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1113U - 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1113U
CN211841113U CN202020077175.3U CN202020077175U CN211841113U CN 211841113 U CN211841113 U CN 211841113U CN 202020077175 U CN202020077175 U CN 202020077175U CN 211841113 U CN211841113 U CN 211841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positioning
clamping
clamp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71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平尔
顾涛
关伟伟
许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u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00771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1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1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11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包括支撑组件、夹具模组,支撑组件包括一安装板,安装板上至少设置一套夹具模组,夹具模组包括:安装定位组件,安装定位组件一端设置在安装板上,另一端用于与壳体上的定位凸台对应安装定位;粗定位组件,粗定位组件设置在壳体周侧,用于壳体在安装板所在平面内的限位;精确定位夹紧组件,沿壳体宽度方向设置在壳体待加工部两侧用于对待加工部精确定位夹紧;第一夹紧组件,沿壳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壳体两侧对壳体进行初步夹紧;第二夹紧组件,设置在壳体周侧,用于沿垂直于安装板的方向夹紧壳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可实现将增压泵壳体快速精确的安装至夹具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壳体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背景技术
针对一种用于发电机或发动机上的壳体的加工,如图1-2所述,该壳体由铸或锻成型,形状不规则,壳体待加工部在安装时需与增压泵中的其他结构配合安装,故待加工部需进行精确加工;当对该壳体进行加工时,需要先固定夹紧壳体,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平口钳和定位销等对壳体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平口钳或简易夹具夹紧壳体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夹具安装至现有夹具上时,壳体安装位置不易调节,存在偏差,导致无法对壳体进行精确定位及加工,且安装不方便,效率低;(2)安装至现有夹具上的壳体与现有夹具接触面积小,从而导致施力夹紧时壳体易发生形变,损坏壳体;(3)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壳体待加工部周边无其他限位结构,壳体发生振动时待加工易偏移原位置,导致加工时定位不准确,加工精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增压泵的壳体的头部宽度大于尾部宽度,壳体一侧具有三个定位凸台,壳体尾部具有用于配合安装的待加工部;
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夹具模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至少设置一套所述夹具模组,所述夹具模组包括:
安装定位组件,所述安装定位组件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另一端用于与壳体上的定位凸台对应安装定位;
粗定位组件,所述粗定位组件设置在壳体周侧,用于壳体在所述安装板所在平面内的限位;
精确定位夹紧组件,沿壳体宽度方向设置在壳体待加工部两侧用于对待加工部精确定位夹紧;
第一夹紧组件,沿壳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壳体两侧对壳体进行初步夹紧;
第二夹紧组件,设置在壳体周侧,用于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夹紧壳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三个安装定位单元;所述安装定位单元为定位销结构,安装壳体时,壳体的定位凸台对应安装至所述定位销结构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粗定位组件包括至少四个粗定位单元,其中两所述粗定位单元分别设置在壳体头部和尾部用于壳体沿其长度方向的限位,另两所述粗定位单元对应设置在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粗定位单元为圆柱销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精确定位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块、活动块和第一气缸;
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块沿壳体宽度方向对应设置在待加工部的两侧;所述固定块具有第一凹口,所述活动块具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与所述第二凹口沿壳体宽度方向对应设置在待加工部的两侧用于配合卡紧壳体待加工部;
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活动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块沿壳体宽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机构和限位件,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一手柄部和推杆,所述手柄部用于控制所述推杆压紧壳体至所述限位件处;所述第一夹紧机构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用于初步夹紧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壳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夹紧组件上包括至少三个第二夹紧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夹紧单元设置在壳体周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包括第二气缸和用于夹紧壳体的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连接且可绕所述第二气缸转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朝向所述安装板移动,带动所述压块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夹紧壳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两侧各设置一组所述夹具模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中部且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板夹角处设置用于加强支撑的三角固定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夹具在加工工作台上沿所述安装板的宽度方向定位的横向夹具定位气缸;和至少一个用于夹具在加工工作台上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的纵向夹具定位气缸;
