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0821U - 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0821U
CN211930821U CN202020959261.7U CN202020959261U CN211930821U CN 211930821 U CN211930821 U CN 211930821U CN 202020959261 U CN202020959261 U CN 202020959261U CN 211930821 U CN211930821 U CN 211930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ound
opening
slot
emit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592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0209592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0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0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0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包括:壳体,具有一收容腔;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将所述收容腔隔设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朝背离所述前声腔的方向呈敞口设置;透气隔离件,与所述壳体连接,将所述后声腔隔设为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第二后腔用于填充吸音颗粒,所述第一后腔和所述第二后腔沿垂直于所述后声腔敞口的方向分布;以及,密封泡棉,包括环绕所述后声腔敞口并设于壳体端面上的主体部分,以及由所述主体部分一体延伸出的密封盖合所述第二后腔的敞口的延伸部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确保用于填充吸音颗粒的腔体体积较大的同时,避免发声装置厚度的增加。

Description

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能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发声装置作为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属于电子设备的重要声学部件,用于完成电信号与声音信号之间的转换。半模组发声装置是为了进一步减小发声装置在电子产品中占用的空间而设计的发声装置结构,其自身完成组装后具有裸露的后腔结构。为改善声学性能,后腔结构通过透气隔离件隔开为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内填充有吸音颗粒。
然而,传统半模组发声装置中,如图1所示,透气隔离件30'是平铺在后腔结构内的,显然,为了确保填充吸音颗粒的腔体体积较大,势必会导致发声装置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大。而目前电子产品基本是朝轻薄化方向发展,因而这类发声装置并不利于电子产品的轻薄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半模组式发声装置,旨在确保用于填充吸音颗粒的腔体体积较大的同时,避免发声装置厚度的增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一收容腔;
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将所述收容腔隔设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朝背离所述前声腔的方向呈敞口设置;
透气隔离件,与所述壳体连接,将所述后声腔隔设为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第二后腔用于填充吸音颗粒,所述第一后腔和所述第二后腔沿垂直于所述后声腔敞口的方向分布;以及,
密封泡棉,包括环绕所述后声腔敞口并设于壳体端面上的主体部分,以及由所述主体部分一体延伸出的密封盖合所述第二后腔的敞口的延伸部分。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插槽,所述透气隔离件插装固定于所述插槽内。
可选地,所述插槽沿所述后声腔的敞口方向延伸,并具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与所述后声腔的敞口方向相同,所述透气隔离件自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插槽。
可选地,所述插槽具有主体槽和限位缺口,所述主体槽具有所述插入口,所述限位缺口分别贯穿所述主体槽的槽壁、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以及所述壳体具有所述插入口的表面;
所述透气隔离件具有插合段和限位段,所述插合段呈板状,所述限位段侧向凸出于所述插合段的板面;
所述插合段的侧缘与所述主体槽插合,所述限位段的端部与所述限位缺口配合。
可选地,所述插合段的两相对侧各设有一个所述限位段,所述主体槽的两相对槽壁上各设有一个所述限位缺口。
可选地,所述透气隔离件与所述插槽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
可选地,所述透气隔离件包括透气网布或金属丝网。
可选地,所述透气隔离件包括设有通孔的框架结构,以及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覆盖所述通孔的网布。
可选地,所述第二后腔内设有支撑凸起,所述延伸部分与所述支撑凸起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以及半模组式发声装置,所述后声腔的敞口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密封抵接。
本实用新型中,透气隔离件大体沿后声腔的敞口方向(即后声腔的槽深方向)延伸,从而将后声腔沿垂直于敞口方向一分为二,该后声腔不需要将其槽深设置得较大来实现槽深方向的一分为二,即发声装置整体的厚度不会增加。同时,由于后声腔本身的槽深较小,而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一般较大,故透气隔离件的高度是较小的,如此本实用新型透气隔离件的体积相对于平铺透气隔离件的体积较小,对后声腔空间的占用更小,因而最终得到的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的空间均是较大的,可以确保用于填充吸音颗粒的第二后腔体积较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半模组式发声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模组式发声装置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半模组式发声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半模组式发声装置沿A-A剖线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2中透气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密封泡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壳体 20 扬声器单体
