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1588U - 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21588U CN212121588U CN202020670003.7U CN202020670003U CN212121588U CN 212121588 U CN212121588 U CN 212121588U CN 202020670003 U CN202020670003 U CN 202020670003U CN 212121588 U CN212121588 U CN 2121215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mould
- self
- adaptive
- coo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617 Mang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UFGZSIPAQKLCGR-UHFFFAOYSA-N chromium carbide Chemical compound [Cr]#C[Cr]C#[Cr] UFGZSIPAQKLCG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3470 tongba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具体涉及钢料锻造领域,包括模具固定架,所述模具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模具固定架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模具,两个所述支撑模具相对的一侧卡接有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液压杆和支撑模具对模具进行固定,当注塑完成后,液压杆带动支撑模具打开,从而第二模具没有了支撑模具的支撑力后会因重力而下降,实现与第一模具的自动分离,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脱模操作;通过设置冷却处理箱对进入冷却处理箱内部的第二模具进行降温处理,从而缩短钢料冷却的时间,加快了整体生产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料锻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
背景技术
钢料锻造是指采用锻造方法生产出来的各种钢材和钢料,是钢材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即锻造过程,早期的锻钢技术是铁匠打造出来的,进入19世纪以来,现代锻钢技术开始发展,为了锻造钢材,工人们必须将金属加热到较高的温度,通过注入固定的模具内部,以便将其塑造成型,待其冷却后完成脱模工序即完成对钢料的生产。
但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钢料的注塑成型工艺,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
一、现有的钢料在通过高温金属注塑后,由于模具本身在固定上较为复杂,通常需要人工对模具进行脱模处理,从而无法实现模具的自适应脱模,因此较为费时费力,实用性较低;
二、在对注塑成型后的钢料进行冷却处理时,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等其自动冷却后再进行脱模处理,但钢料自动冷却的时间较慢,这样的冷却方式极大的拉长了整体生产线进度,工作效率较低。
因此,现亟需提供具有冷却功能的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通过设置液压杆和支撑模具对模具进行固定,当注塑完成后,液压杆带动支撑模具打开,从而第二模具没有了支撑模具的支撑力后会因重力而下降,通过设置冷却处理箱对进入冷却处理箱内部的第二模具进行降温处理,从而缩短钢料冷却的时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包括模具固定架,所述模具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模具固定架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模具,两个所述支撑模具相对的一侧卡接有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位于第一模具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模具的顶部与第一模具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模具固定架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处理箱,所述冷却处理箱的外表面缠绕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处理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活动卡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伸缩弹簧,所述冷却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口贯穿第一模具并延伸至第一模具的外部与第二模具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冷却处理箱的外部与第二模具活动卡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轮,两个所述滑轮均活动卡接在冷却处理箱的内表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护块,两个所述防护块相对的一侧均与伸缩弹簧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块为耐磨损材质构件,具体材料可以为高锰钢或碳化铬中的一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水泵上方的隔板,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散热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贯穿隔板,且所述散热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位于隔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液压杆和支撑模具对模具进行固定,当注塑完成后,液压杆带动支撑模具打开,从而第二模具没有了支撑模具的支撑力后会因重力而下降,实现与第一模具的自动分离,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脱模操作;
2、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冷却处理箱对进入冷却处理箱内部的第二模具进行降温处理,从而缩短钢料冷却的时间,加快了整体生产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处理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箱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模具固定架;2、进料口;3、液压杆;4、支撑模具;5、第一模具;6、第二模具;7、冷却处理箱;8、散热管;9、冷却水箱;10、支撑杆;11、支撑板;12、伸缩杆;13、伸缩弹簧;14、滑轮;15、防护块;16、水泵;17、隔板;18、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包括模具固定架1,模具固定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2,模具固定架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3,两个液压杆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模具4,两个支撑模具4相对的一侧卡接有第一模具5和第二模具6,第二模具6位于第一模具5的下方,且第二模具6的顶部与第一模具5的底部相贴合,模具固定架1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处理箱7,冷却处理箱7的外表面缠绕有散热管8,散热管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9,冷却处理箱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外表面活动卡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伸缩弹簧13,冷却水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6,
