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8879U - 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38879U
CN212238879U CN202020947691.7U CN202020947691U CN212238879U CN 212238879 U CN212238879 U CN 212238879U CN 202020947691 U CN202020947691 U CN 202020947691U CN 212238879 U CN212238879 U CN 212238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amping die
conveying mechanism
station area
material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76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发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yuan Yongji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yuan Yongji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yuan Yongji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yuan Yongji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76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38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38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388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包括第一冲压模具、第一料带输送机构、第二冲压模具及第二料带输送机构,第一料带输送机构设于第一冲压模具内,第二料带输送机构设于第二冲压模具内,且第二料带输送机构纵向贯穿于第一冲压模具。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冲压模具及第二冲压模具可分别对第一料带输送机构、第二料带输送机构中的料带进行冲压加工,当第二料带输送机构中的工件完成加工时,第一冲压模具可将第二料带输送机构中的工件冲压铆接至第一料带输送机构上的工件中,然后第一冲压模具可对第一料带输送机构中的铆接组合工件进行连续加工,通过双料带同时冲压加工并铆接成件继续加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五金产品的加工效率,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
现有技术中,带有弹片的五金支架一般采用冲压模具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分别将支架本体及弹片放置到单独的模具中进行连续冲压加工,然后将加工完成的支架本体及弹片进行铆接组合,以得到最终的五金成品支架。如此,采用分体冲压加工的方式,不仅加工效率低下,还增加了企业的人工劳动力,增加了企业的成产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双向进料、可同时连续冲压加工,加工效率高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包括第一冲压模具、第一料带输送机构、第二冲压模具及第二料带输送机构,所述第二冲压模具与第一冲压模具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料带输送机构设于第一冲压模具内,所述第二料带输送机构设于第二冲压模具内,且所述第二料带输送机构纵向贯穿于第一冲压模具,所述第二料带输送机构位于第一料带输送机构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冲孔工位区、第一折弯工位区、整形工位区、第二冲孔工位区、第二折弯工位区及第一切断工位,所述第一料带输送机构及第二料带输送机构的纵向重叠处位于第一折弯工位区内;
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包括有第三冲孔工位区、第三折弯工位区及第二切断工位,所述第三冲孔工位区设于第二料带输送机构的前端,所述第二切断工位设于第二料带输送机构的末端,所述第三折弯工位区设于第三冲孔工位区与第二切断工位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中,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托板、第一上垫脚、第一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第一止挡板、第一上脱板、第一下模板、第一下垫板、第一下模座、第一下垫脚及下托板,所述第一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止挡板及第一上脱板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第一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第一止挡板、第一上脱板、第一下模板之间设有十字导柱护钢珠套,所述第一上脱板及第一下模板之间分别设有浮升引导销及第一定位入子,所述第一上脱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冲针。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中,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托板、第二上垫脚、第二上模座、第二上垫板、第二上夹板、第二止挡板、第二上脱板、第二下模板、第二下垫板、第二下模座及第二下垫脚,所述第二上模座、第二上垫板、第二上夹板、第二上脱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上脱板及第二下模板之间分别设有两用销及第二定位入子,所述第二上脱板上设有若干第二冲针。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中,所述第一冲孔工位区包括有十个冲孔工位,所述第一折弯工位区包括有九个折弯工位,所述整形工位区包括有两个整形工位,所述第二冲孔工位区包括有三个冲孔工位,所述第二折弯工位区包括有三个折弯工位。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中,所述第三冲孔工位区包括有四个冲孔工位,所述第三折弯工位区包括有一个折弯工位。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中,所述第二冲压模具还包括有空工位区,所述空工位区设于第三折弯工位区与第二折断工位之间,且所述空工位区位于第一料带输送机构的上方。