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9873U - 自动换气口罩 - Google Patents

自动换气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9873U
CN212679873U CN202020848329.4U CN202020848329U CN212679873U CN 212679873 U CN212679873 U CN 212679873U CN 202020848329 U CN202020848329 U CN 202020848329U CN 212679873 U CN212679873 U CN 212679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mask
holes
frame
automatic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483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duodu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duodu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duodu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duodu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483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9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9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98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换气口罩,包括有口罩主体、排气件和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与所述排气件之间的两根排气管,所述口罩主体下端设置有多个进气孔,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口罩主体与人体脸部形成的换气空间相连通,所述进气孔内设置有N95材质的过滤件,两根排气管分别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和所述排气件的左右两端,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换气空间内、并与所述换气空间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排气件内,排气件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且所述排气件内设置有用于排气的排风扇。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口罩无法及时地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排出口罩外而导致二氧化碳二次被吸入人体体内和易造成脸部皮肤不适的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换气口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口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换气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而现有的口罩无法及时地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排出口罩外,导致二次吸入人体体内,并且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无法及时排出容易造成脸部皮肤的不适。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口罩无法及时地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排出口罩外而导致二氧化碳二次被吸入人体体内和易造成脸部皮肤不适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换气口罩,其能够解决现有口罩无法及时地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排出口罩外而导致二氧化碳二次被吸入人体体内和易造成脸部皮肤不适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换气口罩,包括有口罩主体、排气件和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与所述排气件之间的两根排气管,所述口罩主体下端设置有多个进气孔,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口罩主体与人体脸部形成的换气空间相连通,所述进气孔内设置有N95材质的过滤件,两根排气管分别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和所述排气件的左右两端,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换气空间内、并与所述换气空间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排气件内,排气件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且所述排气件内设置有用于排气的排风扇。
优选地,所述排气件内设置有两个所述排风扇、用于控制所述排风扇的控制电路板和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池,两个所述排风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两个所述排风扇的进风口分别与两根所述排气管的出气口相连通,且两个所述排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口罩主体包括有透明的罩体和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罩体的安装槽,所述罩体的各个侧壁上设置多个凸起,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凸起相对应设置的凹槽,所述凸起嵌在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紧密配合,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底壁上。
优选地,所述架体包括有固定架和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内侧的连接架,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两根所述排气管连接在所述连接架的左右两端,且所述连接架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架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并相连通、以形成多个所述进气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还设置有与所述换气空间相连通的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与所述安装槽相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进气槽相连通,所述进气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罩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架体与人体脸部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设置有两个第四通孔、以供两根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伸入所述换气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硅胶垫的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人体鼻子形状相匹配的鼻翼槽。
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固定在人体脸部的弹力绳。
