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5832U - 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5832U
CN212575832U CN202020901374.1U CN202020901374U CN212575832U CN 212575832 U CN212575832 U CN 212575832U CN 202020901374 U CN202020901374 U CN 202020901374U CN 212575832 U CN212575832 U CN 212575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terilizer
motor
odor removal
cultu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13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利强
王传礼
李楠
马俊康
范东海
王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Textile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Textile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Textile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Textile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013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5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5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58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包括送风装置和抽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过滤器、与过滤器相连通的除味消毒器和与除味消毒器相连通的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的进风管与除味消毒器相连通,出风管与送风管相连通,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器体、伸缩杆、封闭门、粗过滤网、导向辊、卷辊和动力装置,本文体建筑通风装置与传统的通风系统相比,不仅可以通风,还能对通入文体建筑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杀菌、除味。

Description

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通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建筑虽然开窗面积不大,但基本都是可开启面积,而且建筑规模比较小,容易实现南北对流,室内自然通风效果理想。随着现代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虽然玻璃幕墙面积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安全、美观的需要,通常可开启的面积则很小,且在使用过程中窗户基本上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对于很多现代建筑,自然通风的效果非常差,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文体建筑的内区,基本就不存在自然通风。因此需要借助通风系统去实现通风,然而现在的通风系统缺乏过滤装置、缺乏消毒杀菌装置、缺乏除味装置,导致通入的空气会含有灰尘杂质、病菌,甚至还会携带一些气味,导致通入的空气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可以对通入文体建筑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杀菌、除味的文体建筑通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包括送风装置和抽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过滤器、与过滤器相连通的除味消毒器和与除味消毒器相连通的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的进风管与除味消毒器相连通,出风管与送风管相连通,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器体、伸缩杆、封闭门、粗过滤网、导向辊、卷辊和动力装置,所述过滤器器体前端为开口设置,所述过滤器器体内部左右侧壁设置有凹槽,顶部设置有通槽,所述封闭门配合设置在在凹槽和通槽内,所述伸缩杆杆体设置在过滤器器体底部,活动杆穿过过滤器器体与封闭门底端相连接,所述卷辊转动设置在过滤器器体内,一端与过滤器器体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过滤器器体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粗过滤网缠绕到卷辊上,且一端与封闭门底部相连接,所述导向辊设置在粗过滤网上方,并压紧粗过滤网,所述导向辊设置在过滤器器体底部,两端与过滤器器体内壁转动连接,且位于封闭门与卷辊之间。
