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1169U -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21169U CN212121169U CN202020032197.8U CN202020032197U CN212121169U CN 212121169 U CN212121169 U CN 212121169U CN 202020032197 U CN202020032197 U CN 202020032197U CN 212121169 U CN212121169 U CN 2121211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rbage
- unit
- circuit board
- plate
- control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破袋单元,用于将包裹垃圾的垃圾袋破开使得垃圾袋中的垃圾散出;垃圾固液分离单元,与垃圾破袋单元通过第一传送带相衔接,用于实现垃圾的固液分离;垃圾分类单元,与垃圾固液分离单元通过第二传送带相衔接,用于分开轻质垃圾和重质垃圾;控制柜,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内的智能控制电路板,嵌设在柜体上的操作件、显示屏,智能控制电路板与操作件、显示屏、垃圾破袋单元、垃圾固液分离单元、垃圾分类单元、第一传送带、第二传动带分别电连接,用于控制垃圾破袋单元、垃圾固液分离单元、垃圾分类单元、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协调工作。该垃圾处理装置对垃圾的处理效率高且故障率低,使用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垃圾分类处理的工作也不断的在加强,垃圾进行分类后可以对部分垃圾重新利用,变废为宝。尤其是对厨余垃圾的处理更为迫切需要。
公开为CN110586629A(申请号为201911028322.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垃圾粗处理方法》,其中公开的垃圾粗处理方法为,将垃圾导入垃圾分选装置内分散;将分散后的垃圾导入打碎装置内打碎,通过分散器散开后的垃圾,导出至翻滚振动装置内,利用翻滚振动装置将破碎后的垃圾中的轻质物料及重质物料进行分离,采用冲水分离装置实施对垃圾碎片的分选,使得冲水分离装置导出较轻的垃圾和较重的垃圾,然后将冲水分离装置导出的轻质垃圾晾干后,导出至垃圾分类装置内,利用垃圾分类装置对颗粒中的可利用塑料颗粒、薄膜等垃圾剔除,将剔除后的两种垃圾导出至垃圾压缩装置内进行压缩。该垃圾处理流程步骤多,特别还冲水分离以及进行晾晒,对垃圾的分类处理过程耗时长,且需要占用空间进行晾晒,对天气的要求高且操作的方便性差。
另外在各分步骤中,当前的装置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进行垃圾的破碎工作时,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人工破袋的放置进行塑料袋的破袋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差,且破袋效率低,很难满足破袋量要求。而目前使用的垃圾破袋机也存在垃圾袋缠绕转轴、无法有效实现障碍物避让等问题。在进行垃圾的固液分离过程中,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螺杆的旋转压缩垃圾,一方面垃圾袋会在螺杆上进行缠绕,随着螺杆上缠绕量的增加会影响螺杆的正常转动,另一方面在出现大块硬质物体时,会卡住螺杆而无法转动,还需进行拆解维修,故障率高,垃圾的固液分离效率低。在轻质垃圾和重质垃圾的分类过程中,分类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垃圾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在破袋时能够可靠实现硬物避让,避免垃圾袋缠绕转轴,保证持续工作的垃圾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在固液分离时故障率低、工作可靠的垃圾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垃圾分类结构简单,能从垃圾中快速分离出破碎后的垃圾中的轻质塑料,工作效率高的垃圾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垃圾破袋单元,用于将包裹垃圾的垃圾袋破开使得垃圾袋中的垃圾散出;
垃圾固液分离单元,与垃圾破袋单元通过第一传送带相衔接,用于实现垃圾的固液分离;
垃圾分类单元,与垃圾固液分离单元通过第二传送带相衔接,用于分开轻质垃圾和重质垃圾;
控制柜,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内的智能控制电路板,嵌设在柜体上的操作件、显示屏,所述智能控制电路板与操作件、显示屏、垃圾破袋单元、垃圾固液分离单元、垃圾分类单元、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分别电连接,用于控制垃圾破袋单元、垃圾固液分离单元、垃圾分类单元、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自动智能协调工作。
优选地,所述垃圾破袋单元的上游还设置有垃圾投放单元,所述垃圾投放单元包括投放料斗,所述投放料斗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与垃圾破袋单元相衔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垃圾破袋单元包括
箱体,向下开口设置,所述箱体的顶板上设置有入料口;
转轴,穿设在箱体内,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破袋棒;
