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7905U -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27905U CN212127905U CN202020495271.XU CN202020495271U CN212127905U CN 212127905 U CN212127905 U CN 212127905U CN 202020495271 U CN202020495271 U CN 202020495271U CN 212127905 U CN212127905 U CN 2121279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sewage
- treatment system
- sedimentation
- sewage 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串联在一起以供污水依次流经的兼氧池(1)、好氧池(2)和沉淀池(3),所述好氧池(2)内部设有用于附着微生物的浮动填料(8),所述浮动填料(8)设置为能够在所述好氧池(2)内浮动,以使得所述微生物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依次串联的兼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能够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同时降低污水内悬浮物浓度,使得污水最终达标排放,利用多级生物强化处理单元组合沉淀过滤保障结构,使得系统处理效果稳定,能够抵御冲击负荷,适合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实际需求,适宜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水环境问题正日益突出。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将大大减轻水体污染,地区水环境将极大地改善,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其中,村落分散式污水处理由于设施技术选择不合理,处理能力不足,设计参数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和渗入地下,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极大阻碍了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新农村建设和基础配套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需改善水环境以使村落生态系统运行进入良性循环。
目前村落污水处理主要采用常规技术,分为生物处理和生态处理两大类,其中生物处理以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SBR和MBR等方法为主,生态处理常用的是人工湿地和土壤渗滤技术等。但是目前常用的村落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普遍存在处理效果不稳定、易堵塞、管理养护复杂、建设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缺少适宜各种场合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种能够抵御冲击负荷,处理效果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串联在一起以供污水依次流经的兼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好氧池内部设有用于附着微生物的浮动填料,所述浮动填料设置为能够在所述好氧池内浮动,以使得所述微生物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
可选地,所述好氧池内设有第一上罩网和第一下托板,所述浮动填料设置在所述第一上罩网和所述第一下托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浮动填料采用多孔网状聚合物填料;和/或
所述好氧池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好氧池串联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兼氧池内设有第二上罩网和第二下托板,所述第二上罩网和所述第二下托板之间设有用于附着微生物的悬挂滤料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悬挂滤料的固定单元。
可选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上罩网和所述第二下托板之间的竖杆。
可选地,所述兼氧池顶部设有隔臭封板。
可选地,所述兼氧池和所述好氧池底部设有曝气装置和用于定期排除脱落的生物膜残体的生物排泥管。
可选地,所述兼氧池和所述好氧池之间通过生物折流管相连,所述好氧池和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沉淀折流管相连,所述生物折流管和所述沉淀折流管设置为能够伸入所述曝气装置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斜流沉淀器,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用于排除斜流沉淀所产生的污泥的沉淀排泥管。
