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6335U - 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66335U CN211866335U CN202020328825.7U CN202020328825U CN211866335U CN 211866335 U CN211866335 U CN 211866335U CN 202020328825 U CN202020328825 U CN 202020328825U CN 211866335 U CN211866335 U CN 2118663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punch
- elastic
- plate
- punch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板,多组所述固定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冲头、第二冲头及第三冲头,所述上模座底部外壁且位于上垫板两侧固定连接有上模弹性元件,所述上模弹性元件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脱料板,所述脱料板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料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冲头、第二冲头及第三冲头,其中第一冲头的长度小于第二冲头的长度,第二冲头的长度小于第三冲头的长度,将三组冲头的高度错开来减少冲头接触料带时的面积,减小对冲头与冲孔凹模的破坏,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各大汽车厂商在开发研究新型车型的方向上,把目光投向了汽车自身的覆盖件及相关冲压件(后面统称为制件),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制件趋于复杂化、高强度化,各大模具制造厂商对其也面临这一技术难题,工艺人员根据制件的这些特点进行工艺工序的设计与排样,制定此制件的工艺文件,确定生产此制件的模具大小与工序步数。
对于有些落料模,在冲孔的过程中,机床给与的压力分布在不同的冲头上一起往下冲压时,由于冲头接触料带的面积过于庞大,且为了增加日产量而加快了打件的速度,致使在冲压过程中冲头接触料带时产生巨大的声响,最重要的是,长久以后,对于冲头与冲孔凹模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对于上述的这种情况,模具设计人员采用了将冲头接触料带面削角度的方法,但是对于大型的落料模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故我们对于冲头减震有了方法,将冲头高度错开来减少冲头接触料带时的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板,多组所述固定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冲头、第二冲头及第三冲头,所述上模座底部外壁且位于上垫板两侧固定连接有上模弹性元件,所述上模弹性元件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脱料板,所述脱料板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料板,所述下模座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模弹性元件,所述下模弹性元件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抬料板,所述下模座顶部外表面且位于下模弹性元件一侧固定连接有冲孔凹模,所述压料板与抬料板之间设置有料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模弹性元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上模弹性元件之间关于上模座的中心轴线相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冲头、第二冲头及第三冲头之间两两互相平行,且第一冲头的长度小于第二冲头的长度,所述第二冲头的长度小于第三冲头的长度,所述下模座内部与第一冲头、第二冲头及第三冲头相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脱料板通过焊接与压料板之间相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模座内部与下模弹性元件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模弹性元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下模弹性元件之间互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与传统装置相比,通过设置有第一冲头、第二冲头及第三冲头,其中第一冲头的长度小于第二冲头的长度,第二冲头的长度小于第三冲头的长度,将三组冲头的高度错开来减少冲头接触料带时的面积,减小对冲头与冲孔凹模的破坏,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下模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上模座;2、上垫板;3、固定板;4、上模弹性元件;5、第一冲头;6、第二冲头;7、第三冲头;8、脱料板;9、压料板;10、料带;11、抬料板;12、冲孔凹模;13、下模弹性元件;14、下模座;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14,上模座1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垫板2,上垫板2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板3,多组固定板3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冲头5、第二冲头6及第三冲头7,上模座1底部外壁且位于上垫板2两侧固定连接有上模弹性元件4,上模弹性元件4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脱料板8,脱料板8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料板9,下模座14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模弹性元件13,下模弹性元件13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抬料板11,下模座14顶部外表面且位于下模弹性元件13一侧固定连接有冲孔凹模12,压料板9与抬料板11之间设置有料带10。