驱动机构,与转轴驱动连接,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破袋板,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破袋板匹配于转轴在箱体内的长度面向转轴,所述破袋板自上而下向靠近转轴的方向倾斜,并且破袋板相对于转轴弹压设置。
为了避免一个区域出现大块硬物时影响其他区域的破袋工作,所述破袋板包括依次排列的多块板体,每个板体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箱体的侧板上,每个板体的下端和箱体的侧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弹性件;
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对应于每个板体设置有能够检测板体弹压状态的状态传感器,所述状态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为了避免转轴上发生袋体缠绕的情况,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吹气机构,所述吹气机构的出气方向与转轴下部的外周壁相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
机架;
筒体,支撑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以及位于底部的出料口;
压板,边缘匹配于筒体的内壁而设置在筒体内;
第一驱动机构,与压板驱动连接,并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驱动压板沿筒体的轴向移动;
接液盒,能匹配对接在筒体的出料口上,所述接液盒的顶板上设置有小孔;
第二驱动机构,与接液盒驱动连接,并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驱动接液盒相对于筒体的出料口移动而对接在出料口上、打开出料口。
为了更好的将固液分离后的固体垃圾排出,所述筒体顶部上对应于出料口的上方设置有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喷气机构,为了对接液盒上的小孔进行冲洗,避免接液盒上的小孔发生堵塞,所述筒体顶部上对应于出料口的上方设置有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喷水机构。
为了方便实现自动进料,所述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还包括挡料板以及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驱动挡料板相对于筒体的进料口进行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垃圾分类单元包括
分类箱,向下开口设置,所述分类箱的顶板上设置有入口,分类箱的侧板上相对设置有进风口和轻质垃圾出口;
料盘,设置在分类箱的上方,所述料盘上对应于分类箱的入口设置有送料口;
风机,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出口连接在分类箱的进风口上;
振动驱动机构,与料盘相连接,并且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驱动料盘进行振动。
为方便导出轻质垃圾,避免轻质垃圾在风机的作用下乱飞,同时避免轻质垃圾返回至分类箱中而随着重质垃圾一起排出,所述分类箱上对应于轻质垃圾出口向外延伸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向下弯折且收缩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垃圾处理装置能够在控制柜的自动控制下依次完成垃圾的破袋、固液分离以及轻重质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方便处理后的垃圾进行分类利用。并且各个单元能够持续且配合进行工作,对垃圾的处理效率高且故障率低,使用可靠性高。并且各个单元还能够独立进行自身的工作,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使用,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破袋单元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破袋单元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固液分离单元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固液分离单元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分类单元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分类单元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投放待处理垃圾的垃圾投放单元500、用于将塑料袋装垃圾的垃圾袋破开使得垃圾袋中的垃圾散出垃圾破袋单元100、用于实现垃圾的固液分离的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用于分开轻质垃圾和重质垃圾的垃圾分类单元300以及分别与垃圾散出垃圾破袋单元100、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垃圾分类单元300电连接的控制柜400,各单元之间通过传动带进行衔接,其中投放单元500 位于垃圾破袋单元100的上游,投放单元500通过第三传送带600与垃圾破袋单元100 相衔接,进而将投入的垃圾运送至垃圾破袋单元100中进行处理,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 