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4205U - 单感光双摄模组及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单感光双摄模组及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4205U
CN212034205U CN202021095657.8U CN202021095657U CN212034205U CN 212034205 U CN212034205 U CN 212034205U CN 202021095657 U CN202021095657 U CN 202021095657U CN 212034205 U CN212034205 U CN 212034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ght beam
grating sheet
shading
photosen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56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冰涛
卢增
朱代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56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4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4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4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单感光双摄模组,包括第一镜头、第二镜头、半透半反镜和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镜头采集的第一光束穿透所述半透半反镜后的透射路径上;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镜头采集的第二光束经所述半透半反镜反射后的反射路径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感光双摄模组及智能终端,能使用一个感光元件实现双摄功能。

Description

单感光双摄模组及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感光双摄模组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为方便自拍,目前大部分的手机都采用前后双摄结构。双摄结构其实就是将两个单摄模组相互独立地添加到手机上,即手机上的前置摄像模组和后置摄像模组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部分,互不干扰。每个摄像模组都会包括一个镜头和感光元件,因此,目前的手机一般都包含两个镜头和两个感光元件。
然而,由于前置摄像模组和后置摄像模组一般不会同时工作,因此,两个感光元件一般也不会同时工作,既然两个感光元件不会同时工作,则说明理论上只需要一个感光元件即可。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双摄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其必须使用两个感光元件才能实现双摄功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感光双摄模组及智能终端,能使用一个感光元件实现双摄功能。
为达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感光双摄模组,包括第一镜头、第二镜头、半透半反镜和感光元件;
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镜头采集的第一光束穿透所述半透半反镜后的透射路径上;
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镜头采集的第二光束经所述半透半反镜反射后的反射路径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头与半透半反镜之间的光传播路径上还设有反光镜,所述半透半反镜位于所述反光镜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反光镜包括第一三棱镜和贴覆于所述第一三棱镜的斜面的反光膜;所述半透半反镜位于所述第一三棱镜一直角面的下方,所述第一镜头位于所述第一三棱镜另一直角面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半透半反镜包括第二三棱镜和贴覆于所述第二三棱镜的斜面上的半透半反膜;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三棱镜一直角面的下方,所述第二镜头位于所述第二三棱镜另一直角面的侧面。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遮光组件,所述第一遮光组件包括第一遮光栅片、相对所述第一镜头固定设置的第一底座以及驱使所述第一遮光栅片相对所述第一底座往复滑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遮光栅片滑动至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遮光栅片遮挡所述第一光束;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遮光栅片滑动至另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遮光栅片位于所述第一光束的传播路径之外。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遮光栅片滑动至遮挡所述第一光束;
第一衔铁,所述第一衔铁与所述第一遮光栅片固接;
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位于所述第一衔铁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底座固接,当所述第一电磁铁得电时,所述第一衔铁驱动靠近所述第一电磁铁以使所述第一遮光栅片脱离所述第一光束的传播路径。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遮光组件,所述第二遮光组件包括第二遮光栅片、相对所述第二镜头固定设置的第二底座以及驱使所述第二遮光栅片相对所述第二底座往复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当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遮光栅片滑动至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遮光栅片遮挡所述第二光束;当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遮光栅片滑动至另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遮光栅片位于所述第二光束的传播路径之外。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遮光栅片滑动至遮挡所述第二光束;