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中,所述空工位区包括有两个空工位。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中,所述第一料带输送机构包括有支架料带,所述第二料带输送机构包括有弹片料带,所述支架料带及弹片料带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定位孔。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中,所述支架料带及弹片料带位于同一侧的两相邻定位孔之间的间距为65mm,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5~6mm。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中,所述第一料带输送机构及第二料带输送机构均为双侧带料式输送机构。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冲压模具可对第一料带输送机构中的支架本体料带进行连续冲压加工,第二冲压模具可对第二料带输送机构中的弹片料带进行连续冲压加工,当第二料带输送机构将加工完成的弹片工件输送至第一料带输送机构的正上方时,第一冲压模具可将弹片工件直接冲压铆接至第一料带输送机构中的支架本体工件上,然后在第一料带输送机构的带动下,第一冲压模具可继续对铆接组合工件进行加工,通过双料带同时冲压加工并铆接结合连续加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五金产品的加工效率,节约人工劳动力,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冲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冲压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包括第一冲压模具1、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第二冲压模具3及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所述第二冲压模具3与第一冲压模具1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设于第一冲压模具1内,所述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设于第二冲压模具3内,且所述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纵向贯穿于第一冲压模具1,所述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位于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第一冲压模具1可对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中的料带工件进行连续冲压加工,第二冲压模具3可对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中的料带工件进行连续冲压加工,当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将加工完成的工件输送至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的正上方时,第一冲压模具1可将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中的工件直接冲压铆接至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中的工件上,然后在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的带动下,第一冲压模具1可继续对铆接组合工件进行加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冲孔工位区11、第一折弯工位区12、整形工位区13、第二冲孔工位区14、第二折弯工位区15及第一切断工位16,所述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及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的纵向重叠处位于第一折弯工位区12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冲孔工位区11可对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中的料带进行冲孔,第一折弯工位区12可对完成冲孔的工件进行折弯处理,整形工位区13可对经过铆接成型的组合工件进行整形切边,第二冲孔工位区14可继续对铆接成型的组合工件进行冲孔加工,第二折弯工位区15可对组合工件进行折弯加工,第一切断工位16可将铆接成型的结合件从料带内切断,实现统一收集。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冲压模具3包括有第三冲孔工位区31、第三折弯工位区32及第二切断工位33,所述第三冲孔工位区31设于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的前端,所述第二切断工位33设于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的末端,所述第三折弯工位区32设于第三冲孔工位区31与第二切断工位33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三冲孔工位区31可将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中的料带进行冲孔,第三折弯工位区32可对完成冲孔的工件进行折弯处理,经过折弯处理后的工件可被第一冲压模具1冲压铆压至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中的工件中,使两工件进行铆压结合,然后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中的边角料带可被第二切断工位33切断分离。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托板101、第一上垫脚102、第一上模座103、第一上垫板104、第一上夹板105、第一止挡板106、第一上脱板107、第一下模板108、第一下垫板109、第一下模座110、第一下垫脚111及下托板112,所述第一上模座103、第一上垫板104、第一上夹板10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止挡板106及第一上脱板107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第一上模座103、第一上垫板104、第一上夹板105、第一止挡板106、第一上脱板107、第一下模板108之间设有十字导柱护钢珠套113,所述第一上脱板107及第一下模板108之间分别设有浮升引导销114及第一定位入子115,所述第一上脱板107上设有若干第一冲针116。