位于垃圾破袋单元100的下游,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与垃圾破袋单元100通过第一传送带101相衔接,进而垃圾破袋单元100将破袋处理后的垃圾通过第一传送带101运送至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中进行处理,垃圾分类单元300位于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的下游,垃圾分类单元300与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通过第二传送带29相衔接,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处理后获取的半干垃圾经第二传送带29运送至垃圾分类单元300中进行处理,进而在垃圾分类单元300实现轻质垃圾和重质垃圾的分类,如此可以将获取到的轻质垃圾和重质垃圾进行后续的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单元300也可以设置第四传送带 34以方便将获取的重质垃圾输送出去以进行后续的处理。
控制柜400具体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内的智能控制电路板,嵌设在柜体上的操作件、显示屏,智能控制电路板与操作件、显示屏、垃圾破袋单元100、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垃圾分类单元300、第一传送带101、第二传送带29、第三传送带600分别电连接,用于控制垃圾破袋单元100、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垃圾分类单元300、第一传送带101、第二传送带29、第三传送带600、第四传送带34进行协调工作。
用户可以通过操作件对该垃圾处理装置进行控制操作,而显示屏上可以显示该垃圾处理装置的运行状态。当然根据需要控制柜400上还可以设置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报警器,进而在垃圾处理装置出现故障时可以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中的垃圾投放单元500包括投放料斗以方便工作人员将待处理的垃圾投放至该投放料斗内,第三传送带600的第一端位于投放料斗的下方,如此自投放料斗投放的待处理的垃圾则掉落在第三传送带600上,第三传送带600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输送至垃圾破袋单元100中进行破袋处理。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垃圾破袋单元包括箱体11、转轴12、驱动机构 13、破袋板14、弹性件15以及吹气机构17,其中驱动机构13和吹气机构17分别与控制柜400内的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箱体11向下开口设置,该箱体11的顶板上设置有入料口,并且箱体11的顶板上对应于入料口设置有料斗18,如此待破袋的垃圾可以投入至料斗18中而进入到箱体11内进行垃圾袋的破袋处理。
转轴12靠近箱体11的一侧穿设在箱体11内,转轴12上设置有多个破袋棒121,这些破袋棒121沿转轴12的周向和轴向均匀的分布在转轴12上,其中破袋棒121距离箱体11的一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小基本无法通过垃圾。
驱动机构13设置在箱体11外,该驱动机构13包括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机以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还与转轴12传动连接,进而使得驱动机构13驱动转轴12进行转动。其中传动组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各种能够实现传动的机构。
破袋板14设置在箱体11内,并且破袋板14匹配于转轴12在箱体11内的长度面向转轴12设置在转轴12的一侧,破袋板14自上而下向靠近转轴12的方向倾斜并且与转轴12之间具有间隙,本实施例中破袋板14的下部与转轴12相对而使得破袋板14与转轴12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破袋要求。另外为了保证破袋棒121有效的作用在袋体上而提高破袋的成功率,破袋板14的下端向转轴12方向弯折有折边40,该折边40所在平面与破袋板14所在平面的夹角为A,90°<A<180°,本实施例中A=150°,既能保证有效破袋,又能保证破袋后的垃圾能够顺利下滑至箱体11的下部。
破袋板14相对于转轴12弹压设置,具体地,破袋板14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1 的侧板上,破袋板14的下部和箱体11的侧板之间设置弹性件15。弹性件15对破袋板 14的支撑力足以满足转轴12上的破袋棒121与破袋板14配合完成垃圾袋的破袋要求,只有当转轴12与破袋板14之间经过大体积的硬物时,硬物在破袋棒121的驱动作用下对破袋板14的推力已经大于破袋时需要的支撑力时,弹性件15才会被压缩,而使得破袋板14向箱体11的侧壁压去,进而增大破袋板14与转轴12之间的距离,满足硬物的通过。