优选地,所述除味消毒器包括除味消毒器器体、杀菌灯和除味装置,所述除味消毒器器体前端与过滤器器体相连通,后端与抽风机进风管相连通,所述杀菌灯设置在除味消毒器器体内壁,所述除味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上转盘、下转盘、转动轴和圆筒,所述上转盘和下转盘从上之下依次对应设置在除味消毒器器体内,所述圆筒以以上转盘和下转盘的中心为中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在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数量若干,且两端分别与上转盘和下转盘相连接,所述转动轴上端与下转盘相连接,下端与除味消毒器器体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除味消毒器器体顶部,且第一电机传动轴穿过除味消毒器器体与上转盘相连接,所述圆筒内部设置有空腔,表面设置与空腔相连通的小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抽风管、第二电机、抽风叶片和圆台盖,所述圆台盖设置在抽风管出风口上方,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圆台顶部,且第二电机的传动轴穿过圆台盖与抽风叶片相连接,所述抽风叶片设置在抽风管内,所述圆台盖与抽风管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圆台盖与抽风管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保护网,所述第二电机上方设置有第二遮雨棚,所述第二遮雨棚与圆台盖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两端分别与第二遮雨棚和圆台盖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上方设置有第一遮雨棚,所述第一遮雨棚与除味消毒器器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一遮雨棚和除味消毒器器体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器体内部设置有细过滤网,所述细过滤网四侧与过滤器器体内壁相连接,且位于封闭门后方,所述细过滤网倾斜设置,且向封闭门方向倾斜,所述细过滤网下方设置有集灰屉,所述细过滤网的投影面全部位于集灰屉内。
优选地,所述集灰屉配合设置在屉槽内,所述屉槽设置在过滤器器体内底部,所述过滤器器体一侧设置有屉口,所述集灰屉一侧配合设置在屉口内,且该侧设置有拉件。
优选地,所述拉件为方体,上、下两面为内凹的圆弧面。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皮带、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第三电机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从动轮与卷辊一端相连接,所述皮带包接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位于滤器器体下方,所述安装板与滤器器体之间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两端分别与安装板与滤器器体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和除味消毒器器底部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上端分别与过滤器器体和除味消毒器器体相连接,下端与底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粗过滤网宽度与过滤器器体内部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封闭门,长时间不使用时,可以将封闭门关闭,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粗、细过滤网,粗、细过滤网可以对通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将空气中的灰尘过滤掉,使得通入的空气更加洁净。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除味消毒器,除味消毒器可以对通入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和除味,使得通入的空气质量更高,而且还能阻挡病菌的传播。
附图说明
图1是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抽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圆筒的排列示意图。
图4是过滤器器体外观图。
图5是集灰屉结构示意图。
图6是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说明:
1-滤器器体,2-伸缩杆,3-封闭门,4-粗过滤网,5-导向辊,6-卷辊,7-凹槽,8-除味消毒器器体,9-杀菌灯,10-第一电机,11-上转盘,12-下转盘,13-转动轴,14-圆筒,15-空腔,16-小孔,17-抽风管,18-第二电机,19-抽风叶片,20-圆台盖,21-第二遮雨棚,22-第二连接,23-保护网,24-第一遮雨棚,25-第一连接杆,26-细过滤网,27-集灰屉,28-拉件,29-第三电机,30-皮带,31-主动轮,32-从动轮,33-安装板,34-安装杆,35-支脚,36-底板,37-送风管,38-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包括送风装置和抽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过滤器、与过滤器相连通的除味消毒器和与除味消毒器相连通的送风机38,所述送风机38的进风管与除味消毒器相连通,出风管与送风管37相连通,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器体1、伸缩杆2、封闭门3、粗过滤网4、导向辊5、卷辊6和动力装置,所述过滤器器体1前端为开口设置,所述过滤器器体1内部左右侧壁设置有凹槽7,顶部设置有通槽,所述封闭门3配合设置在在凹槽7和通槽内,所述伸缩杆2杆体设置在过滤器器体1底部,活动杆穿过过滤器器体1与封闭门3底端相连接,所述卷辊6转动设置在过滤器器体1内,一端与过滤器器体1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过滤器器体1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粗过滤网4缠绕到卷辊6上,且一端与封闭门3底部相连接,所述导向辊5设置在粗过滤网4上方,并压紧粗过滤网4,所述导向辊5设置在过滤器器体1底部,两端与过滤器器体1内壁转动连接,且位于封闭门3与卷辊6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与原理:
