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3157U - 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53157U CN212553157U CN202020655228.5U CN202020655228U CN212553157U CN 212553157 U CN212553157 U CN 212553157U CN 202020655228 U CN202020655228 U CN 202020655228U CN 212553157 U CN212553157 U CN 2125531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top end
- motor
- baffle
- surface poli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40000004282 Grewia occidentalis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可代替人工抛光打磨,对工件进行多方位固定,防止加工过程工件偏移,并且可对打磨产生的灰尘碎屑进行吸收,提高环境质量,提高了实用性;包括工作台、承载板、第一气缸、活塞、打磨盘和模具,工作台底端四角分别设置有支撑腿,各组支撑腿之间通过承载板连接,承载板顶端安装有吸尘装置,工作台顶端设置有门型框架,第一气缸顶端通过传动装置与门型框架顶部连接,第一气缸与气缸连接,第一气缸底端与活塞滑动连接,活塞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电源连接,第一电机底部输出端穿过活塞与打磨盘顶端连接,工作台顶端设置有纵向定位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汽车零部件大多是通过模具成型生产,模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现有的抛光工艺大多是人工手持抛光工具进行抛光,存在工作效率低,抛光效果较差等弊端,导致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代替人工抛光打磨,对工件进行多方位固定,防止加工过程工件偏移,并且可对打磨产生的灰尘碎屑进行吸收,提高环境质量,提高了实用性的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承载板、第一气缸、活塞、打磨盘和模具,工作台底端四角分别设置有支撑腿,各组支撑腿之间通过承载板连接,承载板顶端安装有吸尘装置,工作台顶端设置有门型框架,第一气缸顶端通过传动装置与门型框架顶部连接,第一气缸与气缸连接,第一气缸底端与活塞滑动连接,活塞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电源连接,第一电机底部输出端穿过活塞与打磨盘顶端连接,工作台顶端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工作台滑动连接,模具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工作台顶端设置有纵向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中传动装置包括底板、第二电机、变速器和丝杠,门型框架左端设置有底板,第二电机和变速器均安装在底板顶端,第二电机与电源连接,第二电机输出端与变速器输入端连接,门型框架底部设置有丝杠槽,丝杠位于丝杠槽内并与之可旋转连接,第一气缸顶端与丝杠配合滑动连接,变速器输出端穿过门型框架与丝杠左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中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箱、收集箱和横梁,吸尘箱前端与收集箱滑动连接,活塞底部设置有固定夹具,固定夹具两端分别与横梁连接,横梁末底部设置有吸尘口,收集箱顶端通过软管与吸尘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三挡板,工作台顶端设置有两组第一滑槽,第二气缸底端与第一滑槽配合滑动连接,第二气缸与气泵连接,第二气缸前部输出端与第三挡板后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螺母,工作台顶端设置有两条平行的第二滑槽,每组第二滑槽内均设置有T型螺栓,第二挡板顶端设置有通孔,T型螺栓同心穿过通孔与螺母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螺杆和垫块,每组支撑腿底端均设置有螺纹孔,螺杆顶端与螺纹孔配合连接,螺杆底端与垫块可旋转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丝杠槽内设置有加强梁,第一气缸与加强梁配合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底板和门型框架之间设置有2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操作人员将模具放置到工作台顶端,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模具进行横向固定,通过纵向定位装置对其进行纵向固定,之后通过传动装置调节打磨盘的位置,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底端输出动力,带动打磨盘高速旋转,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底端输出动力,打磨盘跟随活塞下移,打磨盘与模具接触开始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打磨产生的灰尘及轻质碎屑通过吸尘装置吸收,通过设置以上装置,可代替人工抛光打磨,对工件进行多方位固定,防止加工过程工件偏移,并且可对打磨产生的灰尘碎屑进行吸收,提高环境质量,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A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工作台;2、支撑腿;3、承载板;4、门型框架;5、第一气缸;6、活塞;7、第一电机;8、打磨盘;9、第一挡板;10、第二挡板;11、模具;12、底板;13、第二电机;14、变速器;15、丝杠;16、吸尘箱;17、收集箱;18、固定夹具;19、横梁;20、吸尘口;21、第一滑槽;22、第二气缸;23、第三挡板;24、第二滑槽;25、螺母;26、螺杆;27、垫块;28、加强