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7459U -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7459U
CN212317459U CN202021687530.5U CN202021687530U CN212317459U CN 212317459 U CN212317459 U CN 212317459U CN 202021687530 U CN202021687530 U CN 202021687530U CN 212317459 U CN212317459 U CN 212317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lling
guide rail
swing block
platform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75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杰浴
卓家前
饶松青
钟文辉
陈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outhern Aluminum Struc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lco Nanping Aluminium Fujian Aluminum Struc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lco Nanping Aluminium Fujian Aluminum Struc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lco Nanping Aluminium Fujian Aluminum Struc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875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7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7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7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包括防坠装置、平台结构和升降机构;所述防坠装置用于固定连接于建筑物的墙面上,所述升降机构与平台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平台结构在防坠装置上上下移动;所述平台结构包括导轨、脚手板、外立杆、内立杆、连接撑和斜拉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铝合金构件和钢制构件相结合形成的平台结构能够使防护平台整体重量相比于全钢的防护平台减重至少50%,同时以内外立杆形成纵向的支撑结构主体,以连接撑形成水平方向的支撑结构主体,从而保证整体的连接强度不会因为使用铝合金构件而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用的附着式升降作业防护平台(即爬架)是指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建筑结构上的架体,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建筑结构逐步爬升或下降,具有安全防护、防倾、防坠和同步升降的施工作业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方便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好用的建筑工程工具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施工作业平台即爬架都采用全钢式,架体较重,会导致电机损耗大、功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最大程度减重的同时保证平台结构具有足够高的连接强度的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包括防坠装置、平台结构和升降机构;
所述防坠装置用于固定连接于建筑物的墙面上,所述升降机构与平台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平台结构在防坠装置上上下移动;
所述平台结构包括导轨、脚手板、外立杆、内立杆、连接撑和斜拉杆;
所述导轨、脚手板、外立杆和内立杆均为铝合金构件,所述连接撑和斜拉杆均为钢制构件;
所述导轨与内立杆固定连接,所述导轨与防坠装置接触且在防坠装置上上下移动,所述外立杆和内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撑固定连接,所述脚手板固定连接于外立杆和内立杆之间且位于连接撑上方,所述外立杆的顶端高于内立杆的顶端,所述斜拉杆一端固定连接于外立杆顶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立杆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铝合金构件和钢制构件相结合形成的平台结构能够使防护平台整体重量相比于全钢的防护平台减重至少50%,同时以内外立杆形成纵向的支撑结构主体,以连接撑形成水平方向的支撑结构主体,从而保证整体的连接强度不会因为使用铝合金构件而降低;防护平台重量降低能够使组装过程更加便捷,并且在升降时减少电机的功耗,同时还能够避免防护平台发生坠落时的冲击力过大导致防坠装置失效;铝合金的构件耐腐蚀,能够使防护平台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防坠装置静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防坠装置上升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防坠装置下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防坠装置坠落卡阻状态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防坠装置;11、挡块;111、平面;112、触发摆块;113、防坠摆块;114、限位面;115、支撑件;12、下挡板;13、防坠挡板;2、平台结构;21、导轨;211、防坠孔;212、钢丝;22、脚手板;23、外立杆;24、内立杆;25、连接撑;26、斜拉杆;27、斜撑杆;3、升降机构;31、上吊点;32、下吊点;33、电动提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参照附图1至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包括防坠装置1、平台结构2和升降机构3;
