具 | |
CN211540054U (zh) | 一种汽车脚踏板焊接工装夹具 | |
CN212217604U (zh) | 车架二次正面总体拼装的机器人焊接装置 | |
CN221210405U (zh) | 一种高精度汽车座椅总成焊接定位结构 | |
CN212552447U (zh) | 一种后地板前加强梁总成焊接专用夹具 | |
CN222696384U (zh) | 一种挖掘装载机顶盖拼焊一体装置 | |
CN219684386U (zh) | 一种汽车门窗框总成焊接夹具 | |
CN218227949U (zh) | 一种自动翻转压紧贴胶工装 | |
CN212552448U (zh) | 一种后地板边梁中段分总成焊接专用夹具 | |
CN222608561U (zh) | 一种纵梁焊接翻转架 | |
CN212556592U (zh) | 一种后地板前横梁总成焊接专用夹具 | |
CN218776479U (zh) | 一种快速夹紧装置 | |
CN212761904U (zh) | 一种前门窗框后滑槽总成焊接专用夹具 | |
CN212470370U (zh) | 一种电动车前悬架焊接工装 | |
CN221134673U (zh) | 一种电动车尾架的焊接固定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401133 Yukang Avenue 99, Yuzui Town,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Pingya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01147 No.99 Yukang Avenue, Yufu Industrial Park,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Ping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