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承载板3、第一气缸5、活塞6、打磨盘8和模具11,工作台1底端四角分别设置有支撑腿2,各组支撑腿2之间通过承载板3连接,承载板3顶端安装有吸尘装置,工作台1顶端设置有门型框架4,第一气缸5顶端通过传动装置与门型框架4顶部连接,第一气缸5与气缸连接,第一气缸5底端与活塞6滑动连接,活塞6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与电源连接,第一电机7底部输出端穿过活塞6与打磨盘8顶端连接,工作台1顶端设置有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第二挡板10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模具11位于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之间,工作台1顶端设置有纵向定位装置;操作人员将模具11放置到工作台1顶端,通过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将模具11进行横向固定,通过纵向定位装置对其进行纵向固定,之后通过传动装置调节打磨盘8的位置,启动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底端输出动力,带动打磨盘8高速旋转,启动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底端输出动力,打磨盘8跟随活塞6下移,打磨盘8与模具11接触开始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打磨产生的灰尘及轻质碎屑通过吸尘装置吸收,通过设置以上装置,可代替人工抛光打磨,对工件进行多方位固定,防止加工过程工件偏移,并且可对打磨产生的灰尘碎屑进行吸收,提高环境质量,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中传动装置包括底板12、第二电机13、变速器14和丝杠15,门型框架4左端设置有底板12,第二电机13和变速器14均安装在底板12顶端,第二电机13与电源连接,第二电机13输出端与变速器14输入端连接,门型框架4底部设置有丝杠槽,丝杠15位于丝杠槽内并与之可旋转连接,第一气缸5顶端与丝杠15配合滑动连接,变速器14输出端穿过门型框架4与丝杠15左端连接;启动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右端输出动力,通过变速器14带动丝杠15转动,从而实现对第一电机7位置的调节,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中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箱16、收集箱17和横梁19,吸尘箱16前端与收集箱17滑动连接,活塞6底部设置有固定夹具18,固定夹具18两端分别与横梁19连接,横梁19末底部设置有吸尘口20,收集箱17顶端通过软管与吸尘口20连通;启动吸尘箱16,通过吸尘口20将打磨产生的灰尘及轻质碎屑吸入至收集箱17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22和第三挡板23,工作台1顶端设置有两组第一滑槽21,第二气缸22底端与第一滑槽21配合滑动连接,第二气缸22与气泵连接,第二气缸22前部输出端与第三挡板23后端连接;启动第二气缸22,第二气缸22前端输出动力,推动第三挡板23前移,使第三挡板23与模具11后端接触,对模具11进行纵向定位,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螺母25,工作台1顶端设置有两条平行的第二滑槽24,每组第二滑槽24内均设置有T型螺栓,第二挡板10顶端设置有通孔,T型螺栓同心穿过通孔与螺母25配合连接;移动第二挡板10,使第二挡板10和第一挡板9内侧分别与模具11两端接触,拧动螺母25将第二挡板10固定,可对模具11进行横向固定,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螺杆26和垫块27,每组支撑腿2底端均设置有螺纹孔,螺杆26顶端与螺纹孔配合连接,螺杆26底端与垫块27可旋转连接;装置运转过程中需要处于水平状态,拧动螺杆26可调节支撑腿2的高度,从而使装置处于水平状态,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丝杠槽内设置有加强梁28,第一气缸5与加强梁28配合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加强梁28,可为丝杠15提供支撑力,防止打磨盘8重力过大,导致丝杠15变形失效,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底板12和门型框架4之间设置有29;通过设置29,可为底板12提供支撑力,防止底板12与门型框架4连接处发生折断,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操作人员将装置就位后拧动螺杆26调节支撑腿2的高度,使装置处于水平状态,之后将模具11放置到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之间,滑动第二挡板10对模具11进行横向固定,拧动螺母25将第二挡板10锁定,然后启动第二气缸22,推动第三挡板23与模具11后端接触,之后启动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右端输出动力,通过变速器14带动丝杠15转动,从而实现对第一电机7位置的调节,启动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底端输出动力,带动打磨盘8高速旋转,启动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底端输出动力,打磨盘8跟随活塞6下移,打磨盘8与模具11接触开始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打磨产生的灰尘及轻质碎屑通过吸尘口20吸收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的气缸、电机和变速器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承载板(3)、第一气缸(5)、活塞(6)、打磨盘(8)和模具(11),工作台(1)底端四角分别设置有支撑腿(2),各组支撑腿(2)之间通过承载板(3)连接,承载板(3)顶端安装有吸尘装置,工作台(1)顶端设置有门型框架(4),第一气缸(5)顶端通过传动装置与门型框架(4)顶部连接,第一气缸(5)与气缸连接,第一气缸(5)底端与活塞(6