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0415U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0415U
CN211830415U CN201890001028.9U CN201890001028U CN211830415U CN 211830415 U CN211830415 U CN 211830415U CN 201890001028 U CN201890001028 U CN 201890001028U CN 211830415 U CN211830415 U CN 211830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wall portion
motor
bearing
bearing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900010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津贵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0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0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9/00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K29/06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position sensing devices
    • H02K29/08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position sensing devices using 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plates, magneto-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马达具有:转子,其具有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该转子绕中心轴线旋转;定子,其与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轴承,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对轴的上端部进行支承;以及轴承保持架,其对轴承进行支承,在轴的上端部设置有磁铁固定部,该磁铁固定部安装有传感器磁铁,轴承保持架由磁性材料构成,轴承保持架具有:第1侧壁部,其从径向外侧包围轴的一部分并延伸至比磁铁固定部靠上侧的位置;以及第1平坦部,其在第1侧壁部的径向外侧沿着与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延伸,位于比第1侧壁部的上端部靠下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公知有使用传感器磁铁和传感器对转子进行位置检测的机电一体型的马达。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构造:通过将背轭安装于对轴承进行保持的托架,隔绝从传感器磁铁以外的部件产生的磁噪声,提高位置检测精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805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造中,由于设置了背轭,因此部件数量增加,伴随于此,制造工序也复杂化,因此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抑制磁噪声对传感器带来影响并且降低制造成本的马达。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是马达,其具有:转子,其具有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该转子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轴承,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对所述轴的上端部进行支承;以及轴承保持架,其对所述轴承进行支承,在所述轴的上端部设置有磁铁固定部,该磁铁固定部安装有传感器磁铁,所述轴承保持架由磁性材料构成,所述轴承保持架具有:第1侧壁部,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轴的一部分并延伸至比所述磁铁固定部靠上侧的位置;以及第1平坦部,其在所述第1侧壁部的径向外侧沿着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延伸,位于比所述第1侧壁部的上端部靠下侧的位置。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提供抑制磁噪声对传感器带来影响并且降低制造成本的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变形例1的轴承保持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示出变形例2的轴承保持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示出变形例3的轴承保持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变形例4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5的马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限定,能够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任意变更。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构造与各构造中的比例尺或数量等不同。