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面上设置用于将夹具固定在的加工工作台上的限位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的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如图1-2所示的壳体,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其具有以下优点:
(1)此夹具针对于壳体的不规则形状,通过多个粗定位组件和多个安装定位组件配合,将壳体放置入多个粗定位组件围成的区域内同时壳体的多个定位凸台与安装定位组件对应安装,从而实现壳体的快速准确定位及壳体在安装板所在平面内的初步安装;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精确定位夹紧组件,对壳体的待加工部进行定位调整及夹紧,确保待加工部安装位置的精确及后期加工达到高精度的要求;通过设置的第一夹紧组件实现壳体沿其宽度方向的初步夹紧,防止壳体整体出现偏移,通过第二夹紧组件实现壳体垂直于安装板方向的夹紧,第一夹紧组件与第二夹紧组件配合实现壳体多个自由度的限位固定夹紧。
(2)通过设置多个粗定位单元对壳体进行初步限位,同时两粗定位单元设置在壳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优选的设置在壳体中部至尾部的区域内,由于壳体头部宽度大于尾部宽度,从而防止安装时将壳体的头部和尾部放反,安装简易,效率高。
(3)进一步的,通过精确定位夹紧组件对壳体的待加工部进行精确定位及夹紧固定,同时防止待加工部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振动导致偏移,保证待加工部的从定位安装至加工结束的过程中,待加工部始终处于稳固精确的位置,完成待加工部高精度的加工要求。
(4)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通过多个定位组件和多个夹紧组件对壳体进行定位夹紧,壳体与夹具多点接触,夹紧过程中壳体受力较均匀,不易发生形变,从而壳体不易损坏。
(5)此夹具在安装板的两侧设置两个工位,一次可进行两个壳体的定位夹紧加工,比现有技术中的单个壳体夹紧加工,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的壳体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夹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壳体安装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壳体;2-定位凸台;3-待加工部;4-支撑组件;401-安装板;402-底板;403-三角固定块;5-粗定位单元;501-圆柱销结构;6-安装定位单元;601-定位销结构;7-第一夹紧组件;701-手柄部;702-推杆;703-限位件;8-第二夹紧单元;801-第二气缸;802-压块;9-精确定位夹紧组件;901-固定块;902-活动块;903-第一气缸;904-第一凹口;905-第二凹口;10-横向夹具定位气缸;11-纵向夹具定位气缸;12-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参照图3-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包括支撑组件4、夹具模组,支撑组件4包括一安装板401;安装板401上至少设置一套夹具模组,夹具模组包括:
安装定位组件,安装定位组件一端设置在安装板上401,另一端用于与壳体1上的定位凸台2对应安装定位;
粗定位组件,粗定位组件设置在壳体1周侧,用于壳体在所述安装板所在平面内的限位;
精确定位夹紧组件9,沿壳体宽度方向设置在壳体1待加工部3两侧用于对待加工部3精确定位夹紧;
第一夹紧组件7,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壳体1两侧对壳体进行初步夹紧;第二夹紧组件,设置在壳体1周侧,用于沿垂直于安装板401的方向夹紧壳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气压夹具通过设置粗定位组件和精确定位夹紧组件,实现了壳体的快速精确的定位安装,大大提高壳体安装效率,同时防止壳体代加工部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振动偏移;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实现对壳体多个自由度的限位固定以及防止壳体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5,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5,安装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三个安装定位单元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设置3个安装定位单元6;安装定位单元6用于确定壳体1安装时的定位精确点,当将壳体1安装至安装板401上时,将壳体底部的多个定位凸台2一一对应安装至安装定位单元6上,从而实现壳体的快速准确定位。
进一步优选的,安装定位单元6为定位销结构601,安装壳体时,壳体的定位凸台对应安装至定位销结构601上;定位销结构结构简单,易制造,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安装定位单元6的具体结构不局限于以上所述,例如可以是螺母或其他定位凸台。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5,粗定位组件包括至少四个粗定位单元5,其中两粗定位单元5分别设置在壳体1头部和尾部用于壳体1沿其长度方向的限位,另两粗定位单元5对应设置在壳体1宽度方向的两侧。粗定位单元5沿壳体1形状贴紧设置在壳体1周侧并固定于安装板401上,当需对壳体1进行加工时,首先将壳体1安装至安装板401上,由于多个粗定位单元5已围成壳体1的形状,将壳体1直接安装至多个粗定位单元5之间,实现壳体1的初步限位,方便快捷,单人即可完成,不需其他辅助结构或多人配合完成定位。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选用五个粗定位单元5,除设置在壳体头部和尾部的粗定外单元5外,另外两个粗定位单元5优选的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壳体1中靠近尾部区域,由于壳体头部的宽度大于尾部的宽度,两粗定位单元设置在靠近壳体1尾部的区域,可防止安装人员将壳体的头部与尾部放反,实现快速正确的安装;最后一个粗定位单元5则设置在壳体头部至中部的区域内,从而五个粗定位单元5实现壳体在加工平面内的初步限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粗定位单元5设置的数量不局限于以上所述,例如也可以设置六个粗定位单元5。
