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0756U - 一种防返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返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70756U CN212670756U CN202020448369.XU CN202020448369U CN212670756U CN 212670756 U CN212670756 U CN 212670756U CN 202020448369 U CN202020448369 U CN 202020448369U CN 212670756 U CN212670756 U CN 2126707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small pipe
- spring
- water
- sm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返味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管和大管一体成型,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批量生产;压紧弹簧的作用为在无水流的作用下,密封件能够封住大管和小管之间的连接口,且在水流的作用下,水流的力能够拉开弹簧,则密封件向下,打开了大管和小管之间的通道,帮助水向下流;橡胶密封圈能够增加二者之间的气密性,防止臭味反流,且密封件为锥形,能够帮助水的流动,水不至于逗留在密封件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厕所用防返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返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公共厕所大量存在于城市和乡镇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由于对其管理不当或清理不及时,公厕里就会臭气熏天、让人难以靠近。公厕的臭气有很多危害:一是危害神经系统,长期受到一种或几种低浓度的恶臭物质刺激,首先使嗅觉脱失,继而导致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调节功能失调;二是危害呼吸系统,当人们嗅到臭气时,会反射性地抑制吸气,妨碍正常呼吸功能;三是危害循环系统,厕所中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等刺激性臭气,会使血压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硫化氢还会影响氧的输送,从而造成体内缺氧;此外空气中还携带多种细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现有的公厕中,大多使用芳香剂除臭,这种方式只是把异味掩盖,并不能从根本上将恶臭气体分解,并且有的芳香剂带有化学物质,长期使用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其中,专利号为CN201320275780.1提供了一种实用新型专利,但是其自动翻盖与排污出水口有连接管相连,连接管上有自动旋转轴,自动旋转轴上安装有一个重锤,自动翻盖上设有水封槽,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过程需要在其四周挖设帮助重锤可以进行上下工作的槽体,安装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返味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返味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盖件,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小管和大管,位于所述小管内壁上、且靠近小管和大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封盖件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封盖件的半径大于小管内壁半径且小于大管内壁半径,所述小管远离大管一侧为排污进水口,所述大管远离小管一侧为排污出水口,所述大管和小管连通。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小管和大管一体成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小管和大管一体成型,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批量生产。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簧和环形凸起、弹簧和封盖件之间为塑接。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簧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环形凸起上,所述弹簧为压紧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紧弹簧的作用为在无水流的作用下,密封件能够封住大管和小管之间的连接口,且在水流的作用下,水流的力能够拉开弹簧,则密封件向下,打开了大管和小管之间的通道,帮助水向下流。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封盖件位于小管一侧胶接有橡胶密封圈,所述封盖件为锥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密封圈能够增加二者之间的气密性,防止臭味反流,且密封件为锥形,能够帮助水的流动,水不至于逗留在密封件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管和大管一体成型,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批量生产;压紧弹簧的作用为在无水流的作用下,密封件能够封住大管和小管之间的连接口,且在水流的作用下,水流的力能够拉开弹簧,则密封件向下,打开了大管和小管之间的通道,帮助水向下流;橡胶密封圈能够增加二者之间的气密性,防止臭味反流,且密封件为锥形,能够帮助水的流动,水不至于逗留在密封件上,且本实用新型安装方式十分简单,只需要将排污水口连接至厕所坐便器等装置的排污口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附图标记:1-封盖件;2-大管;3-小管;4-环形凸起;5-弹簧;6-排污出水口;7-排污进水口;8-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返味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盖件1,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小管3和大管2,位于所述小管3内壁上、且靠近小管3和大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凸起4,所述环形凸起4与封盖件1之间连接有弹簧5,所述封盖件1的半径大于小管3内壁半径且小于大管2内壁半径,所述小管3远离大管2一侧为排污进水口7,所述大管2远离小管3一侧为排污出水口6,所述大管2和小管3连通。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小管3和大管2一体成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小管3和大管2一体成型,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批量生产。