上模弹性元件4的数量为两组,两组上模弹性元件4之间关于上模座1的中心轴线相对称,便于上模座1与脱料板8之间的连接,第一冲头5、第二冲头6及第三冲头7之间两两互相平行,且第一冲头5的长度小于第二冲头6的长度,第二冲头6的长度小于第三冲头7的长度,下模座14内部与第一冲头5、第二冲头6及第三冲头7相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15,便于第一冲头5、第二冲头6及第三冲头7相互错开,减少冲头接触料带10时的面积,脱料板8通过焊接与压料板9之间相固定连接,便于压料板9的固定,下模座14内部与下模弹性元件13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凹槽,便于下模弹性元件13的安装,下模弹性元件1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下模弹性元件13之间互相平行,便于下模座14与抬料板11相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与传统装置有较大改进创新,在使用该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时,上模座1在机床的上死点,下模座14在冲床的工作台面上,下模座14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静止,冲床工作时,由于上模弹性元件4与上模座1相固定连接,上模弹性元件4与脱料板8相固定连接,脱料板8与压料板9相固定连接,故而随着机床的工作,上模座1及与上模座1连接的脱料板8及压料板9开始向下运动,上模座1与脱料板8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相对静止,直到上脱料板8与料带10接触,再然后,脱料板8与料带10接触,这时脱料板8通过上模弹性元件4开始对料带10施加力(其中上模弹性元件4的力量一定要大于下模弹性元件13),这时抬料板11以及冲孔凹模12开始向下运动,当料带10依次开始接触第一冲头7、第二冲头6及第三冲头5时,整孔工作开始,下模弹性元件13行程走完,整孔工作结束,接着上模座1继续往下走,上模弹性元件4的行程走完,模具闭合即冲床走到下死点,最后冲床开始往上运动,上模座1跟冲床往回走,当上模弹性元件4行程走完,料带10、冲孔凹模12以及抬料板11开始向上走,下模弹性元件13行程走完,料带10与第三冲头7、第二冲头6及第一冲头5依次脱开,上模座1继续往上走,当脱料板8与料带10脱开之后,下模弹性元件13将料带10往上顶直接脱开冲孔凹模12,当上模座1回到上死点后,一个工作循环即结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垫板(2),所述上垫板(2)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板(3),多组所述固定板(3)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冲头(5)、第二冲头(6)及第三冲头(7),所述上模座(1)底部外壁且位于上垫板(2)两侧固定连接有上模弹性元件(4),所述上模弹性元件(4)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脱料板(8),所述脱料板(8)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料板(9),所述下模座(14)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模弹性元件(13),所述下模弹性元件(13)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抬料板(11),所述下模座(14)顶部外表面且位于下模弹性元件(13)一侧固定连接有冲孔凹模(12),所述压料板(9)与抬料板(11)之间设置有料带(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弹性元件(4)的数量为两组,两组上模弹性元件(4)之间关于上模座(1)的中心轴线相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头(5)、第二冲头(6)及第三冲头(7)之间两两互相平行,且第一冲头(5)的长度小于第二冲头(6)的长度,所述第二冲头(6)的长度小于第三冲头(7)的长度,所述下模座(14)内部与第一冲头(5)、第二冲头(6)及第三冲头(7)相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板(8)通过焊接与压料板(9)之间相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4)内部与下模弹性元件(13)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弹性元件(1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下模弹性元件(13)之间互相平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28825.7U CN211866335U (zh) | 2020-03-17 | 2020-03-17 | 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28825.7U CN211866335U (zh) | 2020-03-17 | 2020-03-17 | 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66335U true CN211866335U (zh) | 2020-11-06 |
Family
ID=73259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28825.7U Active CN211866335U (zh) | 2020-03-17 | 2020-03-17 | 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66335U (zh) |
-
2020
- 2020-03-17 CN CN202020328825.7U patent/CN2118663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866335U (zh) | 一种高低冲头减震机构 | |
CN206567395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加强件一次侧冲孔模具 | |
CN213826723U (zh) | 一种用于生产电机铁芯冲压床的固定装置 | |
CN215845186U (zh) | 一种钣金胀形冲压装置 | |
CN211489277U (zh) | 支架支座落片级进模 | |
CN210702008U (zh) | 一种散热器主片冲孔模具 | |
CN210188230U (zh) | 一种连接器高精度冲压模具 | |
CN209830023U (zh) | 封头冲压成型装置 | |
CN208976601U (zh) | 一种具有双滑块反向切断结构的冲压模具 | |
CN213793766U (zh) | 一种精密加工的冲压模具 | |
CN211866377U (zh) | 汽车模翻孔脱料机构 | |
CN211990491U (zh) | 防滑板冲孔成型模具 | |
CN214161123U (zh) | 一种在弧形凸包上引深凸包的模具 | |
CN211888647U (zh) | 一种航空发动机通气管道密封垫冲压模具 | |
CN211727200U (zh) | 一种压缩机下盖冲压模具 | |
CN215467411U (zh) | 一种汽车底盘用套管的旋切模 | |
CN213195284U (zh) | 一种汽车叶子板互动悬吊模具 | |
CN214161117U (zh) | 一种带料上叶片圈圆的模具 | |
CN211707896U (zh) | 一种冲压模具 | |
CN213701536U (zh) | 一种投影仪散热器用冲压模具 | |
CN216324544U (zh) | 一种汽车用绝缘片冲切模具 | |
CN216461088U (zh) | 一种提高铜板类凸包产品平面度的模具 | |
CN213378814U (zh) | 冲压抽拉式斜楔模具结构 | |
CN212792698U (zh) | 压缩机转子圆片连续冲压模具 | |
CN210614748U (zh) | 一种挡板翻边翻孔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