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5991U - 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05991U CN212305991U CN202021263228.7U CN202021263228U CN212305991U CN 212305991 U CN212305991 U CN 212305991U CN 202021263228 U CN202021263228 U CN 202021263228U CN 212305991 U CN212305991 U CN 2123059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handheld mobile
- heat
- casing
-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205 fragr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429 stepp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5925 Dip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95 ligh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46 rep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用于附设在手持移动终端的背面为其散热,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散热组件,所述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进一步包括储香槽,所述储香槽位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放置香氛片,所述壳体在所述散热组件周围开设有散热口。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存放香氛片的储香槽,利用壳体内待散发的热量可对储香槽内的香氛片进行加热加速散香,散出的香可通过壳体周围的散热口外散,从而使得用户在解决手持移动终端散热问题同时体验香氛功能,使得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既能辅助散热,又能够达到利用香氛片达到缓解长时间使用手持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疲劳等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不断更新换代,芯片的主频越来越高,以满足用户对运行速度的不断严苛的要求。移动终端运行时,电池输出电流,通过各个部件时都会产生热量,产生热量的主要部件是CPU、电板及电池等,这些部件所产生的热量由散热片导入到热容量大的夹层中,然后通过外壳和散热孔散出。
通常,移动终端运行时的正常温度是30℃至50℃,超过50℃不仅会感觉到背部发热,握持时舒适感降低,也会严重影响移动终端的性能,运行速度明显变慢。如果不及时将热量散掉,轻则使移动终端性能下降,运行速度明显变慢,重则给移动终端的硬件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因此,如何能够有效降低移动终端背部的热量,提高手机使用时的运行速度、舒适度和安全感,提升手机的使用性能,延长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移动终端散热器由此应运而生。然而,现有的移动终端散热器均只有散热功能,功能单一,不能有效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香氛功能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用于附设在手持移动终端的背面为其散热,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散热组件,所述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进一步包括储香槽,所述储香槽位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放置香氛片,所述壳体在所述散热组件周围开设有散热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片及风扇,所述风扇对应所述散热片设置用于对所述散热片吹风散热,所述储香槽开设在所述散热片上靠近所述风扇的一侧,所述壳体上对着所述风扇的一侧开设进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进一步包括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散热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朝向手持移动终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与所述散热片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进一步包括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置在手持移动终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且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片安装在所述壳体面向手持移动终端的端面上,所述导热片为铝质片状或铜质片状且固定至所述壳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片通过粘胶层粘贴固定至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安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安装孔,所述粘胶层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孔处设有让位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让位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安装孔内且穿过所述让位孔后与所述导热片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氛围灯,所述氛围灯包括灯板及设置在所述灯板上用于消减灯光的遮光片,所述灯板位于所述风扇远离所述散热片的一侧且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朝向手持移动终端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臂及可相对所述第一夹臂相向或相背在侧向上移动的第二夹臂,用于将置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手持移动终端夹紧或松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二夹臂的朝向手持移动终端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硅胶片、第二硅胶片,所述夹持组件中还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夹臂和/或第二夹臂回复到初始位置的作用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向着手持移动终端的端面上设有可移胶,以使得所述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可粘贴至所述手持移动终端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散热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存放香氛片的储香槽,利用壳体内待散发的热量对储香槽内的香氛片进行加热加速散香,散出的香可通过壳体周围的散热口外散,从而使得用户在解决手持移动终端散热问题同时体验香氛功能,散香所利用的是壳体内待散出的热量,使得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既能辅助散热,又能够达到利用香氛片缓解长时间使用手持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疲劳的效果;香氛片也可根据需求采用不同功效的香氛片,从而实现多样化的需求;散热组件中,考虑到散热片及风扇的位置,将储香槽设置在散热片上向着风扇的一侧,风扇对着散热片吹风,加速热量散出的同时也帮助更快散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在夹臂收紧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的在夹臂张开状态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各元件标号如下:夹持组件10(其中,第一夹臂11、第二夹臂12、第一硅胶片13、第二硅胶片14);壳体20(其中,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孔211;进风口221、散热口222);散热组件30(其中,导热片31、半导体制冷片32、散热片33、风扇34;导热片粘贴层311;储香槽331);氛围灯40(其中,灯板41、遮光片42);香氛片50;电路板60。