另外,在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来作为三维直角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是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是图1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Z轴方向的正的一侧(+Z侧,一侧)称为“上侧”,将Z轴方向的负的一侧(-Z侧,另一侧)称为“下侧”。另外,上侧和下侧是仅用于进行说明的名称,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简称为“周向”。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俯视”是指从轴向观察的状态。
【马达】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剖视图。
马达1具有定子30、马达壳体(壳体)40、上侧轴承(轴承)6、下侧轴承7、轴承保持架10、传感器磁铁29、电路板50以及具有轴21的转子20。
【转子】
转子20绕中心轴线J旋转。转子20具有轴21、转子铁芯24、转子磁铁23以及磁铁安装部件28。
轴21以沿上下方向(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着中心轴线J配置。轴21被下侧轴承7和上侧轴承6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轴21的下端部21b经由孔部48c向马达壳体40的外部突出。下端部21b在马达壳体40的外部与作为输出对象的外部设备连接。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轴21的上端部21a是指轴21的比上侧轴承6靠上侧的区域,轴21的下端部21b是指轴21的比下侧轴承7靠下侧的区域。
在轴21的上端部21a设置有磁铁固定部22。在磁铁固定部22上安装有传感器磁铁29。磁铁固定部22由设置于轴21的上端部21a的端面的固定孔21c和棒状的磁铁安装部件28构成。磁铁安装部件28与固定孔21c嵌合。另外,磁铁固定部22的结构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例如,磁铁固定部也可以具有图1中以假想线(双点划线)示出的轭型的保持部件28A。保持部件28A具有第1筒部28Aa、第2筒部28Ab以及连接部28Ac。第2筒部28Ab在轴21的上端部21a嵌于轴21的外周面。第1筒部28Aa在第2筒部28Ab的上侧嵌于传感器磁铁的外周面。连接部28Ac使第1筒部28Aa与第2筒部28Ab相连。
转子铁芯24固定于轴21。转子铁芯24沿周向包围轴21。转子磁铁23固定于转子铁芯24。更详细而言,转子磁铁23固定于转子铁芯24的沿周向的外侧面。转子铁芯24和转子磁铁23与轴21一起旋转
【定子】
定子30与转子20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并包围转子20的径向外侧。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1、绝缘件32以及线圈33。绝缘件32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构成。绝缘件32覆盖定子铁芯31的至少一部分。在驱动马达1时,线圈33对定子铁芯31进行励磁。通过使线圈线(省略图示)卷绕而构成线圈33。线圈线隔着绝缘体32卷绕于定子铁芯31的齿部。线圈线的端部被向上侧拉出。被拉出的线圈线例如与汇流条(省略图示)连接,该汇流条位于定子铁芯31与轴承保持架10之间的第1收纳区域A1。此外,汇流条的一部分贯通轴承保持架10而与电路板50连接。
【上侧轴承和下侧轴承】
上侧轴承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对轴21的上端部21a进行支承。上侧轴承6位于定子30的上侧。上侧轴承6被轴承保持架10保持。
下侧轴承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对轴21的下端部21b进行支承。下侧轴承7位于定子30的下侧。下侧轴承7被马达壳体40的下侧轴承保持部48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轴承6和下侧轴承7是球轴承。但是,上侧轴承6和下侧轴承7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轴承。
【传感器磁铁】
传感器磁铁29安装于轴21的磁铁固定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磁铁29呈圆环状。但是,传感器磁铁在俯视时也可以呈多边形状和D型形状。传感器磁铁29嵌合于磁铁固定部22的磁铁安装部件28的外周面。传感器磁铁29与轴21一起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旋转。另外,传感器磁铁29的形状和安装构造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例如,传感器磁铁29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等直接安装于轴21的前端。另外,传感器磁铁29只要安装于比上侧轴承6靠上侧的上端部21a,则也不必位于轴21的上端。