其中,进料口2贯穿第一模具5并延伸至第一模具5的外部与第二模具6连接。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2,支撑杆10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杆10的一端均延伸至冷却处理箱7的外部与第二模具6活动卡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液压杆3和支撑模具4对模具进行固定,当注塑完成后,液压杆3带动支撑模具4打开,从而第二模具6没有了支撑模具4的支撑力后会因重力而下降,实现与第一模具5的自动分离,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脱模操作;通过设置冷却处理箱7对进入冷却处理箱7内部的第二模具6进行降温处理,从而缩短钢料冷却的时间,加快了整体生产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3,支撑板1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轮14,两个滑轮14均活动卡接在冷却处理箱7的内表面。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两个滑轮14,从而减小支撑板11与冷却处理箱7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4,伸缩杆1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护块15,两个防护块15相对的一侧均与伸缩弹簧13固定连接,防护块15为耐磨损材质构件,具体材料可以为高锰钢或碳化铬中的一种。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耐磨损材质构件的防护块15,从而减小伸缩弹簧13与支撑板11间的磨损,延长伸缩弹簧13的使用寿命。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5,冷却水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水泵16上方的隔板17,水泵16的输出端与散热管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水泵16的输入端贯穿隔板17,且散热管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软管18,软管18位于隔板17的上方。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隔板17,从而将冷却水箱9分出储水室和循环室,并利用水泵16将冷却水送入散热管8的内部实现冷却水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第一步骤:首先通过进料口2向第一模具5和第二模具6的内部注入高温金属溶液;
第二步骤:当注塑完成后,打开液压杆3带动支撑模具4向两侧移动,此时第二模具6没有了支撑模具4的支撑力后会因重力而下降,实现与第一模具5的自动分离;
第三步骤:当第一模具5进入冷却处理箱7的内部后,打开水泵16将冷却水送入散热管8的内部,对冷却处理箱7以及冷却处理箱7的内部进行散热,当冷却完成后,将第二模具6取出并将加工好的零件取出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包括模具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2),所述模具固定架(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3),两个所述液压杆(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模具(4),两个所述支撑模具(4)相对的一侧卡接有第一模具(5)和第二模具(6),所述第二模具(6)位于第一模具(5)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模具(6)的顶部与第一模具(5)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模具固定架(1)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处理箱(7),所述冷却处理箱(7)的外表面缠绕有散热管(8),所述散热管(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9),所述冷却处理箱(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外表面活动卡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伸缩弹簧(13),所述冷却水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贯穿第一模具(5)并延伸至第一模具(5)的外部与第二模具(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0)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撑杆(10)的一端均延伸至冷却处理箱(7)的外部与第二模具(6)活动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轮(14),两个所述滑轮(14)均活动卡接在冷却处理箱(7)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护块(15),两个所述防护块(15)相对的一侧均与伸缩弹簧(1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块(15)为耐磨损材质构件,具体材料可以为高锰钢或碳化铬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水泵(16)上方的隔板(17),所述水泵(16)的输出端与散热管(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6)的输入端贯穿隔板(17),且所述散热管(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软管(18),所述软管(18)位于隔板(17)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70003.7U CN212121588U (zh) | 2020-04-28 | 2020-04-28 | 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70003.7U CN212121588U (zh) | 2020-04-28 | 2020-04-28 | 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21588U true CN212121588U (zh) | 2020-12-11 |
Family
ID=73691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70003.7U Active CN212121588U (zh) | 2020-04-28 | 2020-04-28 | 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21588U (zh) |
-
2020
- 2020-04-28 CN CN202020670003.7U patent/CN2121215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130959A (zh) | 一种集装箱角件成型铸造模具及其制备工艺 | |
CN203599476U (zh) | 金属型模具及金属型铸造设备 | |
CN212121588U (zh) | 一种钢料锻造的可自适应固定模具 | |
CN203599478U (zh) | 砂芯、金属型模具及金属型铸造设备 | |
CN211389857U (zh) | 注塑模具 | |
CN211492593U (zh) | 一种铰接结构注塑模具 | |
CN219074296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机械配件毛坯铸造模具 | |
CN220005888U (zh) | 一种铸钢件浇铸模具 | |
CN112605363A (zh) | 一种具有辅助推料机构的铝压铸成型模具 | |
CN214417631U (zh) | 一种便于提高钢管生产效率的挤压铸造模具 | |
CN114654651B (zh) | 一种冰箱门体发泡模具的开模装置 | |
CN207593324U (zh) | 一种大型复杂腔体类压铸件端面的加工夹具 | |
CN214488744U (zh) | 一种快速冷却的铸造模具 | |
CN212666551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脱模机构 | |
CN210059609U (zh) | 一种模具生产用脱模装置 | |
CN217319454U (zh) | 一种型腔深且壁薄的冷冻模具 | |
CN206925300U (zh) | 压铸模具 | |
CN212042165U (zh) | 一种防止翻孔开裂的模具 | |
CN207044497U (zh) | 一种阀门内衬橡胶成形模具 | |
CN221161292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生产用夹具 | |
CN213469313U (zh) | 一种循环式冷却效果好的冲压模具座 | |
CN220679281U (zh) | 一种一体化砂型铸造成型结构 | |
CN223028449U (zh) | 一种电机机壳铸造脱模装置 | |
CN221641687U (zh) | 一种快速散热的塑胶模具 | |
CN214557083U (zh) | 带轮轴的闭式锻造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