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8960U -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8960U
CN212528960U CN202021809768.0U CN202021809768U CN212528960U CN 212528960 U CN212528960 U CN 212528960U CN 202021809768 U CN202021809768 U CN 202021809768U CN 212528960 U CN212528960 U CN 212528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ound insulation
heavy
front wall
fo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097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过海龙
朱可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JIX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JIX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JIX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JIX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097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8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8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8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中,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本实用新型结构上采用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PU发泡层来解决结构单一问题,整体吸音隔音性能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尤其涉及一种高NV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仅仅是造型优美的外观,而且对内部装饰的舒适度、功能性和抗噪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会有各种噪音传到车厢内,给驾乘人员造成噪音污染,因此,在汽车驾舱的车身钣金上一般会安装前围内隔音垫来进行吸隔音。在现有技术中,前围内的结构单一、吸隔音性能低等缺点成为瓶颈,制约着车内前围隔音垫的发展,且不能满足某些汽车对前围内隔音垫的性能要求。
CN104908393A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围板隔音垫制备工艺,其中主要步骤为;(1)毛毡层热压成型;(2)EVA层吸塑成型;(3)毛毡层与EVA层粘接;(4)PU发泡成型;(5)PVC海绵层热压成型;(6)超声波焊接;(7)水刀切割。该现有技术优化了隔音垫制备工艺,使得隔音垫的制备过程速度快、效率高、精度好,由该现有技术制备出的隔音垫结合了各原材料的优点,吸音性能、隔音性能、隔热性能、耐老化性能等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导致成本高。
CN105034972A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汽车隔音垫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隔音垫上分别设有不同密度的重质层,隔音垫的中央设有孔,位于孔的左侧设有重质层一,重质层一的密度为5.4kg/m2;位于孔的右侧及下方设有重质层二,重质层二的密度为6.3kg/m2;位于孔的上方、重质层一的下方、重质层二的下方右侧分别设有重质层三,重质层三的密度为4.5kg/m2;位于重质层二的下方设有重质层四,重质层四的密度为3.6kg/m2;位于重质层一、重质层二、重质层三、重质层四的外围设有重质层五,重质层五的密度为2.7kg/m2。同现有技术相比,相比吸塑工艺,边角废料减少,零件的尺寸准确性和一致性都得到提升。但是其组成单一,吸音效果差。
CN110216950A公开了一种汽车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汽车隔音垫包括依次相叠的EPDM层、PE膜层和热塑性回纺棉层。该现有技术所涉及的汽车隔音垫采用EPDM,PE膜和热塑性回纺棉三种材料的组合方式,其中PE膜起到类似粘合剂的作用,但比传统粘合剂更加绿色环保以及更加牢固;EPDM与热塑性回纺棉的组合方式能保证隔音垫在满足低重量、高强度的前提下,其隔音性能也十分优良。且该汽车隔音垫的生产工序相对于现有技术简单易操作,产品一步成型,无需再利用冲断装置或水刀设备进行产品的切割,也大幅度地减少了生产成本;且整个生产过程没有有害物质产生,安全环保。但采用PE膜作为粘贴剂,或导致粘贴不牢、脱胶等问题。
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驾驶体验,而目前的汽车前围隔音垫结构单一,隔音效果差,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隔音效果好、结构多元化的汽车前围隔音垫,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尤其提供一种高NV汽车前围内隔音垫。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结构丰富,具有隔音性能好,吸音效果强的特点。其中NV指噪音与振动。
为达到此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
隔音棉层、重涂层与PU发泡层能起到隔音效果,脚踏垫块能起到吸音效果,采用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PU发泡层的结构,不仅可以解决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结构单一的问题,也能提高隔音性能。