【电路板】
电路板50位于轴承保持架10和传感器磁铁的上侧。电路板50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延伸。在电路板50上连接有与定子30连接的汇流条(省略图示)。电路板50使电流流过定子30的线圈33来对转子20的旋转进行控制。
电路板50具有基板主体52、旋转传感器51以及多个电子部件55。基板主体52配置为与轴向垂直。基板主体52具有朝向上侧的上表面52b和朝向下侧的下表面52a。旋转传感器51位于基板主体52的下表面52a。旋转传感器51位于传感器磁铁29的正上方。即,在电路板50上安装有与传感器磁铁29在轴向上对置的旋转传感器51。多个电子部件55安装于基板主体52的下表面52a和上表面52b。电子部件55是构成电路板50的控制电路的安装元件中的除旋转传感器51以外的安装元件。电子部件55是电解电容器和扼流线圈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旋转传感器51安装于基板主体52的下表面52a的情况。但是,旋转传感器51也可以安装于基板主体52的上表面52b。即,旋转传感器51也可以隔着基板主体52与传感器磁铁29在轴向上对置。作为旋转传感器51,例如可以举出MR传感器(磁阻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等。
【马达壳体(壳体)】
马达壳体40呈向上侧(+Z侧)开口的筒状。马达壳体40收纳转子20和定子30。马达壳体40具有筒状部44、凸缘部45、底部43以及下侧轴承保持部48。
筒状部44从径向外侧包围定子30。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部44例如呈圆筒状。在筒状部44的内侧面固定有定子30。凸缘部45位于筒状部44的上端,向径向外侧延伸。马达壳体40在凸缘部45处通过螺栓8和螺母9而被固定于轴承保持架10。底部43位于筒状部44的下端。底部43位于定子30的下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壳体40和轴承保持架10通过螺栓8和螺母9而被紧固。但是,马达壳体40与轴承保持架10的固定也可以采用凿紧和焊接等其他机械固定构造。
下侧轴承保持部48位于底部43的俯视中央。下侧轴承保持部48对下侧轴承7进行保持。下侧轴承保持部48具有:筒部48a,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轴向延伸;以及下端突出部48b,其从筒部48a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在下端突出部48b的俯视中央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孔部48c。
【轴承保持架】
轴承保持架10位于定子30的上侧(+Z侧)。轴承保持架10固定于马达壳体40的筒状部44的上端部。轴承保持架10对上侧轴承6进行支承。轴承保持架10的俯视(XY面视)形状例如为与中心轴线J同心的圆形状。轴承保持架10的外缘部通过螺栓8和螺母9而被固定于马达壳体40的凸缘部45。
轴承保持架10是金属制的。轴承保持架10由磁性材料构成。作为构成轴承保持架10的材料,例示了钢。通过对板状部件进行折弯加工而成型出轴承保持架10。
轴承保持架10具有上侧轴承保持部(轴承保持部)15、第1侧壁部11、第2平坦部17、第2侧壁部12、第1平坦部16、嵌合部19A以及固定部19B。上侧轴承保持部15、第1侧壁部11、第2平坦部17、第2侧壁部12、第1平坦部16、嵌合部19A以及固定部19B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依次配置。
上侧轴承保持部15对上侧轴承6进行保持。上侧轴承保持部15位于轴承保持架10的俯视中央。上侧轴承保持部15具有:筒部15,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轴向延伸;以及上端突出部15b,其从筒部15a的上端向径向内侧延伸。上端突出部15b将上侧轴承6在上下方向上定位。在上端突出部15b的俯视中央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孔部15c。孔部15c供轴21在内侧通过。
第1侧壁部11位于上侧轴承保持部15的径向外侧。第1侧壁部11从上侧轴承保持部15的下端部向上侧延伸。第1侧壁部11和上侧轴承保持部15的筒部15a在径向上对置并相互接触。因此,上侧轴承保持部15的筒部15a被第1侧壁部11从径向外侧支承。其结果为,提高上侧轴承保持部15的刚性,抑制上侧轴承保持部15的振动而能够提高上侧轴承6的旋转稳定性。
另外,也可以为,沿径向在第1侧壁部11与上侧轴承保持部15的筒部15a之间设置有间隙。
第1侧壁部11沿轴向呈筒状延伸。第1侧壁部11从径向外侧包围轴21的一部分(上端部21a)。第1侧壁部11延伸至比设置于轴21的上端部21a的磁铁固定部22靠上侧的位置。另外,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1a位于比传感器磁铁29的上端面靠上侧的位置。在第1侧壁部11的径向内侧构成磁铁收纳区域A3。在磁铁收纳区域A3中收纳有传感器磁铁29。即,第1侧壁部11从径向外侧隔着间隙包围传感器磁铁29。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侧壁部11延伸至比磁铁固定部22靠上侧的位置,从径向外侧包围传感器磁铁29。轴承保持架10由磁性材料构成,因此第1侧壁部11作为磁屏蔽件发挥功能。由此,能够抑制来自磁铁收纳区域A3的外部的磁噪声对旋转传感器51的检测结果带来影响。另外,能够抑制传感器磁铁29所产生的磁场对磁铁收纳区域A3的外部的电子部件55带来影响。其结果为,能够构成可靠性高的马达1。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将轴承保持架10的一部分(第1侧壁部11)作为磁屏蔽件而进行利用。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磁屏蔽的部件,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1a与基板主体52的下表面52a之间设置有间隙。优选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1a与基板主体52的下表面52a之间的间隙为5mm以下。由此,使上端部11a的轴向位置靠近传感器磁铁29的轴向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磁噪声对传感器磁铁29带来影响。