第二衔铁,所述第二衔铁与所述第二遮光栅片固接;
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位于所述第二衔铁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底座固接,当所述第二电磁铁得电时,所述第二衔铁驱动靠近所述第二电磁铁以使所述第二遮光栅片脱离所述第二光束的传播路径。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上述任一种单感光双摄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单感光双摄模组及智能终端,感光元件既位于第一光束的透射路径上,又位于第二光束的反射路径上,当需要使用第一镜头时,可以用手或者设置遮光机构将第二镜头挡住,此时感光元件只能接收到来自第一镜头的第一光束穿透半透半反镜后的透射光,进而配合第一镜头进行拍摄;同理,当需要使用第二镜头时,可以用手或者设置遮光机构将第一镜头挡住,此时感光元件只能接收到来自第二镜头的第二光束经半透半反镜反射后的反射光,进而配合第二镜头进行拍摄。本实施例提供的的智能终端和单感光双摄模组,只需使用一个感光元件就可以实现两个镜头的分时使用,相比传统双摄机构节省了一个感光元件,不仅提高了感光元件的利用率,还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市场经济价值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单感光双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镜头;
2、第二镜头;
3、半透半反镜;301、第二三棱镜;302、半透半反膜;
4、感光元件;
5、第一光束;
6、第二光束;
7、反光镜;701、第一三棱镜;702、反光膜;
8、第一遮光组件;801、第一遮光栅片;802、第一底座;803、第一驱动组件;8031、第一压缩弹簧;8032、第一衔铁;8033、第一电磁铁;
9、第二遮光组件;901、第二遮光栅片;902、第二底座;903、第二驱动组件;9031、第二压缩弹簧;9032、第二衔铁;9033、第二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一种可实现双摄功能的单感光双摄模组。可选的,所述智能终端可为智能手表、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等。
参见图1,单感光双摄模组包括第一镜头1、第二镜头2、半透半反镜3和感光元件4。所述感光元件4位于所述第一镜头1采集的第一光束5穿透所述半透半反镜3后的透射路径上;所述感光元件4位于所述第二镜头2采集的第二光束6经所述半透半反镜3反射后的反射路径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感光元件4既位于第一光束5的透射路径上,又位于第二光束6的反射路径上,当需要使用第一镜头1时,可以用手或者设置遮光机构将第二镜头2挡住,此时感光元件4只能接收到来自第一镜头1的第一光束5穿透半透半反镜3后的透射光,进而配合第一镜头1进行拍摄;同理,当需要使用第二镜头2时,可以用手或者设置遮光机构将第一镜头1挡住,此时感光元件4只能接收到来自第二镜头2的第二光束6经半透半反镜3反射后的反射光,进而配合第二镜头2进行拍摄。本实施例提供的的智能终端和单感光双摄模组,只需使用一个感光元件4就可以实现两个镜头的分时使用,相比传统双摄机构节省了一个感光元件4,不仅提高了感光元件4的利用率,还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市场经济价值较高。
一般地,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前摄镜头位于手机的屏幕侧,后摄镜头位于手机的后盖侧,两镜头的光轴相互平行。为了方便兼容现有的镜头布局方式,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第一镜头1与半透半反镜3之间的光传播路径上设置反光镜7,并使所述半透半反镜3位于所述反光镜7的下方。这样的布局就可以使得第一镜头1和第二镜头2的光轴相互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镜头1为前置镜头,第二镜头2为后置镜头;或者,第一镜头1为后置镜头,第二镜头2为前置镜头。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感光元件4同时处于第一光束5的透射路径和第二光束6的反射路径上,本实施例中第二镜头2的位置稍低于第一镜头1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镜7包括第一三棱镜701和贴覆于所述第一三棱镜701的斜面的反光膜702;所述半透半反镜3位于所述第一三棱镜701一直角面的下方,所述第一镜头1位于所述第一三棱镜701另一直角面的侧面。所述半透半反镜3包括第二三棱镜301和贴覆于所述第二三棱镜301的斜面上的半透半反膜302;所述感光元件4位于所述第二三棱镜301一直角面的下方,所述第二镜头2位于所述第二三棱镜301另一直角面的侧面。
具体地,贴附有反光膜702的第一三棱镜701可以对第一光束5进行折射分光,使第一光束5往下反射偏折进入半透半反镜3。半透半反膜302和第二三棱镜301可以对第一光束5进行透射,使第一光束5往下偏折进入感光元件4。由于双摄模组多用于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轻薄化是当前市场的主流趋势,使第一三棱镜701、半透半反镜3和感光元件4从上至下设置可以充分利用电子产品高度方向的空间,避免由于双摄模组过厚导致电子产品变厚情况的发生。并且,相比传统使用两个独立单摄模组的方案,本实施例中的反光镜7、半透半反镜3和感光元件4位于同一竖直空间,双摄模组的厚度(从第一镜头1到第二镜头2的尺寸)大幅减少,有利于实现智能终端的轻薄化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于一些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平面镜作为反光镜,使用半透半反屏幕作为半透半反镜3。本实施例的反光镜7使用第一三棱镜701贴覆反光膜702的结构是为了对第一光束5进行色散分光,有利于提高第一光束5的均匀性。同理,本实施例的半透半反镜3使用第二三棱镜301贴覆半透半反膜302的结构是为了对第二光束6进行色散分光,有利于提高第二光束6的反射光的均匀性。
可选的,单感光双摄模组还包括第一遮光组件8和第二遮光组件9。
