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9491U - 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9491U
CN211849491U CN202020379917.8U CN202020379917U CN211849491U CN 211849491 U CN211849491 U CN 211849491U CN 202020379917 U CN202020379917 U CN 202020379917U CN 211849491 U CN211849491 U CN 211849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foundation ditch
face ring
holding tank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99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
陈振宇
朱培明
廖栋
向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nhu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nhu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nhu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nhu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799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9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9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9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包括基坑以及若干设置于基坑侧壁上的挡土板,若干所述挡土板相互拼接,所述挡土板远离基坑底壁的一端开设有槽口向上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底壁中部开设有延伸至基坑底壁以下的通水孔,所述通水孔内插设有排水管,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内设置有与排水管相连通的排水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使挡土板拥有排水功能,减少材料浪费,绿色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建筑物时,需要先开挖基坑,在基坑内进行建筑物的施工时,通常情况下需要对进行基坑支护。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一般包括设置于基坑侧壁上的挡土板以及用于将挡土板固定于基坑侧壁上的锚杆。挡土板用于对基坑的侧壁进行支护。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挡土板大多为木板并不具备排水功能,遇到雨季,地面上的雨水顺着挡土板流入基坑内,雨水对挡土板的长时间冲刷容易导致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变差,而重新更换挡土板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不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节能建筑的号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具有使设置于基坑侧壁上的挡土板拥有排水功能,减少材料浪费,绿色节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包括基坑以及若干设置于基坑侧壁上的挡土板,若干所述挡土板相互拼接,所述挡土板远离基坑底壁的一端开设有槽口向上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底壁中部开设有延伸至基坑底壁以下的通水孔,所述通水孔内插设有排水管,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内设置有与排水管相连通的排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到雨季,地面上的雨水顺着挡土板顶部流入水槽内,落入水槽内的雨水在排水组件的作用下流入排水管内,使得挡土板具有排水的功能,减少地面上的雨水通过挡土板直接流入基坑内的情况发生,保持挡土板对基坑支护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槽内底壁的中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架设于排水口内的面圈以及设置于面圈底部的连接壳,所述面圈为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的中空柱体,所述面圈的顶部向外翻折有第二翻边,所述面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壳靠近面圈的一端的内周面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面圈远离第二翻边的一端穿过排水口与连接壳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翻边与水槽的内底壁相抵接,所述连接壳远离面圈的一端与排水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面圈穿过排水口,在外螺纹和内螺纹的共同作用下,将面圈和连接壳连接,使得落水能够顺利的在连接壳的导向作用下流入排水管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翻边的内周面径向延伸有限位块,所述面圈内还设置有内篮,所述内篮为上方开口的圆柱体,所述内篮的侧壁以及底壁均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内篮的顶部向外翻折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的底部与限位块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篮的设置主要起到保护排水管免受杂物堵塞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篮的内侧壁设置有弧形吊环,所述弧形吊环的弧口朝向内篮的内底壁,所述弧形吊环的相对两端均垂直固定有固定杆,两所述固定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内篮的两相对内侧壁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吊环的设置主要起到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弧形吊环从面圈内取出内篮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面圈的上方开口盖合有封水盖,