优选地,所述隔音棉层包括棉毡层和/或回纺棉层,所述回纺棉层包括热塑性回纺棉层。
上述棉毡层和回纺棉层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能显著提高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隔音能力。
优选地,所述重涂层包括三元乙丙橡胶(EPDM)层和/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层。
上述EPDM层和EVA层具有隔音减震、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能显著提高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隔音能力。
优选地,所述脚踏垫块包括聚丙烯塑料(EPP)脚踏垫块。
上述EPP脚踏垫块具有吸音抗震的效果,并且能起到支撑的效果,驾舱脚踏位置更加牢固。脚踏垫块在重涂层发泡前预埋进去,能节约工时和人工成本。
优选地,所述隔音棉层的厚度为10~15mm。
优选地,所述重涂层的厚度为1~1.5mm。
优选地,所述脚踏垫块的厚度为10~15cm。
优选地,所述脚踏垫块的密度为25~30kg/m3
优选地,所述PU发泡层的厚度为15~20cm。
其中隔音棉层的厚度可以是10mm、10.5mm、11mm、11.5mm、12mm、12.5mm、13mm、13.5mm、14mm、14.5mm或15mm等,重涂层的厚度可以是1mm、1.05mm、1.1mm、1.15mm、1.2mm、1.25mm、1.3mm、1.35mm、1.4mm、1.45mm或1.5mm等,脚踏垫块的厚度可以是10cm、10.5cm、11cm、11.5cm、12cm、12.5cm、13cm、13.5cm、14cm、14.5cm或15cm等,密度可以是25kg/m3、25.5kg/m3、26kg/m3、26.5kg/m3、27kg/m3、27.5kg/m3、28kg/m3、28.5kg/m3、29kg/m3、29.5kg/m3或30kg/m3等,PU发泡层的厚度可以是15cm、15.5cm、16cm、16.5cm、17cm、17.5cm、18cm、18.5cm、19cm、19.5cm或20c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依照上述特定数值范围的组合制备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具有更显著的隔音吸音效果以及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可以示例性地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将重涂层材料进行烘温,得到加热后的重涂层材料;
(2)将步骤(1)中所述加热后的重涂层材料放置在吸附模具中,进行吸附成型,得到吸附半成品;
(3)将脚踏垫块与步骤(2)中吸附半成品粘贴在一起,得到附合半成品;
(4)将步骤(3)中所述附合半成品放入发泡模具中,然后进行PU发泡得到发泡半成品;
(5)将步骤(4)中所述发泡半成品与成型半成品进行粘贴,得到前围内半成品;所述成型半成品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隔音棉层材料进行烘温,得到加热后的隔音棉层材料;(2’)将步骤(1’)中所述加热后的隔音棉层材料放入冲切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
(6)将步骤(5)中所述前围内半成品切割,得到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烘温包括预加热步骤和主加热步骤。
优选地,所述烘温采用烘箱进行。
优选地,所述预加热步骤中上烘箱温度为300~310℃,边沿温度为315~325℃,下烘箱关闭,烘温时间为45~50s。
优选地,所述主加热步骤中上烘箱温度为310~330℃,边沿温度为335~345℃,下烘箱关闭,烘温时间为45~50s。
其中预加热步骤中上烘箱温度可以是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或310℃等,边沿温度可以是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或325℃等,烘温时间可以是45s、45.5s、46s、46.5s、47s、47.5s、48s、48.5s、49s、49.5或50s等;主加热步骤中上烘箱温度可以是310℃、312℃、314℃、316℃、318℃、320℃、322℃、324℃、326℃、328℃或330℃等,边沿温度可以是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或345℃等,烘温时间可以是45s、45.5s、46s、46.5s、47s、47.5s、48s、48.5s、49s、49.5或5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上述特定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的组合能够将材料充分烘透,为下一步的吸附成型提供良好的准备。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吸附模具的真空吸附力为-1.5~-0.5mbar,吸附时间为35~45s。
其中,真空吸附力可以是-1.5mbar、-1.4mbar、-1.3mbar、-1.2mbar、-1.1mbar、-1.0mbar、-0.9mbar、-0.8mbar、-0.7mbar、-0.6mbar或-0.5mbar等,吸附时间可以是35s、36s、37s、38s、39s、40s、41s、42s、43s、44s或45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粘贴的粘贴剂为胶水。
优选地,所述胶水用量为40~50g。
优选地,所述胶水加热温度为210~230℃。
优选地,所述胶水保存在胶管中。
优选地,所述胶管保温温度为190~210℃。
其中,胶水的用量可以是40g、41g、42g、43g、44g、45g、46g、47g、48g、49g或50g等,加热温度可以是210℃、212℃、214℃、216℃、218℃、220℃、222℃、224℃、226℃、228℃或230℃等,保温温度可以是190℃、192℃、194℃、196℃、198℃、200℃、202℃、204℃、206℃、208℃或21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发泡模具的温度为50~55℃,发泡时间为150~170s。