其中,所述第一遮光组件8包括第一遮光栅片801、相对所述第一镜头1固定设置的第一底座802以及驱使所述第一遮光栅片801相对所述第一底座802往复滑动的第一驱动组件803。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803驱动所述第一遮光栅片801滑动至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遮光栅片801遮挡所述第一光束5;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803驱动所述第一遮光栅片801滑动至另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遮光栅片801位于所述第一光束5的传播路径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光组件8位于所述第一镜头1的下方,所述第一遮光栅片801往上滑动即可滑至第一镜头1靠近第一三棱镜701的一侧,防止第一光束5进入第一三棱镜70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803包括第一压缩弹簧8031、第一衔铁8032和第一电磁铁8033。所述第一压缩弹簧8031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遮光栅片801滑动至遮挡所述第一光束5。所述第一衔铁8032与所述第一遮光栅片801固接。所述第一电磁铁8033位于所述第一衔铁8032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底座802固接,当所述第一电磁铁8033得电时,所述第一衔铁8032驱动靠近所述第一电磁铁8033以使所述第一遮光栅片801脱离所述第一光束5的传播路径。
相应地,所述第二遮光组件9包括第二遮光栅片901、相对所述第二镜头2固定设置的第二底座902以及驱使所述第二遮光栅片901相对所述第二底座902往复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903。当所述第二驱动组件903驱动所述第二遮光栅片901滑动至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遮光栅片901遮挡所述第二光束6;当所述第二驱动组件903驱动所述第二遮光栅片901滑动至另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遮光栅片901位于所述第二光束6的传播路径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遮光组件9位于所述第二镜头2的上方,所述第二遮光栅片901往下滑动即可滑至第二镜头2靠近第二三棱镜301的一侧,防止第二光束6进入第二三棱镜301。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903包括第二压缩弹簧9031、第二衔铁9032和第二电磁铁9033。所述第二压缩弹簧9031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遮光栅片901滑动至遮挡所述第二光束6。所述第二衔铁9032与所述第二遮光栅片901固接。所述第二电磁铁9033位于所述第二衔铁9032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底座902固接,当所述第二电磁铁9033得电时,所述第二衔铁9032驱动靠近所述第二电磁铁9033以使所述第二遮光栅片901脱离所述第二光束6的传播路径。
可以理解的是,初始时,第一电磁铁8033和第二电磁铁9033均失电,第一压缩弹簧8031将第一遮光栅片801上推,第二压缩弹簧9031将第二遮光栅片901下推,感光元件4不工作。当需要使用第一镜头1进行拍摄时,为了避免第二镜头2采集的第二光束6对感光元件4构成影响,可以使第一电磁铁8033得电且保证第二电磁铁9033失电,即第一遮光栅片801和第二遮光栅片901都处于下极限位置;同理,当需要使用第二镜头2进行拍摄时,为了避免第一镜头1采集的第一光束5对感光元件4构成影响,可以使第二电磁铁9033得电且保证第一电磁铁8033失电,即第一遮光栅片801和第二遮光栅片901都处于上极限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实现遮光栅片上下滑动的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有很多,例如电机丝杆传动、微型气缸传动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单感光双摄模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①开始时,第一电磁铁8033和第二电磁铁9033均失电,第一压缩弹簧8031将第一遮光栅片801上推,第二压缩弹簧9031将第二遮光栅片901下推,感光元件4不工作;
②若需要使用第一镜头1进行拍摄,仅第一电磁铁8033得电,第一遮光栅片801在第一衔铁8032带动下往下滑动,第一镜头1采集的第一光束5经反光镜7进入半透半反镜3,其透射光束进入感光元件4,进而实现图像感光;
③若需要使用第二镜头2进行拍摄,仅第二电磁铁9033得电,第二遮光栅片901在第二衔铁9032带动下往上滑动,第二镜头2采集的第二光束6经半透半反镜3反射后进入感光元件4,进而实现图像感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单感光双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镜头、第二镜头、半透半反镜和感光元件;
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镜头采集的第一光束穿透所述半透半反镜后的透射路径上;
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镜头采集的第二光束经所述半透半反镜反射后的反射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感光双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与半透半反镜之间的光传播路径上还设有反光镜,所述半透半反镜位于所述反光镜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感光双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包括第一三棱镜和贴覆于所述第一三棱镜的斜面的反光膜;所述半透半反镜位于所述第一三棱镜一直角面的下方,所述第一镜头位于所述第一三棱镜另一直角面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感光双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半反镜包括第二三棱镜和贴覆于所述第二三棱镜的斜面上的半透半反膜;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三棱镜一直角面的下方,所述第二镜头位于所述第二三棱镜另一直角面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感光双摄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遮光组件,所述第一遮光组件包括第一遮光栅片、相对所述第一镜头固定设置的第一底座以及驱使所述第一遮光栅片相对所述第一底座往复滑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遮光栅片滑动至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遮光栅片遮挡所述第一光束;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遮光栅片滑动至另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遮光栅片位于所述第一光束的传播路径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感光双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遮光栅片滑动至遮挡所述第一光束;