所述封水盖远离面圈的一端设置有拉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平时不需对挡土板进行排水时,可将封水盖盖合于面圈的上方开口上,以免杂物落进排水管内造成排水管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槽的顶部向外翻折有第一翻边,所述容纳槽的槽口设置有与第一翻边相适配的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翻边和缺口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对水槽放置于容纳槽内起到限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土板远离基坑底壁的一端还设置有两压片,两所述压片分别位于容纳槽槽口的相对两端,所述压片的一端与挡土板的顶面转动连接、另一端的底部与第一翻边的顶面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片的设置主要起到将水槽固定于容纳槽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土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块和与燕尾槽,所述燕尾块沿其所在挡土板的侧面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燕尾块与燕尾槽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挡土板之间通过燕尾块和燕尾槽的滑移连接进行拼接固定,该固定方式简单便捷,而且连接牢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遇到雨季,地面上的雨水顺着挡土板顶部流入水槽内,落入水槽内的雨水在排水组件的作用下流入排水管内,使得挡土板具有排水的功能,减少地面上的雨水通过挡土板直接流入基坑内的情况发生,保持挡土板对基坑支护的稳定性;
2.内篮的设置主要起到保护排水管免受杂物堵塞的作用;
3.压片的设置主要起到将水槽固定于容纳槽内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基坑;2、挡土板;21、燕尾块;22、燕尾槽;23、锚杆;231、杆体;232、尖头;233、抵接块;3、容纳槽;31、通水孔;4、排水组件;41、面圈;411、第二翻边;4111、限位块;412、内篮;413、通孔;414、第三翻边;415、弧形吊环;416、固定杆;417、封水盖;418、拉块;419、外螺纹;42、连接壳;421、第一外壳;422、第二外壳;423、连接块;424、内螺纹;5、水槽;51、第一翻边;52、排水口;521、挡块;6、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包括基坑1以及若干设置于基坑1侧壁上的挡土板2,挡土板2远离基坑1底壁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槽3,容纳槽3内设置有排水组件4。
如图1、3所示,挡土板2为竖向放置的长方板体,挡土板2通过锚杆23与基坑1的侧壁固定连接;锚杆23包括杆体231以及设置于杆体231相对两端的尖头232和抵接块233,挡土板2靠近基坑1侧壁的一侧与基坑1侧壁相贴合,锚杆23的尖头232由挡土板2背对基坑1侧壁的一侧穿过挡土板2延伸至基坑1侧壁内,抵接块233与挡土板2背对基坑1侧壁的一侧相贴合。挡土板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块21和与燕尾块21相适配的燕尾槽22,燕尾槽22沿其所在挡土板2的侧面竖向延伸,且燕尾槽22的槽口朝向远离燕尾块21的一侧,相邻挡土板2之间在燕尾块21与燕尾槽22滑移连接作用下相互拼接固定。
如图2、3所示,容纳槽3开设于挡土板2远离基坑1底壁的端面上,且容纳槽3的槽口竖直向上设置;容纳槽3的竖截面呈长方体形状,容纳槽3内架设有水槽5,水槽5为上方开口的不锈钢槽体,水槽5的顶部向外翻折有第一翻边51,容纳槽3的槽口设置有与第一翻边51相适配的缺口;挡土板2远离基坑1底壁的一端还设置有两压片6,两压片6分别位于容纳槽3槽口的相对两端,压片6的一端与挡土板2的顶面转动连接、另一端的底部与第一翻边51的顶面相抵接。
如图2、3所示,水槽5的底壁位于容纳槽3底壁的上方,水槽5的内底壁中部开设有排水口52,容纳槽3的内底壁中部开设有与排水口52位置相对应的通水孔31,通水孔31延伸至基坑1底壁以下,通水孔31内设置有排水管,通水孔31的内周面与排水管的外周面相贴合。排水组件4位于水槽5和容纳槽3之间,且排水组件4与排水管相连通。
如图2、4所示,排水组件4包括面圈41和连接壳42,面圈41为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的中空柱体,排水口52的内周面径向延伸有挡块521,面圈41的顶部向外翻折有第二翻边411,第二翻边411的底部与挡块521的顶部相贴合,且第二翻边411的顶部与水槽5的内底壁相平齐。面圈41内还设置有内篮412,内篮412为上方开口的圆柱蓝体,内篮412的侧壁以及底壁均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413;内篮412的顶部向外翻折有第三翻边414。第二翻边411的内周面设置有径向延伸有限位块4111,第三翻边414的底部与限位块4111的顶部相贴合。
如图4所示,内篮4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吊环415,弧形吊环415的弧口朝向内篮412的内底壁,弧形吊环415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杆416,固定杆416与其所在弧形吊环415的端部垂直固定,固定杆416远离弧形吊环415的一端与内篮41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面圈41的上方开口盖合有封水盖417,封水盖417的底部与第三翻边414的顶部相贴合,封水盖417背对第三翻边414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拉块418。封水盖417的外周面与第二翻边411的内周面相抵接。
如图4、5所示,连接壳42包括均为圆柱体形状的第一外壳421和第二外壳422,第一外壳421和第二外壳422同轴心设置,且第一外壳421的半径大于第二外壳422的半径,第一外壳421位于第二外壳422的上方,第一外壳421的底部径向延伸有中空的连接块423,连接块423的内周面与第二外壳422顶部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第一外壳421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424,面圈4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内螺纹424相匹配的外螺纹419,面圈41远离第二翻边411的一端穿过排水口52与第一外壳421螺纹连接。连接块423的底部与容纳槽3的内底壁相贴合。第二外壳422远离连接块423的一端穿过通水孔31与排水管相通连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面圈41穿过排水口52,使面圈41上的第二翻边411与水槽5内排水口52的挡块521相贴合,在外螺纹419和内螺纹424的配合作用下,连接壳42与面圈41螺纹连接固定;由于第二翻边411内限位块4111的存在,内篮412架设于限位块4111上;在面圈41的上方开口盖合封水盖417;将水槽5放置于容纳槽3上,转动压片6,使得压片6压紧水槽5上的第一翻边51,由此将水槽5固定于容纳槽3内;此时连接壳42远离面圈41的一端穿过通水孔31与排水管相通连接。