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8715U -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8715U
CN212038715U CN201922279406.9U CN201922279406U CN212038715U CN 212038715 U CN212038715 U CN 212038715U CN 201922279406 U CN201922279406 U CN 201922279406U CN 212038715 U CN212038715 U CN 212038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extinguishing
accommodating cavity
fuse
extinguishing agent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94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东靖飞
张全灵
赵磊
李博
杨兴光
吕世东
柳艳青
徐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c Simul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re Product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Center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Department
Original Assignee
Casic Simul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re Product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Center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Depart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c Simul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re Product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Center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Department filed Critical Casic Simul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94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8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8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8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包括: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置干粉灭火剂;第二容置腔,用于容置水性灭火剂,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为相互隔绝的腔体;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控制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先后间隔打开以向着火源喷洒灭火剂。通过受控制先后向火源喷洒干粉灭火剂和水性灭火剂,以解决了现有的灭火弹灭火能力差,无法满足较高的灭火要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灭火弹。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灭火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输电线路范围和能力均在快速增加,输电线路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高压变电站,高压变电站主要特点是电压高、内部充满油性物质,一旦起火,火势传播快、火势凶猛、并且伴有高电压,普通的消防手段难以接近。目前已经公布的灭火弹难以满足灭火要求。
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734954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用途高效快速灭火弹,所述灭火弹本体上设有触发开关、控制器、反应室、喷射口,所述本体成正扁圆形设计,喷射口由多个喷射口组成并成螺旋状均等分布,并具备一定垂直角度,其中触发开关和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和反应室相连,反应室和喷射曰相连,当触发开关被触发后,控制器收到反馈会启动反应堆,最后将灭火剂从喷射口迅速喷射出去同时做360度自动高速旋转运动,因此无论灭火弹在任何火灾场景中触发,均可保证灭火弹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进行全自动360度全方位立体喷射灭火。上述灭火弹在被触发后,可以实现360度灭火,灭火剂会沿着灭火弹的飞行轨迹均匀抛洒。但是,上述灭火弹只能携带一种灭火剂,通过超细干粉灭火剂对火源的初步扑灭以后,由于超细干粉灭火剂虽然抛洒初步灭火效果较好,但是其阻燃效果不好,如果没有持续地抛洒超细干粉灭火剂,火源容易重新燃烧。导致现有的灭火弹适用范围十分有限且灭火能力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灭火弹灭火能力差,无法满足较高的灭火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灭火弹,包括:
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置干粉灭火剂;
第二容置腔,用于容置水性灭火剂,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为相互隔绝的腔体;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控制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先后间隔打开以向着火源喷洒灭火剂。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测距引信以及延时引信;所述测距引信测量复合式灭火弹与着火源的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容置腔打开向着火源喷洒干粉灭火剂;所述延时引信与所述测距引信电连接,所述延时引信延迟一定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二容置腔打开向着火源喷洒水性灭火剂。
复合式灭火弹,还包括:与所述测距引信相连的第一引爆管,所述第一引爆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受所述测距引信控制引爆;和/或,
与所述延时引信相连的第二引爆管,所述第二引爆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受所述延时引信控制引爆。
复合式灭火弹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干粉灭火剂和所述水性灭火剂的壳体,以及与所述壳体相连的弹头和推动机构;所述壳体为单独的密闭容腔。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上将所述壳体的内腔阻隔以成相互独立的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
所述测距引信容置在所述弹头的内腔中。
所述壳体为柱状结构,所述弹头和所述推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端。
所述第一引爆管为沿所述第一容置腔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引爆管为沿所述第二容置腔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结构。
