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9341U - 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9341U
CN212419341U CN202020820773.5U CN202020820773U CN212419341U CN 212419341 U CN212419341 U CN 212419341U CN 202020820773 U CN202020820773 U CN 202020820773U CN 212419341 U CN212419341 U CN 212419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discharging
chute
discharg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07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刚
王行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Xinlongx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Xinlongx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Xinlongx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Xinlongx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207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9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9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93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其包括包括模具本体和位于模具本体上的成型腔,所述模具本体的表面且位于成型腔的底壁上开设有卸料槽,所述卸料槽向其靠近模具本体的一端的由模具本体顶部向模具本体底部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卸料槽内滑移设置有卸料杆,所述卸料杆的上表面与成型腔的顶壁相互齐平;还包括有驱动卸料杆在卸料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对成型后的零件进行卸料,同时提高操作安全性的优势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324486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模板、下垫板,所述下模板包括用于工件冲孔的冲孔部和用于工件冲压成型的成型部,所述下模具在冲孔部和成型部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成型部升降的啮合组件;待冲压的零件放置在成型部上,上模具与下模具相互挤压带动零件完成冲压成型。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零件在成型部成型后,零件位于下模具的表面,工作人员需要将零件取出,而直接用手将成型后的零件从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取出具有一定的缝隙,此时上模具因为误操作动作会对人手产生危害,安全性低,同时这样卸料操作麻烦,因此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其具有快速对成型后的零件进行卸料,同时提高操作安全性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位于模具本体上的成型腔,所述模具本体的表面且位于成型腔的底壁上开设有卸料槽,所述卸料槽向其靠近模具本体的一端的由模具本体顶部向模具本体底部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卸料槽内滑移设置有卸料杆,所述卸料杆的上表面与成型腔的顶壁相互齐平;还包括有驱动卸料杆在卸料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驱动卸料杆在卸料槽内滑动,使卸料杆将成型腔内的成品顶起,由于卸料杆与模具本体之间倾斜设置,从而可以将成型腔内的成品从底部施加倾斜方向上的作用力,进而将成品从模具本体上顶出,实现快速卸料,无需人手伸入模具本体上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移槽和抵接杆,所述滑移槽开设在模具本体的侧壁并与卸料槽相互连通,所述抵接杆滑移设置在滑移槽内;所述卸料槽的内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复位槽,所述卸料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在复位槽内滑移并与其内壁相抵的复位块,所述卸料杆的底端位于滑移槽内,所述卸料杆的底端为圆弧状;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抵接杆在滑移槽内进行滑动的滑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块与复位槽的内壁相抵,以确保卸料杆的端部位于滑移槽内,同时滑移装置可以驱动抵接杆在滑移槽内进行滑动,抵接杆在滑移槽内滑动并与卸料杆的底端相抵,从而带动卸料杆在卸料槽内向远离滑移槽方向滑动,以使卸料杆将成型腔内的成品顶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卸料杆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复位块的侧壁和复位槽的内壁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卸料杆在卸料槽内滑动并将成型腔内的成型产品顶出后,抵接杆与卸料杆相互脱离,此时复位弹簧与复位块相抵,复位弹簧驱动卸料杆向滑移槽方向滑动,复位块与复位槽内壁相抵,此时卸料杆顶壁与成型腔底壁相互齐平,以实现快速对卸料杆的复位,便于卸料杆再次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装置包括限位槽、限位块和拉伸弹簧,所述限位槽沿滑移槽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滑移槽的内侧壁上,所述限位块滑移设在在限位槽内并与抵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套接在抵接杆的外侧壁上,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槽内壁以及限位块侧壁相互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