所述防坠装置1用于固定连接于建筑物的墙面上,所述升降机构3与平台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3用于驱动平台结构2在防坠装置1上上下移动;
所述平台结构2包括导轨21、脚手板22、外立杆23、内立杆24、连接撑25和斜拉杆26;
所述导轨21、脚手板22、外立杆23和内立杆24均为铝合金构件,所述连接撑25和斜拉杆26均为钢制构件;
所述导轨21与内立杆24固定连接,所述导轨21与防坠装置1接触且在防坠装置1上上下移动,所述外立杆23和内立杆24之间通过连接撑25固定连接,所述脚手板22固定连接于外立杆23和内立杆24之间且位于连接撑25上方,所述外立杆23的顶端高于内立杆24的顶端,所述斜拉杆26一端固定连接于外立杆23顶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立杆24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升降机构3通过外部的动力设备进行驱动,从而使升降机构3能够驱动平台结构2上下移动,平台结构2的导轨21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与防坠装置1接触且受到防坠装置1的限位,保证平台结构2只能够垂直移动;
在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中,平台结构2的重量占比最大,因此需要对平台结构2进行减重并进行结构优化使其连接强度不会降低。由于铝合金结构的抗弯曲能力相比钢制结构较差,因此平台结构2升降的过程中,在垂直方向上一般只承受其自身重力,因此平台结构2的内立杆24和外立杆23作为垂直方向上的主要支撑结构,不会承受到轴向的压弯力,因此将内立杆24和外立杆23选择为铝合金构件来降低总量,而轨道主要起到导向的作用,爬架爬升过程中轨道基本不受外力,因此对其强度要求较低,也可以选择铝合金构件,脚手板22主要是起到承载工人的作用,虽然需要承受工人的体重所施加的纵向载荷,但是由于脚手板22是设置在连接撑25上方,连接撑25可以对脚手板22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来减少其受到的纵向载荷的影响。连接撑25为钢制构件连接于内立杆24和外立杆23之间,起到了加强水平方向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作用,平台结构2升降过程中最有可能造成连接不稳定的是墙面不平而导致平台结构2发生水平方向晃动以及形变,而钢制连接撑25具有足够的刚度,能够有效避免平台结构2整体发生晃动时导致的内立杆24和外立杆23形变问题,此外,由于外立杆23顶端的高度需要高于内立杆24,来保证工人在最顶层的脚手板22上能够将外立杆23作为防护栏,因此斜拉杆26需要倾斜设置,并且两端分别固定于内立杆24和外立杆23的顶端,不仅能够使内立杆24和外立杆23顶端更加稳定,并且能够为内立杆24和外立杆23之间提供斜向支撑,防止内立杆24或外立杆23发生相对移动,进而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铝合金构件和钢制构件相结合形成的平台结构能够使防护平台整体重量相比于全钢的防护平台减重至少50%,同时以内外立杆形成纵向的支撑结构主体,以连接撑形成水平方向的支撑结构主体,从而保证整体的连接强度不会因为使用铝合金构件而降低;防护平台重量降低能够使组装过程更加便捷,并且在升降时减少电机的功耗,同时还能够避免防护平台发生坠落时的冲击力过大导致防坠装置失效;铝合金的构件耐腐蚀,能够使防护平台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21上开设有顶面为水平面的防坠孔211,所述防坠装置1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防止导轨21坠落的挡块11,所述挡块11的重心与转动轴的轴心不重合,所述挡块11远离重心的端部与导轨21的防坠孔211所在的表面接触,所述挡块11上设有与防坠孔211的顶面之间为面接触的平面111。
由上述描述可知,导轨与防坠装置之间相对移动时,挡块的重心与转动轴的轴心不重合,挡块运动到防坠孔内后会在自重作用下复位,避免挡块卡住导轨而无法正常移动。当导轨发生坠落时,由于坠落速度远大于导轨爬升或下降的正常速度,因此防坠装置上的挡块无法及时复位,就会在高速下降的过程中被防坠孔的顶面压住,挡块上的平面能够与防坠孔的顶面之间形成面接触,增大了挡块的受力面积,进而减小了局部压强,避免了挡块受到的冲击力过大而导致失效。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11包括触发摆块112和防坠摆块113,所述触发摆块112转动连接于防坠摆块113远离重心的一端,所述防坠装置1内部设有用于限制防坠摆块113相对于防坠装置1的转动范围在0~90度的下挡板12和防坠挡板13,所述下挡板12位于防坠摆块113绕转动轴逆时针转动的方向上,所述防坠挡板13位于防坠摆块113绕转动轴顺时针转动的方向上;所述防坠摆块113远离重心的一端上设有用于限制触发摆块112相对于防坠摆块113的转动范围在0~90度的L形限位面114。
由上述描述可知,触发摆块的端部与导轨表面保持接触,而当触发摆块移动至防坠孔内时,二者脱离接触,防坠摆块在自重作用下实现复位,若是导轨发生坠落,导轨下降速度远大于防坠摆块复位速度,防坠摆块就会卡入防坠孔内,实现对导轨的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摆块112远离转动轴的一端与L形的限位面114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支撑件115。
由上述描述可知,支撑件起到了传递动力的作用,触发摆块接触到导轨表面而发生转动,当触发摆块转动至一定角度后,支撑件的端部与防坠摆块的L形的限位面接触,触发摆块与防坠摆块同步转动,同时二者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摆块112远离转动轴的端部呈锐角状。
