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9695U - 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39695U CN212439695U CN202020278798.7U CN202020278798U CN212439695U CN 212439695 U CN212439695 U CN 212439695U CN 202020278798 U CN202020278798 U CN 202020278798U CN 212439695 U CN212439695 U CN 2124396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ttle body
- kettle
- cover
- medicine
- traditional chine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包括壶体、加热底座、壶盖和热敷器,所述壶体为圆柱体空心筒,壶体的外壁为隔热塑料,壶体的内壁为不锈钢,壶体的顶部为平面且外壁攻有螺纹,壶盖为内壁攻有螺纹的锥形盖,壶体的顶部与壶盖螺纹连接,壶体的底部中间向内凹陷成圆柱体,通过加热和搅拌使得固态中药和药液充分反应,更利于人体皮肤吸收;渗透管的外部通过吸湿环可以将多余的药液吸收以保证人体其他部位的清洁,同时可以防止多余药液挥发吸收人体热量导致感冒;整体结构采用可拆分式,使用和清理方便,软管与出药口、壶盖和壶体、壶体和加热底座之间可以通过螺纹拆分,方便对药液进行清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外给药治疗装置,具体是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在治疗患者肛肠科疾病时,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更加安全健康,但是中医治疗的难度比较大,见效周期相对比较久,传统中医治疗将中药敷在人体皮肤表面,然而这种方式人体对中药直接吸收的效率较低,导致治疗效果较差,除此之外,过多的药液会流淌到人体其他部位,给用药人员带来不便,从而耽误医疗过程的进行,给医务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包括壶体、加热底座、壶盖和热敷器,所述壶体为圆柱体空心筒,壶体的外壁为隔热塑料,壶体的内壁为不锈钢,壶体的顶部为平面且外壁攻有螺纹,壶盖为内壁攻有螺纹的锥形盖,壶体的顶部与壶盖螺纹连接,壶体的底部中间向内凹陷成圆柱体,壶体底部中间的圆柱体上方焊接有电加热器,壶体底部中间为和电加热器电性连接的插座,电加热器的上方为圆形不锈钢底板,底板的直径等于壶体内壁的直径,底板的外圆水平焊接固定于壶体的内壁,壶体的底部下表面为加热底座,加热底座为外圈凸起的圆环结构,加热底座的圆心处有和壶体底部中间插座匹配的圆形插头,加热底座圆形插头的外侧有支撑壶体的环形绝缘支撑块,壶盖的顶部中间开有圆孔,壶盖的顶部中间上方通过环形支撑块焊接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垂直向下进入壶体内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键销配合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和电机的输出轴轴心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转动轴的外侧垂直焊接有若干个均布的搅拌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壶盖的顶部两侧开有垂直于顶部的通孔,壶盖的一侧通孔通过焊接固定有进药口,进药口连通于壶盖的内部,进药口的上方通过铰链固定有密封盖;壶盖的另一侧通孔通过焊接固定有出药口,出药口连通于壶盖的内部,出药口底部位于壶盖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有过滤网,过滤网为金属丝过滤网,过滤网覆盖出药口的底部,出药口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软管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热敷器,热敷器为中间开孔的环形凸台,热敷器的内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有渗透管,渗透管为PE材料制成的多孔管,渗透管连通于软管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敷器的底部外圈通过粘接固定有吸湿环,吸湿环为环形海绵,吸湿环可以将多余的药液吸收以保证人体其他部位的清洁,同时可以防止多余药液挥发吸收人体热量导致感冒。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壶体的外部开槽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液位计,通过液位计可以看清壶体内部药液的液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热和搅拌使得固态中药和药液充分反应,更利于人体皮肤吸收;渗透管的外部通过吸湿环可以将多余的药液吸收以保证人体其他部位的清洁,同时可以防止多余药液挥发吸收人体热量导致感冒;整体结构采用可拆分式,使用和清理方便,软管与出药口、壶盖和壶体、壶体和加热底座之间可以通过螺纹拆分,方便对药液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中热敷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壶体;2、进药口;3