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1718U -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1718U
CN212331718U CN202020214262.9U CN202020214262U CN212331718U CN 212331718 U CN212331718 U CN 212331718U CN 202020214262 U CN202020214262 U CN 202020214262U CN 212331718 U CN212331718 U CN 212331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or pin
injection mold
roof
device body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42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冰
黄嘉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Nais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142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1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1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1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表面安装有框架,且框架底端安装有定膜,所述框架内部上方设置有动模,所述动模与定膜之间设置有型腔,所述定膜中的型腔底端设置有顶杆,且顶杆底端与顶板固定,所述顶板底端表面竖直安装有液压顶杆。本实用新型中,在定膜的内部设置有顶杆,顶杆便于对成型的零件进行与型腔脱离,同时在顶杆的底端安装有顶板,顶板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液压顶杆,通过液压顶杆和顶板的配合,从而提高顶杆的行程,使顶杆把成型的零件顶起一定的高度,从而有利于后期的零件的收集,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经冷却固化的成品一般使用顶杆把成型模具脱离模腔,现有技术中的顶杆一般行程较短,不利于后期工作人员对零件的收集。
我们为此,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解决上述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行程较短,不利于收集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表面安装有框架,且框架底端安装有定膜,所述框架内部上方设置有动模,所述动模与定膜之间设置有型腔,所述定膜中的型腔底端设置有顶杆,且顶杆底端与顶板固定,所述顶板底端表面竖直安装有液压顶杆。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内部位于定膜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表面通过套接的螺纹套与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侧面水平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丝杆一端与步进电机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壁表面对称设置有滑轨,所述螺纹套两端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底端设置有支腿,且支腿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支腿之间设置有横板,所述液压顶杆安装在横板表面。
优选的,所述顶杆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顶杆等距离安装在型腔底端。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表面安装有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定膜的内部设置有顶杆,顶杆便于对成型的零件进行与型腔脱离,同时在顶杆的底端安装有顶板,顶板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液压顶杆,通过液压顶杆和顶板的配合,从而提高顶杆的行程,使顶杆把成型的零件顶起一定的高度,从而有利于后期的零件的收集,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装置本体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设置有有丝杆,丝杆表面通过螺纹套与固定杆固定,同时在固定杆的一水平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一端设置有支撑板,通过设置支撑板,在工作时,顶杆把零件顶起到一定高度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电动伸缩杆,之后使电动伸缩杆带动支撑板移动到零件下方,之后顶杆恢复原位,使零件落入到支撑板上,最后通过丝杆的转动移动出去,此方式便于对零件的收集,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安装槽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顶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安装槽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支撑板俯视图。
图例说明:
1、装置本体;2、固定杆;3、框架;4、动模;5、电动伸缩杆;6、定膜;7、顶杆;8、顶板;9、液压顶杆;10、横板;11、支腿;12、步进电机;13、丝杆;14、螺纹套;15、安装槽;16、滑轨;17、型腔;18、滑块;19、支撑板;20、防滑凸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5,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顶部表面安装有框架3,且框架3底端安装有定膜6,框架3内部上方设置有动模4,动模4与定膜6之间设置有型腔17,定膜6中的型腔17底端设置有顶杆7,且顶杆7底端与顶板8固定,顶板8底端表面竖直安装有液压顶杆9。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顶杆7、顶板8和液压顶杆9,在模具冷区之后,启动动模4,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液压顶杆9,然后液压顶杆9带动顶板8对顶杆7进行顶起,之后使顶杆7把零件顶起到一定的高度,从而便于对零件的脱模,液压顶杆9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具体的,装置本体1内部位于定膜6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槽15,且安装槽15内部设置有丝杆13,丝杆13表面通过套接的螺纹套14与固定杆2连接,固定杆2侧面水平安装有电动伸缩杆5,且电动伸缩杆5一端设置有支撑板19,丝杆13一端与步进电机12输出端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固定杆2、电动伸缩杆5和支撑板19,在顶杆7把零件顶起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电动伸缩杆5,之后使电动伸缩杆5带动支撑板19移动到零件下方,之后顶杆7恢复原位,使零件落入到支撑板19上,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动步进电机12,使步进电机12带动丝杆13转动,从而使丝杆13带动支撑板19连通零件移动,从而完成对零件的收集。
