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60133U - 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60133U
CN212460133U CN202021457900.6U CN202021457900U CN212460133U CN 212460133 U CN212460133 U CN 212460133U CN 202021457900 U CN202021457900 U CN 202021457900U CN 212460133 U CN212460133 U CN 212460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fiber
core
uni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579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utu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utu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utu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utu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579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60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60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60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其结构主要由门楣、智能ODF主控单元安装位、72芯智能配线单元、正面盘纤装置、288芯熔接单元、右侧绕纤板、右侧19英寸立柱、19英寸过纤装置、带状光缆分支器、光缆开剥单元、左侧19英寸立柱、接地铜排、左侧过缆板、后部双开门、侧门、架体、前面双开门、背面盘纤装置组成。可实现光缆开剥、熔接、成端、调配功能,同时支持智能化升级。

Description

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
背景技术
作为通信网络运营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智能化产品的使用逐渐被国内外的运营商接受。对光纤连接器e-ID的使用,就需要一款能够支撑这一智能设备的载体。
2017年中国移动也在其光纤配线架的技术规范中、以及2019年光纤总配线架技术规范中提出其光纤配线架和光纤总配线架需具有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功能。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也有多处试点,推行智能ODN 的运用。在如此情景之下,智能化光配线产品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ODN 产品箱体的内部结构及布局需保证不断网的智能化升级要求。智能化光纤总配线架兼顾传统和智能化扩展,适用于传统产品和智能化产品,并支持平滑扩展。推行兼容型智能化光纤总配线架将有利于降低成本,也有利于后期的运维改造。
在现有FTTH入户端网络中,传统的光纤总配线架架体深度较深、占地面积大,且不适合智能化改造,无法提供电路板安装空间和以及智能ODF控制单元的固定空间,对空间受限的场所影响较大,同时不利于后期智能化升级改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既适用于传统光纤通信载体,又可平滑向智能光纤通信扩展。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包括门楣、智能ODF主控单元安装位、72芯智能配线单元、正面盘纤装置、288芯熔接单元、右侧绕纤板、右侧立柱、过纤装置、带状光缆分支器、光缆开剥单元、左侧立柱、接地铜排、左侧过缆板、后侧双开门、侧门、架体、前侧双开门、背面盘纤装置组成,光缆开剥单元、接地铜排、带状光缆分支器、左侧过缆板、左侧立柱位于架体左侧;智能ODF主控单元、72芯智能配线单元、过纤装置、288芯熔接单元集中于架体中部空间内;正面盘纤装置、背面盘纤装置、右侧绕纤板位于架体右侧。
进一步的,架体门楣上设置有指示灯安装孔,支持指示灯安装。
进一步的,架体内72芯智能配线单元、过纤装置、288芯熔接单元采用面板封闭式结构。
进一步的,接地铜排位于架体左侧前端。
进一步的,左侧过缆板上从上至下安装有多个光缆开剥单元,每个光缆开剥单元上安装有带状光缆分支器。
进一步的,右侧绕纤板从上至下安装有多个正面盘纤装置。
进一步的,72芯智能配线单元为前端敞口的箱体结构,其中箱体结构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子框面板,子框面板上安装有透视窗。
进一步的,72芯智能配线单元还包括适配器面板,适配器面板上安装有芯智能适配器卡条。
进一步的,72芯智能配线单元的子框背板上设置有绕纤支架。
进一步的,72芯智能配线单元以及288芯熔接单元子框顶板、底板各设置有两个椭圆形进线孔,左、右侧板后部个设置有两个进线的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常规光纤配线架尺寸的基础上,采用19英寸安装结构,集成72芯智能配线子框和288芯大容量熔接子框,前后面操作,具有上下、左右、前后过纤通道,同时具有熔接、成端、分纤、分配调度功能。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背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72芯智能配线单元子框面板闭合后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72芯智能配线单元子框面板打开后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72芯智能配线单元子框面板和适配器面板均打开后的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288芯熔接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6芯智能适配器卡条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为:
1、门楣;2、智能ODF主控单元安装位;3、72芯智能配线单元;4、正面盘纤装置;5、288芯熔接单元;6、右侧绕纤板;7、右侧19英寸立柱;8、19英寸过纤装置;9、带状光缆分支器;10、光缆开剥单元;11、左侧19英寸立柱;12、接地铜排;13、左侧过缆板;14、后侧双开门;15、侧门;16、架体;17、前侧双开门;18、背面盘纤装置;
301、子框面板;302、透视玻璃窗;303、卡扣一;304、过纤护套;305、过纤支架;306、左侧安装耳;307、顶板;308、6芯智能适配器卡条;309、小卡扣;310、适配器面板;311、底板;312、碟型螺母;313、分支器安装螺钉;314、带状尾纤;315、绕纤支架;316、背板;317、右侧板;318、左侧板;
501、卡扣二;502、面板;503、底板;504、右侧板;505、右导轨板;506、导轨;507、顶板; 508、背板; 509、左侧板; 510、左导轨板; 511、过纤护套; 512、过纤支架; 513、左侧安装耳; 514、熔接盘; 515、铰链;
30801、上盖板;30802、底座;30803、RJ45安装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由线路侧架体和设备侧架体集成为一体组合而成,所述光纤总配线架以焊接架体为骨架,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接地铜排12、左侧过缆板13、左侧19英寸立柱11、智能ODF主控单元、72芯智能配线单元3、288芯熔接单元5、19英寸过纤装置8、右侧19英寸立柱7、右侧绕纤板6。其中智能ODF主控单元、72芯智能配线单元3、288芯熔接单元5、19英寸过纤装置8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左侧19英寸立柱11和右侧19英寸立柱7之间;架体正反面操作,通过左侧过缆板13、19英寸过纤装置8、右侧绕纤板6实现上下、前后、左右走缆和过纤。接地铜排12设置在架体左侧前端,用于架体和智能ODF主控单元进行连接接地。
进一步的,左侧过缆板13上从上至下安装有多个光缆开剥单元10,每个光缆开剥单元10上安装有带状光缆分支器9,通过带状光缆分支器9能够实现带状光缆进入后,进行开剥后的分支防护;右侧绕纤板6从上至下安装有多个正面盘纤装置4。架体顶部为门楣1,门楣1为可拆卸结构,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架体上,门楣1上开设有指示灯安装孔,门楣1下方设置有穿线方孔,方便后期更换安装指示灯和接线操作。架体正面顶部位于门楣1的下方预留有1U的智能ODF主控单元安装位2,用于安装19英寸的智能ODF主控单元,实现后期智能化升级操作。
进一步的,架体内左侧过缆板13右侧折弯边转角处开有多组过孔,并设置有防护护线齿(图中未示出),用于光缆开剥后裸纤保护管穿过并通过背部进入到288芯熔接单元5内的熔接盘进行熔接;同时架体内右侧绕纤板6左侧折弯边转角处开有多组过孔,架外引入的集束光缆/跳纤在绕纤板上盘绕后,通过过孔穿入,然后进入到72芯智能配线单元3中进行成端跳接。
如图2所示,架体16的前侧设有前侧双开门17,后侧设有后侧双开门14,两侧设有侧门15,便于人员从多侧进行操作。
如图3所示,架体后侧还设置有背面盘纤装置18,正面盘纤装置4和背面盘纤装置18均位于架体的右侧。
架体内72芯智能配线单元3、288芯熔接单元5、19英寸过纤装置8均通过铰链、锁扣结构将面板固定在子框前端,实现对框体的封闭式管理,使架体功能模块封闭整齐整洁。
如图4-6所示, 72芯智能配线单元3具有由右侧板317、左侧板318、顶板307、底板311、背板316构成的前端敞口的箱体结构,其中箱体结构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子框面板301,子框面板301上安装有透视窗302,透视窗302为有机玻璃板通过铆钉固定在子框面板301上,实现对智能六位适配器卡条模块上端口的可视化管理。子框面板301上还设置有卡扣一303,过纤护套304、过纤支架305以及左侧安装耳306,其中卡扣一303用于子框面板301的关闭与打开;
进一步地,72芯智能配线单元3还包括适配器面板310,适配器面板310顶部安装有顶板307,底部安装有底板311,适配器面板310右侧设置有小卡扣309,适配器面板310上还安装有6芯智能适配器卡条308,6芯智能适配器卡条308由6芯智能适配器条上盖板30801和底座30802组成,底座上设置有卡扣结构,盖板上设置有凹台,底座30802通过卡扣结构对盖板30801进行锁紧固定。盖板30801上开设有指示灯安装口、盖板内侧设置有电路板安装的固定柱,支持后期安装智能化升级的电路板。底座30802上设置有RJ45安装空间30803,底座上支持短翼型SC适配器和正方形FC适配器安装。6芯智能适配器条上底座上设置有台阶圆孔,用组合螺钉通过台阶圆孔将6芯智能适配器条安装在72芯智能配线单元上。
进一步地,72芯智能配线单元3的子框背板316上设置有绕纤支架315,用于固定带状尾纤314:背板316上安装有两个M4*50的分支器安装螺钉313,用于穿装带状尾纤分支器,分支器穿装上去后,通过碟型螺母312进行手动收紧固定。
如图7所示,288芯熔接单元5的具体结构为:由288芯熔接单元顶板507、288芯熔接单元底板503、288芯熔接单元背板508、288芯熔接单元左侧板509、288芯熔接单元右侧板504以及288芯熔接单元面板502组成的框体结构,其中288芯熔接单元面板502的底端通过铰链515与288芯熔接单元底板503铰接,顶端设置有卡扣二501,框体结构内部对应设置有左导轨510和右导轨板505,用于安装导轨506,熔接盘504通过导轨506滑动设置;288芯熔接单元左侧板509的外侧还安装有过纤护套211、过纤支架512以及左侧安装耳513。