、出药口;4、电机;5、转动轴;6、搅拌叶;7、底板;8、加热底座;9、电加热器;10、壶盖;11、软管;12、过滤网;13、热敷器;14、吸湿环;15、渗透管;16、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包括壶体1、加热底座8、壶盖10和热敷器13,所述壶体1为圆柱体空心筒,壶体1的外壁为隔热塑料,壶体1的内壁为不锈钢,壶体1的顶部为平面且外壁攻有螺纹,壶盖10为内壁攻有螺纹的锥形盖,壶体1的顶部与壶盖10螺纹连接,壶体1的底部中间向内凹陷成圆柱体,壶体1底部中间的圆柱体上方焊接有电加热器9,壶体1底部中间为和电加热器9电性连接的插座,电加热器9的上方为圆形不锈钢底板7,底板7的直径等于壶体1内壁的直径,底板7的外圆水平焊接固定于壶体1的内壁,壶体1的底部下表面为加热底座8,加热底座8为外圈凸起的圆环结构,加热底座8的圆心处有和壶体1底部中间插座匹配的圆形插头,加热底座8圆形插头的外侧有支撑壶体1的环形绝缘支撑块,壶盖10的顶部中间开有圆孔,壶盖10的顶部中间上方通过环形支撑块焊接固定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垂直向下进入壶体1内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键销配合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和电机4的输出轴轴心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转动轴5的外侧垂直焊接有若干个均布的搅拌叶6。
所述壶盖10的顶部两侧开有垂直于顶部的通孔,壶盖10的一侧通孔通过焊接固定有进药口2,进药口2连通于壶盖10的内部,进药口2的上方通过铰链固定有密封盖;壶盖10的另一侧通孔通过焊接固定有出药口3,出药口3连通于壶盖10的内部,出药口3底部位于壶盖10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有过滤网12,过滤网12为金属丝过滤网12,过滤网12覆盖出药口3的底部,出药口3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软管11的一端。
所述软管11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热敷器13,热敷器13为中间开孔的环形凸台,热敷器13的内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有渗透管15,渗透管15为PE材料制成的多孔管,渗透管15连通于软管11内部。
所述热敷器13的底部外圈通过粘接固定有吸湿环14,吸湿环14为环形海绵,吸湿环14可以将多余的药液吸收以保证人体其他部位的清洁,同时可以防止多余药液挥发吸收人体热量导致感冒。
所述壶体1的外部开槽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液位计16,通过液位计16可以看清壶体1内部药液的液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装配好壶体1、加热底座8和壶盖10后,将中药和药液由进药口2倒入壶体1内部,接通电机4和加热底座8的电源,使得中药药液充分的搅拌,产生的药液蒸汽经过过滤网12和软管11至热敷器13的渗透管15内部,经过加热搅拌后产生的药液蒸汽容易吸收,同时温度让人体感觉舒适,药液蒸汽积累过多由吸湿环14吸收,并可通过挤压吸湿环14将多余药液挤出以便于重复吸收药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包括壶体(1)、加热底座(8)、壶盖(10)和热敷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为圆柱体空心筒,壶体(1)的顶部为平面且外壁攻有螺纹,壶盖(10)为内壁攻有螺纹的锥形盖,壶体(1)的顶部与壶盖(10)螺纹连接,壶体(1)的底部中间向内凹陷成圆柱体,壶体(1)底部中间的圆柱体上方焊接有电加热器(9),壶体(1)底部中间为和电加热器(9)电性连接的插座,电加热器(9)的上方为圆形不锈钢底板(7),底板(7)的直径等于壶体(1)内壁的直径,底板(7)的外圆水平焊接固定于壶体(1)的内壁,壶体(1)的底部下表面为加热底座(8),加热底座(8)为外圈凸起的圆环结构,加热底座(8)的圆心处有和壶体(1)底部中间插座匹配的圆形插头,加热底座(8)圆形插头的外侧有支撑壶体(1)的环形绝缘支撑块,壶盖(10)的顶部中间开有圆孔,壶盖(10)的顶部中间上方通过环形支撑块焊接固定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垂直向下进入壶体(1)内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键销配合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和电机(4)的输出轴轴心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转动轴(5)的外侧垂直焊接有若干个均布的搅拌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10)的顶部两侧开有垂直于顶部的通孔,壶盖(10)的一侧通孔通过焊接固定有进药口(2),进药口(2)连通于壶盖(10)的内部,进药口(2)的上方通过铰链固定有密封盖;壶盖(10)的另一侧通孔通过焊接固定有出药口(3),出药口(3)连通于壶盖(10)的内部,出药口(3)底部位于壶盖(10)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有过滤网(12),过滤网(12)覆盖出药口(3)的底部,出药口(3)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