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2158U - 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12158U CN211912158U CN202020171763.3U CN202020171763U CN211912158U CN 211912158 U CN211912158 U CN 211912158U CN 202020171763 U CN202020171763 U CN 202020171763U CN 211912158 U CN211912158 U CN 2119121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ring
- rod
- ring
- outer ring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包括主杆、副杆和侧板,侧板固定连接在主杆的上端,主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本实用新型当人员行走时,副杆与主杆之间通过安装环与活动环之间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人体腿部弯折行走,同时滑块在滑轨滑动,避免人体腿部弯折角度过大,避免人体摔倒,同时提高支撑,与此同时在人体行走时,伸缩杆相对伸缩摆动,同时带动内环在销轴外部转动,人员可将插杆插设到内环上的插孔上,从而使内环与外环之间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使扶手随着人体运动相对摆动,人员可抓住扶手,从而借助手臂力量,对腿部行走提供辅助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而行走康复器,常用对骨科疾病或者其他虚弱病人提供行走辅助支撑的一种器械,其作用是为行走支撑能力差的人提供行走支撑防护,从而使辅助人体行走的装置。
但是现有的技术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有辅助器械,均为支架式防护方式,即将人体上半身固定在支架上,然后提供支撑行走,此类设备体积相对较大,且对于人体腿部锻炼效果较差,人员在佩戴以及行走时,均不能很好的对腿部进行锻炼支撑,康复训练效果不显著且时间长,存在改进。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辅助器械,均为支架式防护方式,即将人体上半身固定在支架上,然后提供支撑行走,此类设备体积相对较大,且对于人体腿部锻炼效果较差,人员在佩戴以及行走时,均不能很好的对腿部进行锻炼支撑,康复训练效果不显著且时间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包括主杆、副杆和侧板,所述侧板固定连接在主杆的上端,所述主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副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所述安装环的中心开设有转孔,所述活动环的一侧设有与转孔相互嵌套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位于活动环的一侧开设有滑轨,所述安装环侧面设有与滑轨相互匹配的滑块,所述副杆的一侧设有松紧带,所述副杆的另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环,所述内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主杆外侧,所述内环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外环,所述外环内部远离圆心位置活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贯穿外环插入在内环的内部,所述外环的上端通过辅助杆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销轴的长度大于内环厚度与外环的厚度之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环的中心和外环的中心均开设有容纳销轴的销孔,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通过销轴贯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环的内部位于销孔的四周环形开设有若干容纳插杆的插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环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插杆的插孔,所述插杆远离内环的一端嵌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插杆端部相连,另一端与外环侧面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轨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转轴对应设置在半圆的圆心位置,所述滑块的长度为滑轨长度的十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侧板的两端以及主杆的侧面均设有松紧带,所述副杆的下端设有脚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人体可通过松紧带将主杆和副杆分别绑缚到大腿以及小腿部位,然后将侧板绑缚到人体腰部,当人员行走时,副杆与主杆之间通过安装环与活动环之间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人体腿部弯折行走,同时滑块在滑轨滑动,避免人体腿部弯折角度过大,避免人体摔倒,同时提高支撑稳定性。
2、与此同时在人体行走时,伸缩杆相对伸缩摆动,同时带动内环在销轴外部转动,人员可将插杆插设到内环上的插孔上,从而使内环与外环之间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使扶手随着人体运动相对摆动,人员可抓住扶手,从而借助手臂力量,对腿部行走提供辅助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的安装环与活动环结构拆解图;
图3为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的外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中:1-主杆;2-侧板;3-安装环;4-转孔;5-活动环;6-副杆;7-脚板;8-转轴;9-滑轨;10-滑块;11-伸缩杆;12-轴承;13-内环;14-销轴;15-外环;16-辅助杆;17-扶手;18-插杆;19-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包括主杆1、副杆6和侧板2,侧板2固定连接在主杆1的上端,主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3,副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5,安装环3的中心开设有转孔4,活动环5的一侧设有与转孔4相互嵌套有转轴8,转轴8的外部位于活动环5的一侧开设有滑轨9,安装环3侧面设有与滑轨9相互匹配的滑块10,副杆6的一侧设有松紧带19,副杆6的另一侧通过轴承12转动连接有伸缩杆11,伸缩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环13,内环13通过销轴14转动连接在主杆1外侧,内环13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外环15,外环15内部远离圆心位置活动连接有插杆18,插杆18贯穿外环15插入在内环13的内部,外环15的上端通过辅助杆16固定连接有扶手17,销轴14的长度大于内环13厚度与外环15的厚度之和。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内环13的中心和外环15的中心均开设有容纳销轴14的销孔,内环13和外环15之间通过销轴14贯穿相连。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内环13的内部位于销孔的四周环形开设有若干容纳插杆18的插孔。
其中,方便通过插杆18插设在插孔中,从而将内环13和外环15之间锁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外环15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插杆18的插孔,插杆18远离内环13的一端嵌套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插杆18端部相连,另一端与外环15侧面固定相连。
其中,方便通过弹簧作用,使插杆18与外环15之间保持一定弹性。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滑轨9为半圆形结构,转轴8对应设置在半圆的圆心位置,滑块10的长度为滑轨9长度的十分之一。
其中,弧形结构,模拟人体行走轨迹,避免弯折角度过大,影响支撑行走效果。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4,侧板2的两端以及主杆1的侧面均设有松紧带19,副杆6的下端设有脚板7。