另外,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1a与基板主体52的下表面52a也可以接触。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对基板主体52的下表面52a中的与轴承保持架10接触的部分实施绝缘处理。
第2平坦部17从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1a向径向外侧延伸。另外,第2平坦部17从后述的第2侧壁部12的上端部12a向径向内侧延伸。即,第2平坦部17使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1a与第2侧壁部12的上端部12a连接。第2平坦部17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延伸。
与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1a相同,第2平坦部17配置为相对于基板主体52的下表面52a隔着5mm以下的间隙。通过设置第2平坦部17,而能够在第2平坦部17的下侧,确保轴承保持架10与定子30之间的第1收纳区域A1较大。第1收纳区域A1作为如下空间而被利用:供从线圈33向上侧延伸的线圈线进行卷绕或者配置与线圈线连接的汇流条。通过确保第1收纳区域A1较打,能够提高线圈线的卷绕或汇流条的配置的自由度。
第2平坦部17与基板主体52的下表面52a也可以接触。另外,像图1中以双点划线示出的那样,也可以在第2平坦部17与基板主体52的下表面52a之间的间隙中配置散热部件G。在该情况下,使轴承保持架10作为散热器而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对电路板50进行冷却。在使轴承保持架10作为散热器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优选配置为,在从轴向观察时,第2平坦部17与电子部件55重叠。在该情况下,在从轴向观察时,与第2平坦部17重叠的电子部件55是发热量较大的部件。
另外,作为散热部件G,例如例示了绝缘性的散热润滑脂或散热片等。
第2侧壁部12从第2平坦部17的径向外侧端部朝向下侧延伸。第2侧壁部12沿轴向呈筒状延伸。第2侧壁部12从径向外侧隔着间隙包围第1侧壁部11。经由第2平坦部17使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1a与第2侧壁部12的上端部12a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侧壁部11与第2侧壁部12之间设置有间隙。由此,相比于使第1侧壁部11与第2侧壁部12接触的情况,能够提高轴承保持架10的刚性。
第1平坦部16从第2侧壁部12的下端部12b向径向外侧延伸。即,第1平坦部16位于上侧轴承保持部15、第1侧壁部11、第2侧壁部12以及第2平坦部17的径向外侧。第1平坦部16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延伸。
第1平坦部16位于比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1a靠下侧的位置。如上所述,为了提高作为磁场屏蔽的功能,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2a配置为尽可能靠近基板主体52。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平坦部16位于比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1a靠下侧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1平坦部16与基板主体52之间的间隙比第1侧壁部11与基板主体52之间的间隙大。因此,在第1平坦部16的上侧,能够确保基板主体52与轴承保持架10之间的第2收纳区域A2较大,从而能够在该区域配置电子部件55。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平坦部16位于比上侧轴承6靠上侧的位置。因此,第1平坦部16能够扩大第1平坦部16的下侧的第1收纳区域A1,并且能够确保第1平坦部16的上侧的第2收纳区域A2足够大。
嵌合部19A从第1平坦部16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上侧延伸。嵌合部19A沿周向呈筒状延伸。嵌合部19A与马达壳体40的筒状部44的内周面嵌合。由此,将轴承保持架10相对于马达壳体40在径向上定位。
固定部19B从嵌合部19A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固定部19B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延伸。固定部19B沿着马达壳体40的凸缘部45延伸。固定部19B通过螺栓8和螺母9而被固定于凸缘部45。