而通常硬物的长度又小于转轴12在箱体11内的长度,因此如果破袋板14为一整块板,则硬物通过时,非硬物通过区域内的垃圾袋则会直接掉落而无法成功完成破袋工作,因此本实施例中,破袋板14包括依次排列的多块板体141,箱体11内设置有连接杆16,各板体141的上端转动套设在连接杆16上,进而实现在板体141侧壁上的转动连接。每个板体141的下端和箱体11的侧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弹性件15。方便安装地,箱体11的侧板上设置有安装座151,各弹性件15均安装在安装座151上。另外箱体的内侧壁上对应于每个板体141设置有能够检测板体141弹压状态的状态传感器19,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检测,在箱体11的内侧壁上位于每个板体141的后方设置一个状态传感器19,也可以根据安装空间在其他位置安装各状态传感器19,以能够实现各板体的动作状态检测为准。其中的状态传感器19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压力传感器,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距离传感器。各状态传感器19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为了方便报警,还可以在控制柜400上设置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报警器。如此当硬物通过时,仅仅对应于硬物通过的几个板体141压向箱体11侧壁以允许硬物通过,而其他位置的垃圾正常进行破袋工作,工作过程中,动作部件少,且不影响其他垃圾袋的破袋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破袋率,并且该垃圾破袋单元能够持续正常进行工作,工作的可靠性高。当超大块的硬质垃圾将板体141压至极限位置也无法通过破袋板14与转轴12之间的空隙时,状态传感器19会检测到相应板体141的极限压制状态,进而将检测信号传送给智能控制电路板,智能控制电路板控制驱动机构13停止工作,并且控制器能够控制报警,如此不会破坏驱动机构13,并且能够及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为了避免垃圾掉落在箱体11的其他位置而无法完成破袋工作,料斗18的至少一个侧壁对应于转轴12与破袋板14之间的空隙方向向下延伸,进而将待破袋的垃圾导向至转轴12与破袋板14之间以完成破袋工作。
为了避免转轴12上发生袋体缠绕的情况,箱体11上设置有吹气机构17,吹气机构17的出气方向与转轴12下部的外周壁相切。本实施例中的吹气机构17包括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气泵、固定连接在箱体11侧壁外的主管体171以及与主管体171相连通的多个吹气嘴172,气泵和主管体171通过通气管进行连接,气泵可以外接气源,智能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气泵来控制吹气机构17的通气与否。在该垃圾破袋单元工作过程中,则控制吹气机构17持续进行工作。各吹气嘴172穿入至箱体11内并且自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各吹气嘴172的轴线与转轴12下部的外周壁相切,如此使得破碎后的垃圾袋无法贴近转轴12,进而达到不使破碎的垃圾袋缠绕转轴12的目的。
第三传送带600的第二端位于料斗18的上方,进而向料斗18内输送待处理的垃圾。垃圾经过箱体11的顶板上的入料口进入到箱体内转轴12与破袋板14之间的空隙处,转轴12上的破袋棒121刺入包裹垃圾的垃圾袋中并将垃圾袋下拉,随着与倾斜的破袋板14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垃圾袋随之被拉破,进而垃圾袋中的垃圾散出而掉落至箱体11的下部。第一传送带101的第一端伸入在箱体11的下方,如此散开的垃圾和垃圾袋则自箱体11下部的开口掉落在第一传送带101上,利用第一传送带101将破袋后的垃圾运送至下游的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中。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垃圾固液分离单元,包括机架21、支撑设置在机架21上的筒体22、设置在筒体22内的压板23、与压板23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24、接液盒25、用于驱动接液盒25进行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6、挡料板27、用于驱动挡料板27进行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28,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4、第二驱动机构26、第三驱动机构28均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进而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进行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筒体22第一端封闭设置,第二端开口设置,筒体22轴向水平地支撑设置在机架21上。筒体22压板23则自开口端伸入在筒体22内,并且压板23的边缘与筒体22的内壁相匹配,压板23的边缘可以设置相应的密封结构,保证压板23边缘与筒体22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第一驱动机构24支撑设置在机架21上,为了方便第一驱动机构24的安装,在机架21上可以设置支撑架以用于安装第一驱动机构24。该第一驱动机构2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气缸、液压缸等装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机构24采用液压缸,液压缸还连接液压缸外部的液压泵,液压缸的推杆与压板23相连接,在液压缸的作用下,推杆带动压板23能够沿筒体22的轴向方向水平移动。而控制柜400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液压缸的工作压力,进而满足不同湿度垃圾处理的需求。
筒体22上设置有进料口221以及位于底部的出料口222,本实施例中筒体22的进料口221位于筒体22第二端的顶部,筒体22的出料口222位于筒体22第一端的底部。筒体22顶部上对应于进料口221设置有进料斗223,进料斗223自筒体22向上延伸并自下而上向外倾斜,如此可以方便待固液分离的垃圾在进料斗223的作用下自进料口 221滑入到筒体22内。