进一步优选的,粗定位单元为圆柱销结构,圆柱销结构为常见的销结构,结构简单易获得且占据面积小;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粗定位单元的具体结构不局限于以上描述或图示中给出的方式,例如可以是长度合适杆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5,精确定位夹紧组件9包括:固定块901、活动块902和第一气缸903;固定块901与活动块902沿壳体1宽度方向对应设置在待加工部3的两侧;固定块901具有第一凹口904,活动块902具有第二凹口905,第一凹口904与第二凹口905沿壳体1宽度方向对应设置在待加工部3的两侧用于配合卡紧壳体1待加工部3;第一气缸903与活动块902连接,用于驱动活动块902沿壳体1宽度方向移动。其中由于待加工部3需较高的加工精度,第一凹口904与第二凹口905配合将待加工部夹紧于凹口内,进一步实现对待加工部3沿壳体长度方向的限位,实现其在加工平面内的精确限位。
进一步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口904与第二凹口905均为V型凹口,V形凹口将待加工部的圆柱卡紧于V型凹口内,实现待加工部3沿壳体长度方向的限位,防止壳体1在加工过程中壳体振动,导致待加工部3加工位置偏移。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凹口的形状不局限于以上描述或图示中所示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半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6,第一夹紧组件7包括第一夹紧机构和限位件703,第一夹紧机构与限位件703配合用于初步夹紧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壳体1。从而实现对壳体宽度方向上的夹紧固定,完成对壳体的初步夹紧。
进一步的,第一夹紧机构包括一手柄部701和推杆702,手柄部701用于控制推杆702压紧壳体1至限位件703处,推杆702与限位件703配合夹紧位于两者之间的壳体1。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5、图7,第二夹紧组件上包括至少三个第二夹紧单元8;多个第二夹紧单元8设置在壳体周侧。沿垂直于壳体的方向对壳体上的多个位置将壳体压紧于安装板401上,从而在加大压紧力度的同时对壳体的压力较为均匀,防止壳体因某一点受力过大而产生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第二夹紧组件上包括三个第二夹紧单元8;且三个第二夹紧单元8呈三角形设置在壳体周侧。第二夹紧单元8从三个方位对可以进行夹紧,壳体1受力均匀,对壳体1进行加工时壳体不易偏移。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夹紧单元设置的数量不局限于以上所述,例如可以设置4个二夹紧单元8。
具体的,其中两个第二夹紧单元8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在壳体1头部的两侧,由于壳体的头部具有凸起结构,第二夹紧单元8夹紧壳体时,作用点位于凸起结构上,从而避免直接施力于壳体1薄壁上对壳体1挤压产生形变,导致壳体1损坏;另外一个第二夹紧单元8设置在两壳体尾部的待加工部3之间;由于待加工部3之间存在凸起等结构,夹紧壳体时第二夹紧单元8施力于凸起上,从而也避免了第二夹紧单元8直接作用在壳体薄壁上,防止壳体1产生形变。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夹紧单元8设置的位置不局限于以上所述,例如可以设置在壳体周侧的中部和尾部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5、图7,优选的第二夹紧单元8包括与安装板401垂直设置的第二气缸801和用于夹紧壳体的压块802,压块802与第二气缸801的活塞连接且可绕第二气缸旋转801,第二气缸801的活塞朝向安装板401移动,带动压块802将壳体1夹紧于压块802和安装板401之间,实现壳体1的在Z轴方向(即垂直于壳体的方向)上的夹紧。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5,优选的在安装板两侧各设置一组夹具模组。从而一套夹具可同时夹紧两个壳体1,便于同时对两个壳体进行加工,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夹具模组设置的数量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如果壳体加工工作台面积足够大,则安装板401上也可以设置多组夹具模组,例如设置4组夹具模组。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5,支撑组件4还包括底板402,安装板401设置在底板402中部且与底板402垂直;安装板401与底板402夹角处设置用于加强支撑的三角支撑块40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三角支撑块403的形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例如也可以是立方体的支撑块。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不局限于以上所述。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5,安装板401远离底板402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夹具在加工工作台上沿安装板401的宽度方向的横向夹具定位气缸10;和至少一个用于夹具在加工工作台上沿安装板401的长度方向的纵向夹具定位气缸11;
安装板401远离底板402的一侧面上设置用于将夹具固定在的加工工作台上限位柱12。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8,壳体1安装于夹具上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将壳体放置入多个粗定位单元围成的区域内,此时壳体1上的定位凸台2与安装定位单元6对应定位安装;且待加工部的一侧安装与固定块901的第一凹口904内;精确定位组件的第一气缸903伸出使活动块902的第二凹口905卡紧待加工部3的另一侧,并与固定块901配合完成壳体1的待加工部3沿壳体宽度方向的夹紧;进一步手动下压第一夹紧组件7的手柄部701使推杆702与限位件703配合进一步夹紧壳体1,完成壳体1在安装板401加工平面内的限位;接着第二夹紧单元8的压块802转动至垂直于壳体1的方向,第二气缸801朝向安装板401收缩,从而实现壳体Z轴方向(即垂直于壳体的方向)的夹紧,完成将壳体1安装于夹具上。夹具上的限位柱12对应安装于加工工作台上,横向定位气缸10和纵向定位气缸11伸出至加工工作台的对应位置,完成将夹具安装固定于加工工作台上,可对壳体的待加工部3进行加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增压泵的壳体的头部宽度大于尾部宽度,壳体一侧具有三个定位凸台,壳体尾部具有用于配合安装的待加工部;
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夹具模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至少设置一套所述夹具模组,所述夹具模组包括:
安装定位组件,所述安装定位组件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另一端用于与壳体上的定位凸台对应安装定位;