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簧5和环形凸起4、弹簧5和封盖件1之间为塑接。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簧5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环形凸起4上,所述弹簧5为压紧弹簧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紧弹簧5的作用为在无水流的作用下,密封件能够封住大管2和小管3之间的连接口,且在水流的作用下,水流的力能够拉开弹簧5,则密封件向下,打开了大管2和小管3之间的通道,帮助水向下流。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封盖件1位于小管3一侧胶接有橡胶密封圈8,所述封盖件1为锥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密封圈8能够增加二者之间的气密性,防止臭味反流,且密封件为锥形,能够帮助水的流动,水不至于逗留在密封件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管3和大管2一体成型,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批量生产;压紧弹簧5的作用为在无水流的作用下,密封件能够封住大管2和小管3之间的连接口,且在水流的作用下,水流的力能够拉开弹簧5,则密封件向下,打开了大管2和小管3之间的通道,帮助水向下流;橡胶密封圈8能够增加二者之间的气密性,防止臭味反流,且密封件为锥形,能够帮助水的流动,水不至于逗留在密封件上,且本实用新型安装方式十分简单,只需要将排污水口连接至厕所坐便器等装置的排污口即可。图3中的箭头为水流方向,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水流对于封盖件的压力要大于弹簧的压力,且弹簧的弹力在无压力的时候能够使得封盖件能够扣住大管和小管之间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返味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盖件(1),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小管(3)和大管(2),位于所述小管(3)内壁上、且靠近小管(3)和大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凸起(4),所述环形凸起(4)与封盖件(1)之间连接有弹簧(5),所述封盖件(1)的半径大于小管(3)内壁半径且小于大管(2)内壁半径,所述小管(3)远离大管(2)一侧为排污进水口(7),所述大管(2)远离小管(3)一侧为排污出水口(6),所述大管(2)和小管(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返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管(3)和大管(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返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和环形凸起(4)、弹簧(5)和封盖件(1)之间为塑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返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环形凸起(4)上,所述弹簧(5)为压紧弹簧(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返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件(1)位于小管(3)一侧胶接有橡胶密封圈(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返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件(1)为锥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48369.XU CN212670756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防返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48369.XU CN212670756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防返味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70756U true CN212670756U (zh) | 2021-03-09 |
Family
ID=74810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4836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70756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防返味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70756U (zh) |
-
2020
- 2020-03-31 CN CN202020448369.XU patent/CN21267075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43619B2 (en) | Trap assembly for a hybrid wall urinal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
CN106436855B (zh) | 全自动除臭坐便器 | |
CN212670756U (zh) | 一种防返味装置 | |
CN202390917U (zh) | 一种双通道地漏 | |
CN206512799U (zh) | 室内排水管道防臭阀 | |
KR101820281B1 (ko) | 악취역류방지 배수트랩 | |
KR20030012778A (ko) | 배수트랩 | |
CN109056922A (zh) | 一种不易堵塞的下水器 | |
KR102007220B1 (ko) | 기밀성 및 내구성을 높인 배수유입관의 구조와 탈 부착형 악취차단 구조를 갖는 배수조 | |
CN107119767A (zh) | 一种里外防臭下水管 | |
KR20100033034A (ko) | 욕실의 배수시스템 | |
CN201351296Y (zh) | 弹性密封防臭下水漏斗 | |
CN208202046U (zh) | 一种防返味装置 | |
KR20130122061A (ko) | 배수트랩 | |
CN207405710U (zh) | 一种新型面盆 | |
WO2015167162A1 (ko) | 세면기용 트랩일체형 배수장치 | |
CN221702655U (zh) | 一种水封防异味地漏装置 | |
CN2605314Y (zh) | 防臭地漏 | |
CN205475513U (zh) | 一种生活废水再利用装置 | |
KR200188214Y1 (ko) | 씽크 하수관용 봉수 트랩 | |
JP6805423B2 (ja) | 排水装置 | |
CN218279686U (zh) | 防异味封闭阀、防异味尿桶 | |
CN220847862U (zh) | 牙科诊室排污系统 | |
CN213805746U (zh) | 一种防臭型地漏 | |
CN215406331U (zh) | 一种水封互补排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