本实施例中的挡料板27呈弧形而与筒体22的内壁相贴合,挡料板27连接在第三驱动机构28的驱动端,根据进料和停止进料的时机,智能控制电路板控制第三驱动机构28工作,进而挡料板27在第三驱动机构28的驱动下沿筒体22的轴向移动,从而打开和关闭进料口221。本实施例中挡料板27自筒体22的第二端插入在筒体22内,第三驱动机构28支撑设置在机架21上,为了结构的简单性以及安装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驱动机构28固定在支撑架上。第三驱动机构28可以使用气缸,当使用气缸时需要连接外部的供气装置。
为了方便排出经过固液分离后的固体垃圾,本实施例中的出料口222开至筒体22两侧的最外边缘处,即出料口222沿筒体22径向的距离等于筒体22的直径。接液盒25 则能匹配对接在筒体22的出料口222上,接液盒25的顶板251上设置有多个小孔2511。为了匹配筒体22的出料口222,同时保证推板带动筒体22内的垃圾进行挤压动作,本实施例中接液盒25的顶板251呈弧形,该接液盒25的顶板251在出料口222上对接后能够与筒体22壁匹配对接,进行使得筒体22具有完整的圆柱形空间,保证垃圾能够在筒体22内在压板23的作用下进行挤压而完成固液分离。
第二驱动机构26固定在机架21上并且驱动端与接液盒25相连接,根据工作时机,智能控制电路板控制第二驱动机构26工作,如此接液盒25在第二驱动机构26的驱动下相对于筒体22的出料口222移动而对接在出料口222上、打开出料口222。第二驱动机构26可以选择使用气缸,当使用气缸时,该第二驱动机构26还需要连接外部的供气装置。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26驱动接液盒25沿筒体22的轴向进行移动,为了保证接液盒25移动的稳定性,可以在接液盒25和机架21之间匹配设置滑动组件,如可以在接液盒25两侧的机架21上分别设置滑槽,在接液盒25上设置能够置入滑槽的滑轮,进而滑槽和滑轮构成滑动组件,保证接液盒25在机架21上移动的稳定性。
接液盒25用于盛接压板23挤压筒体22内垃圾时分离出的液体,为了方便排出接液盒25内盛接的液体,将接液盒25的底板252倾斜设置,底板252的下游部上设置有出水口,并且底板252上对应于出水口向下延伸有中空的管接头253,在管接头253上外接管体,进而可通过管体将接液盒25内的液体排出至外部的废液池或者废液桶内。当然,在管接头253或者管体上设置开关阀,该控制阀也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进而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打开和关闭,进而控制接液盒25内排放与否。
此外,在筒体22顶部上对应于出料口222的上方设置有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喷气机构,即在筒体22第一端的顶部设置该喷气机构,该喷气机构通过气管而与外部的气源进行连接,为了控制喷气机构的通断,在气管上设置开关阀,该开关阀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进而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启动打开和关闭,进而实现喷气机构的通断控制。该喷气机构可以采用高压喷气头,该喷气机构具有多个喷气口,该喷气机构的各喷气口面向出料口222伸入在筒体22内。
筒体22顶部上对应于出料口222的上方设置有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喷水机构,即在筒体22第一端的顶部设置该喷水机构,该喷水机构通过水管而与外部的水源进行连接,为了控制喷水机构的通断,在水管上设置开关阀,开关阀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进而通过控制开关阀的打开和关闭控制喷水机构的通断。该喷水机构可以采用高压喷水枪,喷水机构具有多个喷水口,喷水机构的各喷水口面向出料口222伸入在筒体22内。
第二传送带29则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电动传动带机构,第二传送带29的第一端位于筒体22出料口222下方,第二传送带29的第二端伸向垃圾分类单元的上方。
该垃圾固液分离单元的使用过程如下,控制柜400中的智能控制电路板控制该垃圾固液分离单元的各部件配合进行动作。
该垃圾固液分离单元的初始状态:挡料板27在第三驱动机构28的驱动外移,使得进料口221处于打开的状态。接液盒25在第二驱动机构26的驱动下对接在筒体22的储料口上,使得出料口222处于关闭状态。压板23位于筒体22的第二端且位于进料口 221的外侧。
S1、由垃圾送料装置将破袋处理后的厨余垃圾输入到进料斗223内,进而这些厨余垃圾经进料口221进入到筒体22内,可以通过筒体22内设置的传感器检测进入筒体22 内的垃圾量,当进入筒体22内垃圾达到设定量时,则控制第三驱动机构28驱动挡料板27向内移动,进而关闭进料口221。接着第一驱动机构24推动压板23向筒体22的第一端移动,将筒体22内的垃圾挤压推向筒体22的第一端,然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4 复位,进而将压板23拉回到筒体22的第二端,再控制第三驱动机构28驱动挡料板27 向外移动而进料口221,让进料斗223内垃圾继续输入到筒体22内。如此循环直至筒体 22内的垃圾量达到待挤压的设定量。
S2、当控制柜400接到筒体22内垃圾量达到设定值时,即自动控制第三驱动机构28驱动挡料板27向内移动,进而关闭进料口221。然后第一驱动机构24驱动压板23 向筒体22的第一端移动,进而将筒体22内的垃圾向第一端压缩,在压缩过程中第一驱动机构24输出的压力逐渐升高到设定值并保压一定时间,垃圾内的水、油等液体被挤出,如此实现垃圾的固液分离,挤出的液体经接液盒25顶板251上的小孔2511渗漏到接液盒25内,再经接液盒25的出水口流出至外接的管体内,进而流出至废液池或废液桶内。
S3、挤液结束,控制柜自动控制第二驱动机构26驱动接液盒25向筒体22的第二端方向移动,进而打开筒体22的出料口222,此时控制喷气机构工作,筒体22内被挤压过水分而分离获取的固体垃圾在顶部气压的作用下,下落到第二传送带29上,由传动带将这些分离后的固体垃圾送走到下工作位进行垃圾再分类。