优选地,所述连接架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弹力绳两端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架和所述固定架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换气口罩,包括有口罩主体、排气件和两根排气管,固定件位于人体脑后,口罩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多个进气孔,进气孔与换气空间相连通,并且在进气孔内设置有过滤件,过滤件的材质为N95材质,以对进入换气空间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将空气中的飞沫、病菌等阻隔在外部。排气件通过两根排气管与口罩主体连接,两根排气管分别连接在口罩主体和排气件的左右两端,并且两根排气管的进气口和口罩主体与人体脸部形成的换气空间相连通,排气件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排气孔与两根排气管的出气口相连通,在排气件内设置有排风扇,排风扇的进风口与两个排气管的出气口相连通,排风扇的排风口朝向排气件的排气孔,以使排风扇能够及时将换气空间中的二氧化碳抽出。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口罩无法及时地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排出口罩外而导致二氧化碳二次被吸入人体体内和易造成脸部皮肤不适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该自动换气口罩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该自动换气口罩的仰视图;
图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固定架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固定架的仰视图;
图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连接架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连接架的仰视图。
图中:
1、排气件;2、口罩主体;3、进气孔;4、排气管;5、排气孔;6、罩体;7、固定架;8、硅胶垫;9、鼻翼槽;10、凹槽;11、进气槽;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第一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6、第三通孔;17、第二安装孔;18、第一安装孔;19、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参考图1-图6,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换气口罩,包括有口罩主体2、排气件1和两根排气管4,固定件位于人体脑后,排气件1通过两根排气管4与口罩主体2连接,两根排气管4分别连接在口罩主体2和排气件1的左右两端,并且两根排气管4的进气口和口罩主体2与人体脸部形成的换气空间相连通,排气件1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5,排气孔5与两根排气管4的出气口相连通,以使人体呼出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管4从排气件1排出。
其中,如图2所示,口罩主体2的下端设置有多个进气孔3,进气孔3与换气空间相连通,并且在进气孔3内设置有过滤件,过滤件的材质为N95材质,以对进入换气空间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将空气中的飞沫、病菌等阻隔在外部。
为了及时地将呼出的二氧化碳排出,在排气件1内设置有排风扇,排风扇的进风口与两个排气管4的出气口相连通,排风扇的排风口朝向排气件1的排气孔5,以使排风扇能够将换气空间中的二氧化碳抽出。
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口罩无法及时地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排出口罩外而导致二氧化碳二次被吸入人体体内和易造成脸部皮肤不适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排气件1内设置有两个排风扇、控制电路板和电池,电池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以为控制电路板提供电源,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与两个排风扇电连接,以用于控制两个排风扇的启闭,并且在排气件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两个排气扇的按钮,该按钮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以通过控制电路板来控制两个排风扇的启闭。
两个排风扇的进风口分别与两根排气管4的出气口相连通,并且两个排风扇的出风口均朝向排气孔5。
本实施例中,口罩主体2包括有透明的罩体6、架体,架体上设置有安装槽、以使罩体6能够安装在安装槽处。
其中,在罩体6的各个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如图3所示,架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0,该凹槽10与凸起相匹配,并且多个凹槽10分别与多个凸起相对应设置,多个凸起分别嵌入多个凹槽10内并与凹槽10紧密配合,以使罩体6与架体固定连接。
进气孔3设置在架体的底壁上,以供外部空气进入换气空间内。
架体包括有固定架7和连接架,连接架连接在固定架7的内侧,并且两根排气管4连接在连接架的左右两端,以实现口罩主体2与两根排气管4的连接。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连接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8,两根排气管4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18伸入到换气空间内,并且两根排气管4与第一安装孔18紧密配合,以使两根排气管4固定连接在连接架上。
这里,安装槽设置在固定架7上,以使罩体6固定安装在固定架7上。
并且,如图4所示,在连接架的底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2,如图6所示,在固定架7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3,多个第二通孔13分别与多个第一通孔12同轴设置并相连通、以形成多个进气孔3,从而便于外部空气进入换气空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件可以设置在第一通孔12内,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通孔13内,也可以在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内均设置过滤件。
本实施例中,固定架7还设置有进气槽11,进气槽11位于换气空间内并与换气空间相连通,进气槽11与安装槽相对应设置、并与安装槽的形状相同。第二通孔13与进气槽11相连通,具体地第二通孔13的出口位于进气槽11的侧壁上,以便于进气。
其中,为了提高该口罩主体2的密封性,在进气槽1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4,以封闭固定架7与连接架、罩体6之间的缝隙,避免外部空气通过缝隙进入换气空间内;在固定架7和罩体6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5用于密封固定架7与罩体6之间的缝隙。
第一密封圈14上设置有第三通孔16,第三通孔16与第二通孔13和进气槽11相连通,以避免第一密封圈14阻碍空气进入。
并且,固定架7与连接架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拆装,进行清洗或更换部件。具体地,固定架7与连接架通过螺丝连接固定,既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又便于拆装。具体地,在连接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螺丝的定位孔19,定位孔19的直径小于螺丝的螺头的直径,在固定架7上设置有多个与定位孔19相对应设置的螺纹孔,螺丝与螺纹孔相匹配。
在架体与人体脸部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硅胶垫8,以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性和密封性。
硅胶垫8设置有两个第四通孔,两个第四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孔18相对应设置并连通,以使两根排气管4的进气口穿过第四通孔进入换气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该自动换气口罩还包括有弹力绳、以用于将口罩主体2固定在人体脸部,具体地,在连接架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弹力绳两端的第二安装孔17,弹力绳与口罩主体2形成环形,在佩戴时,只需将该自动换气口罩套在头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硅胶垫8的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鼻翼槽9,鼻翼槽9位于硅胶垫8的内侧、并与人体鼻子形状相匹配,这样,使口罩主体与人体脸部更加贴合,佩戴更舒适,且提高了密封性。