其中发泡模具的温度可以是50℃、50.5℃、51℃、51.5℃、52℃、52.5℃、53℃、53.5℃、54℃、54.5℃或55℃等,发泡时间可以是150s、152s、154s、156s、158s、160s、162s、164s、166s、168s或17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发泡模具包括物料桶和灌注枪,所述物料桶与灌注枪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物料桶包括IOS/POL桶。
优选地,所述物料桶内装有物料,所述物料通过所述灌注枪灌注至所述附合半成品脚踏垫块侧表面。
优选地,所述物料桶料温为20~35℃,所述物料桶压力为2.3~3.7kg/m2
其中,料温可以是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或35℃等,压力可以是2.3kg/m2、2.4kg/m2、2.5kg/m2、2.6kg/m2、2.7kg/m2、2.8kg/m2、2.9kg/m2、3.0kg/m2、3.1kg/m2、3.2kg/m2、3.3kg/m2、3.4kg/m2、3.5kg/m2、3.6kg/m2或3.7kg/m2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物料包括A料和B料;所述A料包括多元醇组合料,所述B料包括异氰酸酯组合料。
优选地,所述多元醇组合料包括聚酯多元醇组合料。
优选地,所述A料与B料的体积比为100:(55~60),所述A料与B料质量比为41:(120~130)。
其中,体积比可以是100:55、100:56、100:57.1、100:58、100:59或100:60等,质量比可以是41:120、41:121、41:122、41:123、41:124、41:125、41:126、41:127、41:128、41:129或41:13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比例,上述各比例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比例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灌注枪包括第一灌注枪和第二灌注枪。
优选地,所述第一灌注枪灌注物料的时间为2.6~3.1s,所述第二灌注枪灌注物料的时间为2.7~3.3s,所述灌注的流量为343~459g/s。
其中,第一灌注枪灌注物料的时间可以是2.6s、2.65s、2.7s、2.75s、2.8s、2.85s、2.9s、2.95s、3.0s、3.05s或3.1s等,第二灌注枪灌注物料的时间可以是2.7s、2.75s、2.8s、2.85s、2.9s、2.95s、3.0s、3.05s、3.1s、3.15s、3.2s、3.25s或3.3s等,流量可以是343g/s、350g/s、360g/s、370g/s、380g/s、390g/s、400g/s、410g/s、420g/s、430g/s、440g/s、450g/s或459g/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上述特定温度、发泡时间、灌注时间和流量的组合能够控制PU发泡层的厚度以及发泡效果,使得PU发泡层具有更好的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中的PU发泡层除了能通过上述方法制得外,还能直接通过市售购买PU发泡层成品,进一步与附合半成品粘贴在一起,得到发泡半成品。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粘贴的粘贴剂为胶水。
优选地,所述胶水用量为110~130g,所述粘贴中保压压力为4~6MPa,保压时间为40~60s。
其中,胶水用量可以是110g、112g、114g、116g、118g、120g、122g、124g、126g、128g或130g等,保压压力可以是4MPa、4.2MPa、4.4MPa、4.6MPa、4.8MPa、5MPa、5.2MPa、5.4MPa、5.6MPa、5.8MPa或6MPa等,保压时间可以是40s、42s、44s、46s、48s、50s、52s、54s、56s、58s或6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1’)所述烘温采用烘箱进行。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烘箱的上烘箱温度为330~350℃,下烘箱温度为330~350℃,烘温时间为65~70s。
其中,上烘箱温度可以是330℃、332℃、334℃、336℃、338℃、340℃、342℃、344℃、346℃、348℃或350℃等,下烘箱温度可以是330℃、332℃、334℃、336℃、338℃、340℃、342℃、344℃、346℃、348℃或350℃等,烘温时间可以是65s、65.5s、66s、66.5s、67s、67.5s、68s、68.5s、69s、69.5s或7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上述特定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的组合能够将材料充分烘透,为下一步的压制成型提供良好的准备。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冲切模具的保压压力为18~22MPa,保压时间为40~50s。
其中,保压压力可以是18MPa、18.5MPa、19MPa、19.5MPa、20MPa、20.5MPa、21MPa、21.5MPa或22MPa等,保压时间可以是40s、41s、42s、43s、44s、45s、46s、47s、48s、49s或5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切割方法为水切,所述水切通过水切治具进行。
优选地,所述水切治具的水刀压力为15000~25000psi,真空吸力为-1.5~-0.5mbar。
其中,水刀压力可以是15000psi、16000psi、17000psi、18000psi、19000psi、20000psi、21000psi、22000psi、23000psi、24000psi或25000psi等,真空吸力可以是-1.5mbar、-1.4mbar、-1.3mbar、-1.2mbar、-1.1mbar、-1.0mbar、-0.9mbar、-0.8mbar、-0.7mbar、-0.6mbar或-0.5mbar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可以示例性地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将隔音棉层材料送入上烘箱温度为330~350℃、下烘箱温度为330~350℃烘箱进行烘温,烘温67~70s,得到加热后的隔音棉层材料;