通过对板状部件进行折弯加工而成型出本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架10。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平坦部16位于比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1a靠下侧的位置。因此,在第1侧壁部11的上端部11a与第1平坦部16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部分(第2侧壁部12)。由此,轴承保持架10沿径向呈台阶状,使轴承保持架10高刚性化。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轴承保持架10弯折成型而进行制造的情况下,提高轴承保持架10的刚性,而能够抑制轴承保持架的损伤和振动。由此,能够利用轴承保持架10稳定地对上侧轴承6进行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保持架10在上侧轴承保持部15的上端突出部15b处从上侧对上侧轴承6进行支承。另外,马达壳体40在下侧轴承保持部48的下端突出部48b处从下侧对下侧轴承7进行支承。因此,上侧轴承6在轴承保持架10处被从上侧支承。另外,下侧轴承7在马达壳体40处被从下侧支承。根据本实施方式,上侧轴承6和下侧轴承7被压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因此能够提高马达1整体的刚性。
<变形例1>
图2是示出能够采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轴承保持架110的局部剖视图。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轴承保持架110由磁性材料构成。通过对板状部件进行折弯加工而成型出轴承保持架110。
轴承保持架110具有:上侧轴承保持部(轴承保持部)115、偏移部118、第1侧壁部111、第2侧壁部112以及平坦部(第1平坦部)116。上侧轴承保持部115、偏移部118、第1侧壁部111、第2侧壁部112以及平坦部116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依次配置。
上侧轴承保持部115对上侧轴承6进行保持。上侧轴承保持部115具有:筒部115a,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轴向延伸;以及下端突出部115b,其从筒部115a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在下端突出部115b的俯视中央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孔部115c。
偏移部118从上侧轴承保持部115的筒部115a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偏移部118使上侧轴承保持部115与第1侧壁部111相连。为了使第1侧壁部111相对于上侧轴承保持部115配置在径向外侧,而设置偏移部118。通过设置偏移部118,在径向上,充分确保第1侧壁部111与传感器磁铁29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抑制第1侧壁部111与传感器磁铁29的干涉。
第1侧壁部111位于上侧轴承保持部115的径向外侧。第1侧壁部111从偏移部118的径向外侧端部向上侧延伸。第1侧壁部111沿轴向呈筒状延伸。第1侧壁部111从径向外侧包围轴21的一部分(上端部21a)。第1侧壁部111延伸至比设置于轴21的上端部21a的磁铁固定部22靠上侧的位置。在第1侧壁部111的径向内侧构成有磁铁收纳区域A3。在磁铁收纳区域A3中收纳有传感器磁铁29。即,第1侧壁部111从径向外侧隔着间隙包围传感器磁铁29。
第2侧壁部112沿轴向呈筒状延伸。第2侧壁部112从径向外侧包围第1侧壁部111。第1侧壁部111的上端部111a与第2侧壁部112的上端部112a直接连接。第1侧壁部111和第2侧壁部112在径向上对置,并相互接触。
平坦部116从第2侧壁部112的下端部112b向径向外侧延伸。即,平坦部116位于上侧轴承保持部115、第1侧壁部111以及第2侧壁部112的径向外侧。平坦部116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延伸。
根据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使第1侧壁部111作为磁屏蔽件而发挥功能。由此,能够抑制来自磁铁收纳区域A3的外部的磁噪声对旋转传感器51的检测结果带来影响。另外,能够抑制传感器磁铁29所产生的磁场对磁铁收纳区域A3的外部的电子部件55带来影响。
根据本变形例,第1侧壁部111和第2侧壁部112在径向上对置并接触。因此,能够确保位于第1侧壁部111和第2侧壁部112的外侧的平坦部116较大。其结果为,在平坦部116的上侧,能够确保基板主体52与轴承保持架110之间的第2收纳区域A2较大,从而能够在该区域配置电子部件55。
<变形例2>
图3是示出能够采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轴承保持架210的局部剖视图。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轴承保持架210由磁性材料构成。通过对板状部件进行折弯加工而成型出轴承保持架210。
轴承保持架210具有上侧轴承保持部(轴承保持部)215、第1侧壁部211、第2平坦部217、第2侧壁部212以及第1平坦部216。上侧轴承保持部215、第1侧壁部211、第2平坦部217、第2侧壁部212以及第1平坦部216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依次配置。