粗定位组件,所述粗定位组件设置在壳体周侧,用于壳体在所述安装板所在平面内的限位;
精确定位夹紧组件,沿壳体宽度方向设置在壳体待加工部两侧用于对壳体待加工部精确定位夹紧;
第一夹紧组件,沿壳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壳体两侧对壳体进行初步夹紧;
第二夹紧组件,设置在壳体周侧,用于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夹紧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三个安装定位单元;所述安装定位单元为定位销结构,安装壳体时,壳体的定位凸台对应安装至所述定位销结构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定位组件包括至少四个粗定位单元,其中两所述粗定位单元分别设置在壳体头部和尾部用于壳体沿其长度方向的限位,另两所述粗定位单元对应设置在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粗定位单元为圆柱销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确定位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块、活动块和第一气缸;
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块沿壳体宽度方向对应设置在待加工部的两侧;所述固定块具有第一凹口,所述活动块具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与所述第二凹口沿壳体宽度方向对应设置在待加工部的两侧用于配合卡紧壳体待加工部;
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活动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块沿壳体宽度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机构和限位件,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一手柄部和推杆,所述手柄部用于控制所述推杆压紧壳体至所述限位件处;所述第一夹紧机构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用于初步夹紧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壳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组件上包括至少三个第二夹紧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夹紧单元设置在壳体周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包括第二气缸和用于夹紧壳体的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连接且可绕所述第二气缸转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朝向所述安装板移动,带动所述压块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向夹紧壳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两侧各设置一组所述夹具模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中部且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板夹角处设置用于加强支撑的三角固定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夹具在加工工作台上沿所述安装板的宽度方向定位的横向夹具定位气缸;和至少一个用于夹具在加工工作台上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的纵向定位的纵向夹具定位气缸;
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面上设置用于将夹具固定在的加工工作台上的限位柱。
CN202020077175.3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1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7175.3U CN211841113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7175.3U CN211841113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1113U true CN211841113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13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717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1113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11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9953A (zh) * 2020-01-14 2020-04-28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9953A (zh) * 2020-01-14 2020-04-28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67612U (zh) 四轴同步夹持定位夹具
CN211841113U (zh) 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CN108818058B (zh) 一种零件叶片加工定位专用工装
CN111069953A (zh) 一种用于增压泵壳体的夹具
CN206998353U (zh) 一种气动夹具
CN118635943A (zh) 一种工装夹具和精锻小叶片的夹紧方法
CN210588262U (zh) 一种能够对同尺寸角码固定的锯床用夹具
CN103624575A (zh) 汽车转向节壳体夹具
CN213616305U (zh) 一种高速加工角度夹具
CN210649674U (zh) 一种三轴通用互换治具底座
CN214134191U (zh) 一种铣床专用装夹机构
CN105345497B (zh) 联动式浮动夹具
CN110666550A (zh) 一种变速器壳体气动三轴夹具
CN216228040U (zh) 一种零件加工装夹装置
CN110524286B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下横梁的专用夹具
CN215919810U (zh) 一种互换夹持治具
CN222134693U (zh) 一种增压泵适配器夹具
CN220145255U (zh) 一种机械工程用夹具
CN221735458U (zh) 回程盘用柱塞孔加工工装
CN215700005U (zh) 汽车卡钳液压夹具板及其液压夹具
CN210756595U (zh) 一种用于电机rcu壳体机加工的固定夹具
CN221735926U (zh) 一种挡泥板支架固定座的定位工装
CN110666551A (zh) 一种机油盘端面加工气动夹具
CN218397048U (zh) 铝型材夹具
CN110883590A (zh) 一种汽车倒车影像摄像头安装架加工用定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