(2)将步骤(1)中所述加热后的隔音棉层材料放入冲切模具中,设置保压压力为18~22MPa,保压时间为40~50s,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
(3)将重涂层材料送入烘箱,以上烘箱温度为300~310℃、边沿温度为315~325℃、下烘箱关闭条件进行预加热,烘温时间为45~50s,之后以上烘箱温度为310~330℃、边沿温度为335~345℃、下烘箱关闭条件进行主加热,烘温时间为45~50s,得到加热后的重涂层材料;
(4)将步骤(3)中所述加热后的重涂层材料放置在吸附模具中,设置真空吸附力为-1.5~-0.5mbar,吸附35~45s,得到吸附半成品;
(5)将脚踏垫块与步骤(4)中吸附半成品通过胶水40~50g粘贴在一起,得到附合半成品;
(6)将步骤(5)中所述附合半成品放入发泡模具中以温度50~55℃为条件,进行PU发泡,发泡时间为150~170s,得到发泡半成品;
(7)将步骤(6)中所述发泡半成品与步骤(2)中所述成型半成品通过胶水110~130g在保压压力为4~6MPa,保压时间为40~60s条件下进行粘贴,得到前围内半成品;
(8)将步骤(7)中所述前围内半成品放入水切治具中以水刀压力为15000~25000psi、真空吸力为-1.5~-0.5mbar条件进行水切,得到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上采用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PU发泡层来解决结构单一问题,并且由于结构的改进提高了整体的吸音隔音效果;隔音棉层和重涂层能起到隔音效果,脚踏垫块能起到吸音支撑的效果,最后PU发泡层进一步加强隔音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在声音2000Hz下隔音量达到6.7db以上,500Hz下隔音量达到4.0db以上,具有隔音吸音效果好、结构多元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3中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隔音棉层,2-重涂层,3-脚踏垫块,4-PU发泡层。
图2是对比例1中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重涂层,3-脚踏垫块,4-PU发泡层。
图3是对比例2中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隔音棉层,3-脚踏垫块,4-PU发泡层。
图4是对比例3中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隔音棉层,2-重涂层,4-PU发泡层。
图5是对比例4中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隔音棉层,2-重涂层,3-脚踏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下述实施例中毛毡购自于:镇江立达纤维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热塑性回纺棉购自于:镇江立达纤维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EPDM/EVA购自于:武汉市伍尔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EPP垫块购自于:无锡华亿达工贸有限公司;
PU发泡层购自于:烟台凯越汽车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上述材料厚度与密度可根据需要进行加工。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其中隔音棉层为热塑性回纺棉层,重涂层为EPDM层,脚踏垫块为EPP脚踏垫块,各层参数如下:
组成 参数
热塑性回纺棉层 厚度13mm
EPDM层 厚度1.3mm
EPP脚踏垫块 厚度13cm;密度27kg/m<sup>3</sup>
PU发泡层 厚度17c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其中隔音棉层为热塑性回纺棉层,重涂层为EPDM层,脚踏垫块为EPP脚踏垫块,各层参数如下:
组成 参数
热塑性回纺棉层 厚度10mm
EPDM层 厚度1mm
EPP脚踏垫块 厚度10cm;密度25kg/m<sup>3</sup>
PU发泡层 厚度15c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其中隔音棉层为毛毡层,重涂层为EVA层,脚踏垫块为EPP脚踏垫块,各层参数如下:
Figure BDA0002651260970000121
Figure BDA000265126097000013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其中重涂层为EPDM层,脚踏垫块为EPP脚踏垫块,各层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其中隔音棉层为热塑性回纺棉层,脚踏垫块为EPP脚踏垫块,各层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和PU发泡层,其中隔音棉层为热塑性回纺棉层,重涂层为EPDM层,各层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和脚踏垫块,其中隔音棉层为热塑性回纺棉层,重涂层为EPDM层,脚踏垫块为EPP脚踏垫块,各层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某市售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评价试验:隔音效果验证试验:
测试方法:参见ASTM C423。
测试结果如表1:
表1
Figure BDA0002651260970000141
