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8026U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58026U CN211958026U CN202020327615.6U CN202020327615U CN211958026U CN 211958026 U CN211958026 U CN 211958026U CN 202020327615 U CN202020327615 U CN 202020327615U CN 211958026 U CN211958026 U CN 2119580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il
- connector
- insulator
- shell
- n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DMFGNRRURHSENX-UHFFFAOYSA-N beryllium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Be].[Cu] DMFGNRRURHSEN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jack ca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所述母接头上部插接有公接头;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工作时,连接器采用铝合金外壳,使连接器更轻,屏蔽性能更好外壳更牢固,连接器采用封线体结构,连接器体积更小,防水性更好,连接器采用冷压接结构使连接器抗振性能更好,信号传输更可靠,在孔绝缘体、针绝缘体的作用下绝缘性能好,在第一挡圈、第二密封套、第一密封套和弹性第二挡圈的作用下,密封防护性更佳,且抗振动性能更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由固定端电连接器,即阴接触件(简称插座),与自由端电连接器,即阳接触件(简称插头)组成。插座通过其方(圆)盘固定在用电部件上(个别还采用焊接方式),插头一般接电缆,通过连接螺帽实现插头、插座连接;电连接器除了要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外,特别重要的要求是电连接器必须达到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其工作可靠与否直接影响飞机电路的正常工作,涉及整个主机的安危,新能源汽车主要的能源是电力,电力的传输就是新能源汽车的血脉,动力高压连接器就是连接新能源汽车血脉的关健连接器。
目前,目前的动力高压连接器多为进口的连接器,价格高,交期长等问题,在于动力高压连接器领域缺少一种价格低,交期快,高可靠性,传输能量大的动力高压连接器,且现有的连接器可靠性差,抗抗振动,防水性能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所述母接头上部插接有公接头,所述母接头包括浮动插座壳体、孔绝缘体、卡爪、孔绝缘体盖板、第一挡圈、插孔、第一尾壳体、第一密封套、线爪、第一锁定螺钉和第一尾螺帽,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孔绝缘体,所述孔绝缘体内部左侧设置有卡爪,所述孔绝缘体内部右侧设置有孔绝缘体盖板,所述壳体右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尾壳体,所述第一尾壳体右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尾螺帽,所述公接头包括第二尾壳体、第二密封套、电缆夹、第二尾螺帽、弹性第二挡圈、连接环、第二锁定螺钉、连接螺母、插头壳体、针绝缘体、铍铜定位爪、针绝缘体后盖、挡圈和压接插针,所述插头壳体左部连接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左部通过第二锁定螺钉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左部连接有弹性第二挡圈,所述插头壳体内部左侧连接有针绝缘体,所述针绝缘体右侧连接有铍铜定位爪,所述铍铜定位爪右侧连接有针绝缘体后盖,所述针绝缘体后盖右侧连接有挡圈,所述第二尾壳体右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尾壳体,所述第二尾壳体右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尾螺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孔绝缘体盖板右部连接有第一挡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孔绝缘体盖板内部通过卡爪连接有插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尾螺帽内部设置有线爪,所述线爪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针绝缘体后盖通过铍铜定位爪连接压接插针,所述铍铜定位爪左部贯穿针绝缘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尾螺帽内部设置有设置有电缆夹,所述电缆夹内部左侧连接有第二密封套,浮动插座壳体、第一尾螺帽、第二尾螺帽和第二尾壳体的材料均为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工作时,连接器采用铝合金外壳,使连接器更轻,屏蔽性能更好外壳更牢固,连接器采用封线体结构,连接器体积更小,防水性更好,连接器采用冷压接结构使连接器抗振性能更好,信号传输更可靠,在孔绝缘体、针绝缘体的作用下绝缘性能好,在第一挡圈、第二密封套、第一密封套和弹性第二挡圈的作用下,密封防护性更佳,且抗振动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中公接头的轴测图。