送风装置负责给文体建筑内送风,送风装置的送风管37出风口与文体建筑相连通,抽风装置负责将洗浴间等地潮湿的空气抽出,送风装置的动力来源于与除味消毒器相连通的送风机38,送风机38负责将外部空气抽到文体建筑内,空气会依次经过过滤器、除味消毒器和送风机38,最后通过送风管37送入到文体建筑内,其中图1的箭头就是送风装置空气流动的示意图,当文体建筑通风装置长时间不是使用时,启动伸缩杆2,伸缩杆2的活动杆收缩,封闭门3向下运动直至关闭,与此同时启动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卷辊6转动,转动的卷辊6将粗过滤收卷起来,因此不使用时封闭门3可以将整个送风装置封闭起来,防止杂质、雨水进入气到了一个保护作用,当需要使用文体建筑通风装置时,启动伸缩杆2,伸缩杆2的活动杆伸出,封闭门3向上运动,同时向上运动的封闭门3会给予粗过滤网4一个拉力,粗过滤网4会从卷辊6上舒展开,从而在过滤器器体1内形成一道过滤网,去阻挡杂质进入。其中导向辊5负责压紧粗过滤网4,并使粗过滤网4的最低点位于过滤器器体1底部,所述导向辊5设置在过滤器器体1底部也就是说导向辊5与过滤器器体1底部十分接近,接近到导向辊5与过滤器器体1底部之间只能通过粗过滤网4。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除味消毒器包括除味消毒器器体8、杀菌灯9和除味装置,所述除味消毒器器体8前端与过滤器器体1相连通,后端与抽风机进风管相连通,所述杀菌灯9设置在除味消毒器器体8内壁,所述除味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0、上转盘11、下转盘12、转动轴13和圆筒14,所述上转盘11和下转盘12从上之下依次对应设置在除味消毒器器体内,所述圆筒14以以上转盘11和下转盘12的中心为中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在上转盘11和下转盘12之间,数量若干,且两端分别与上转盘11和下转盘12相连接,所述转动轴13上端与下转盘12相连接,下端与除味消毒器器体8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设置在除味消毒器器体8顶部,且第一电机10传动轴穿过除味消毒器器体8与上转盘11相连接,所述圆筒14内部设置有空腔15,表面设置与空腔15相连通的小孔16,所述空腔15内填充有活性炭。当空气经过除味消毒器时,杀菌灯9会对通入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圆筒14内的活性炭会将空气中的气味吸附除去。
除味装置的工作过程与原理:
因为第一电机10与上转盘11相连接,转动轴13上端与下转盘12相连接,因此当电机启动时,圆筒14会随着上转盘11和下转盘12一起运动,活性炭设置在空腔15内,而表面设置与空腔15相连通的小孔16,因此活性炭会与除味消毒器器体8的空气相互接触,从而将空气中的气味除去,因为圆筒14会随着上转盘11和下转盘12一起运动,每个圆筒14内活性炭迎面与流动的空气接触的时间是一样的,因此每个圆筒14内的空气都会被利用到。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抽风管17、第二电机18、抽风叶片19和圆台盖20,所述圆台盖20设置在抽风管17出风口上方,所述第二电机18设置在圆台顶部,且第二电机18的传动轴穿过圆台盖20与抽风叶片19相连接,所述抽风叶片19设置在抽风管17内,所述圆台盖20与抽风管17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圆台盖20与抽风管17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保护网23,所述第二电机18上方设置有第二遮雨棚21,所述第二遮雨棚21与圆台盖20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22,所述第二连接22两端分别与第二遮雨棚21和圆台盖20相连接。因为文体建筑会设置洗浴间,而洗浴间存在大量水汽,不及时将水汽排出就会滋生细菌。本抽风装置的抽风管17雨洗浴间相连通,当需要排出水汽时,启动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带动抽风叶片19旋转,旋转的抽风叶片19将洗浴间内的空气抽出,再从圆台盖20与抽风管17之间排出,其中图2中的箭头就是抽风装置空气流动的示意图,第二遮雨棚21起到一个为第二电机18遮雨的作用。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机10上方设置有第一遮雨棚24,所述第一遮雨棚24与除味消毒器器体8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5,所述第一连接杆25两端分别与第一遮雨棚24和除味消毒器器体8相连接。第一遮雨棚24起到一个为第一电机10遮雨的作用。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过滤器器体1内部设置有细过滤网26,所述细过滤网26四侧与过滤器器体1内壁相连接,且位于封闭门3后方,所述细过滤网26倾斜设置,且向封闭门方向倾斜,所述细过滤网26下方设置有集灰屉27,所述细过滤网26的投影面全部位于集灰屉27内。当抽入的空气进过细过滤网26时,灰尘会被过滤阻挡到过滤网上,因为细过滤网26倾斜设置,且向封闭门3方向倾斜,细过滤网26的投影面全部位于集灰屉27内,因此当灰尘积累过多后,灰尘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掉落到集灰屉27内,达到一个自动清理,自动收集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细过滤网26的使用时间。