其中,松紧带19有效将装置与人体绑紧,从而使装置对人体进行稳定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包括1-主杆;2-侧板;3-安装环;4-转孔;5-活动环;6-副杆;7-脚板;8-转轴;9-滑轨;10-滑块;11-伸缩杆;12-轴承;13-内环;14-销轴;15-外环;16-辅助杆;17-扶手;18-插杆;19-松紧带。
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人体可通过松紧带19将主杆1和副杆6分别绑缚到大腿以及小腿部位,然后将侧板2绑缚到人体腰部,当人员行走时,副杆6与主杆1之间通过安装环3与活动环5之间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人体腿部弯折行走,同时滑块10在滑轨9滑动,避免人体腿部弯折角度过大,避免人体摔倒,同时提高支撑,与此同时在人体行走时,伸缩杆11相对伸缩摆动,同时带动内环13在销轴14外部转动,人员可将插杆18插设到内环13上的插孔上,从而使内环13与外环15之间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使扶手17随着人体运动相对摆动,人员可抓住扶手17,从而借助手臂力量,对腿部行走提供辅助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包括主杆(1)、副杆(6)和侧板(2),所述侧板(2)固定连接在主杆(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3),所述副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5),所述安装环(3)的中心开设有转孔(4),所述活动环(5)的一侧设有与转孔(4)相互嵌套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部位于活动环(5)的一侧开设有滑轨(9),所述安装环(3)侧面设有与滑轨(9)相互匹配的滑块(10),所述副杆(6)的一侧设有松紧带(19),所述副杆(6)的另一侧通过轴承(12)转动连接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环(13),所述内环(13)通过销轴(14)转动连接在主杆(1)外侧,所述内环(13)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外环(15),所述外环(15)内部远离圆心位置活动连接有插杆(18),所述插杆(18)贯穿外环(15)插入在内环(13)的内部,所述外环(15)的上端通过辅助杆(16)固定连接有扶手(17),所述销轴(14)的长度大于内环(13)厚度与外环(15)的厚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3)的中心和外环(15)的中心均开设有容纳销轴(14)的销孔,所述内环(13)和外环(15)之间通过销轴(14)贯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3)的内部位于销孔的四周环形开设有若干容纳插杆(18)的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15)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插杆(18)的插孔,所述插杆(18)远离内环(13)的一端嵌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插杆(18)端部相连,另一端与外环(15)侧面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9)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转轴(8)对应设置在半圆的圆心位置,所述滑块(10)的长度为滑轨(9)长度的十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两端以及主杆(1)的侧面均设有松紧带(19),所述副杆(6)的下端设有脚板(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71763.3U CN211912158U (zh) | 2020-02-15 | 2020-02-15 | 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71763.3U CN211912158U (zh) | 2020-02-15 | 2020-02-15 | 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12158U true CN211912158U (zh) | 2020-11-13 |
Family
ID=73352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7176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12158U (zh) | 2020-02-15 | 2020-02-15 | 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1215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00866A (zh) * | 2022-07-28 | 2022-11-08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便携式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 |
-
2020
- 2020-02-15 CN CN202020171763.3U patent/CN21191215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00866A (zh) * | 2022-07-28 | 2022-11-08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便携式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 |
CN115300866B (zh) * | 2022-07-28 | 2023-09-22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便携式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09875B (zh) | 个性化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 |
CN109124985B (zh) | 基于路径规划的个性化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 | |
CN104622668A (zh) | 一种肩关节运动仿生康复训练装置 | |
WO2006132891A3 (en) | Exercise sitting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muscle development, strength, flexibility and/or rehabilitation | |
CN209464288U (zh) | 基于路径规划的个性化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 | |
CN211912158U (zh) | 一种多功能行走康复器 | |
CN109009869B (zh) | 一种髋关节康复训练器 | |
Estilow et al. | Use of the Wilmington robotic exoskeleton to improve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 |
CN204601060U (zh) | 一种肩关节运动仿生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0991579U (zh) | 一种运动医学膝关节护理活动器 | |
CN114767462B (zh) | 末端驱动式下肢步态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9664272A (zh) | 一种新型可穿戴式助行机器人机构装置 | |
CN109620640A (zh) | 一种前臂可调节式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8969305A (zh) | 一种外骨骼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2870019A (zh) | 基于重力平衡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3908393A (zh) | 一种恢复腿部运动能力的训练器械 | |
CN209770377U (zh) | 一种膝关节本体感觉与活动度训练器 | |
CN213607593U (zh) | 一种手臂与手部康复装置及护理床 | |
CN215461832U (zh) | 一种便携式康复科临床锻炼器 | |
CN210542332U (zh) | 一种脑外科手术后用康复训练器 | |
CN209899994U (zh) | 一种辅助康复设备 | |
CN211750309U (zh) | 一种康复训练用腿部护理支撑器 | |
CN202497658U (zh) | 一种下肢辅助训练装置 | |
CN114733145A (zh) | 智能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一体机 | |
CN218187725U (zh) | 一种便携式下肢训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