本实施例中,第一冲压模具1可对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中的料带工件进行连续冲压加工。具体的,第一上模座103、第一上垫板104、第一上夹板105、第一止挡板106及第一上脱板107组成上模,第一下模板108、第一下垫板109及第一下模座110组成下模,在冲压过程中,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中的料带可逐步送进定位,冲床可带动上模下降,对上模与下模之间的料带实现冲压加工。十字导柱护钢珠套113的设置,可提高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定位精确度。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冲压模具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托板301、第二上垫脚302、第二上模座303、第二上垫板304、第二上夹板305、第二止挡板306、第二上脱板307、第二下模板308、第二下垫板309、第二下模座310及第二下垫脚311,所述第二上模座303、第二上垫板304、第二上夹板305、第二上脱板307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上脱板307及第二下模板308之间分别设有两用销312及第二定位入子313,所述第二上脱板307上设有若干第二冲针314。本实施例中,第二冲压模具3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冲压模具1的工作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不作过多赘述。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冲压模具3还包括有空工位区34,所述空工位区34设于第三折弯工位区32与第二折断工位33之间,且所述空工位区34位于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空工位区34的设置,可便于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平稳的将工件铆接至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上方,提高产品的铆接成型精度,避免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步距过小导致产品发生偏移。更进一步的,所述空工位区34包括有两个空工位。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冲孔工位区11包括有十个冲孔工位,所述第一折弯工位区12包括有九个折弯工位,所述整形工位区13包括有两个整形工位,所述第二冲孔工位区14包括有三个冲孔工位,所述第二折弯工位区15包括有三个折弯工位。本实施例中,第一冲孔工位区11包括有十个冲孔工位,每当一冲孔工位对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中的工件完成一次冲孔加工后,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往前移动一个工位,以对工件进行第二次冲孔加工,以此类推,直至工件完成十次冲孔加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折弯工位区12、整形工位区13、第二冲孔工位区14及第二折弯工位区15的加工步序与第一冲孔工位区11的加工步序类似,本实施例不作过多赘述。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冲孔工位区31包括有四个冲孔工位,所述第三折弯工位区32包括有一个折弯工位。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包括有支架料带20,所述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包括有弹片料带40,所述支架料带20及弹片料带40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定位孔200。本实施例中,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可带动支架料带20逐步移动加工,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可带动弹片料带40逐步移动加工。在支架料带20及弹片料带40两侧设置的若干定位孔200可分别与第一冲压模具1及第二冲压模具3中的定位销进行适配,以减少支架料带20及弹片料带40在步进过程中累计的定位误差,使得每次步进都可精准移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料带20及弹片料带40位于同一侧的两相邻定位孔200之间的间距为65mm,所述定位孔200的直径为5~6mm。本实施例中,定位孔200的直径为5mm。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料带输送机构2及第二料带输送机构4均为双侧带料式输送机构。本实施例中,双侧带料式的输送机构,使得工件可在料带中部被冲压加工,料带两侧可对工件进行夹持移动,如此设置,可有效减少料带在步进移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提高五金支架的加工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可设置多个料带输送机构同时进行冲压铆接,本实用新型的双料带加工模具较佳实施例而已。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冲压模具可对第一料带输送机构中的支架本体料带进行连续冲压加工,第二冲压模具可对第二料带输送机构中的弹片料带进行连续冲压加工,当第二料带输送机构将加工完成的弹片工件输送至第一料带输送机构的正上方时,第一冲压模具可将弹片工件直接冲压铆接至第一料带输送机构中的支架本体工件上,然后在第一料带输送机构的带动下,第一冲压模具可继续对铆接组合工件进行加工,通过双料带同时冲压加工并铆接结合连续加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五金产品的加工效率,节约人工劳动力,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可推广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冲压模具、第一料带输送机构、第二冲压模具及第二料带输送机构,所述第二冲压模具与第一冲压模具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料带输送机构设于第一冲压模具内,所述第二料带输送机构设于第二冲压模具内,且所述第二料带输送机构纵向贯穿于第一冲压模具,所述第二料带输送机构位于第一料带输送机构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冲孔工位区、第一折弯工位区、整形工位区、第二冲孔工位区、第二折弯工位区及第一切断工位,所述第一料带输送机构及第二料带输送机构的纵向重叠处位于第一折弯工位区内;