软管(1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1)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热敷器(13),热敷器(13)为中间开孔的环形凸台,热敷器(13)的内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有渗透管(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敷器(13)的底部外圈通过粘接固定有吸湿环(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外部开槽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液位计(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78798.7U CN212439695U (zh) | 2020-03-09 | 2020-03-09 | 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78798.7U CN212439695U (zh) | 2020-03-09 | 2020-03-09 | 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39695U true CN212439695U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4466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7879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39695U (zh) | 2020-03-09 | 2020-03-09 | 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3969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30697A (zh) * | 2021-08-20 | 2021-12-03 | 黄海平 | 一种便携式泌尿外科用冲洗管加热保温装置 |
CN114306911A (zh) * | 2022-02-25 | 2022-04-12 | 宝丰县中医院 | 一种痤疮敷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
-
2020
- 2020-03-09 CN CN202020278798.7U patent/CN21243969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30697A (zh) * | 2021-08-20 | 2021-12-03 | 黄海平 | 一种便携式泌尿外科用冲洗管加热保温装置 |
CN114306911A (zh) * | 2022-02-25 | 2022-04-12 | 宝丰县中医院 | 一种痤疮敷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4306911B (zh) * | 2022-02-25 | 2023-06-30 | 宝丰县中医院 | 一种痤疮敷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439695U (zh) | 一种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 | |
CN208838531U (zh) | 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加热装置 | |
CN212140949U (zh) | 一种中药加工用熬制装置 | |
CN213031280U (zh) | 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加热装置 | |
CN109044836B (zh) | 一种具有挤压装置的中药煎药锅 | |
CN110236925A (zh) | 一种妇产科疾病用中医熏洗器 | |
CN215022089U (zh) | 一种妇科用熏蒸装置 | |
CN215082034U (zh) | 一种通用型磁流体恒温便携盆 | |
CN110292522B (zh) | 一种熏蒸仪 | |
CN208823810U (zh) | 一种新型红外艾灸装置 | |
CN213157644U (zh) | 专用于中医皮肤治疗的熏药机 | |
CN214809506U (zh) | 烟雾净化系统 | |
CN211301452U (zh) | 一种泌尿外科手术术后用冲洗装置 | |
CN219398701U (zh) | 一种方便使用的杂脉崇锅治疗仪 | |
CN220967669U (zh) | 一种中药熏蒸器 | |
CN206198300U (zh) | 一种医药用高效煎药炉 | |
CN222383760U (zh) | 一种中药口服液蒸煮罐 | |
CN210785697U (zh) | 一种普外科用灌肠治疗设备 | |
CN213219141U (zh) | 一种中医无烟电子艾灸盒 | |
CN215961071U (zh) | 一种中医肿瘤治疗用熏蒸装置 | |
CN205758954U (zh) | 一种电子自动化中药化疗装置 | |
CN214129489U (zh) | 一种中医用服药装置 | |
CN214968906U (zh) | 中医护理用足部药浴装置 | |
CN210844297U (zh) | 一种用于中医内分泌调理药物的双层煎药罐 | |
CN209348198U (zh) | 一种加热过滤一体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