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5110U - 一种层叠取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层叠取料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95110U CN211895110U CN202020142082.4U CN202020142082U CN211895110U CN 211895110 U CN211895110 U CN 211895110U CN 202020142082 U CN202020142082 U CN 202020142082U CN 211895110 U CN211895110 U CN 2118951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er
- product
- gripping
- sheet
- gripp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463 adsorb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700022029 GBLP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800 disod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层叠取料设备,包括机架和移送装置,移送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机架的移送支架,还包括相对地固设于移送支架两端并用于随移送支架同步移动的第一抓取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及设于移送装置下方的接料装置。第一抓取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通过移送支架实现同步移动;当第一抓取装置将所夹持的第一片状产品置于接料装置,第二抓取装置将所夹持的第二片状产品置于接料装置以第二片状产品叠放于第一片状产品上,从而实现同时转运第一片状产品和第二片状产品,且使第一片状产品和第二片状产品实现叠放,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层叠取料设备同时转运两类片状产片并连续层叠两类片状产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片状产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层叠取料设备。
背景技术
片状产品涉及生活及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手机玻璃等。为满足消费者的观赏性及清晰度需求,手机玻璃的加工通常包含研磨工艺,研磨工艺包括利用磨皮研磨手机玻璃,使手机玻璃具有较好的加工精度。在研磨手机玻璃的过程中,通常需频繁地转运玻璃和磨皮。现有用于研磨手机玻璃的研磨设备通常包括用于转运玻璃的玻璃转运装置和用于转运磨皮的磨皮转运装置,然而,玻璃转运装置和磨皮转运装置通常独立设置,致使整台设备的占用空间变大且生产节拍增多。
因此,如何优化现有层叠取料设备以同时转运两类片状产片并连续层叠两类片状产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取料设备,同时转运两类片状产片并连续层叠两类片状产品。
其具体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层叠取料设备,包括:
机架;
移送装置,移送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机架的移送支架;
相对地固设于移送支架两端并用于随移送支架同步移动的第一抓取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
与移送支架相固连、用于驱动第一抓取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同时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横向驱动装置;
连接于第一抓取装置与移送支架之间并用于驱动第一抓取装置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
连接于第二抓取装置与移送支架之间并用于驱动第二抓取装置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
设于移送装置下方的接料装置;
第一抓取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同步移动至预设工位以使第二抓取装置将所夹持的第二片状产品在第一抓取装置将所夹持的第一片状产品置于接料装置之后能够叠放于第一片状产品上。
优选的,第一抓取装置包括第一转运臂和吸附驱动件,第一升降驱动装置设于移送支架与第一转运臂之间以带动第一转运臂相对于移送支架升降;第一转运臂具有用于吸附第一片状产品的吸附组件;吸附驱动件与吸附组件相连以驱动吸附组件吸紧或松开第一片状产品。
优选的,第二抓取装置包括第二转运臂和夹持驱动件,第二升降驱动装置设于移送支架与第二转运臂之间以驱动第二转运臂相对于移送支架升降;第二转运臂具有用于抓取第二片状产品的夹持组件;夹持驱动件与夹持组件相连以驱动夹持组件夹紧或松开第二片状产品。
优选的,接料装置包括:
接料支座;
可滑动地安装于接料支座上且用于交替接收第一片状产品和第二片状产品的承托板;
与承托板相连并用于在承托板接料后驱动承托板下降预设高度以使移送装置与承托板之间保持预设距离的升降驱动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
用于检测承托板所层叠的片状产品的当前变化高度的高度检测件,控制装置用于根据高度检测件发送的信号在当前变化高度等于第一片状产品的厚度时使预设高度等于第一片状产品的厚度;还用于根据高度检测件发送的信号在当前变化高度等于第而片状产品的厚度时使预设高度等于第二片状产品的厚度。
优选的,接料装置还包括:
安装于与接料支座所设的导轨垫块上且与承托板相固连、用于引导承托板相对于接料支座升降的滑动导板。
优选的,升降驱动装置包括:
伺服电机;
与伺服电机相连的丝杠;
与滑动导板相固连的螺母;当伺服电机转动时,螺母带动滑动导板沿丝杠直线滑动。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机架与移送支架之间且相互配合、用于引导移送支架横向移动的横向滑轨和横向滑槽。
优选的,还包括相互配合地设于第一抓取装置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之间及第二抓取装置与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之间、用于分别引导第一抓取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纵向滑轨和纵向滑槽。
优选的,第一转运臂设有至少两组吸附组件,第二转运臂设有至少两组夹持组件。