图2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中公接头的爆炸图。
图3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中母接头的轴测图。
图4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中母接头的爆炸图。
图中:母接头1、公接头2、浮动插座壳体101、孔绝缘体102、卡爪103、孔绝缘体盖板104、第一挡圈105、插孔106、第一尾壳体107、第一密封套108、线爪109、第一锁定螺钉110、第一尾螺帽111、第二尾壳体201、第二密封套202、电缆夹203、第二尾螺帽204、弹性第二挡圈205、连接环206、第二锁定螺钉207、连接螺母208、插头壳体209、针绝缘体210、铍铜定位爪211、针绝缘体后盖212、挡圈213、压接插针2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2,所述母接头1上部插接有公接头2,所述母接头1包括浮动插座壳体101、孔绝缘体102、卡爪103、孔绝缘体盖板104、第一挡圈105、插孔106、第一尾壳体107、第一密封套108、线爪109、第一锁定螺钉110和第一尾螺帽111,所述壳体101内部设置有孔绝缘体102,所述孔绝缘体102内部左侧设置有卡爪103,所述孔绝缘体102内部右侧设置有孔绝缘体盖板104,所述壳体101右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尾壳体107,所述第一尾壳体107右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尾螺帽111,所述公接头2包括第二尾壳体201、第二密封套202、电缆夹203、第二尾螺帽204、弹性第二挡圈205、连接环206、第二锁定螺钉207、连接螺母208、插头壳体209、针绝缘体210、铍铜定位爪211、针绝缘体后盖212、挡圈213和压接插针214,所述插头壳体209左部连接有连接螺母208,所述连接螺母208左部通过第二锁定螺钉207连接有连接环206,所述连接环206左部连接有弹性第二挡圈205,所述插头壳体209内部左侧连接有针绝缘体210,所述针绝缘体210右侧连接有铍铜定位爪211,所述铍铜定位爪211右侧连接有针绝缘体后盖212,所述针绝缘体后盖212右侧连接有挡圈213,所述第二尾壳体201右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尾壳体201,所述第二尾壳体201右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尾螺帽204。
所述孔绝缘体盖板104右部连接有第一挡圈105。
所述孔绝缘体盖板104内部通过卡爪103连接有插孔106。
所述第一尾螺帽111内部设置有线爪109,所述线爪109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套108。
所述针绝缘体后盖212通过铍铜定位爪211连接压接插针214,所述铍铜定位爪211左部贯穿针绝缘体210。
所述第二尾螺帽204内部设置有设置有电缆夹203,所述电缆夹203内部左侧连接有第二密封套202,浮动插座壳体101、第一尾螺帽111、第二尾螺帽204和第二尾壳体201的材料均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工作时,连接器采用铝合金外壳,使连接器更轻,屏蔽性能更好外壳更牢固,连接器采用封线体结构,连接器体积更小,防水性更好,连接器采用冷压接结构使连接器抗振性能更好,信号传输更可靠,在孔绝缘体102、针绝缘体210的作用下绝缘性能好,在第一挡圈105、第二密封套202、第一密封套108和弹性第二挡圈205的作用下,密封防护性更佳,且抗振动性能更佳。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工作时,连接器采用铝合金外壳,使连接器更轻,屏蔽性能更好外壳更牢固,连接器采用封线体结构,连接器体积更小,防水性更好,连接器采用冷压接结构使连接器抗振性能更好,信号传输更可靠,在孔绝缘体、针绝缘体的作用下绝缘性能好,在第一挡圈、第二密封套、第一密封套和弹性第二挡圈的作用下,密封防护性更佳,且抗振动性能更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1)上部插接有公接头(2),所述母接头(1)包括浮动插座壳体(101)、孔绝缘体(102)、卡爪(103)、孔绝缘体盖板(104)、第一挡圈(105)、插孔(106)、第一尾壳体(107)、第一密封套(108)、线爪(109)、第一锁定螺钉(110)和第一尾螺帽(111),所述壳体(101)内部设置有孔绝缘体(102),所述孔绝缘体(102)内部左侧设置有卡爪(103),所述孔绝缘体(102)内部右侧设置有孔绝缘体盖板(104),所述壳体(101)右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尾壳体(107),所述第一尾壳体(107)右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尾螺帽(111),所述公接头(2)包括第二尾壳体(201)、第二密封套(202)、电缆夹(203)、第二尾螺帽(204)、弹性第二挡圈(205)、连接环(206)、第二锁定螺钉(207)、连接螺母(208)、插头壳体(209)、针绝缘体(210)、铍铜定位爪(211)、针绝缘体后盖(212)、挡圈(213)和压接插针(