可选地,所述沉淀池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串联有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难降解有机物的过滤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依次串联的兼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能够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同时降低污水内悬浮物浓度,使得污水最终达标排放。可以说,本实用新型利用多级生物强化处理单元组合沉淀过滤保障结构,使得系统处理效果稳定,能够抵御冲击负荷,非常适合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实际需求,在生态文明高度重视的新时代,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中好氧池内部设有能够在池内往复翻滚的浮动填料,从而实现浮动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与污水之间的充分接触,能够强化处理效果,同时,浮动填料在浮动过程中还能够带动好氧池内污水的流动,进而对池内沉积的污泥进行冲洗,避免堵塞,省去了繁琐的反冲洗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兼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第一上罩网,5—第一下托板,6—沉淀折流管,7—出水口,8—浮动填料,9—斜流沉淀器,10—过滤器,11—隔臭封板,12—第二上罩网,13—第二下托板,14—沉淀排泥管、15—原水入口、16—悬挂滤料、17—曝气装置、18—生物排泥管、19—生物折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串联在一起以供污水依次流经的兼氧池1、好氧池2和沉淀池3,所述好氧池2内部设有用于附着微生物的浮动填料8,所述浮动填料8设置为能够在所述好氧池2内浮动,以使得所述微生物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
污水处理过程中,村落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经调节、沉淀等预处理之后,从原水入口15依次流经兼氧池1、好氧池2和沉淀池3,经过上述多级处理后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其中,兼氧池1能够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好氧池2能够将小分子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是更小的有机物,沉淀池3则用于对好氧池2出水作深度沉淀处理,降低悬浮物的浓度,以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可以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依次串联的兼氧池1、好氧池2和沉淀池3,能够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同时降低污水内悬浮物浓度,使得污水最终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利用多级生物强化处理单元组合沉淀过滤保障结构,使得系统处理效果稳定,能够抵御冲击负荷,非常适合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实际需求,能够实现在低运行成本、低管理养护的基础上稳定达标运行,在生态文明高度重视的新时代,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中好氧池2内部设有能够在池内往复翻滚的浮动填料8,从而实现浮动填料8上附着的微生物与污水之间的充分接触,能够强化处理效果,同时,浮动填料8在浮动过程中还能够带动好氧池2内污水的流动,进而对池内沉积的污泥进行冲洗,避免堵塞,省去了繁琐的反冲洗操作。
为了保证浮动填料8能够在好氧池2内浮动,避免浮动填料8落入池底,进而影响浮动填料8内微生物与污水之间的充分接触,所述好氧池2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上罩网4和第一下托板5,所述浮动填料8设置在所述第一上罩网4和所述第一下托板5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上罩网4和第一下托板5不会对污水的流动造成影响,能够供污水穿过,但将限制浮动填料8穿过,由此,确保浮动填料8将在第一上罩网4和第一下托板5之间浮动,实现浮动填料8上附着的微生物与污水之间的充分接触,能够强化处理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浮动填料8采用多孔网状聚合物填料,浮动填料8的密度接近水,可采用聚氨酯类填料。处理前,浮动填料8位于第一上罩网4和第一下托板5之间,随后根据待处理水质的特点,优选向池内投加定向强化的专属微生物,例如,对于村落水来说,具有氮磷含量高、悬浮物多的特点,因此,可向池内投加脱氮除磷效果好、悬浮物耐受高的微生物,以使微生物附着在浮动填料8上后,对村落水进行针对性处理。
可以理解地,为提高处理效果,所述好氧池2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好氧池2串联在一起。兼氧池1出水经多级好氧池2处理后,进入沉淀池3作深度沉淀处理。
其中,兼氧池1为封闭结构,防止臭气影响公共卫生,但兼氧池1上设有高位排气孔,以保证系统安全。所述兼氧池1内设有第二上罩网12和第二下托板13,所述第二上罩网12和所述第二下托板13之间设有用于附着微生物的悬挂滤料16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悬挂滤料16的固定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单元的设置需同时保证污水的正常流通和对悬挂滤料16的固定,以实现悬挂滤料16上附着的微生物与污水之间的充分接触,其中,悬挂滤料16采用塑料网状填料,作为兼氧微生物的聚集场所。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上罩网12和所述第二下托板13之间的竖杆。当然,竖杆的数量可设置多个,多个竖杆间隔设置在第二上罩网12和所述第二下托板13之间,保证悬挂滤料16在池内分散均匀,使悬挂滤料16上附着的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具体地,竖杆的顶部连接于第二上罩网12,而竖杆的底部则连接于第二下托板13。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上罩网4和第二上罩网12采用相同的材质,如尼龙等合成纤维材质,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既不妨碍污水流通,又能便于竖杆进行固定,阻碍浮动填料8通过。而第一下托板5和第二下托板13采用玻璃钢格栅结构。