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包括有第三冲孔工位区、第三折弯工位区及第二切断工位,所述第三冲孔工位区设于第二料带输送机构的前端,所述第二切断工位设于第二料带输送机构的末端,所述第三折弯工位区设于第三冲孔工位区与第二切断工位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托板、第一上垫脚、第一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第一止挡板、第一上脱板、第一下模板、第一下垫板、第一下模座、第一下垫脚及下托板,所述第一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止挡板及第一上脱板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第一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第一止挡板、第一上脱板、第一下模板之间设有十字导柱护钢珠套,所述第一上脱板及第一下模板之间分别设有浮升引导销及第一定位入子,所述第一上脱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冲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托板、第二上垫脚、第二上模座、第二上垫板、第二上夹板、第二止挡板、第二上脱板、第二下模板、第二下垫板、第二下模座及第二下垫脚,所述第二上模座、第二上垫板、第二上夹板、第二上脱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上脱板及第二下模板之间分别设有两用销及第二定位入子,所述第二上脱板上设有若干第二冲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孔工位区包括有十个冲孔工位,所述第一折弯工位区包括有九个折弯工位,所述整形工位区包括有两个整形工位,所述第二冲孔工位区包括有三个冲孔工位,所述第二折弯工位区包括有三个折弯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冲孔工位区包括有四个冲孔工位,所述第三折弯工位区包括有一个折弯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压模具还包括有空工位区,所述空工位区设于第三折弯工位区与第二折断工位之间,且所述空工位区位于第一料带输送机构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工位区包括有两个空工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带输送机构包括有支架料带,所述第二料带输送机构包括有弹片料带,所述支架料带及弹片料带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料带及弹片料带位于同一侧的两相邻定位孔之间的间距为65mm,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5~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带输送机构及第二料带输送机构均为双侧带料式输送机构。
CN202020947691.7U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38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7691.7U CN212238879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7691.7U CN212238879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38879U true CN212238879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77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769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38879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388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5096A (zh) * 2021-02-05 2021-06-11 艾柯豪博(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模模内铆接模具及其纯冲压方式的连续模模内铆接工艺
CN113828693A (zh) * 2021-09-23 2021-12-24 农煊 连续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5096A (zh) * 2021-02-05 2021-06-11 艾柯豪博(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模模内铆接模具及其纯冲压方式的连续模模内铆接工艺
CN113828693A (zh) * 2021-09-23 2021-12-24 农煊 连续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90368U (zh) 一种五金件冲孔折弯切断一体机
CN212238879U (zh) 一种五金双料带冲压模具
CN211437767U (zh) 汽车前轮内侧加强板两端冲孔及修边成型模具
CN112792227B (zh) 连接器外壳采用连续模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CN213530434U (zh) 一种快卸锁零部件上盖片的自动成型冲压模具
CN207238904U (zh) 一种轴承连续冲压模具
CN211191666U (zh) 一种支架折弯切断装置
CN113996708A (zh) 一种帽形零部件连续冲压模具
CN213033423U (zh) 一种双排带钢连续冲孔切断模具
CN202037254U (zh) 多工位片板级进模
CN214133585U (zh) 一种快卸锁零部件上弹片的自动成型冲压模具
CN211191668U (zh) 一种用于支架裁切和翻边的装置
CN210754655U (zh) 一种连续模的侧冲孔机构
CN211161322U (zh) 一种前垫片冲压紧固装置
CN111001706B (zh) 一种采用无废料搭边连续模具进行连续冲压的冲压装置
CN212760649U (zh) 全自动铰杯冲压成型一体机
CN220497463U (zh) 一种双料带冲压装置
CN211437741U (zh) 横梁连续落料模
CN210333999U (zh) 一种汽车包裹架上板翻边冲孔模具
CN210936728U (zh) 一种隔热罩双向侧切模具
CN207533808U (zh) 级进模和传递模组合生产的模具
CN217570461U (zh) 一种仪表盘连杆左安装固定座连续模加工用模具
CN216780027U (zh) 一种三合一铆合模具
CN220781985U (zh) 一种汽车侧气囊安装板的连续冲型模
CN111545645A (zh) 一种冲裁铆接一次成型的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