S4、在出料结束后,第二驱动机构26驱动接液盒25向筒体22的第一端方向移动,进而对接在筒体22的出料口222上,此时控制喷水机构进行工作,让高压水喷洗接液盒25顶板251的小孔2511内的堵物,使之在后续的工作中漏液正常。其中小孔2511 的清洗工作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在控制柜400中预设置:在完成N次垃圾固液分离工作后自动进行一次,其中N为正整数。
S5、待接液盒25顶板251的小孔2511清洗结束,第一驱动机构24驱动压板23向筒体22的第二端移动,使得压板23位于筒体22的第二端且位于进料口221的外侧。如此循环进行S1至S5的工作,实现垃圾的固液分离。
该垃圾固液分离单元不仅可以应用于处理垃圾的固液分离,同时还可以进行其他垃圾的固液分离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垃圾固液分离单元,利用第一驱动机构24驱动压板23在筒体22内进行移动,进而可以对垃圾的挤压,使得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的过程中,该垃圾固液分离单元不会因为垃圾中存在的塑料或者块状物体而影响其正常工作,使得该垃圾固液分离单元使用的故障率低。并且对垃圾的挤压力以及挤压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对垃圾的固液分离度能够实现调整以满足不同的垃圾处理需求,满足了该垃圾固液分离单元使用的广泛性。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垃圾分类单元,包括分类箱31、料盘32、振动驱动机构、风机33,其中振动驱动机构、风机33分别与控制柜400中的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分类箱31向下开口设置,如此工作过程中可以保证重质的垃圾顺利的自分类箱31中排出。该分类箱31包括有顶板以及与顶板相连接的侧板。分类箱31 的顶板上设置有入口311。分类箱31的侧板上相对设置有进风口312和轻质垃圾出口。分类箱31通过向下延伸设置的支脚支撑在底面上,因此分类箱31的下方则具有空间,第四传送带34则伸入在该空间内而位于分类箱31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分类箱31采用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状的箱体,则进风口312和轻质垃圾出口则设置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本实施例中,入口311整体呈条状且设置在分类箱31 顶板靠近进风口312的侧边上。
分类箱31设置进风口312的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35,料盘32设置在第一支架35上,第二传送带29的第二端则位于料盘32的上方,进而第二传送带29将经过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处理后的固体垃圾经该料盘32输送至分类箱31内。第一支架35 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料盘32进行振动的振动驱动机构。该振动驱动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能够进行振动驱动的驱动器。该振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料盘32进行振动,进而使得进入料盘32内的垃圾更加松散,如此能够提高垃圾的分类效果。
料盘32上设置有送料口321,本实施例中送料口321位于料盘32底板的一侧且平行于料盘32的侧边延伸,即该送料口321也呈条状,该送料口321与分类箱31顶板上的入口311相匹配。料盘32设置该送料口321的部分位于分类箱31的上方,使得分类箱31的入口311位于送料口321的下方。料盘32的底板向送料口321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使得进入料盘32内的垃圾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进入到分类箱31中。
第一支架35旁设置有第二支架36,风机33设置在第二支架36上,并且风机33 的出口通过进风管31连接在分类箱31的进风口312上。本实施例中的风机33可以采用旋涡式风机33,这种风机33具有低气压、大风量的特点,并且这种风机33中采用变频电机,该变频电机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可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使得风机 33的出风量可调,可以针对不同质量范围的轻质垃圾进行出风量的调整,提高该垃圾分类单元的使用普遍性。
为了提高对轻质垃圾的收集效果,进风口312设置在侧板的上部,轻质垃圾出口面积大于进风口312面积,并且轻质垃圾出口在侧板上的设置位置匹配于垃圾在风机33 作用下的浮动范围。为方便导出轻质垃圾,避免轻质垃圾在风机33的作用下乱飞,分类箱31上对应于轻质垃圾出口向外延伸有导向管313。为了避免轻质垃圾返回至分类箱 31中而随着重质垃圾一起排出,导向管313向下弯折且收缩设置。
该垃圾分类单元的工作过程为:上个工序的垃圾处理装置将垃圾打碎后的垃圾送入到该垃圾分类单元的料盘32中,料盘32在振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进行振动,使得进入料盘32中的垃圾更加松散,垃圾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以及振动作用下滑动至送料口321,经送料口321和入口311进入到分类箱31中,混合的轻质垃圾和重质垃圾向下掉落,在掉落的过程中,如塑料、纸张等轻质垃圾在风机33的风力吹动作用下经分类箱31的轻质垃圾出口进入到导向管313内,并在导向管313的导向作用下逐渐聚集下落。导向管313的末端还可以连接用于收集轻质垃圾的收集器,进而将轻质垃圾排出至收集器中。或者导向管313的末端直接伸向轻质垃圾的处理装置中,进而将轻质垃圾直接导出至下以处理工序的处理装置中。而重质垃圾不会被风力吹走,进而掉落在分类箱31下方的第四传送带34上,进而通过第四传送带34传送至下一工序的处理装置中。