此外,所述兼氧池1顶部设有隔臭封板11,以防止兼氧池1的臭气污染周边环境。本实用新型不对隔臭封板11的结构和材质作具体限制,只要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即可。具体而言,兼氧池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述隔臭封板11、第二上罩网12、悬挂滤料16和第二下托板13。
所述兼氧池1和所述好氧池2底部设有曝气装置17和用于定期排除脱落的生物膜残体的生物排泥管18。利用曝气装置17控制兼氧池1和好氧池2中的DO浓度,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在本实施方式中,曝气装置17为薄膜曝气头,能够产生大量微孔气泡,实现均匀曝气。设置过程中,薄膜曝气头数量为多个且均匀铺设在池底。曝气装置17的运行方式采用间歇曝气,由此可以大幅降低曝气能耗,显著降低运行成本,而且可以降低污泥产量,减少养护操作。生物排泥管18则能够用于定期排除微生物增殖产生的有机污泥和部分无机颗粒物。
由于兼氧池1内以兼氧微生物为主,因此利用曝气装置17控制曝气量,保证DO浓度在0.5-1mg/L之间的低曝气条件,以适宜兼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将污水净化控制在水解阶段,对污染物进行初步降解,并与无机污泥一起沉淀去除。而好氧池2内需控制曝气量来保证DO浓度在1-2mg/L之间,同时,由于好氧池2内采取间歇曝气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浮动填料内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同时能够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符合工程实际需求。并且,曝气过程中能够实现浮动填料8在第一上罩网4和第一下托板5之间的往复翻滚,从而不仅达到与污水间充分接触的目的,还能够利用浮动填料8带动池内污水和气体的流动,以对池内沉积污泥达到冲洗的目的,使得污泥能够定期从生物排泥管18排出,避免后续繁琐的反冲洗操作。另外,由于好氧池2内曝气装置17的曝气强度要强于兼氧池1内曝气装置17的曝气强度,因此,第一上罩网4的固定强度要高于第二上罩网12的固定强度,举例来说,若第一上罩网4采用四根螺栓进行固定,第二上罩网12则需采用超过四根螺栓进行固定,如十根等。
为保证污水的连续流通,所述兼氧池1和所述好氧池2之间通过生物折流管19相连,所述好氧池2和所述沉淀池3之间通过沉淀折流管6相连,从而实现多级折流,保障处理效果。其中,所述生物折流管19设置为能够伸入所述曝气装置17的底部。进一步地,生物折流管19和沉淀折流管6分别从兼氧池1或好氧池2的顶部引出,并延伸至下一个池子的底部,从而进一步保证污水能够与好氧池2内浮动填料8充分接触,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浅层沉淀理论,为使得末级好氧池2出水能够得到深度沉淀处理,显著降低悬浮物浓度,所述沉淀池3内设有斜流沉淀器9,所述沉淀池3底部设有用于排除斜流沉淀器9所产生的污泥的沉淀排泥管14。其中,所述沉淀折流管6设置为能够延伸至斜流沉淀器9底部,保证污水能够经斜流沉淀器9充分沉淀。当然,所述沉淀池3具有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上串联有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难降解有机物的过滤器10。过滤器10可设置为超滤膜、石榴石等材质,以进一步提高悬浮物出水浓度,以满足更高的水质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过程中,村落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经调节、沉淀等预处理之后,从原水入口15依次流经兼氧池1、好氧池2和沉淀池3;
在兼氧池1中,通过控制低溶解氧条件,将污水净化控制在水解阶段,对污染物进行初步降解,并与无机污泥一起沉淀去除,兼氧池1顶部出水并通过生物折流管19进入好氧池2;
在好氧池2中,能够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甚至更小的有机物,曝气装置17曝气时,污水与浮动填料8内部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发生吸附、过滤、微生物降解等复合作用,显著降低水中的COD、NH3-N和SS浓度;停止曝气时浮动填料8在水中呈悬浮态,厌氧微生物发挥主要作用,实现反硝化脱总氮功能;好氧池2可根据需要设置多组,末级好氧池2顶部出水并通过沉淀折流管6进入沉淀池3;
在沉淀池3中,随污水水位上升经过浅层沉淀的斜流沉淀器9,深度沉淀生物体系出水中的悬浮物,处理达标的污水经出水口7排出;为适应较为严格的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在沉淀池3出水口7处可增设过滤器10,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难降解有机物,最终出水口7可直接排放或作绿化、景观用水等回用用途。
兼氧池1、好氧池2和沉淀池3底部均设有积泥单元,定期排放排泥,作外运堆肥或卫生处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在一起以供污水依次流经的兼氧池(1)、好氧池(2)和沉淀池(3),所述好氧池(2)内部设有用于附着微生物的浮动填料(8),所述浮动填料(8)设置为能够在所述好氧池(2)内浮动,以使得所述微生物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2)内设有第一上罩网(4)和第一下托板(5),所述浮动填料(8)设置在所述第一上罩网(4)和所述第一下托板(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填料(8)采用多孔网状聚合物填料;和/或