具体的,安装槽15内壁表面对称设置有滑轨16,螺纹套14两端通过滑块18与滑轨16滑动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滑块18和滑轨16,便于对固定杆2的固定,从而也保证固定杆2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的,支撑板19顶部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20。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防滑凸粒20,从而提高支撑板19的防滑性能。
具体的,装置本体1底端设置有支腿11,且支腿11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支腿11之间设置有横板10,液压顶杆9安装在横板10表面。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支腿11,便于对装置本体1的支撑。
具体的,顶杆7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顶杆7等距离安装在型腔17底端。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顶杆7,便于加快对零件顶起的速度,从而提高脱模效率。
具体的,装置本体1表面安装有控制器。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器(图中没有标出),便于对装置本体1的控制,控制器型号为MAM-300,且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待模具冷区之后,启动动模4,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液压顶杆9,然后液压顶杆9带动顶板8对顶杆7进行顶起,之后使顶杆7把零件顶起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电动伸缩杆5,之后使电动伸缩杆5带动支撑板19移动到零件下方,之后顶杆7恢复原位,使零件落入到支撑板19上,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动步进电机12,使步进电机12带动丝杆13转动,从而使丝杆13带动支撑板19连通零件移动,从而完成对零件的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表面安装有框架(3),且框架(3)底端安装有定膜(6),所述框架(3)内部上方设置有动模(4),所述动模(4)与定膜(6)之间设置有型腔(17),所述定膜(6)中的型腔(17)底端设置有顶杆(7),且顶杆(7)底端与顶板(8)固定,所述顶板(8)底端表面竖直安装有液压顶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位于定膜(6)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槽(15),且安装槽(15)内部设置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表面通过套接的螺纹套(14)与固定杆(2)连接,所述固定杆(2)侧面水平安装有电动伸缩杆(5),且电动伸缩杆(5)一端设置有支撑板(19),所述丝杆(13)一端与步进电机(12)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5)内壁表面对称设置有滑轨(16),所述螺纹套(14)两端通过滑块(18)与滑轨(16)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9)顶部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底端设置有支腿(11),且支腿(11)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支腿(11)之间设置有横板(10),所述液压顶杆(9)安装在横板(10)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7)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顶杆(7)等距离安装在型腔(17)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表面安装有控制器。
CN202020214262.9U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Active CN212331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4262.9U CN212331718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4262.9U CN212331718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1718U true CN212331718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84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4262.9U Active CN212331718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1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31718U (zh)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CN211709574U (zh) 一种双反凸模压门板用成型模具
CN210525607U (zh) 一种化工工程用橡胶硫化装置
CN217944193U (zh) 汽车尾翼外壳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CN218314947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辅助脱模装置
CN216182149U (zh) 一种用于pu发泡件的发泡成型设备
CN216992720U (zh) 快速脱模塑料模具
CN213317219U (zh) 便于脱模的模具
CN212264483U (zh) 一种五金模具脱模结构
CN209937556U (zh) 一种用于树脂工艺品成型的模具
CN211615976U (zh) 一种使用建筑垃圾制砖模具
CN221391513U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板的拆模设备
CN212736857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塑料件生产用模具
CN222156346U (zh) 一种硅橡胶制品加工用压模装置
CN219171210U (zh) 一种高效砼结构构件制造用挤压脱模装置
CN213593507U (zh) 一种能够自动拆卸的注塑模具
CN221314592U (zh) 一种用于加工燃烧器碳化硅挡块的模具
CN221048881U (zh) 一种化工工程用橡胶硫化装置
CN221756697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铁路扣件注塑模具
CN218876407U (zh) 一种模具底座
CN219191421U (zh) 柔性石墨双极板模压成型装置
CN221496504U (zh) 一种混凝土塑形用模具
CN219805364U (zh) 一种高效化的连铸机
CN219213837U (zh) 一种热压成型装置
CN216543875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块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9

Address after: 116000 room 457, No. 60-1, Haixing street, Dalian Free Trade Zone,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lian Nais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58 25 Nansha District Road South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ng Jia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