该垃圾分类单元可以应用在各种包括有不同质的垃圾分类应用中,如可以应用在厨余垃圾的分类中,需要前期对厨余垃圾进行脱水和粉碎后,送入该垃圾分类单元中,如此可以将厨余垃圾中的塑料、纸分离出去,进而获取剩余的重质的有机物垃圾进行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垃圾处理装置能够在控制柜400的控制下依次完成垃圾的破袋、固液分离以及轻重质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方便处理后的垃圾进行分类利用。并且各个单元能够持续且配合进行工作,对垃圾的处理效率高且故障率低,使用可靠性高。并且各个单元还能够独立进行自身的工作,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使用,使用范围广。
Claims (10)
1.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垃圾破袋单元(100),用于将包裹垃圾的垃圾袋破开使得垃圾袋中的垃圾散出;
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与垃圾破袋单元(100)通过第一传送带(101)相衔接,用于实现垃圾的固液分离;
垃圾分类单元(300),与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通过第二传送带(29)相衔接,用于分开轻质垃圾和重质垃圾;
控制柜(400),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内的智能控制电路板,嵌设在柜体上的操作件、显示屏,所述智能控制电路板与操作件、显示屏、垃圾破袋单元(100)、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垃圾分类单元(300)、第一传送带(101)、第二传送带(29)分别电连接,用于控制垃圾破袋单元(100)、垃圾固液分离单元(200)、垃圾分类单元(300)、第一传送带(101)、第二传送带(29)的协调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破袋单元(100)的上游还设置有垃圾投放单元(500),所述垃圾投放单元包括投放料斗,所述投放料斗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传送带(600),所述第三传送带(600)与垃圾破袋单元(100)相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破袋单元包括
箱体(11),向下开口设置,所述箱体(11)的顶板上设置有入料口;
转轴(12),穿设在箱体(11)内,所述转轴(12)上设置有破袋棒(121);
驱动机构(13),与转轴(12)驱动连接,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破袋板(14),设置在箱体(11)内,所述破袋板(14)匹配于转轴(12)在箱体(11)内的长度面向转轴(12),所述破袋板(14)自上而下向靠近转轴(12)的方向倾斜,并且破袋板(14)相对于转轴(12)弹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袋板(14)包括依次排列的多块板体(141),每个板体(141)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1)的侧板上,每个板体(141)的下端和箱体(11)的侧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弹性件(15);
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对应于每个板体(141)设置有能够检测板体(141)弹压状态的状态传感器(19),所述状态传感器(19)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上设置有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吹气机构(17),所述吹气机构(17)的出气方向与转轴(12)下部的外周壁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
机架(21);
筒体(22),支撑设置在机架(21)上,所述筒体(22)上设置有进料口(221)以及位于底部的出料口(222);
压板(23),边缘匹配于筒体(22)的内壁而设置在筒体(22)内;
第一驱动机构(24),与压板(23)驱动连接,并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驱动压板(23)沿筒体(22)的轴向移动;
接液盒(25),能匹配对接在筒体(22)的出料口(222)上,所述接液盒(25)的顶板(251)上设置有小孔(2511);
第二驱动机构(26),与接液盒(25)驱动连接,并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驱动接液盒(25)相对于筒体(22)的出料口(222)移动而对接在出料口(222)上、打开出料口(2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2)顶部上对应于出料口(222)的上方设置有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喷气机构,所述筒体(22)顶部上对应于出料口(222)的上方设置有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喷水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还包括挡料板(27)以及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三驱动机构(28),所述第三驱动机构(28)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驱动挡料板(27)相对于筒体(22)的进料口(221)进行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28)。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单元(300)包括