相邻的挡土板2在燕尾块21和燕尾槽22的作用下相互拼接固定,插上锚杆23将挡土板2固定于基坑1的侧壁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包括基坑(1)以及若干设置于基坑(1)侧壁上的挡土板(2),若干所述挡土板(2)相互拼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2)远离基坑(1)底壁的一端开设有槽口向上的容纳槽(3),所述容纳槽(3)的内底壁中部开设有延伸至基坑(1)底壁以下的通水孔(31),所述通水孔(31)内插设有排水管,所述容纳槽(3)内设置有水槽(5),所述水槽(5)内设置有与排水管相连通的排水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5)内底壁的中部开设有排水口(52),所述排水组件(4)包括架设于排水口(52)内的面圈(41)以及设置于面圈(41)底部的连接壳(42),所述面圈(41)为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的中空柱体,所述面圈(41)的顶部向外翻折有第二翻边(414),所述面圈(4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419),所述连接壳(42)靠近面圈(41)的一端的内周面设置有与外螺纹(419)相匹配的内螺纹(424),所述面圈(41)远离第二翻边(414)的一端穿过排水口(52)与连接壳(4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翻边(414)与水槽(5)的内底壁相抵接,所述连接壳(42)远离面圈(41)的一端与排水管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414)的内周面径向延伸有限位块(4111),所述面圈(41)内还设置有内篮(412),所述内篮(412)为上方开口的圆柱体,所述内篮(412)的侧壁以及底壁均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413),所述内篮(412)的顶部向外翻折有第三翻边(51),所述第三翻边(51)的底部与限位块(4111)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篮(412)的内侧壁设置有弧形吊环(415),所述弧形吊环(415)的弧口朝向内篮(412)的内底壁,所述弧形吊环(415)的相对两端均垂直固定有固定杆(416),两所述固定杆(416)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内篮(412)的两相对内侧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圈(41)的上方开口盖合有封水盖(417),所述封水盖(417)远离面圈(41)的一端设置有拉块(4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5)的顶部向外翻折有第一翻边(411),所述容纳槽(3)的槽口设置有与第一翻边(411)相适配的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2)远离基坑(1)底壁的一端还设置有两压片(6),两所述压片(6)分别位于容纳槽(3)槽口的相对两端,所述压片(6)的一端与挡土板(2)的顶面转动连接、另一端的底部与第一翻边(411)的顶面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块(21)和与燕尾槽(22),所述燕尾块(21)沿其所在挡土板(2)的侧面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燕尾块(21)与燕尾槽(22)滑移连接。
CN202020379917.8U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 Active CN211849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9917.8U CN211849491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9917.8U CN211849491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9491U true CN211849491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3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9917.8U Active CN211849491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94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95714U (zh) 一种新型建筑基础基坑排水结构
CN211849491U (zh) 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
CN207260284U (zh) 一种分流防堵塞式道路排水管道
CN211849848U (zh) 一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
CN112064809A (zh) 一种装配式卫生间用防水与排水结构
CN207794259U (zh) 防臭地漏
CN210976044U (zh) 一种用于截污工程的壁挂式微型排水泵站
CN216552309U (zh) 一种农村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用沉井
CN211621821U (zh) 一种带有主副止回阀的新型下水管道
CN212506656U (zh) 双盒延长水道地漏
CN210658480U (zh) 一种垃圾渗沥液与地下水综合抽排井
CN115324089B (zh) 一种具有引排侧壁涌水的深基坑结构
CN214090408U (zh) 一种带排水沟的顶板后浇带防护盖板
CN218508634U (zh) 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
CN220377427U (zh) 一种消防水池取水口结构
CN213268122U (zh) 一种集蓄水池功能和潜水泵集水池功能的新型水池
CN221760866U (zh) 双排水通道地漏安装结构
CN111593812A (zh) 双盒延长水道活地漏
CN214143276U (zh) 一种复合式桥梁泄水管
CN213597874U (zh) 液体回收装置
CN207194330U (zh) 一种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CN212688991U (zh) 一种电梯井降水套筒
CN213979238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地漏
CN214994498U (zh) 一种水工建筑物地下室集水结构
CN216616168U (zh) 一种用于蓄水池的新型溢流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