11 前声腔 30/30' 透气隔离件
12 第一后腔 31 插合段
13 第二后腔 32 限位段
14 插槽 40 密封泡棉
141 主体槽 41 主体部分
142 限位缺口 42 延伸部分
15 支撑凸起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半模组式发声装置,该半模组式发声装置能够用于耳机、手机等能够发声的设备。
请结合参考图2至图4,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包括壳体10和扬声器单体20,壳体10内形成有收容腔,且壳体10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出声孔,扬声器单体20设于收容腔内,并将收容腔隔设为前声腔11和后声腔,出声孔设于前声腔11。
进一步地,半模组式发声装置还包括透气隔离件30,透气隔离件30与所述壳体10连接,透气隔离件30设于后声腔,并将后声腔隔设为第一后腔12和第二后腔13,扬声器单体20部分置于第一后腔12内,第二后腔13用于填充吸音颗粒,透气隔离件30将吸音颗粒封装在第二后腔13内,从而阻止吸音颗粒进入第一后腔12。
可以想到的是,由于第一后腔12和第二后腔13是连通的,故在透气隔离件30上设有通孔以起到连通作用。例如,透气隔离件30可以包括透气网布或金属丝网,透气网布或金属丝网上的网孔能够允许气体通过并阻隔水通过。一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隔离件30包括设有通孔的框架结构,以及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覆盖所述通孔的网布。其中,框架结构的强度较大,可以与壳体10连接,而不会被挤压变形,从而可以很好保证网布的形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后腔12和所述第二后腔13沿垂直于所述后声腔敞口的方向分布,即透气隔离件30大体沿后声腔的敞口方向延伸,例如该透气隔离件30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振膜的振动方向,也可以与振膜振动方向具有一较小的夹角。如此,后声腔的敞口包括第一后腔12的第一敞口和第二后腔13的第二敞口,第一敞口和第二敞口均朝背离前声腔11的方向开设。本实施例中,第一后腔12可以呈环状,并环绕在所述扬声器单体20的外侧。
吸音颗粒为天然沸石粉、白炭黑、活性炭等其中的一者或多者的混合物,当然,吸音颗粒还可采用其它的材质,只要能够起到吸音效果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透气隔离件30大体沿后声腔的敞口方向(即后声腔的槽深方向)延伸,从而将后声腔沿垂直于敞口方向一分为二,该后声腔不需要将其槽深设置得较大来实现槽深方向的一分为二,即发声装置整体的厚度不会增加。该透气隔离件30将后声腔分为的第一后腔12和第二后腔13是沿垂直于后声腔敞口的方向分布的,如此第一后腔12和第二后腔13的高度不会发生改变,即与之前整体后声腔的高度一致。
同时,由于后声腔本身的槽深较小,而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一般较大,故透气隔离件30的高度是较小的,如此本实用新型透气隔离件30的体积相对于平铺透气隔离件30的体积较小,对后声腔空间的占用更小,因而最终得到的第一后腔12和第二后腔13的空间均是较大的,可以确保用于填充吸音颗粒的第二后腔13体积较大。
例如一实施例中,对于发声装置整体外形一致的情况下,传统采用平铺透气隔离件的发声装置,用于灌装吸音颗粒的腔体体积为0.022cc,而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腔体13的体积为0.12cc,实现了明显的增加。
另外,由于透气隔离件30的体积减小,因此其与壳体10的接触面积必然也会减少,则对于透气隔离件30采用热熔方式与壳体10固定,可以减少热熔工位,节省成本,且避免烫伤风险。
请结合参考图5至图7,一实施例中,壳体10的内侧壁上设有插槽14,透气隔离件30插装固定于插槽14内。通过设置插槽14供透气隔离件30插接的方式,能够对透气隔离件3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透气隔离件30发生偏移,可以起到更好的隔离效果。可选地,透气隔离件30与插槽14紧配插合,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阻止吸音颗粒从透气隔离件30与壳体10的连接缝隙通过。另外,所述透气隔离件30与所述插槽14之间可通过密封胶密封。具体地,透气隔离件30沿其高度方向分布的两相对侧可以涂抹密封胶,分别与插槽14槽底以及密封泡棉40(如图8所示)粘接。由于本实施例采用竖插透气隔离件30的方式,通过插槽直接插接,可以不需要热熔,避免了烫伤风险。
另外,壳体10的内侧壁上也可以设置挡壁,透气隔离件30与挡壁密封抵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槽14沿所述后声腔的敞口方向延伸,并具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与所述后声腔的敞口方向相同,即插入口和后声腔的敞口均设置在壳体10的同一侧,所述透气隔离件30自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插槽14,从而方便透气隔离件30直接插入到插槽14内。
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槽14具有主体槽141和限位缺口142,所述主体槽141具有所述插入口,所述限位缺口142分别贯穿所述主体槽141的槽壁、所述壳体10的内侧壁以及所述壳体10具有所述插入口的表面。所述透气隔离件30具有插合段31和限位段32,所述插合段31呈板状,所述限位段32侧向凸出于所述插合段31的板面,所述插合段31的侧缘与所述主体槽141插合,所述限位段32的端部与所述限位缺口142配合。
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合段31的两相对侧各设有一个所述限位段32,所述主体槽141的两相对槽壁上各设有一个所述限位缺口142。
具体地,限位段32可以延伸至插合段31的两相对侧,使得透气隔离件30沿高度方向上的截面呈T形。当然,限位段32的长度也可以小于插合段31的长度,如此限位段32的端部也可距插合段31的侧缘存在一小段距离。
插合段31作为隔离的主体结构,实现第一后腔12和第二后腔13的隔离。限位段32的设置,可以增大透气隔离件30与插槽14槽壁的接触面积,使得密封效果更好。另外,限位段32背离后声腔腔底的表面可与插合段31背离后声腔腔底的表面平齐,这样在安装密封泡棉40时,可以使得密封泡棉40分别抵接限位段32和插合段31,增大与密封泡棉40的接触面积,同样可以实现更好密封效果。
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所述插槽14,所述透气隔离件30的两相对侧缘对应与两个所述插槽14插接。可以想到的是,两个插槽14的槽口是相互面向的。