分类箱(31),向下开口设置,所述分类箱(31)的顶板上设置有入口(311),分类箱(31)的侧板上相对设置有进风口(312)和轻质垃圾出口;
料盘(32),设置在分类箱(31)的上方,所述料盘(32)上对应于分类箱(31)的入口(311)设置有送料口(321);
风机(33),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出口连接在分类箱(31)的进风口(312)上;
振动驱动机构,与料盘(32)相连接,并且与智能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在智能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驱动料盘(32)进行振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箱(31)上对应于轻质垃圾出口向外延伸有导向管(313),所述导向管(313)向下弯折且收缩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32197.8U CN212121169U (zh) | 2020-01-08 | 2020-01-08 |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32197.8U CN212121169U (zh) | 2020-01-08 | 2020-01-08 |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21169U true CN212121169U (zh) | 2020-12-11 |
Family
ID=73675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32197.8U Active CN212121169U (zh) | 2020-01-08 | 2020-01-08 |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2116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82645A (zh) * | 2022-01-24 | 2022-02-25 | 徐州中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风选垃圾处理设备 |
-
2020
- 2020-01-08 CN CN202020032197.8U patent/CN21212116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82645A (zh) * | 2022-01-24 | 2022-02-25 | 徐州中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风选垃圾处理设备 |
CN114082645B (zh) * | 2022-01-24 | 2022-04-12 | 徐州中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风选垃圾处理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85530A (zh) |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 |
CN112827865B (zh) | 一种废品剔除装置 | |
CN106391471A (zh) | 生活垃圾一体化分选机 | |
CN110076176A (zh) | 生活垃圾终端机械化分类系统及方法 | |
CN110340120A (zh) | 用于餐厨垃圾的分选设备 | |
CN210358511U (zh) | 用于餐厨垃圾的分选设备 | |
CN110884810A (zh) | 一种垃圾回收自动分类压缩存储转运设备 | |
CN212121169U (zh) |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 |
CN111112294B (zh) |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0965449U (zh) | 一种建筑垃圾破碎系统 | |
CN207371824U (zh) | 筛渣机 | |
CN110586629B (zh) | 垃圾粗处理方法 | |
CN110561649B (zh) | 垃圾处理回收系统 | |
CN211763690U (zh) | 一种垃圾固液分离装置 | |
CN111645230B (zh) | 一种用于对发泡塑料回收的车载冷压压块设备的控制系统 | |
CN211564014U (zh) | 一种易腐垃圾预处理装置 | |
CN116273921A (zh) | 一种带有拆袋平摊功能的垃圾自动分拣设备 | |
CN203124402U (zh) | 一种居民小区垃圾的集约化分类系统 | |
CN212821698U (zh) | 垃圾分离装置及系统 | |
CN210705513U (zh) | 垃圾处理回收系统 | |
CN114749241A (zh) | 一种具有高效粉碎功能的食用菌种植用废弃包装袋破碎机 | |
CN113843026A (zh) | 一种有机湿垃圾的自动分选破碎一体机 | |
CN110721988A (zh) | 垃圾分离装置及系统 | |
CN209020927U (zh) | 一种自动分类的垃圾系统 | |
KR102540070B1 (ko) | 재활용 용기 압축 및 선별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