所述测距引信为无线电测距引信。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第一容置腔打开,通过干粉灭火剂对火源覆盖灭火;
S2,延迟一定时间后,控制第二容置腔打开,向火源喷洒水性灭火剂,以防止火源复燃。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灭火弹,包括: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置干粉灭火剂;第二容置腔,用于容置水性灭火剂,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为相互隔绝的腔体;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控制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先后间隔打开以向着火源喷洒灭火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灭火弹可以同时携带至少两种灭火剂,并且可以根据灭火的不同阶段分时段使用,实现复合灭火。上述控制机构控制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先后间隔打开,第一容置腔内的超细干粉灭火剂其抛洒效果好、可以有效地扑灭火源,从而可以在灭火初步阶段实现对火源的初步扑灭。在灭火第二阶段,对火源抛洒阻燃效果非常好的水性灭火剂,水性灭火剂可以有效地防止火源重新燃烧,以达到最好的灭火效果。从而有效地解决现有的灭火弹只具有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虽然抛洒效果好,但其阻燃效果不好,如果没有持续的抛洒干粉灭火剂,火源非常容易重新燃烧,具有灭火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灭火弹,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测距引信以及延时引信;所述测距引信测量复合式灭火弹与着火源的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容置腔打开,向着火源喷洒干粉灭火剂;所述延时引信与所述测距引信电连接,所述延时引信延迟一定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二容置腔打开,向着火源喷洒水性灭火剂。通过上述测距引信可以有效地测量灭火弹与着火源之间的距离,并且在适当距离打开第一容置腔,向着火源喷洒干粉灭火剂,起到对火源对初步覆盖;上述延时引信可以有效地延迟一定时间后打开第二容置腔,向火源抛洒水性灭火剂,水性灭火剂对火源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水性灭火剂可以有效地防止火源重新燃烧,以达到最好的灭火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灭火弹,复合式灭火弹,还包括:与所述测距引信相连的第一引爆管,所述第一引爆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受所述测距引信控制引爆;和/或,与所述延时引信相连的第二引爆管,所述第二引爆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受所述延时引信控制引爆。控制机构控制引爆管引爆可以简单有效地打开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并且引爆管发出的爆炸力可以有效地推动灭火剂均匀地覆盖火源,从而提高灭火效果。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灭火弹,复合式灭火弹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干粉灭火剂和所述水性灭火剂的壳体,以及与所述壳体相连的弹头和推动机构;所述壳体为单独的密闭容腔。壳体为与弹头和推动机构相隔绝的单独密闭容腔,可以有效地保护灭火剂不会发生泄漏,保证灭火弹的灭火效果。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灭火弹,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上将所述壳体的内腔阻隔以成相互独立的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通过上述挡板可以简单可靠地将壳体分隔成相互独立的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从而避免第一容置腔爆炸时影响第二容置腔内的水性灭火剂,从而保障复合式灭火弹的灭火效果。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灭火弹,所述第一引爆管为沿所述第一容置腔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引爆管为沿所述第二容置腔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结构。上述长条形的管状引爆管可以有效地将第一容置腔和/或第二容置腔炸开,保证灭火剂可以均匀地喷洒在火源上,保证复合式灭火弹的灭火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灭火弹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容置腔;2-第二容置腔;3-测距引信;4-延时引信;5-第一引爆管;6-第二引爆管;7-推动机构;8-壳体;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记载了一种复合式灭火弹,如图1所示,其包括:
第一容置腔1,用于容置超细干粉灭火剂;
第二容置腔2,用于容置水性灭火剂,所述第二容置腔2与所述第一容置腔1为相互隔绝的腔体;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测距引信3以及延时引信4;所述测距引信3为无线电测距引信,所述测距引信3测量复合式灭火弹与着火源的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容置腔1打开,向着火源喷洒干粉灭火剂;所述延时引信4与所述测距引信3电连接,所述延时引信4延迟一定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二容置腔2打开,向着火源喷洒水性灭火剂。上述控制机构控制第一容置腔1和第二容置腔2先后间隔打开,第一容置腔1内的超细干粉灭火剂其抛洒效果好、可以有效地扑灭火源,从而可以在灭火初步阶段实现对火源的初步扑灭。在灭火第二阶段,对火源抛洒阻燃效果非常好的水性灭火剂,水性灭火剂可以有效地防止火源重新燃烧,以达到最好的灭火效果。从而有效地解决现有的灭火弹只具有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虽然抛洒效果好,但其阻燃效果不好,如果没有持续的抛洒干粉灭火剂,火源非常容易重新燃烧,具有灭火效果差的问题。并且,通过上述测距引信3可以有效地测量灭火弹与着火源之间的距离,并且在适当距离打开第一容置腔1,向着火源喷洒干粉灭火剂,起到对火源对初步覆盖;上述延时引信4可以有效地延迟一定时间后打开第二容置腔2,向火源抛洒水性灭火剂,水性灭火剂对火源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水性灭火剂可以有效地防止火源重新燃烧,以达到最好的灭火效果;
第一引爆管5,所述第一引爆管5与所述测距引信3相连,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内,第一引爆管5受所述测距引信3控制引爆;所述第一引爆管5为沿所述第一容置腔1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管状结构;