上侧轴承保持部215对上侧轴承6进行保持。上侧轴承保持部215具有:筒部215a,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轴向延伸;以及下端突出部215b,其从筒部215a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在下端突出部215b的俯视中央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孔部215c。
第1侧壁部211从上侧轴承保持部215的筒部215a连续地向上侧延伸。即,第1侧壁部211从上侧轴承保持部215向上侧延伸。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作为连续的筒状体的一部分而设置上侧轴承保持部215的筒部215a和第1侧壁部211。这里,将筒状体中的与上侧轴承6的外圈接触的区域作为上侧轴承保持部215的筒部215a,将比该区域靠上侧的区域作为第1侧壁部211。
第1侧壁部211沿轴向呈筒状延伸。在第1侧壁部211的径向内侧构成有磁铁收纳区域A3。在磁铁收纳区域A3中收纳有传感器磁铁29。即,第1侧壁部211从径向外侧隔着间隙包围传感器磁铁29。
第2平坦部217从第1侧壁部211的上端部211a向径向外侧延伸。另外,第2平坦部217从后述的第2侧壁部212的上端部212a向径向内侧延伸。即,第2平坦部217使第1侧壁部211的上端部211a与第2侧壁部212的上端部212a连接。第2平坦部217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延伸。
第2侧壁部212从第2平坦部217的径向外侧端部朝向下侧延伸。第2侧壁部212沿轴向呈筒状延伸。第2侧壁部212从径向外侧隔着间隙包围第1侧壁部211。经由第2平坦部217使第1侧壁部211的上端部211a与第2侧壁部212的上端部212a连接。
第1平坦部216从第2侧壁部212的下端部212b向径向外侧延伸。即,第1平坦部216位于上侧轴承保持部215、第1侧壁部211、第2平坦部217以及第2侧壁部212的径向外侧。第1平坦部216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延伸。
根据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使第1侧壁部211作为磁屏蔽件发挥功能。由此,能够抑制来自磁铁收纳区域A3的外部的磁噪声对旋转传感器51的检测结果带来影响。另外,能够抑制传感器磁铁29所产生的磁场对磁铁收纳区域A3的外部的电子部件55带来影响。
根据本变形例,在轴承保持架210不设置在径向上接触的部位。因此,在通过对板状部件进行折弯加工来成型轴承保持架210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提高轴承保持架210的各部分的精度,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变形例3>
图4是示出能够采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轴承保持架310的局部剖视图。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轴承保持架310由磁性材料构成。通过对板状部件进行折弯加工而成型出轴承保持架310。
轴承保持架310具有上侧轴承保持部(轴承保持部)315、第1侧壁部311、第2侧壁部312以及平坦部(第1平坦部)316。上侧轴承保持部315、第1侧壁部311、第2侧壁部312以及平坦部316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依次配置。
上侧轴承保持部315对上侧轴承6进行保持。上侧轴承保持部315具有:筒部315a,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轴向延伸;以及下端突出部315b,其从筒部315a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在下端突出部315b的俯视中央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孔部315c。
第1侧壁部311从上侧轴承保持部315的筒部315a连续地向上侧延伸。即,第1侧壁部311从上侧轴承保持部315向上侧延伸。第1侧壁部311沿轴向呈筒状延伸。在第1侧壁部311的径向内侧构成有磁铁收纳区域A3。在磁铁收纳区域A3中收纳有传感器磁铁29。即,第1侧壁部311从径向外侧隔着间隙包围传感器磁铁29。
第2侧壁部312沿轴向呈筒状延伸。第2侧壁部312从径向外侧包围第1侧壁部311。第1侧壁部311的上端部311a与第2侧壁部312的上端部312a直接连接。第2侧壁部312与第1侧壁部311和上侧轴承保持部315的筒部315a在径向上对置并接触。
平坦部316从第2侧壁部312的下端部312b向径向外侧延伸。即,平坦部316位于第1侧壁部311和第2侧壁部312径向外侧。平坦部316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延伸。
平坦部316在轴向上与上侧轴承6重叠。由此,能够确保平坦部316与基板主体52之间的第2收纳区域A2较大,从而能够在该区域配置电子部件55。
根据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使第1侧壁部311作为磁屏蔽件发挥功能。由此,能够抑制来自磁铁收纳区域A3的外部的磁噪声对旋转传感器51的检测结果带来影响。另外,能够抑制传感器磁铁29所产生的磁场对磁铁收纳区域A3的外部的电子部件55带来影响。
<变形例4>
图5是示出能够采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马达401的剖视图。