所述好氧池(2)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好氧池(2)串联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池(1)内设有第二上罩网(12)和第二下托板(13),所述第二上罩网(12)和所述第二下托板(13)之间设有用于附着微生物的悬挂滤料(16)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悬挂滤料(16)的固定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上罩网(12)和所述第二下托板(13)之间的竖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池(1)顶部设有隔臭封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池(1)和所述好氧池(2)底部设有曝气装置(17)和用于定期排除脱落的生物膜残体的生物排泥管(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池(1)和所述好氧池(2)之间通过生物折流管(19)相连,所述好氧池(2)和所述沉淀池(3)之间通过沉淀折流管(6)相连,所述生物折流管(19)和所述沉淀折流管(6)设置为能够伸入所述曝气装置(17)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内设有斜流沉淀器(9),所述沉淀池(3)底部设有用于排除斜流沉淀所产生的污泥的沉淀排泥管(14)。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具有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上串联有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难降解有机物的过滤器(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95271.XU CN212127905U (zh) | 2020-04-07 | 2020-04-07 |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95271.XU CN212127905U (zh) | 2020-04-07 | 2020-04-07 |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27905U true CN212127905U (zh) | 2020-12-11 |
Family
ID=73687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95271.XU Active CN212127905U (zh) | 2020-04-07 | 2020-04-07 |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27905U (zh) |
-
2020
- 2020-04-07 CN CN202020495271.XU patent/CN2121279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49496B (zh) | 一种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方法及人工湿地结构 | |
CN102775025B (zh) | 高效低能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1268652Y (zh)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2811734A (zh) | 一种生物-生态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868926A (zh) | 污水复合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 |
CN1789175A (zh) | 厌氧跌水充氧人工湿地组合小型污水除磷脱氮方法 | |
CN100545109C (zh) | 组合式养殖废水净化方法及装置 | |
CN110002593B (zh) | 一种一体化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1786764A (zh) |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483805B (zh) | 一种一体化多功能人工湿地处理装置 | |
CN109574391B (zh) | 补水水系异位生态沟渠污染拦截净化方法 | |
CN113429084A (zh) | 一种工业产业园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回用工艺 | |
CN211644786U (zh) | 新农村生活污水生化湿地生态净化系统 | |
CN212127905U (zh) |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1386444A (zh) |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系统 | |
CN111186966A (zh)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和工艺 | |
CN217297598U (zh) | 一种高污染负荷人工湿地模块化单元 | |
CN1251976C (zh) | 污水深度处理生物滤塔 | |
CN211141836U (zh) | 废纸再生造纸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2504433U (zh) | 一种基于超微分离及好氧生化处理的黑臭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 |
CN210796140U (zh)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0215087U (zh) | 一种黑臭水体的成套处理系统 | |
CN107162197A (zh) | 三阶o/a分散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和方法 | |
CN209872686U (zh) | 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8249624B (zh) | 基于活性炭滤膜技术的水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