第二引爆管6,所述第二引爆管6与所述延时引信4相连,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2内,第二引爆管6受所述延时引信4控制引爆;所述第二引爆管6为沿所述第二容置腔2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管状结构;上述长条形的管状引爆管可以有效地将第一容置腔1和/或第二容置腔2炸开,保证灭火剂可以均匀地喷洒在火源上,保证复合式灭火弹的灭火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式灭火弹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干粉灭火剂和所述水性灭火剂的壳体8,以及与所述壳体8相连的弹头和推动机构7;所述测距引信3容置在所述弹头的内腔中,上述壳体8为柱状结构,所述弹头和所述推动机构7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8的两端。壳体8为单独的密闭容腔,其内部设置有挡板9,所述挡板9设置在所述壳体8的径向方向上将所述壳体8的内腔阻隔以成相互独立的所述第一容置腔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2。通过上述挡板9可以简单可靠地将壳体8分隔成相互独立的所述第一容置腔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2,从而避免第一容置腔1爆炸时影响第二容置腔2内的水性灭火剂,从而保障复合式灭火弹的灭火效果。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第一容置腔1打开,通过干粉灭火剂对火源覆盖灭火;
S2,延迟一定时间后,控制第二容置腔2打开,向火源喷洒水性灭火剂,以防止火源复燃。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复合式灭火弹其第一容置腔1和第二容置腔2的打开方式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1和第二容置腔2上分别设置有仓门,通过电控装置控制仓门开启,从而向火源喷洒超细干粉灭火剂以及水性灭火剂。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测距引信3的测量复合式灭火弹和火源的距离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测距引信3还可以通过红外线等方式测量复合式灭火弹和火源的距离。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复合式灭火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容置腔(1),用于容置干粉灭火剂;
第二容置腔(2),用于容置水性灭火剂;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腔(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2)相连,控制所述第一容置腔(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2)先后间隔打开以向着火源喷洒灭火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测距引信(3)以及延时引信(4);所述测距引信(3)测量复合式灭火弹与着火源的距离,并控制所述第一容置腔(1)打开,向着火源喷洒干粉灭火剂;所述延时引信(4)与所述测距引信(3)电连接,所述延时引信(4)延迟一定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二容置腔(2)打开,向着火源喷洒水性灭火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灭火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测距引信(3)相连的第一引爆管(5),所述第一引爆管(5)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内,受所述测距引信(3)控制引爆;和/或,
与所述延时引信(4)相连的第二引爆管(6),所述第二引爆管(6)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2)内,受所述延时引信(4)控制引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式灭火弹,其特征在于,复合式灭火弹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干粉灭火剂和所述水性灭火剂的壳体(8),以及与所述壳体(8)相连的弹头和推动机构(7);所述壳体(8)为单独的密闭容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内设置有挡板(9),所述挡板(9)设置在所述壳体(8)的径向方向上将所述壳体(8)的内腔阻隔以成相互独立的所述第一容置腔(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引信(3)容置在所述弹头的内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为柱状结构,所述弹头和所述推动机构(7)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8)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爆管(5)为沿所述第一容置腔(1)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引爆管(6)为沿所述第二容置腔(2)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引信(3)为无线电测距引信。
CN201922279406.9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 Active CN212038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9406.9U CN21203871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9406.9U CN21203871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8715U true CN212038715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12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9406.9U Active CN21203871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87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7141A (zh) * 2019-12-17 2020-04-03 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7141A (zh) * 2019-12-17 2020-04-03 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28708B1 (ko) 캡슐 소화 장치
KR101819663B1 (ko) 산불 진화용 공중투하 소화탄
CN203647922U (zh) 爆式灭火器
CN108543250B (zh) 一种智能多向喷射球形灭火装置
CN105423828B (zh) 一种水基灭火弹的战斗部
CN110947141A (zh)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及其使用方法
CN211751978U (zh) 一种脉冲式气溶胶灭火装置
CN212038715U (zh) 一种复合式灭火弹
CN104857652A (zh) 气溶胶灭火装置
KR101719492B1 (ko) 열감응 자동 소화 장치
CN212327260U (zh) 一种同时喷洒灭火剂的复合式灭火弹
EP3329970B1 (en) Safety system for fire suppressant distribution devices
JP2006084168A (ja) 携行型拘束網展開器および携行型拘束網展開装置
KR102690128B1 (ko) 화재진압용 소화탄
CN217131992U (zh) 一种发射或投掷用的切爆混合反应消防弹
CN204864626U (zh) 气溶胶灭火装置
CN201085867Y (zh) 具有二次扩散灭火剂功能的灭火弹
KR20120121593A (ko) 멀티작동 타입의 고체에어로졸 소화기
CN110898355A (zh) 一种同时喷洒灭火剂的复合式灭火弹
CN211033027U (zh) 一种用于消防弹抛洒的动力源
CN216777802U (zh) 灭火装置
RU111005U1 (ru) Пожаротушащая капсула
WO2020014757A1 (pt) Esfera corta-fogo
CN210873859U (zh) 一种热敏线自动灭火装置
KR102698055B1 (ko) 안정적인 커버링구조를 포함하는 질식소화포 발사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