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7411U - 一种尿液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尿液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27411U CN211927411U CN201922297089.3U CN201922297089U CN211927411U CN 211927411 U CN211927411 U CN 211927411U CN 201922297089 U CN201922297089 U CN 201922297089U CN 211927411 U CN211927411 U CN 2119274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tube
- urine
- collecting
- c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管、保护管以及管帽,收集管的管壁设有开口,管帽的上端封盖在收集管的管口,下端和保护管可拆卸式连接;收集时,手持保护管,尿液经开口流入收集管;完成后,将保护管与管帽拆分,保护管套设在收集管上,且开口恰好位于收集管和保护管之间。本实用新型收集尿液方便卫生,避免了被检者直接用手端持收集管而被尿液溅到的情况,在尿样的运输过程中,收集管被封闭在保护管内部,收集管内的尿液不会洒落到外面,也不会被外界污染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尿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如尿红细胞、白细胞等)、蛋白成分定量定性测定、尿酶测定等。当前越来越多的疾病或体检需要尿检,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可以辅助医生诊断疾病。
现有技术中,尿液收集普遍采用敞口的尿液杯来收集尿样,再由尿液杯转移到尿液离心试管中,这种方式容易使尿液受到细菌污染,导致尿液检测结果不准确,同时在尿样的运输过程中,尿液杯中的尿液容易洒落,并且受检者直接手持尿液杯收集尿液也十分不方便和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尿液收集装置,可以方便卫生的收集尿液,并使尿样不会洒落和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管、保护管以及管帽,收集管的管壁设有开口,管帽的上端封盖在收集管的管口,下端和保护管可拆卸式连接;收集时,手持保护管,尿液经开口流入收集管;完成后,将保护管与管帽拆分,保护管套设在收集管上,且开口恰好位于收集管和保护管之间。
进一步地,管帽的下端设有凸起结构,收集管管口内壁的内螺纹与凸起结构上的外螺纹匹配连接。
进一步地,保护管的管口外壁设有外螺纹,与管帽上端内壁的内螺纹匹配连接,使保护管位于管帽的上方,收集管位于管帽的下方,用于收集尿液。
进一步地,保护管的管口与管帽的下端卡接或螺纹连接,使收集管位于保护管与管帽组成的封闭空间内,用于运输尿液。
进一步地,收集管的管壁设有若干通透的缓冲孔,缓冲孔位于开口的对面。
进一步地,缓冲孔设有两个,沿收集管的管壁竖向设置。
进一步地,收集管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凸环,且至少两个凸环位于开口的上方和下方。
进一步地,管帽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尿液收集装置方便卫生,在收集尿液时,手持上方的保护管,通过下方收集管的开口收集尿液,从而避免了在收集尿液时手直接握持收集管而被溅到尿液的风险;收集完成后,将上方的保护管从管帽上拆分下来,然后套设在收集管的外部,对收集管的开口进行了封闭,这样将收集管中的尿样与外界进行了隔离,在尿样的运输过程中,收集管被封闭在保护管内部,收集管内的尿液不会洒落到外面,也不会被外界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尿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爆炸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尿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爆炸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尿液收集装置的组合状态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尿液收集装置的组合状态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尿液收集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收集管1、保护管2以及管帽3,收集管1的管壁设有开口11,管帽3的下端封盖在收集管的管口,上端和保护管2可拆卸式连接;
收集时,手持保护管2,尿液经开口11流入收集管1;完成后,将保护管2与管帽3拆分,保护管2套设在收集管1上,且开口11恰好位于收集管1和保护管2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在收集尿液时,如图3所示,手持上方的保护管2,通过下方收集管1的开口11收集尿液,从而避免了在收集尿液时手被溅到尿液的风险;
收集完成后,如图4所示,将上方的保护管2从管帽3上拆分下来,然后套设在收集管1的外壁上,对收集管1的开口11进行了封闭,这样将收集管1中的尿样与外界进行了隔离,在尿样的运输过程中,收集管1内的尿液不会洒落到外面,也不会被外界污染。
如图1和2所示,管帽3的下端设有凸起结构31,收集管1管口内壁的内螺纹14与凸起结构31上的外螺纹32匹配连接;这样使管帽3封盖固定在收集管1的管口上。
保护管2的管口外壁设有外螺纹21,与管帽3上端内壁的内螺纹33匹配连接;这样使保护管2位于管帽3的上方,收集管1位于管帽3的下方;
收集尿液时,如图3所示,手握住位于上方的保护管2,避免被下方收集管1的尿液溅到手上。
保护管2的管口与管帽3的下端卡接或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优选为螺纹连接,这样使收集管1位于保护管2与管帽3组成的封闭空间内;
运输尿液时,如图4所示,收集管1封闭在保护管2的内部,使开口11 与外界隔离。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收集管1的管壁设有若干通透的缓冲孔12,本实施例优选为两个,缓冲孔12位于开口11的对面,沿收集管1的管壁竖向设置;
这样,缓冲孔12可以对从开口11进入的尿液进行缓冲,减小尿液对收集管1管壁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尿液飞溅的情况。
收集管1设若干凸环13,本实施例优选为两个,凸环13分别位于开口 11的上方和下方;
这样,在尿液运输过程中,如图4所示,上下两个凸环13为开口11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使收集管1卡紧在保护管2中,防止收集管1在保护管2 中晃动。
管帽3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方便管帽3与收集管1和保护管2的连接与拆分。