进一步地,所述72芯智能配线单元3以及288芯熔接单元的顶板、底板各设置有两个椭圆形进线孔,左、右侧板后部各设置有两个进线的方孔,以便于跳纤、光缆从顶底端,或者两侧面进入子框内进行成端或者熔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包括门楣(1)、智能ODF主控单元安装位(2)、72芯智能配线单元(3)、正面盘纤装置(4)、288芯熔接单元(5)、右侧绕纤板(6)、右侧立柱(7)、过纤装置(8)、带状光缆分支器(9)、光缆开剥单元(10)、左侧立柱(11)、接地铜排(12)、左侧过缆板(13)、后侧双开门(14)、侧门(15)、架体(16)、前侧双开门(17)、背面盘纤装置(1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开剥单元(10)、接地铜排(12)、带状光缆分支器(9)、左侧过缆板(13)、左侧立柱(11)位于架体左侧;智能ODF主控单元、72芯智能配线单元(3)、过纤装置(8)、288芯熔接单元(5)集中于架体中部空间内;正面盘纤装置(4)、背面盘纤装置(18)、右侧绕纤板(6)位于架体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门楣(1)上设置有指示灯安装孔,支持指示灯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内72芯智能配线单元(3)、过纤装置(8)、288芯熔接单元(5)采用面板封闭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铜排(12)位于架体左侧前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过缆板(13)上从上至下安装有多个光缆开剥单元(10),每个光缆开剥单元(10)上安装有带状光缆分支器(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绕纤板(6)从上至下安装有多个正面盘纤装置(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72芯智能配线单元(3)为前端敞口的箱体结构,其中所述箱体结构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子框面板(301),所述子框面板(301)上安装有透视窗(30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72芯智能配线单元(3)还包括适配器面板(310),所述适配器面板(310)上安装有6芯智能适配器卡条(308)。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72芯智能配线单元(3)的子框背板(316)上设置有绕纤支架(315)。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72芯智能配线单元(3)以及288芯熔接单元(5)子框顶板、底板各设置有两个椭圆形进线孔,左、右侧板后部各设置有两个进线的方孔。
CN202021457900.6U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 Active CN212460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7900.6U CN212460133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7900.6U CN212460133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60133U true CN212460133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4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57900.6U Active CN212460133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60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6774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panel and drawer arrangement
US20190072736A1 (en) High density distribution frame with an integrated splicing compartment
US20070031100A1 (en)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cabinet
CA2832406C (en)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cabinet for outdoor use
CA2801783C (en) Exterior distribution pedestal cabinet
WO2000052504A3 (en)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 with pivoting connector panels
CN204575930U (zh) 一种光纤配线架
CN205157855U (zh) 光纤配线架及光纤配线装置
CN107632354A (zh) 一种大容量光纤配线柜
CN202693877U (zh) 一种光缆分纤箱
WO2013120270A1 (zh) 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CN212460133U (zh) 一种熔配一体式的智能光纤总配线架
CN201177675Y (zh) 光缆连接用接头盒及光缆配线系统
WO2013149370A1 (zh) 一种高密度光纤配线架
US20160216471A1 (en) Fiber optic assemblies with a fiber optic cable movable between cable openings
CN201773203U (zh) 一种光缆交接箱
CN211528780U (zh) 一种滑动式智能光纤配线架
CN211878246U (zh) 一种可调节的光纤总配线架
CN206757110U (zh) 一种抽屉式免熔接光配箱
CN202057856U (zh) 一种光纤综合分配箱
CN207281352U (zh) 一种大容量光纤配线柜
CN217007790U (zh) 一种机架式光纤配线架
CN213876094U (zh) 一种可视化odf熔接配线单元
CN204855897U (zh) 一种光纤配线整机机架
CN205092416U (zh) 一种dtu光电综合配线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