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集灰屉27配合设置在屉槽内,所述屉槽设置在过滤器器体1内底部,所述过滤器器体1一侧设置有屉口,所述集灰屉27一侧配合设置在屉口内,且该侧设置有拉件28。当集灰屉27需要清理时,清理人员将集灰屉27从屉口中拉出,再进行清理,清理完后再从屉口插入到屉槽中即可,拉件28的设置更加有利于集灰屉27的拉出。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拉件28为方体,上、下两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拉件28上、下两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更加有利于将集灰屉27拉出。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三电机29、皮带30、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所述主动轮31与第三电机29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从动轮32与卷辊6一端相连接,所述皮带30包接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所述第三电机29设置在安装板33上,所述安装板33位于滤器器体1下方,所述安装板33与滤器器体1之间设置有安装杆34,所述安装杆34两端分别与安装板33与滤器器体1相连接。动力装置为卷辊6的转动提供动力。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过滤器和除味消毒器器底部设置有支脚35,所述支脚35上端分别与过滤器器体1和除味消毒器器体8相连接,下端与底板36相连接。支脚35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底板36增大支脚35与地面的接触位置,使得支撑更加稳定。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粗过滤网4宽度与过滤器器体1内部宽度相同。

Claims (10)

1.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包括送风装置和抽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过滤器、与过滤器相连通的除味消毒器和与除味消毒器相连通的送风机(38),所述送风机(38)的进风管与除味消毒器相连通,出风管与送风管(37)相连通,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器体(1)、伸缩杆(2)、封闭门(3)、粗过滤网(4)、导向辊(5)、卷辊(6)和动力装置,所述过滤器器体(1)前端为开口设置,所述过滤器器体(1)内部左右侧壁设置有凹槽(7),顶部设置有通槽,所述封闭门(3)配合设置在凹槽(7)和通槽内,所述伸缩杆(2)杆体设置在过滤器器体(1)底部,活动杆穿过过滤器器体(1)与封闭门(3)底端相连接,所述卷辊(6)转动设置在过滤器器体(1)内,一端与过滤器器体(1)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过滤器器体(1)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粗过滤网(4)缠绕到卷辊(6)上,且一端与封闭门(3)底部相连接,所述导向辊(5)设置在粗过滤网(4)上方,并压紧粗过滤网(4),所述导向辊(5)设置在过滤器器体(1)底部,两端与过滤器器体(1)内壁转动连接,且位于封闭门(3)与卷辊(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消毒器包括除味消毒器器体(8)、杀菌灯(9)和除味装置,所述除味消毒器器体(8)前端与过滤器器体(1)相连通,后端与抽风机进风管相连通,所述杀菌灯(9)设置在除味消毒器器体(8)内壁,所述除味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0)、上转盘(11)、下转盘(12)、转动轴(13)和圆筒(14),所述上转盘(11)和下转盘(12)从上之下依次对应设置在除味消毒器器体内,所述圆筒(14)以以上转盘(11)和下转盘(12)的中心为中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在上转盘(11)和下转盘(12)之间,数量若干,且两端分别与上转盘(11)和下转盘(12)相连接,所述转动轴(13)上端与下转盘(12)相连接,下端与除味消毒器器体(8)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设置在除味消毒器器体(8)顶部,且第一电机(10)传动轴穿过除味消毒器器体(8)与上转盘(11)相连接,所述圆筒(14)内部设置有空腔(15),表面设置与空腔(15)相连通的小孔(16),所述空腔(15)内填充有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抽风管(17)、第二电机(18)、抽风叶片(19)和圆台盖(20),所述圆台盖(20)设置在抽风管(17)出风口上方,所述第二电机(18)设置在圆台顶部,且第二电机(18)的传动轴穿过圆台盖(20)与抽风叶片(19)相连接,所述抽风叶片(19)设置在抽风管(17)内,所述圆台盖(20)与抽风管(17)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圆台盖(20)与抽风管(17)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保护网(23),所述第二电机(18)上方设置有第二遮雨棚(21),所述第二遮雨棚(21)与圆台盖(20)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