本实施例的尿液收集装置全部采用透明的材质,检测者和受检者都可以直接观察到收集管1中的尿量。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收集尿液时,首先将收集管1的内螺纹14与管帽3的凸起结构31上的外螺纹32匹配连接,再将保护管2的外螺纹21与管帽3的内螺纹33匹配连接;这样使保护管2位于管帽3的上方,收集管1位于管帽3的下方;保护管2在上面,手握住保护管2,尿液通过开口11进入到收集管内,这样就避免被下方收集管1的尿液溅到手上,方便了受检者收集尿液;同时因为有缓冲孔12的作用,减少了尿液飞溅的情况。
尿液收集完成后,将保护管2从管帽3上拆分下来,保护管2的管口与所述管帽3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保护管2套设在了收集管1的外部,同时上下两个凸环13为开口11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使收集管1卡紧在保护管 2内部,防止收集管1在保护管2中晃动,保护管2与管帽3组成了封闭空间,使开口11与外界隔离,防止收集管1中的尿液在运输过程中洒落到外面,避免了被外界污染尿样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管、保护管以及管帽,所述收集管的管壁设有开口,所述管帽的下端封盖在所述收集的管口,上端和所述保护管可拆卸式连接;收集时,手持所述保护管,尿液经所述开口流入所述收集管;完成后,将所述保护管与所述管帽拆分,所述保护管套设在所述收集管上,且所述开口恰好位于所述收集管和所述保护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帽的下端设有凸起结构,所述收集管管口内壁的内螺纹与所述凸起结构上的外螺纹匹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的管口外壁设有外螺纹,与所述管帽上端内壁的内螺纹匹配连接,使所述保护管位于所述管帽的上方,所述收集管位于所述管帽的下方,用于收集尿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的管口与所述管帽的下端卡接或螺纹连接,使所述收集管位于所述保护管与所述管帽组成的封闭空间内,用于运输尿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的管壁设有若干通透的缓冲孔,所述缓冲孔位于所述开口的对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孔设有两个,沿所述收集管的管壁竖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凸环,且至少两个所述凸环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和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帽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97089.3U CN211927411U (zh) | 2019-12-19 | 2019-12-19 | 一种尿液收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97089.3U CN211927411U (zh) | 2019-12-19 | 2019-12-19 | 一种尿液收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27411U true CN211927411U (zh) | 2020-11-13 |
Family
ID=7332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97089.3U Active CN211927411U (zh) | 2019-12-19 | 2019-12-19 | 一种尿液收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27411U (zh) |
-
2019
- 2019-12-19 CN CN201922297089.3U patent/CN2119274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27411U (zh) | 一种尿液收集装置 | |
CN213309894U (zh) | 一种泌尿科用尿液收集装置 | |
CN208636102U (zh) | 一种泌尿科用男性尿检取样装置 | |
CN210249891U (zh) | 一种内分泌科用尿液取样装置 | |
CN207741981U (zh) | 一种方便女性糖尿病患者尿糖检测用尿液收集装置 | |
CN208973919U (zh) | 一种临床检验用采尿杯 | |
CN206450470U (zh) | 妇产科用尿液取样装置 | |
CN104297016B (zh) | 尿样采集器 | |
CN208756028U (zh) | 一种泌尿内科尿检取样装置 | |
CN207051049U (zh) | 一种医疗抽取化验用的尿液取样装置 | |
CN206479361U (zh) | 一种便样采集处理器 | |
CN112353422A (zh) | 一种医学检验用的采尿装置 | |
CN219126449U (zh) | 一种检验科尿液取样器 | |
CN215349107U (zh) | 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尿检取尿装置 | |
CN216628593U (zh) | 一种妇科接尿杯 | |
CN213098022U (zh) | 一种医疗检验科方便采集尿液装置 | |
CN216449261U (zh) | 一种封闭性医用尿检抽样取尿器 | |
CN210604054U (zh) | 一种泌尿科尿检取样装置 | |
CN213722101U (zh) | 一种能够防止取样时样本溅出的检验科用尿液标本收集器 | |
CN110220753A (zh) | 一种适用于尿液样本采集的装置及方法 | |
CN210582526U (zh) | 一种尿液标本采集装置 | |
CN211042850U (zh) | 一种24h尿标本收集装置 | |
CN211784587U (zh) | 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 | |
CN211155901U (zh) | 一种女性尿标本收集器 | |
CN218304962U (zh) | 一种唾液采集及保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4 Address after: Room 702, building 14, Qianhai garden, 268 Taoyu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Wang Yongfeng Patentee after: Bai Peiji Address before: 518001 5th floor, medical technology building, people's Hospital of Luohu District, 47 Youyi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OLLOWING PRECISION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TECHNICAL DIREC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