并且,为了避免鼻翼槽9变形,使固定架7的上端的形状与硅胶垫8的上端形状相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气管4包括有金属软管和套在金属软管外的塑胶套。
本实施例中,口罩主体2的材质为PE材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换气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口罩主体(2)、排气件(1)和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2)与所述排气件(1)之间的两根排气管(4),所述口罩主体(2)下端设置有多个进气孔(3),且所述进气孔(3)与所述口罩主体(2)与人体脸部形成的换气空间相连通,所述进气孔(3)内设置有N95材质的过滤件,两根排气管(4)分别连接在所述口罩主体(2)和所述排气件(1)的左右两端,所述排气管(4)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换气空间内、并与所述换气空间相连通,所述排气管(4)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排气件(1)内,排气件(1)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5),且所述排气件(1)内设置有用于排气的排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件(1)内设置有两个所述排风扇、用于控制所述排风扇的控制电路板和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池,两个所述排风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两个所述排风扇的进风口分别与两根所述排气管(4)的出气口相连通,且两个所述排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排气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2)包括有透明的罩体(6)和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罩体(6)的安装槽,所述罩体(6)的各个侧壁上设置多个凸起,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凸起相对应设置的凹槽(10),所述凸起嵌在所述凹槽(10)内并与所述凹槽(10)紧密配合,所述进气孔(3)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底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换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有固定架(7)和连接在所述固定架(7)内侧的连接架,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固定架(7)上,两根所述排气管(4)连接在所述连接架的左右两端,且所述连接架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2),所述固定架(7)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3),多个所述第二通孔(13)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2)同轴设置并相连通、以形成多个所述进气孔(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换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7)还设置有与所述换气空间相连通的进气槽(11),所述进气槽(11)与所述安装槽相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13)与所述进气槽(11)相连通,所述进气槽(1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4),所述第一密封圈(1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13)相连通的第三通孔(16),所述固定架(7)与所述罩体(6)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换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与人体脸部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硅胶垫(8),所述硅胶垫(8)设置有两个第四通孔、以供两根所述排气管(4)的进气口伸入所述换气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换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8)的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人体鼻子形状相匹配的鼻翼槽(9)。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换气口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2)固定在人体脸部的弹力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换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弹力绳两端的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换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和所述固定架(7)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CN202020848329.4U 2020-05-19 2020-05-19 自动换气口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79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8329.4U CN212679873U (zh) 2020-05-19 2020-05-19 自动换气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8329.4U CN212679873U (zh) 2020-05-19 2020-05-19 自动换气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9873U true CN212679873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87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4832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79873U (zh) 2020-05-19 2020-05-19 自动换气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9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05641U (zh) 一种呼吸支持设备及含该设备的全封闭隔离防护服
CN111097112B (zh) 封闭式隔离防护服呼吸支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TW201714630A (zh) 具風扇輔助呼吸的微粒過濾面罩
CN104548406A (zh) 一种口罩动力适配装置
CN211885016U (zh) 人体呼吸防护装置
WO2022234932A1 (ko) 강제 흡배기 기능을 갖는 마스크
KR102069369B1 (ko) 다기능 마스크
CN212593586U (zh) 一种鼻部空气净化机及面部防护罩
CN212679873U (zh) 自动换气口罩
CN211798353U (zh) 一种可杀灭病毒的呼吸用空气净化装置
JP3204857U (ja) エアフィルタアセンブリおよび鼻用エアフィルタリング装置
KR20220000125U (ko) 미세 먼지 차단용 전면 마스크
CN106621106B (zh) 穿戴式呼吸装置
CN212280017U (zh) 口罩
CN213045282U (zh) 一种用于全封闭头套上的环形管道通风排气系统
WO2022062900A1 (zh) 一种防护口罩结构
CN214759297U (zh) 防护用具
CN211798333U (zh) 光触媒杀菌过滤口罩
CN212914250U (zh) 一种防侧漏口鼻罩
CN213159054U (zh) 一种具有电动过滤送风装置的全脸式防护装备
CN215537902U (zh) 一种传染病控制用防护面罩
CN216319589U (zh) 负压式电子口罩
CN213188236U (zh) 一种智能电子密封口罩
CN111589013A (zh) 一种风墙式可重复使用的口罩
CN111150945A (zh) 一种戴口罩用辅助呼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