第一衔铁,所述第一衔铁与所述第一遮光栅片固接;
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位于所述第一衔铁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底座固接,当所述第一电磁铁得电时,所述第一衔铁驱动靠近所述第一电磁铁以使所述第一遮光栅片脱离所述第一光束的传播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感光双摄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遮光组件,所述第二遮光组件包括第二遮光栅片、相对所述第二镜头固定设置的第二底座以及驱使所述第二遮光栅片相对所述第二底座往复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当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遮光栅片滑动至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遮光栅片遮挡所述第二光束;当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遮光栅片滑动至另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遮光栅片位于所述第二光束的传播路径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感光双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遮光栅片滑动至遮挡所述第二光束;
第二衔铁,所述第二衔铁与所述第二遮光栅片固接;
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位于所述第二衔铁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底座固接,当所述第二电磁铁得电时,所述第二衔铁驱动靠近所述第二电磁铁以使所述第二遮光栅片脱离所述第二光束的传播路径。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单感光双摄模组。
CN202021095657.8U 2020-06-12 2020-06-12 单感光双摄模组及智能终端 Active CN212034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5657.8U CN212034205U (zh) 2020-06-12 2020-06-12 单感光双摄模组及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5657.8U CN212034205U (zh) 2020-06-12 2020-06-12 单感光双摄模组及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4205U true CN212034205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7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5657.8U Active CN212034205U (zh) 2020-06-12 2020-06-12 单感光双摄模组及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42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0202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闻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计算机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0202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闻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计算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09068U (zh) 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1089193B2 (en) Camera module,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amera module
WO2021135186A1 (zh) 棱镜马达及成像系统
CN108521541B (zh) 摄像头组件及应用该摄像头组件的电子装置
CN108769325B (zh) 电子装置
WO2020042883A1 (zh) 移动终端
US20210029231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42965A1 (zh) 移动终端
CN110636193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09072539U (zh) 移动终端
US1167169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212034205U (zh) 单感光双摄模组及智能终端
EP3581981A1 (en)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6648901A (zh)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8449460A (zh) 一种多摄像头的终端设备及多摄像头组装方法
CN105163022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9639948B (zh)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US11546495B2 (en) Camera module with a reflector mounted in a display device
CN112351157A (zh)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6212125U (zh) 双面一体式摄像头
CN113691705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187971A (zh) 潜望式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3399190U (zh) 带双镜头的摄像头和带摄像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11885292A (zh) 摄像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7060735U (zh) 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