22),所述第二连接(22)两端分别与第二遮雨棚(21)和圆台盖(2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0)上方设置有第一遮雨棚(24),所述第一遮雨棚(24)与除味消毒器器体(8)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5),所述第一连接杆(25)两端分别与第一遮雨棚(24)和除味消毒器器体(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器体(1)内部设置有细过滤网(26),所述细过滤网(26)四侧与过滤器器体(1)内壁相连接,且位于封闭门(3)后方,所述细过滤网(26)倾斜设置,且向封闭门(3)方向倾斜,所述细过滤网(26)下方设置有集灰屉(27),所述细过滤网(26)的投影面全部位于集灰屉(27)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屉(27)配合设置在屉槽内,所述屉槽设置在过滤器器体(1)内底部,所述过滤器器体(1)一侧设置有屉口,所述集灰屉(27)一侧配合设置在屉口内,且该侧设置有拉件(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件(28)为方体,上、下两面为内凹的圆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三电机(29)、皮带(30)、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所述主动轮(31)与第三电机(29)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从动轮(32)与卷辊(6)一端相连接,所述皮带(30)包接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所述第三电机(29)设置在安装板(33)上,所述安装板(33)位于滤器器体(1)下方,所述安装板(33)与滤器器体(1)之间设置有安装杆(34),所述安装杆(34)两端分别与安装板(33)与滤器器体(1)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和除味消毒器器底部设置有支脚(35),所述支脚(35)上端分别与过滤器器体(1)和除味消毒器器体(8)相连接,下端与底板(36)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体建筑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过滤网(4)宽度与过滤器器体(1)内部宽度相同。
CN202020901374.1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75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1374.1U CN212575832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1374.1U CN212575832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5832U true CN212575832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41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137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75832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5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94595U (zh) 一种新型公共场所用气体净化设备
CN215412318U (zh) 一种空气净化除味杀菌消毒新风机
CN212575832U (zh) 一种文体建筑通风装置
CN113623811B (zh) 一种便于清洁灰尘的空气净化滤芯
CN209985082U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生产专用除尘装置
CN216448330U (zh) 一种建筑用换新风系统
CN113237179B (zh) 一种多人病房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CN209978340U (zh) 一种洁净室用新风过滤装置的安装结构
CN220931297U (zh) 一种去异味的消毒新风机
CN220062000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智能家居空气加湿装置
CN116058602A (zh) 一种具有衣物空气防护功能的智能衣柜
CN112970623B (zh) 蛋鸡养殖的室内循环式通风装置
CN113731125A (zh) 一种卫生间排气排污系统
CN116772348B (zh) 一种具有空气能除湿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及其方法
CN106123142A (zh) 房间衣柜两用净化器
CN114192500A (zh) 一种具有杀菌净化出风功能的风淋室
CN222012191U (zh) 一种暖通工程用通风装置
CN205860258U (zh) 房间衣柜两用净化器
CN107747772B (zh) 一种畜禽舍空气净化装置
CN206269254U (zh) 仿生态生物水分子空气净化装置
CN217383143U (zh) 一种低温除湿烘干一体机
CN218348813U (zh) 一种用于室内循环风的空气净化消杀设备
CN211204343U (zh) 一种除尘加湿新风系统
CN219433415U (zh) 一种具有同步杀菌功能的新风过滤机组
CN219120703U (zh) 一种畜牧业胡羊育种车间换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