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用于附设在手持移动终端的背面为其散热。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散热器包括夹持组件10及安装夹持组件10的壳体20,壳体20内设置有散热组件30、氛围灯40、香氛片50及电路板60。夹持组件10用于从两侧夹持住手持移动终端,夹持组件10从壳体20上向前伸出。壳体20的前端面与手持移动终端的背面贴合,用于将手持移动终端的背面的热量散掉。壳体20内设置有散热组件30,用于将手持移动终端的背面的热量传导并向外散出。壳体20内还设有氛围灯40,在通电时氛围灯40发亮,增加产品使用乐趣。由于散热组件30将手持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引导至壳体20内,因此在壳体20内增加香氛片50能够利用热量加速香氛片50的散发,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氛围。壳体20内还设有电路板60,散热组件30及氛围灯40连接至电路板60,以对散热组件30及氛围灯40进行控制。
夹持组件10设置在壳体20面向手持移动终端的一侧的周缘,用于将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夹持固定在手持移动终端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省去夹持组件20,在壳体20面向手持移动终端的一侧设置可移胶,以将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粘贴设置在手机等手持移动终端的背面。
夹持组件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第一夹臂11固定在壳体20的前端面的一侧,第二夹臂12安装在壳体20的前端面的另一侧,第二夹臂12可相对第一夹臂11沿侧向移动,向第一夹臂11靠拢(极限状态为如图1中所示的夹紧状态)或与第一夹臂11远离(极限状态为如图2中所示的打开至最大宽度状态)。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夹臂11为固定臂,相对壳体20不动,第二夹臂12为移动臂,可相对壳体20沿一侧运动,从而实现对手持移动终端的夹紧和松开;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可均采用移动臂,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相向或相背运动,实现对手持移动终端的夹紧和松开。
夹持组件10中还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提供第二夹臂12向着第一夹臂11运动的回复力,复位机构的回复力可保证在手持移动终端移除后第二夹臂12回复到初始位置(图1和图5中的位置),并且提供给置于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之间的手持移动终端足够的夹持力使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安装到手持移动终端上。
为了避免第一夹臂11、第二夹臂12与手持移动终端之间相互擦伤,第一夹臂11、第二夹臂12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硅胶片13、第二硅胶片14,第一硅胶片13、第二硅胶片14分别与手持移动终端的两侧接触,既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第一夹臂11、第二夹臂12由于夹持力过大对手持移动终端的侧面的伤害,也增加了与手持移动终端的侧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夹持更加稳定可靠。
壳体20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位于前端,第二壳体22位于后方,第一夹臂11、第二夹臂12分别自第一壳体21的两侧向前伸出。第二壳体22的后端设有进风口221,四周开设有散热口222。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壳体20也可采用左右或上下扣合的结构。
散热组件30由前至后顺次包括导热片31、半导体制冷片32、散热片33及风扇34。壳体20面向手持移动终端的一面上设置导热片31,导热片31优选为铝材料或铜材料,在手持移动终端和半导体制冷片32之间进行热传导,使得手持移动终端的热量快速传导至半导体制冷片32上。导热片31通过粘胶层311粘贴固定至壳体20的表面,粘胶层311设有让位半导体制冷片32的让位孔,使得半导体制冷片32穿过让位孔与导热片31直接接触。半导体制冷片32安装在壳体20的安装孔(即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21背面的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孔211)内且与一侧的电路板60电性连接。半导体制冷片32的冷端面朝向前端(即手持移动终端的背面),用于吸收手持移动终端的热量以给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半导体制冷片32的热端面与散热片33紧贴,从而通过散热片33吸收热量散热。散热片33与半导体制冷片32的热端面贴合,散热片233的鳍片四周开设有散热口222。风扇34对应散热片33设置用于对散热片33吹风散热,风扇34与壳体20上的进风口221相对。由于半导体制冷片32的热端面位于壳体20内且风扇34在壳体20内吹风,因此通过在壳体20内设置香氛片50,可使得香味被风扇34吹出散发在壳体20外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热片31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锁螺丝的方式固定至壳体21上。
更具体地,由于散热片33会吸收热量发热,因此将香氛片50安装在散热片33的储香槽331内能够使得香氛片50快速挥发,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储香槽331开设在壳体20内的其他位置。
壳体20内还设有氛围灯40,氛围灯40与电路板60电性连接。具体地,风扇34远离散热片33的一侧周缘设有灯板41,灯板41上设有多颗可发不同颜色的LED灯,从而形营造灯光氛围。为了消减灯的亮度使得灯光更柔和,灯板41上方还设有遮光片42,以消减灯的亮度。在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通上电时,灯板41上的LED灯发亮,灯光经过遮光片42遮蔽消减后可从壳体20外部观察到,进一步增加产品使用乐趣。
香氛片50放置于散热片33的鳍片上开设的储香槽331内,储香槽331的形状与香氛片50的形状相匹配。香氛片50的成分不限,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采用醒脑提神、舒缓放松、驱蚊等具有香味的香氛成分制成。