相对于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层叠取料设备包括机架、移送装置、第一抓取装置、第二抓取装置和接料装置,移送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机架的移动支架,第一抓取装置用于转运第一片状产品,第二抓取装置用于转运第二片状产品。
由于第一抓取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相对地固设于移送支架的两端,使移送支架能够带动第一抓取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实现同步移动。当第一抓取装置将所夹持的第一片状产品置于接料装置,第二抓取装置将所夹持的第二片状产品置于接料装置,使第二片状产品叠放于第一片状产品上,从而实现同时转运第一片状产品和第二片状产品,且使第一片状产品和第二片状产品实现叠放,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层叠取料设备同时转运两类片状产片并连续层叠两类片状产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层叠取料设备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机架1、第一抓取装置2、第二抓取装置3三者的组装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图;
图4为图1中接料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如下:
第一片状产品01和第二片状产品02;
机架1、第一抓取装置2、第二抓取装置3和接料装置4;
移送支架11和横向驱动装置12;
第一转运臂21、吸附组件22和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
第二转运臂31、夹持组件32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
接料支座41、承托板42、升降驱动装置43、导轨垫块44和滑动导板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层叠取料设备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机架1、第一抓取装置2、第二抓取装置3三者的组装结构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视图;图4为图1中接料装置的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层叠取料设备,包括机架1、移送装置、第一抓取装置2、第二抓取装置3和接料装置4,第一抓取装置2用于转运第一片状产品01,第二抓取装置3用于转运第二片状产品02,此处的第一片状产品01可以是手机玻璃,此处的第二片状产品02可以是磨皮。
移送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机架1的移送支架11,移送支架11的两端分别固连有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从而使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相对设置。优选地,移送支架11呈T型,且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相对地连接于移送支架11的两端。具体地,以附图1的当前视图为准,移送支架11带动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沿水平方向移动。当然,移送支架11的类型不限于此。
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相对地固设于移送支架11的两端,使机架1带动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随移送支架11同步移动。
接料装置4设于移送装置下方,用于交替接收第一片状产品01和第二片状产品02。
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同步移动至预设工位,当第一抓取装置2将所夹持的第一片状产品01置于接料装置4时,第二抓取装置3将所夹持的第二片状产品02置于接料装置4,以使第二片状产品02叠放于第一片状产品01上,从而实现同时转运第一片状产品01和第二片状产品02,且使第一片状产品01和第二片状产品02实现叠放。
上述预设工位包括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
第一工位,第一工位为第一抓取装置2对准第一片状产品01上方且能够抓取第一片状产品01且第二抓取装置3将第二片状产品02置于接料装置4的位置;
第二工位,第二工位为第一抓取装置2从第一工位沿竖直方向上升第一预设距离且第二抓取装置3从第一工位沿竖直方向上升第二预设距离的位置;
第三工位,第三工位为移送支架11从第二工位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三预设距离以使第一抓取装置2对准接料装置4上方且第二抓取装置3对准第二片状产品02上方的位置;
第四工位,第四工位为第一抓取装置2从第三工位沿竖直方向下降第四预设距离使第一片状产品01置于接料装置4且第二抓取装置3从第三工位沿竖直方向下降第五预设距离使得能够抓取第二片状产品02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横向驱动装置12、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其中,横向驱动装置12与移送支架11相固连,用于驱动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同时沿水平方向运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连接于第一抓取装置2与移送支架11之间,用于驱动第一抓取装置2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连接于第二抓取装置3与移送支架11之间,用于驱动第二抓取装置3沿竖直方向运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自动地在各工位之间移动。
具体地,控制装置控制横向驱动装置12、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协调有序动作,使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在上述四个工位之间的切换,进而实现第一片状产品01和第二片状产品02的交替叠片。