由上述描述可知,触发摆块的端部呈锐角状有利于其在轨道正常的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不会将轨道卡住。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上吊点31、下吊点32和电动提升机33,所述上吊点31与下吊点32均与平台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上吊点31位于下吊点32上方,所述电动提升机33与上吊点31连接,所述下吊点32上连接有与电动提升机33相配合的滑轮,所述电动提升机33上连接有牵拉锁链,所述牵拉锁链底部套设于滑轮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21上开设有沿导轨21长度方向设置的孔,所述孔内设有可取出的钢丝212,所述钢丝212的硬度大于导轨21的硬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钢丝与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正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较为轻松地将钢丝从孔中取出,而当导轨发生微小变形,由于钢丝硬度更大,不容易随着导轨一同变形,因此钢丝会被卡在孔中无法取出,如此就能够快速判断导轨是否发生变形,从而提高导轨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金属防护网,所述金属防护网固定连接于相邻的内立杆24或外立杆23之间,所述金属防护网底端与脚手板22固定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金属防护网能够对站在脚手板上的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结构2还包括钢制的斜撑杆27,所述斜撑杆27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内立杆24和外立杆23之间,所述斜撑杆27的两端分别与上下相邻的两个脚手板22固定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斜撑杆能够使相邻的内立杆或外立杆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同时斜撑杆两端分别连接于上下相邻的两个脚手板上,提高了脚手板的稳定性。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包括防坠装置1、平台结构2和升降机构3;
所述防坠装置1用于固定连接于建筑物的墙面上,所述升降机构3与平台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3用于驱动平台结构2在防坠装置1上上下移动;
所述平台结构2包括导轨21、脚手板22、外立杆23、内立杆24、连接撑25和斜拉杆26;
所述导轨21、脚手板22、外立杆23和内立杆24均为铝合金构件,所述连接撑25和斜拉杆26均为钢制构件;
所述平台结构2还包括钢制的斜撑杆27,所述斜撑杆27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内立杆24和外立杆23之间,所述斜撑杆27的两端分别与上下相邻的两个脚手板22固定连接;
所述导轨21与内立杆24固定连接,所述导轨21与防坠装置1接触且在防坠装置1上上下移动,所述外立杆23和内立杆24之间通过连接撑25固定连接,所述脚手板22固定连接于外立杆23和内立杆24之间且位于连接撑25上方,所述外立杆23的顶端高于内立杆24的顶端,所述斜拉杆26一端固定连接于外立杆23顶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立杆24顶端,所述导轨21上开设有沿导轨21长度方向设置的孔,所述孔内设有可取出的钢丝212,所述钢丝212的硬度大于导轨21的硬度;
如图3,所述导轨21上开设有顶面为水平面的防坠孔211,相邻的防坠孔之间为横档,所述防坠装置1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防止导轨21坠落的挡块11,所述挡块11的重心与转动轴的轴心不重合,所述挡块11远离重心的端部与导轨21的防坠孔211所在的表面接触,所述挡块11上设有与防坠孔211的顶面之间为面接触的平面111。
所述挡块11包括触发摆块112和防坠摆块113,所述触发摆块112转动连接于防坠摆块113远离重心的一端,所述防坠装置1内部设有用于限制防坠摆块113相对于防坠装置1的转动范围在0~90度的下挡板12和防坠挡板13,所述下挡板12位于防坠摆块113绕转动轴逆时针转动的方向上,所述防坠挡板13位于防坠摆块113绕转动轴顺时针转动的方向上;所述防坠摆块113远离重心的一端上设有用于限制触发摆块112相对于防坠摆块113的转动范围在0~90度的L形限位面114,所述触发摆块112远离转动轴的一端与L形的限位面114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支撑件115,所述触发摆块112远离转动轴的端部呈锐角状。
防坠装置包括以下四种状态:静止状态(如图4)、上升状态(如图5)、下降状态(如图6)和坠落卡阻状态(如图7)。
如图4,在静止状态下,外部的导轨21和触发摆块112以及防坠摆块113均保持静止不动,其中防坠摆块11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保持垂直,而触发摆块112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则向外打开并位于防坠装置1外部。
如图5,在上升状态下,外部的导轨21在提升动力的作用下往上运动,触发摆块112碰到导轨21上的横档时,横档会推动触发摆块112绕转动轴逆时针转动,而防坠摆块113则保持静止;当触发摆块112运动至横档之间的防坠孔211内时,由于触发摆块112与横档脱离接触,因此触发摆块112在自重的作用下发生顺时针旋转复位并落入防坠孔211内;随着导轨21的继续往上运动,当触发摆块112碰到导轨21上的横档时,横档又会推动触发摆块112绕转动轴逆时针转动,这样周而复始。
如图6,在下降状态下,外部的导轨21在提升动力的作用下缓慢往下运动,触发摆块112碰到横档位置时,横档表面与触发摆块112的端部相接触,横档推动触发摆块112发生顺时针转动,同时触发摆块112的端部还与下降中的横档表面发生相对移动,当触发摆块112转动至接触到轻质部31的L形的限位面33底端时,触发摆块112无法继续相对防坠摆块113转动,因此会带动防坠摆块113一同进行顺时针转动直至触发摆块112接触到下挡板5的顶端而无法继续转动。随着导轨21的继续往下运动,当横档运动至不与触发摆块112接触后,即触发摆块112落到防坠孔211内时,防坠摆块113通过自身重力迅速恢复到静止状态。