)滑动连接,活塞(6)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与电源连接,第一电机(7)底部输出端穿过活塞(6)与打磨盘(8)顶端连接,工作台(1)顶端设置有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第二挡板(10)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模具(11)位于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之间,工作台(1)顶端设置有纵向定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传动装置包括底板(12)、第二电机(13)、变速器(14)和丝杠(15),门型框架(4)左端设置有底板(12),第二电机(13)和变速器(14)均安装在底板(12)顶端,第二电机(13)与电源连接,第二电机(13)输出端与变速器(14)输入端连接,门型框架(4)底部设置有丝杠槽,丝杠(15)位于丝杠槽内并与之可旋转连接,第一气缸(5)顶端与丝杠(15)配合滑动连接,变速器(14)输出端穿过门型框架(4)与丝杠(15)左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箱(16)、收集箱(17)和横梁(19),吸尘箱(16)前端与收集箱(17)滑动连接,活塞(6)底部设置有固定夹具(18),固定夹具(18)两端分别与横梁(19)连接,横梁(19)末底部设置有吸尘口(20),收集箱(17)顶端通过软管与吸尘口(20)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缸(22)和第三挡板(23),工作台(1)顶端设置有两组第一滑槽(21),第二气缸(22)底端与第一滑槽(21)配合滑动连接,第二气缸(22)与气泵连接,第二气缸(22)前部输出端与第三挡板(23)后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母(25),工作台(1)顶端设置有两条平行的第二滑槽(24),每组第二滑槽(24)内均设置有T型螺栓,第二挡板(10)顶端设置有通孔,T型螺栓同心穿过通孔与螺母(25)配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26)和垫块(27),每组支撑腿(2)底端均设置有螺纹孔,螺杆(26)顶端与螺纹孔配合连接,螺杆(26)底端与垫块(27)可旋转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杠槽内设置有加强梁(28),第一气缸(5)与加强梁(28)配合滑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2)和门型框架(4)之间设置有2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55228.5U CN212553157U (zh) | 2020-04-26 | 2020-04-26 | 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55228.5U CN212553157U (zh) | 2020-04-26 | 2020-04-26 | 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53157U true CN212553157U (zh) | 2021-02-19 |
Family
ID=74610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55228.5U Active CN212553157U (zh) | 2020-04-26 | 2020-04-26 | 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53157U (zh) |
-
2020
- 2020-04-26 CN CN202020655228.5U patent/CN2125531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88666U (zh) | 一种汽车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111300233B (zh) | 一种工件双端面精密磨床 | |
CN210757048U (zh) | 一种工件抛光装置 | |
CN111496535A (zh) | 一种车磨复合加工机床 | |
CN212553157U (zh) | 一种汽车零件金属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 | |
CN210499678U (zh) | 一种可清理碎屑的汽车部件打磨装置 | |
CN215509930U (zh) | 一种用于加工型材的数控钻铣机 | |
CN214518773U (zh) | 一种铣磨一体设备 | |
CN112296824A (zh) | 一种砂带打磨装置 | |
CN210024433U (zh) | 一种自动打磨数控车床 | |
CN216097966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 |
CN213289832U (zh) | 真空油缸表面加工用抛光机 | |
CN214292624U (zh) | 一种优化型机械加工圆磨装夹装置 | |
CN217728303U (zh) | 一种模具配件加工用表面抛光装置 | |
CN215547269U (zh) | 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的外圆磨床 | |
CN215547442U (zh) | 一种铝膜生产用去毛边装置 | |
CN210280823U (zh) | 一种新型立式刨槽机 | |
CN212977782U (zh) | 一种民族雕塑工艺美术品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14817443U (zh) | 一种汽车配件模具加工用打磨设备 | |
CN216731155U (zh) | 一种磨床机械手的推送机构 | |
CN213945962U (zh) | 一种砂带打磨装置 | |
CN213258095U (zh) | 一种油缸金属外壳的切割定型装置 | |
CN216576701U (zh) | 加工件固定夹具 | |
CN113290478B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13289821U (zh) | 一种双头磨床的磨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