工作时,控制装置首先根据检测装置检测的片状产品抓取装置的位置信息,控制横向驱动装置12动作,使第一抓取装置2对准第一片状产品01上方,此时,第二抓取装置3位于接料装置4上方,再通过控制装置分别控制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动作,使第一抓取装置2下降第一预设距离,第二抓取装置3下降第二预设距离,从而使片状产品抓取装置处于第一工位,也即,此时第一抓取装置2对准第一片状产品01上方且能够抓取第一片状产品01,同时,第二抓取装置3对准接料装置4上方且能够放置第二片状产品02,当开始工作时第二抓取装置3还未抓取第二片状产品02时,则第二抓取装置3可以不动作,或者第二抓取装置3可以照常动作,只是未有第二片状产品02落在接料装置4上而已。
当第一抓取装置2抓取第一片状产品01且第二抓取装置3放置第二片状产品02后,控制装置分别控制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动作,使第一抓取装置2上升第一预设距离,第二抓取装置3上升第二预设距离,从而使片状产品抓取装置处于第二工位,也即,此时第一抓取装置2在第一片状产品01上方第一预设距离处,第二抓取装置3在接料装置4上方第二预设距离处。
控制装置控制横向驱动装置12动作,使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同时沿水平方向运动第三预设距离,从而使片状产品抓取装置处于第三工位,此时,第一抓取装置2对准接料装置4上方且第二抓取装置3对准第二片状产品02上方。
然后,控制装置再分别控制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动作,使第一抓取装置2下降第四预设距离,第二抓取装置3下降第五预设距离,从而使片状产品抓取装置处于第四工位,也即,此时第一抓取装置2对准接料装置4上方且能够放置第一片状产品01,同时,第二抓取装置3对准第二片状产品02上方且能够抓取第二片状产品02。
当第一抓取装置2放置第一片状产品01且第二抓取装置3抓取第二片状产品02后,控制装置分别控制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动作,使第一抓取装置2上升第四预设距离,第二抓取装置3上升第五预设距离,从而使片状产品抓取装置处于第三工位,也即,此时第一抓取装置2在接料装置4上方,第二抓取装置3在第二片状产品02上方。
接着,控制装置再控制横向驱动装置12动作,使片状产品抓取装置从第三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此时,第一抓取装置2对准第一片状产品01上方且第二抓取装置3对准接料装置4上方。
最后,控制装置再控制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动作,使片状产品抓取装置从第二工位下降至第一工位,此时,第一抓取装置2对准第一片状产品01上方且能够抓取第一片状产品01,第二抓取装置3对准接料装置4上方且能够放置第二片状产品02。
如此循环往复,实现第一片状产品01和第二片状产品02在接料装置4的交替叠放,实现自动叠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有待抓取的第一片状产品01的高度位置可以保持一致,也即,待抓取的第一片状产品01不断被送至第一取料位,第一抓取装置2在第一片状产品01上方时始终下降相同的距离以抓取第一片状产品01。当然,第一片状产品01也可以是具有一定高度的叠料,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抓取装置2的下降距离不断增大,来抓取高度逐渐降低的第一片状产品01。
同理,所有待抓取的第二片状产品02的高度位置可以保持一致,也即,待抓取的第二片状产品02不断被送至第二取料位,第二抓取装置3在第二片状产品02上方时始终下降相同的距离以抓取第二片状产品02。当然,第二片状产品02也可以是具有一定高度的叠料,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抓取装置3的下降距离不断增大,来抓取高度逐渐降低的第二片状产品02。
进一步地,当所有待抓取的第一片状产品01的高度位置保持一致,且所有待抓取的第二片状产品02的高度位置保持一致时,优选将第一片状产品01的高度位置和第二片状产品02的高度位置设置为等高位,也即,第一取料位和第二取料位处于相同的高度。同时,还可以通过不断降低接料装置4的位置,使接料装置4上处于最顶端的第一片状产品01或第二片状产品02始终处于同一高度位置,此时,优选将接料装置4上处于最顶端的第一片状产品01或第二片状产品02的高度设置为与第一取料位和第二取料位相同的高度,这样,可以确保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每次下降和上升的距离均相同。也即,此时,上述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第四预设距离和第五预设距离均相同。
需补充的是,上述检测装置分别对应设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及第四工位的第一位检测件、第二位检测件、第三位检测件和第四检测件,控制装置根据各检测件发送的信号控制横向驱动装置12、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协调有序动作,使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在上述四个工位之间的切换。
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及第四工位均可以是行程开关或距离检测传感器等检测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层叠取料设备同时转运两类片状产片并连续层叠两类片状产品。
可选地,第一抓取装置2包括第一转运臂21和吸附驱动件,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设于移送支架11与第一转运臂21之间。
第一转运臂21与移送支架11相垂直。第一转运臂21具有用于吸附第一片状产品01的吸附组件22,吸附组件22优选包括真空吸盘和与真空吸盘相连的真空吸管。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转运臂21同时设有两组吸附组件22,以便第一转运臂21同时带动两块第一片状产品01移动。第一转运臂21所设置的吸附组件22数量可依据第一转运臂21的长度、第一片状产品01的规格及重量等因素设定。当然,吸附组件22的结构不限于此。
吸附驱动件与吸附组件22相连,吸附驱动件用于驱动吸附组件22吸紧或松开第一片状产品01。吸附驱动件优选为真空泵,吸附驱动件与真空吸管远离真空吸盘的一端相连,以便真空吸盘利用负压吸紧第一片状产品01。