测试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隔音效果在声音2000Hz下隔音量达到6.7db以上,500Hz下隔音量达到4.0db以上,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PU发泡层的多元化结构具有优秀吸音隔音效果,相比对比例及目前通常采用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效果明显,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及制备方法具有更好的隔音吸音效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棉层包括棉毡层和/或回纺棉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纺棉层包括热塑性回纺棉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涂层包括EPDM层和/或EVA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垫块包括EPP脚踏垫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棉层的厚度为10~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涂层的厚度为1~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垫块的厚度为10~15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垫块的密度为25~30kg/m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PU发泡层的厚度为15~20cm。
CN202021809768.0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Active CN212528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9768.0U CN21252896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9768.0U CN21252896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8960U true CN212528960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8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09768.0U Active CN21252896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89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7164A (zh) * 2020-08-26 2020-11-10 无锡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7164A (zh) * 2020-08-26 2020-11-10 无锡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07164B (zh) * 2020-08-26 2024-09-20 无锡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1578B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复合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12528960U (zh)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CN105034531A (zh) 汽车地毯的生产工艺
CN111907164B (zh)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86659A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轻量化隔音垫及其生产方法
CN111016373A (zh) 一种车用轻量化声学隔音垫及其制作方法
WO2023051260A1 (zh) 一种轻量化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5044839U (zh) 一种备胎盖板以及车辆
EP4088914A1 (en) Method for molding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for automobile
CN104943589B (zh) 一种具有高吸音性能的车用地毯及制备方法
KR102512960B1 (ko) Rv 차량의 트렁크용 내장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JPH04185428A (ja) 車輌用内装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1844993A (zh) 一种高隔音性地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7622548U (zh) 一种汽车内饰板材及顶篷风道、衣帽架、三厢车备板
CN204263416U (zh) 一种改善汽车地毯表面质量的模具
CN107571510A (zh) 汽车地毯隔音垫一次成型的方法
CN209888317U (zh) 一种后备箱盖板
TW201400288A (zh) 具不同硬度不織布複合層產品製造方法
CN107554040A (zh) 汽车用轻量化地毯的生产工艺
KR101601857B1 (ko) 자동차 내장 기재용 친환경 열가소성 펠트 적층물
WO2014000120A1 (zh) 具不同硬度不织布复合层产品制造方法
CN108263300A (zh) 隔音隔热组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汽车前围隔音隔热垫和车用地毯
CN108247938A (zh) 一种汽车前围隔音垫加工工艺
CN104085138B (zh) 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8140335U (zh) 汽车内饰板材及汽车门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