如图7,在坠落卡阻状态下,当防护平台失去支撑力和提升力,导致防护平台和导轨21快速下降,触发摆块112与导轨21的横档脱离,进入防坠孔211内时,由于导轨21下降的速度远大于防坠摆块113复位的速度,因此导轨上一个横档下降到防坠摆块113上端时间小于防坠摆块113复位时间,防坠摆块113来不及迅速复位,被上一个横档往下冲击,并被防坠装置1内的防坠挡板13和导轨的横档通过转动轴为支点形成杠杆卡阻,防坠摆块113卡在防坠孔211内,导轨21就被卡住不能下降,从而实现对防护平台和导轨21的防坠。
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上吊点31、下吊点32和电动提升机33,所述上吊点31与下吊点32均与平台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上吊点31位于下吊点32上方,所述电动提升机33与上吊点31连接,所述下吊点32上连接有与电动提升机33相配合的滑轮,所述电动提升机33上连接有牵拉锁链,所述牵拉锁链底部套设于滑轮外侧。
还包括金属防护网,所述金属防护网固定连接于相邻的内立杆24或外立杆23之间,所述金属防护网底端与脚手板22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铝合金构件和钢制构件相结合形成的平台结构能够使防护平台整体重量相比于全钢的防护平台减重至少50%,同时以内外立杆形成纵向的支撑结构主体,以连接撑形成水平方向的支撑结构主体,从而保证整体的连接强度不会因为使用铝合金构件而降低;防护平台重量降低能够使组装过程更加便捷,并且在升降时减少电机的功耗,同时还能够避免防护平台发生坠落时的冲击力过大导致防坠装置失效;铝合金的构件耐腐蚀,能够使防护平台寿命更长。导轨与防坠装置之间相对移动时,挡块的重心与转动轴的轴心不重合,挡块运动到防坠孔内后会在自重作用下复位,避免挡块卡住导轨而无法正常移动。当导轨发生坠落时,由于坠落速度远大于导轨爬升或下降的正常速度,因此防坠装置上的挡块无法及时复位,就会在高速下降的过程中被防坠孔的顶面压住,挡块上的平面能够与防坠孔的顶面之间形成面接触,增大了挡块的受力面积,进而减小了局部压强,避免了挡块受到的冲击力过大而导致失效。触发摆块的端部与导轨表面保持接触,而当触发摆块移动至防坠孔内时,二者脱离接触,防坠摆块在自重作用下实现复位,若是导轨发生坠落,导轨下降速度远大于防坠摆块复位速度,防坠摆块就会卡入防坠孔内,实现对导轨的支撑。支撑件起到了传递动力的作用,触发摆块接触到导轨表面而发生转动,当触发摆块转动至一定角度后,支撑件的端部与防坠摆块的L形的限位面接触,触发摆块与防坠摆块同步转动,同时二者之间保持相对静止。触发摆块的端部呈锐角状有利于其在轨道正常的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不会将轨道卡住。钢丝与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正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较为轻松地将钢丝从孔中取出,而当导轨发生微小变形,由于钢丝硬度更大,不容易随着导轨一同变形,因此钢丝会被卡在孔中无法取出,如此就能够快速判断导轨是否发生变形,从而提高导轨使用安全性。金属防护网能够对站在脚手板上的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斜撑杆能够使相邻的内立杆或外立杆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同时斜撑杆两端分别连接于上下相邻的两个脚手板上,提高了脚手板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坠装置、平台结构和升降机构;
所述防坠装置用于固定连接于建筑物的墙面上,所述升降机构与平台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平台结构在防坠装置上上下移动;
所述平台结构包括导轨、脚手板、外立杆、内立杆、连接撑和斜拉杆;
所述导轨、脚手板、外立杆和内立杆均为铝合金构件,所述连接撑和斜拉杆均为钢制构件;
所述导轨与内立杆固定连接,所述导轨与防坠装置接触且在防坠装置上上下移动,所述外立杆和内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撑固定连接,所述脚手板固定连接于外立杆和内立杆之间且位于连接撑上方,所述外立杆的顶端高于内立杆的顶端,所述斜拉杆一端固定连接于外立杆顶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立杆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开设有顶面为水平面的防坠孔,所述防坠装置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防止导轨坠落的挡块,所述挡块的重心与转动轴的轴心不重合,所述挡块远离重心的端部与导轨的防坠孔所在的表面接触,所述挡块上设有与防坠孔的顶面之间为面接触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包括触发摆块和防坠摆块,所述触发摆块转动连接于防坠摆块远离重心的一端,所述防坠装置内部设有用于限制防坠摆块相对于防坠装置的转动范围在0~90度的下挡板和防坠挡板,所述下挡板位于防坠摆块绕转动轴逆时针转动的方向上,所述防坠挡板位于防坠摆块绕转动轴顺时针转动的方向上;所述防坠摆块远离重心的一端上设有用于限制触发摆块相对于防坠摆块的转动范围在0~90度的L形限位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摆块远离转动轴的一端与L形的限位面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支撑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摆块远离转动轴的端部呈锐角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上吊点、下吊点和电动提升机,所述上吊点与下吊点均与平台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上吊点位于下吊点上方,所述电动提升机与上吊点连接,所述下吊点上连接有与电动提升机相配合的滑轮,所述电动提升机上连接有牵拉锁链,所述牵拉锁链底部套设于滑轮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开设有沿导轨长度方向设置的孔,所述孔内设有可取出的钢丝,所述钢丝的硬度大于导轨的硬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防护网,所述金属防护网固定连接于相邻的内立杆或外立杆之间,所述金属防护网底端与脚手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结构还包括钢制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内立杆和外立杆之间,所述斜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上下相邻的两个脚手板固定连接。