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带动第一转运臂21相对于移送支架11升降,从而使第一转运臂21带动吸附组件22靠近或远离第一片状产品01。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优选为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缸筒与移送支架11通过紧固螺钉实现固定连接,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转运臂21相固连。当然,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也可以是液压缸或其他类型的伸缩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为提升第一转运臂21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于第一转运臂21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之间的连接加强筋,以提升第一转运臂21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第一片状产品01稳定升降,有利于提升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选地,第二抓取装置3包括第二转运臂31和夹持驱动件,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设于移送支架11与第二转运臂31之间。
第二转运臂31与移送支架11相垂直,且第二转运臂31的长度与第一转运臂21的长度相等。第二转运臂31具有用于抓取第二片状产品02的夹持组件32。夹持组件32包括与第二转运臂31相连的连接梁和设于连接梁远离第二转运臂31一端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转运臂31同时设有两组夹持组件32,以便第二转运臂31同时带动两块第二片状产品02移动。第二转运臂31所设置的夹持组件32数量可依据第二转运臂31的长度、第二片状产品02的规格及重量等因素设定。当然,夹持组件32的结构不限于此。
夹持驱动件与夹持组件32相连,夹持驱动件用于驱动夹持组件32夹紧或松开第二片状产品02。夹持驱动件优选为双活塞杆气缸,两个活塞杆分别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连,两个活塞杆同时伸出或收缩以带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互靠拢或分离,从而实现夹紧或松开第二片状产品02,当然,夹持驱动件也可以是双活塞液压缸,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带动第二转运臂31相对于移送支架11升降,从而使第二转运臂31带动夹持组件32靠近或远离第二片状产品02。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优选为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缸筒与移送支架11通过紧固螺钉实现固定连接,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转运臂31相固连。当然,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也可以是液压缸或其他类型的伸缩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同样地,第二转运臂31与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之间也设有连接加强筋,以便提升第二转运臂31与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的连接强度,保证第二片状产品02稳定升降。
横向驱动装置12用于驱动移送支架11移动。横向驱动装置12优选带传动机构,移送支架11与传动带相连,使移送支架11随传动带同步移动。当然,横向驱动装置12还可以是链传动机构,或其他类型的传动机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接料装置4包括接料支座41、承托板42和升降驱动装置43,其中,接料支座41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承托板42可滑动地安装于接料支座41上,以便利用承托板42交替接收所述第一片状产品01和所述第二片状产品02。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承托板42具体为L型托板。
升降驱动装置43与承托板42相连,在承托板42接料后,升降驱动装置43驱动承托板42下降预设高度,以使机架1与承托板42之间保持预设距离。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接料支座41安装有导轨垫块44,相应地,接料支座41固设有滑动轨道,导轨垫块44与滑动轨道相配合,导轨垫块44沿滑动轨道滑动。其中,滑动轨道沿接料支座41的高度方向延伸。
接料装置4还包括安装于导轨垫块44且与承托板42相固连的滑动导板45,当导轨垫块44沿滑动轨道滑动时,导轨垫块44带动承托板42相对于接料支座41升降。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升降驱动装置43具体包括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相连的丝杠及与滑动导板45相固连的螺母,当伺服电机转动时,螺母带动滑动导板45沿丝杠直线滑动。当然,升降驱动装置43也可以是液压缸或气缸。
关键的是,当承托板42接收第一片状产品01时,预设高度等于第一片状产品01的厚度,此时承托板42的下降高度等于第一片状产品01的厚度;当承托板42接收第二片状产品02时,预设高度等于第二片状产品02的厚度,此时承托板42的下降高度等于第二片状产品02的厚度。
为实现准确升降,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检测承托板42所层叠的片状产品的当前变化高度的高度检测件,高度检测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高度检测件可以是高度检测传感器,在此不作限定。
当高度检测件检测到当前变化高度等于第一片状产品01的厚度,意味着此时叠放于承托板42的片状产品具体为第一片状产品01,此时控制装置控制预设高度等于第一片状产品01的厚度,同时控制装置启动升降驱动装置43,使升降驱动装置43带动承托板42下降直至下降高度等于第一片状产品01的厚度;同理地,高度检测件检测到当前变化高度等于第二片状产品02的厚度,意味着此时叠放于承托板42的片状产品具体为第二片状产品02,此时控制装置控制预设高度等于第二片状产品02的厚度,同时控制装置再次启动升降驱动装置43,升降驱动装置43带动承托板42继续下降直至下降高度等于第二片状产品02的厚度。显然地,高度检测件的设置能够使承托板42实现自动下降预设高度,自动化程度高,且下降高度精度。