214),所述插头壳体(209)左部连接有连接螺母(208),所述连接螺母(208)左部通过第二锁定螺钉(207)连接有连接环(206),所述连接环(206)左部连接有弹性第二挡圈(205),所述插头壳体(209)内部左侧连接有针绝缘体(210),所述针绝缘体(210)右侧连接有铍铜定位爪(211),所述铍铜定位爪(211)右侧连接有针绝缘体后盖(212),所述针绝缘体后盖(212)右侧连接有挡圈(213),所述第二尾壳体(201)右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尾壳体(201),所述第二尾壳体(201)右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尾螺帽(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绝缘体盖板(104)右部连接有第一挡圈(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绝缘体盖板(104)内部通过卡爪(103)连接有插孔(1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螺帽(111)内部设置有线爪(109),所述线爪(109)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套(1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绝缘体后盖(212)通过铍铜定位爪(211)连接压接插针(214),所述铍铜定位爪(211)左部贯穿针绝缘体(2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尾螺帽(204)内部设置有设置有电缆夹(203),所述电缆夹(203)内部左侧连接有第二密封套(202),浮动插座壳体(101)、第一尾螺帽(111)、第二尾螺帽(204)和第二尾壳体(201)的材料均为铝合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27615.6U CN211958026U (zh) | 2020-03-14 | 2020-03-14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27615.6U CN211958026U (zh) | 2020-03-14 | 2020-03-14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58026U true CN211958026U (zh) | 2020-11-17 |
Family
ID=73179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27615.6U Active CN211958026U (zh) | 2020-03-14 | 2020-03-14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58026U (zh) |
-
2020
- 2020-03-14 CN CN202020327615.6U patent/CN2119580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88560B (zh) | 一种用于连接端子的快插接头 | |
CN113346295B (zh) | 一种弹簧压力快锁式电连接器 | |
CN113394591B (zh) | 一种充电插座、充电插头及充电系统 | |
CN211958026U (zh)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防振防水防撞控制连接器 | |
CN206498000U (zh) | 一种板式电源连接器 | |
CN209896313U (zh) | 用于连接端子的快插接头 | |
CN219046354U (zh) | 一种用于储能连接器的线端插头 | |
CN217934392U (zh) | 一种用于快速插拔可靠医疗设备连接器 | |
CN217239756U (zh) | 一种用于高可靠高铁通信快速传输连接器 | |
CN215579396U (zh) | 一种弹簧压力快锁式电连接器 | |
CN211929793U (zh) |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信号高可靠控制连接器 | |
CN216085417U (zh) | 电瓶连接器、连接线以及电瓶 | |
CN102222835A (zh) | 电连接器弹性接触对柔性施力连接的方法 | |
CN221632954U (zh) | 一种高压快速连接装置用连接头 | |
CN219144657U (zh) | 一种储能光伏逆变器穿墙端子 | |
CN223066531U (zh) | 一种防水连接器 | |
CN220492333U (zh) | 一种防脱落的电连接器 | |
CN222072318U (zh) | 一种线束连接件 | |
CN220042425U (zh) | 母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221574341U (zh) | 150a大电流水密连接器 | |
CN114122830B (zh) | 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 | |
CN221041812U (zh) | 一种绝缘插座 | |
CN215451888U (zh) | 方形连接器 | |
CN215119294U (zh) | 一种抗压式电源连接器 | |
CN209607984U (zh) | 一种防水密封性好的电源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