请结合参考图8,一实施例中,所述半模组式发声装置还包括密封泡棉40,所述密封泡棉40密封盖合所述第二后腔13的敞口,从而防止吸音颗粒跑出。具体地,所述密封泡棉40包括环绕所述后声腔敞口并设于壳体10端面上的主体部分41,以及由所述主体部分41一体延伸出的密封盖合所述第二后腔13的敞口的延伸部分42。其中,图8中虚线大体表示主体部分41和延伸部分42之间的分界线。本实施例中,主体部分41呈闭合的环状结构,该主体部分41将第一后腔12环绕在内,延伸部分42呈板状,并盖合第二后腔13。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后腔13内设有支撑凸起15,所述密封泡棉40的延伸部分42与所述支撑凸起15抵接,该支撑凸起15用以支撑密封泡棉40的延伸部分42,防止延伸部分42塌陷。例如,可以在第二后腔13内设置多个支撑凸起15。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外壳以及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其中,半模组式发声装置的结构请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声腔的敞口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密封抵接,具体地,对于设置了密封泡棉40而言,该半模组式发声装置是通过密封泡棉40而与外壳的内壁面密封抵接的,外壳将第一后腔12的第一敞口密封盖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一收容腔;
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将所述收容腔隔设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朝背离所述前声腔的方向呈敞口设置;
透气隔离件,与所述壳体连接,将所述后声腔隔设为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第一后腔和所述第二后腔沿垂直于所述后声腔敞口的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后腔用于填充吸音颗粒;以及,
密封泡棉,包括环绕所述后声腔敞口并设于壳体端面上的主体部分,以及由所述主体部分一体延伸出的密封盖合所述第二后腔的敞口的延伸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插槽,所述透气隔离件插装固定于所述插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沿所述后声腔的敞口方向延伸,并具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与所述后声腔的敞口方向相同,所述透气隔离件自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插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具有主体槽和限位缺口,所述主体槽具有所述插入口,所述限位缺口分别贯穿所述主体槽的槽壁、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以及所述壳体具有所述插入口的表面;
所述透气隔离件具有插合段和限位段,所述插合段呈板状,所述限位段侧向凸出于所述插合段的板面;
所述插合段的侧缘与所述主体槽插合,所述限位段的端部与所述限位缺口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合段的两相对侧各设有一个所述限位段,所述主体槽的两相对槽壁上各设有一个所述限位缺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隔离件与所述插槽之间通过密封胶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隔离件包括透气网布或金属丝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隔离件包括设有通孔的框架结构,以及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覆盖所述通孔的网布。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腔内设有支撑凸起,所述延伸部分与所述支撑凸起抵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半模组式发声装置,所述后声腔的敞口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通过所述密封泡棉密封抵接。
CN202020959261.7U 2020-05-28 2020-05-28 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930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9261.7U CN211930821U (zh) 2020-05-28 2020-05-28 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9261.7U CN211930821U (zh) 2020-05-28 2020-05-28 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0821U true CN211930821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20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59261.7U Active CN211930821U (zh) 2020-05-28 2020-05-28 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08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9846A (zh) * 2022-04-07 2022-08-30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9846A (zh) * 2022-04-07 2022-08-30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箱
CN114979846B (zh) * 2022-04-07 2023-12-01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21489U (zh) 扬声器箱
CN210641054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7820173B (zh) 扬声器箱及其装配方法
CN109714676B (zh) 扬声器箱
CN111954128B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0062697A1 (zh) 扬声器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7635158B (zh) 扬声器箱
CN211930821U (zh) 半模组式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089159U (zh) 一种塑料高保真组合音箱
CN216057357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3694040U (zh) 网布结构、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0168205U (zh) 扬声器模组
CN210168204U (zh) 扬声器模组
CN211321498U (zh) 扬声器箱
CN215453196U (zh) 扬声器模组
CN212086469U (zh) 扬声器模组
CN211531305U (zh) 扬声器箱
WO2020134369A1 (zh) 扬声器箱
CN210641057U (zh) 扬声器
CN109714677B (zh) 扬声器箱
CN213342575U (zh) 音箱
CN109257667A (zh) 塑料高保真组合音箱
CN214901297U (zh) 发声模组
CN111935619A (zh) 扬声器模组及发声装置
CN217486644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