CN202021687530.5U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Active CN212317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7530.5U CN212317459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7530.5U CN212317459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7459U true CN212317459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5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7530.5U Active CN212317459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74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7654A (zh) * 2020-08-13 2020-10-27 中铝南铝(福建)铝结构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US20220018144A1 (en) * 2018-11-23 2022-01-20 Chengdu Justreach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Scaffold anti-falling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18144A1 (en) * 2018-11-23 2022-01-20 Chengdu Justreach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Scaffold anti-falling device
US12221798B2 (en) * 2018-11-23 2025-02-11 Chengdu Justreach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Scaffold anti-falling device
CN111827654A (zh) * 2020-08-13 2020-10-27 中铝南铝(福建)铝结构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17459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CN211736324U (zh) 一种升降爬架附墙集成装置
CN107226406B (zh) 一种防坠电梯
CN211473347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墙支座自重式防坠落装置
CN206928628U (zh) 一种集成式升降脚手架的防坠装置
CN112554536A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的防坠防倾装置
CN216471869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减震装置
CN111559685B (zh) 一种防冲顶坠落装置
CN202324574U (zh) 一种操作简便的升降脚手架
CN114572899A (zh) 一种超重载堆垛机载货台总成防坠落装置
CN111827654A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CN210438361U (zh) 一种升降机
CN212224599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的导轨及防坠系统
CN215107221U (zh) 一种应用于爬架的防坠摆块构件
CN215755827U (zh) 一种具有刚性导向功能的吊篮式提升平台
CN208761925U (zh) 一种电梯防坠落多重缓冲减震装置
CN108706528B (zh) 建筑用新型附着式升降作业平台
CN215107206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防坠装置
CN212387649U (zh) 一种防坠落材料升降装置
CN213391158U (zh) 一种升降脚手架用附着式防坠机构
CN209855194U (zh) 一种便携式建筑施工脚手架
CN211470500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安装设备
CN216142378U (zh) 一种脚手架导向座
CN217106074U (zh) 一种防坠落工具式脚手架
CN209799339U (zh) 一种用于升降脚手架挂吊装置的附着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50000 8 / F, universal R & D cen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ast Road, haixiyuan, high tech Zone,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Southern Aluminum Structur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50000 8 / F, universal R & D cen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ast Road, haixiyuan, high tech Zone,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LCO NANPING ALUMINIUM (FUJIAN) ALUMINUM STRUC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