拉动抵接杆,将抵接杆向远离卸料杆方向滑动,此时拉伸弹簧拉伸,当使用者松开抵接杆,此时拉伸弹簧收缩,拉伸弹簧带动限位块在限位槽内滑动,使抵接杆在滑移槽内向卸料杆方向相抵,带动卸料杆在卸料槽内移动,这样设置无需使用者平凡反复驱动抵接杆,有利于减少人力,同时抵接杆对卸料杆的作用力更大,有利于卸料杆进行卸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杆朝向卸料杆方向的一端为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杆与卸料杆相抵后,更利于卸料杆在卸料槽内滑动,同时两个圆弧状的端部相互抵接,不易发生损坏,从而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杆位于滑移槽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拉环,便于使用者驱动抵接杆在滑移槽内向远离卸料杆方向进行滑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抵接杆远离卸料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活塞杆带动抵接杆在滑移槽内滑动,实现抵接杆与卸料杆端部相抵,从而无需人力驱动抵接杆在滑移槽内滑动,大大减少了劳动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卸料杆在卸料槽内滑动,使卸料杆将成型腔内的成品顶起,由于卸料杆与模具本体之间倾斜设置,从而可以将成型腔内的成品从底部施加倾斜方向上的作用力,进而将成品从模具本体上顶出,实现快速卸料,无需人手伸入模具本体上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2.通过拉动抵接杆,将抵接杆向远离卸料杆方向滑动,此时拉伸弹簧拉伸,当使用者松开抵接杆,此时拉伸弹簧收缩,拉伸弹簧带动限位块在限位槽内滑动,使抵接杆在滑移槽内向卸料杆方向相抵,带动卸料杆在卸料槽内移动,这样设置无需使用者平凡反复驱动抵接杆,有利于减少人力,同时抵接杆对卸料杆的作用力更大,有利于卸料杆进行卸料;
3.通过缸活塞杆带动抵接杆在滑移槽内滑动,实现抵接杆与卸料杆端部相抵,从而无需人力驱动抵接杆在滑移槽内滑动,达到减少人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2中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模具本体;11、成型腔;2、卸料槽;21、卸料杆;3、驱动机构;31、滑移槽;32、抵接杆;4、复位槽;41、复位块;5、滑动装置;51、限位槽;52、限位块;53、拉伸弹簧;6、复位弹簧;7、拉环;8、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和位于模具本体1上的成型腔11,将模具本体1放入冲床上,并将带加工的零件进放入成型腔11内,利用冲床对零件进行按压成型;模具本体1的表面且位于成型腔11的底壁上开设有卸料槽2,卸料槽2向其靠近模具本体1的一端的由模具本体1顶部向模具本体1底部方向倾斜设置,卸料槽2内滑移设置有卸料杆21,卸料杆21的外侧壁与卸料槽2的内侧壁相互贴合,卸料杆21的上表面与成型腔11的顶壁相互齐平;当零件在成型腔11内成型后,驱动卸料杆21在卸料槽2内快速滑动,卸料杆21对成品底部施加倾斜方向上的作用力,可以将成品从成型腔11顶出。
参照图1和图2,包括有驱动卸料杆21在卸料槽2内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包括滑移槽31和抵接杆32,滑移槽31沿模具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滑移槽31开设在模具本体1的外侧壁并与卸料槽2相互连通,抵接杆32滑移设置在滑移槽31内,抵接杆32的外侧壁与滑移槽31外侧壁相互贴合,卸料杆21的底端位于滑移槽31内,抵接杆32在滑移槽31内滑动时,抵接杆32端部会与卸料杆21的底端相互接触;卸料杆21的底端为圆弧状,抵接杆32朝向卸料杆21方向的一端也为弧形状,抵接杆32在端部与卸料杆21端部相抵后,抵接杆32对卸料杆21产生作用力,驱动卸料杆21在卸料槽2内向远离滑移槽31方向滑动。
参照图1和图2,卸料槽2的内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复位槽 4,卸料杆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在复位槽 4内滑移并与其内壁相抵的复位块41,受重力影响,复位块41与复位槽 4相抵,此时卸料杆21的底端位于滑移槽31内;卸料杆21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复位块41的侧壁和复位槽 4的内壁相抵,在卸料杆21将成型腔11内的成品顶出后,复位弹簧6驱使卸料杆21向滑移槽31方向滑动,最终卸料杆21顶壁与成型腔11底壁相互齐平,实现卸料杆21的快速复位。
参照图1和图2,驱动机构3还包括驱动抵接杆32在滑移槽31内进行滑动的滑动装置5,滑动装置5包括限位槽51、限位块52和拉伸弹簧53,限位槽51沿滑移槽3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滑移槽31的内侧壁上,限位块52滑移设在在限位槽51内并与抵接杆32固定连接;拉伸弹簧53正常状态时,抵接杆32对卸料杆21没有作用力,当在滑移槽31外拉动抵接杆32,使抵接杆32向远离卸料杆21方向移动时,此时拉伸弹簧53处于拉伸状态,松开抵接杆32,在拉伸弹簧53的拉力以及惯性下,抵接杆32向卸料杆21方向移动,抵接杆32端部与卸料杆21底端相抵,带动卸料杆21在卸料槽2内移动。
参照图2,抵接杆32位于滑移槽31外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拉环7,通过拉动拉环7,便于使用者驱动抵接杆32在滑移槽31内向远离卸料杆21方向进行滑移。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待加工的零件放入成型腔11内,利用冲床对零件进行按压成型,零件成型完后,使用者拉动拉环7,将抵接杆32向远离模具本体1方向滑动,然后松开拉环7,在拉伸弹簧53的拉力下,抵接杆32与卸料杆21底端相抵,抵接杆32对卸料杆21施加作用力,驱使卸料杆21在卸料槽2内向远离滑移槽31方向快速滑动,卸料杆21将成型腔11内的成品顶起,由于卸料杆21与模具本体1之间倾斜设置,从而可以将成品腔内的成品从底部施加倾斜方向上的作用力,进而将成品从模具本体1上顶出,实现快速卸料,无需人手伸入模具本体1上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同时拉伸弹簧53收缩,抵接杆32与卸料杆21相互脱离,复位弹簧6与复位块41相抵,卸料杆21的底端滑移至滑移槽31内,实现卸料杆21以及抵接杆32的快速复位。