电路板60设置在壳体20内,且位于半导体制冷片32的一侧,半导体制冷片32、风扇34及灯板41均电性连接至电路板60。电路板60上的控制电路对半导体制冷片32、风扇34及灯板进行集中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储香槽,利用壳体内待散发的热量对储香槽内的香氛片进行加热加速散香,从而使得用户在解决手持移动终端散热问题同时体验香氛功能,散香所利用的是壳体内待散出的热量,使得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既能辅助散热,又能够达到利用香氛片缓解长时间使用手持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疲劳的效果;香氛片也可根据需求采用不同功效的香氛片,从而实现多样化的需求;散热组件中,考虑到散热片及风扇的位置,将储香槽设置在散热片上向着风扇的一侧,风扇对着散热片吹风,加速热量散出的同时也帮助更快散香;散热组件中采用导热片将手持移动终端的热量传导至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与散热片贴合,导热片、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及风扇的组合,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将热量散出,充分解决手持移动终端的散热问题;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中,还设有氛围灯,氛围灯可提供多种可变、柔和灯光效果,除可通过氛围灯了解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的工作状态外,也增加了使用乐趣。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用于附设在手持移动终端的背面为其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散热组件,所述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进一步包括储香槽,所述储香槽位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放置香氛片,所述壳体在所述散热组件周围开设有散热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片及风扇,所述风扇对应所述散热片设置并用于对所述散热片吹风散热,所述储香槽开设在所述散热片上靠近所述风扇的一侧,所述壳体上对着所述风扇的一侧开设进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进一步包括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散热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朝向手持移动终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与所述散热片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进一步包括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置在手持移动终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且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安装在所述壳体面向手持移动终端的端面上,所述导热片为铝质片状或铜质片状且固定至所述壳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通过粘胶层粘贴固定至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安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安装孔,所述粘胶层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孔处设有让位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让位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安装孔内且穿过所述让位孔后与所述导热片贴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氛围灯,所述氛围灯包括灯板及设置在所述灯板上用于消减灯光的遮光片,所述灯板位于所述风扇远离所述散热片的一侧且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朝向手持移动终端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臂及可相对所述第一夹臂相向或相背在侧向上移动的第二夹臂,用于将置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手持移动终端夹紧或松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二夹臂的朝向手持移动终端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硅胶片、第二硅胶片,所述夹持组件中还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夹臂和/或第二夹臂回复到初始位置的作用力。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向着手持移动终端的端面上设有可移胶,以使得所述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可粘贴至所述手持移动终端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63228.7U CN212305991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63228.7U CN212305991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05991U true CN212305991U (zh) | 2021-01-05 |
Family
ID=73935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63228.7U Active CN212305991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0599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01784A (zh) * | 2021-06-24 | 2021-08-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
2020
- 2020-06-30 CN CN202021263228.7U patent/CN21230599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01784A (zh) * | 2021-06-24 | 2021-08-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420220U (zh) | 一种手机背夹式散热器 | |
CN212305991U (zh) | 手持移动终端散热器 | |
CN211502460U (zh) | 一种灯具 | |
TWI383117B (zh) | 具有led光源模組的封閉式戶外照明燈具 | |
CN210868559U (zh) | 手机散热器 | |
CN210201905U (zh) | 手机降温装置 | |
CN207514713U (zh) | 照明装置 | |
JPH11294889A (ja) | 冷熱源ユニット | |
CN215121665U (zh) | 散热装置 | |
KR20130074386A (ko) | 방열구조를 가지는 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 조명장치 | |
CN111835061A (zh) | 一种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器以及散热器 | |
CN217928690U (zh) |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灯壳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 |
CN210440257U (zh) |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便携风扇 | |
CN213901307U (zh) | 手持风扇 | |
CN211669610U (zh) | 一种智能设备散热装置 | |
CN216755214U (zh) | 一种脱毛仪的散热结构 | |
CN217653699U (zh) | 一种双色温cob灯珠 | |
CN215872456U (zh) | 散热器 | |
CN217763267U (zh) | 车灯及车辆 | |
CN217793317U (zh) | 脱毛装置 | |
CN212968678U (zh) | 自动照明可散热配电箱 | |
CN214908023U (zh) | 家用脱毛仪 | |
CN217241216U (zh) | 散热结构及脱毛仪 | |
CN216933446U (zh) | 美容仪 | |
CN216052884U (zh) | 一种采用制冷片降低主板cpu温度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