另外,文中的预设距离可依据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的最大下降高度设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装置应包括信号接收部、信号判断部和信号发送部,信号接收部用于接收检测装置或高度检测件发送的电信号,信号判断部和接收部电连接,以便信号判断部用于判断接收部所接收的信号是否是触发信号,信号发送部和信号判断部电连接,以便信号发送部将信号判断部的生成的判断信号发送至横向驱动装置12、第一抓取装置2及第二抓取装置3等执行部件。信号接收部、信号判断部和信号发送部三者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仅仅改变了上述三者的应用场景,并非对其进行了实质性改进。显然,具有该结构的控制装置广泛应用于现有的自动控制设备上,例如MCU、DSP或者单片机等。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在于,控制装置将各执行部件和各检测件对应结合起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于机架1与移送支架11之间的横向滑轨和横向滑槽,横向滑轨和横向滑槽相互配合,用于引导移送支架11横向移动。横向滑轨具体为设于机架1上的T型横向滑轨,移送支架11具体为设于移送支架11上的T型横向滑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相互配合地设于第一抓取装置2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之间及第二抓取装置3与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之间的纵向滑轨和纵向滑槽,用于分别引导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沿竖直方向运动。纵向滑轨具体为设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上的T型纵向滑轨,纵向滑槽具体为设于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的T型纵向滑槽。
为进一步提升层叠效率,第一转运臂21设有至少两组吸附组件22,方便同时转运至少两片第一片状产品01。第二转运臂31设有至少两组夹持组件32,方便同时转运至少两片第二片状产品02。同时层叠的片状产品数量增多,有效节省层叠时间,从而提高层叠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层叠取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移送装置,所述移送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的移送支架(11);
相对地固设于所述移送支架(11)两端并用于随所述移送支架(11)同步移动的第一抓取装置(2)和第二抓取装置(3);
与所述移送支架(11)相固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抓取装置(2)和所述第二抓取装置(3)同时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横向驱动装置(12);
连接于所述第一抓取装置(2)与所述移送支架(11)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抓取装置(2)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
连接于所述第二抓取装置(3)与所述移送支架(11)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抓取装置(3)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
设于所述移送装置下方的接料装置(4);
所述第一抓取装置(2)和所述第二抓取装置(3)同步移动至预设工位以使所述第二抓取装置(3)将所夹持的第二片状产品(02)在所述第一抓取装置(2)将所夹持的第一片状产品(01)置于所述接料装置(4)之后能够叠放于所述第一片状产品(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取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取装置(2)包括第一转运臂(21)和吸附驱动件,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设于所述移送支架(11)与所述第一转运臂(21)之间以带动所述第一转运臂(21)相对于所述移送支架(11)升降;所述第一转运臂(21)具有用于吸附所述第一片状产品(01)的吸附组件(22);所述吸附驱动件与所述吸附组件(22)相连以驱动所述吸附组件(22)吸紧或松开所述第一片状产品(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取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抓取装置(3)包括第二转运臂(31)和夹持驱动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设于所述移送支架(11)与所述第二转运臂(31)之间以驱动所述第二转运臂(31)相对于所述移送支架(11)升降;所述第二转运臂(31)具有用于抓取所述第二片状产品(02)的夹持组件(32);所述夹持驱动件与所述夹持组件(32)相连以驱动所述夹持组件(32)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二片状产品(0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层叠取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装置(4)包括:
接料支座(41);
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接料支座(41)上且用于交替接收所述第一片状产品(01)和所述第二片状产品(02)的承托板(42);
与所述承托板(42)相连并用于在所述承托板(42)接料后驱动所述承托板(42)下降预设高度以使所述移送装置与所述承托板(42)之间保持预设距离的升降驱动装置(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取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承托板(42)所层叠的片状产品的当前变化高度的高度检测件,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高度检测件发送的信号在所述当前变化高度等于所述第一片状产品(01)的厚度时使所述预设高度等于所述第一片状产品(01)的厚度;还用于根据所述高度检测件发送的信号在所述当前变化高度等于所述第二片状产品的厚度时使所述预设高度等于所述第二片状产品(02)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取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装置(4)还包括:
安装于所述接料支座(41)所设的导轨垫块(44)上且与所述承托板(42)相固连、用于引导所述承托板(42)相对于所述接料支座(41)升降的滑动导板(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叠取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43)包括:
伺服电机;
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的丝杠;
与所述滑动导板(45)相固连的螺母;当所述伺服电机转动时,所述螺母带动所述滑动导板(45)沿所述丝杠直线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层叠取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与所述移送支架(11)之间且相互配合、用于引导所述移送支架(11)横向移动的横向滑轨和横向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层叠取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配合地设于所述第一抓取装置(2)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23)之间及所述第二抓取装置(3)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33)之间、用于分别引导所述第一抓取装置(2)和所述第二抓取装置(3)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纵向滑轨和纵向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取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运臂(21)设有至少两组所述吸附组件(22),所述第二转运臂(31)设有至少两组所述夹持组件(3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42082.4U CN211895110U (zh) | 2020-01-21 | 2020-01-21 | 一种层叠取料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42082.4U CN211895110U (zh) | 2020-01-21 | 2020-01-21 | 一种层叠取料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95110U true CN211895110U (zh) | 2020-11-10 |
Family
ID=73303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42082.4U Active CN211895110U (zh) | 2020-01-21 | 2020-01-21 | 一种层叠取料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9511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1800A (zh) * | 2020-11-30 | 2021-02-19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叠放零件抓取系统及抓取方法 |
CN112456131A (zh) * | 2020-12-11 | 2021-03-09 |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昆山)智能装备研究院 | 一种密胺上料端拾器 |
CN112875315A (zh) * | 2021-01-13 | 2021-06-01 | 鼎勤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叠合装置自动调整叠合高度的方法 |
-
2020
- 2020-01-21 CN CN202020142082.4U patent/CN2118951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1800A (zh) * | 2020-11-30 | 2021-02-19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叠放零件抓取系统及抓取方法 |
CN112456131A (zh) * | 2020-12-11 | 2021-03-09 |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昆山)智能装备研究院 | 一种密胺上料端拾器 |
CN112875315A (zh) * | 2021-01-13 | 2021-06-01 | 鼎勤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叠合装置自动调整叠合高度的方法 |
CN112875315B (zh) * | 2021-01-13 | 2022-04-22 | 鼎勤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叠合装置自动调整叠合高度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895110U (zh) | 一种层叠取料设备 | |
CN111216038B (zh) | 一种叠放控制系统 | |
CN110642023A (zh) | 一种分离板材的上下料装置及方法 | |
CN210682419U (zh) | 一种胶片自动分拣码垛装置 | |
CN104590902A (zh) | 一种单片瓷砖分离装置 | |
CN215319249U (zh) | 自动贴面机 | |
CN214494458U (zh) | 一种物料上下料输送设备 | |
CN212831372U (zh) | 双工位自动送料机 | |
CN212531451U (zh) | 多层料框拆垛机 | |
CN211768864U (zh) | 一种新型dbc陶瓷基板的铜片和陶瓷片自动上料至烧结炉的设备 | |
CN113320987A (zh) | 一种上料设备 | |
CN210046489U (zh) | 木塑底板自动输送线 | |
CN211589196U (zh) | 下料装置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系统 | |
CN210207730U (zh) | 一种双工位原料分离机 | |
CN217755786U (zh) | 一种侧板上料设备、涂胶以及积放链输送设备 | |
CN111776571B (zh) | 一种用于托盘更换的托盘回收方法及其设备 | |
CN215320754U (zh) | 压合设备 | |
CN216807270U (zh) | 一种钢板吸盘抓手 | |
CN216104766U (zh) | 一种砼试块转运机构 | |
CN210614907U (zh) | 一种冲床加工中心 | |
CN217075943U (zh) | 一种自动装卸一体机及自动装卸车系统 | |
CN215287094U (zh) | 一种拆码垛上料机构 | |
CN211812269U (zh) | 一种电磁炉瓷板上料机 | |
CN213530343U (zh) | 冲压生产集成设备 | |
CN216335104U (zh) | 一种自动码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