实施例2:参照图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滑动装置5为气缸8,缸的活塞杆与抵接杆32远离卸料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气缸8活塞杆带动抵接杆32在滑移槽31内做往复运动,从而无需人力驱动抵接杆32在滑移槽31内滑动,实现自动卸料的功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和位于模具本体(1)上的成型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表面且位于成型腔(11)的底壁上开设有卸料槽(2),所述卸料槽(2)向其靠近模具本体(1)的一端的由模具本体(1)顶部向模具本体(1)底部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卸料槽(2)内滑移设置有卸料杆(21),所述卸料杆(21)的上表面与成型腔(11)的顶壁相互齐平;还包括有驱动卸料杆(21)在卸料槽(2)内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驱动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滑移槽(31)和抵接杆(32),所述滑移槽(31)开设在模具本体(1)的侧壁并与卸料槽(2)相互连通,所述抵接杆(32)滑移设置在滑移槽(31)内;所述卸料槽(2)的内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复位槽(4),所述卸料杆(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在复位槽(4)内滑移并与其内壁相抵的复位块(41),所述卸料杆(21)的底端位于滑移槽(31)内,所述卸料杆(21)的底端为圆弧状;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驱动抵接杆(32)在滑移槽(31)内进行滑动的滑动装置(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杆(21)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复位块(41)的侧壁和复位槽(4)的内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5)包括限位槽(51)、限位块(52)和拉伸弹簧(53),所述限位槽(51)沿滑移槽(3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滑移槽(31)的内侧壁上,所述限位块(52)滑移设在限位槽(51)内并与抵接杆(32)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53)套接在抵接杆(32)的外侧壁上,所述拉伸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槽(51)内壁以及限位块(52)侧壁相互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32)朝向卸料杆(21)方向的一端为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32)位于滑移槽(31)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环(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5)包括气缸(8),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与抵接杆(32)远离卸料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
CN202020820773.5U 2020-05-16 2020-05-16 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19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0773.5U CN212419341U (zh) 2020-05-16 2020-05-16 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0773.5U CN212419341U (zh) 2020-05-16 2020-05-16 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9341U true CN212419341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87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077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19341U (zh) 2020-05-16 2020-05-16 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9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6753B (zh) 一种具备废料收集功能的冲压设备
CN210676615U (zh) 一种组合模具安全防护装置
CN212419341U (zh) 一种快速卸料的金属模具
CN213002070U (zh) 一种不堆废料的模具
CN217073224U (zh) 一种高效脱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CN212760793U (zh) 一种冲压模具顶出机构
CN211489594U (zh) 一种快速出料的金属模具
CN212094083U (zh) 用于模具的自动接料机构
CN210359197U (zh) 一种可减少孔内飞边残留的自动切筋模具
CN211161731U (zh) 一种锻压模具
CN110064704B (zh) 一种实现四极方轴一体化铆合的装置
CN210730784U (zh) 一种模具顶出装置
JP4033289B2 (ja) 鍛造装置
CN210547425U (zh) 一种独立嵌合的防滑脱前槽成型模具
CN210701919U (zh) 滑轨芯子连续模
CN216579366U (zh) 一种粉末成型压机坯件自动出料装置
CN219520300U (zh) 一种联动斜顶机构
CN210501044U (zh) 一种模具的卸模压机
CN214725675U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模具下模
CN214919413U (zh) 一种同步裁剪折弯连续冲压模具
CN215355744U (zh)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二次顶出机构模具
CN204672723U (zh) 一种高效紧凑的自动送取料装置
CN213997469U (zh) 一种便于冲压屑滑落的冲压模具
CN218749517U (zh) 一种热压模具用工装组件
CN211191761U (zh) 一种钛金属半固态触变成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