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马达1相比,本变形例的马达401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对上侧轴承6进行支承的第1轴承保持架(轴承保持架)410和马达壳体(壳体)440构成为一个部件。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马达401具有定子30、马达壳体(壳体)440、第1轴承保持架410、第2轴承保持架460、上侧轴承(轴承)6、下侧轴承7、传感器磁铁29、电路板50以及具有轴21的转子20。
马达壳体440收纳转子20和定子30。马达壳体440具有筒状部444和凸缘部445。筒状部444从径向外侧包围定子30。在筒状部444的内侧面固定有定子30。凸缘部445位于筒状部444的下端并向径向外侧延伸。马达壳体440在凸缘部445处通过螺栓408和螺母409而与第2轴承保持架460固定。
第1轴承保持架410位于筒状部444的上端部。第1轴承保持架410覆盖筒状部444的上侧的开口。第1轴承保持架410与马达壳体440是一个部件。第1轴承保持架410和马达壳体440由磁性材料构成。
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架10相同,第1轴承保持架410具有上侧轴承保持部(轴承保持部)415、第1侧壁部411、第2平坦部417、第2侧壁部412以及第1平坦部416。上侧轴承保持部415对上侧轴承6进行保持。第1侧壁部411从上侧轴承保持部415的筒部415a的下端部向上侧延伸。第2平坦部417从第1侧壁部411的上端部411a向径向外侧延伸。第2侧壁部412从第2平坦部417的径向外侧端部朝向下侧延伸。第1平坦部416从第2侧壁部412的下端部412b向径向外侧延伸。第1平坦部416的径向外侧端部与筒状部444的上端部相连。
第1侧壁部411从径向外侧隔着间隙包围传感器磁铁29。第1侧壁部411作为磁屏蔽件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抑制来自外部的磁噪声对旋转传感器51的检测结果带来影响。另外,能够抑制传感器磁铁29所产生的磁场对电子部件55带来影响。
第2轴承保持架460位于筒状部444的下端部。第2轴承保持架460覆盖筒状部444的下侧的开口。第2轴承保持架460与马达壳体440是分体部件。
第2轴承保持架460具有固定部461、上侧迂回部465、下侧迂回部466、平板部463以及下侧轴承保持部468。下侧轴承保持部468对下侧轴承7进行保持。另外,下侧轴承保持部468位于平板部463的俯视中央。平板部463从下侧轴承保持部468向径向外侧延伸。
下侧迂回部466位于平板部463的径向外侧。下侧迂回部466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而向下侧迂回,并再次向上侧延伸。在马达1的下侧连接有外部系统(省略图示)。外部系统具有:传递轴(省略图示),其与轴21的下端部连接,从马达1传递动力;以及定位部(省略图示),其与下侧迂回部466的内周面嵌合,将传递轴定位于轴21。即,通过在第2轴承保持架460设置下侧迂回部466,使第2轴承保持架460与外部系统在径向上的定位变得容易。
另外,上侧迂回部465位于下侧迂回部466的径向外侧。上侧迂回部465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而向上侧迂回,并再次向下侧延伸。上侧迂回部465具有沿着筒状部444延伸的嵌合部465a。嵌合部465a与筒状部444的内周面嵌合。由此,第2轴承保持架460相对于筒状部444在径向上被定位。
固定部461从上侧迂回部465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固定部461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延伸。固定部461沿着凸缘部445延伸。固定部461通过螺栓408和螺母409而被固定于凸缘部445。另外,固定部461不仅可以固定于凸缘部445,也可以固定于外部系统。
<变形例5>
图6是能够采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的马达501的剖视图。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轴承保持架510由磁性材料构成。轴承保持架510是通过对板状部件进行折弯加工而成型的。
轴承保持架510具有上侧轴承保持部(轴承保持部)515、偏移部518、第1侧壁部511、第2平坦部517、第2侧壁部512、第1平坦部516、嵌合部519A以及固定部519B。上侧轴承保持部515、偏移部518、第1侧壁部511、第2平坦部517、第2侧壁部512、第1平坦部516、嵌合部519A以及固定部519B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依次配置。
上侧轴承保持部515对上侧轴承6进行保持。偏移部518从上侧轴承保持部515下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第1侧壁部511从偏移部518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上侧延伸。第2平坦部517从第1侧壁部511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第2侧壁部512从第2平坦部517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朝向下侧延伸。第1平坦部516从第2侧壁部512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
嵌合部519A具有:内筒部519Aa,其从第1平坦部516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下侧延伸;以及外筒部519Ab,其从内筒部519Aa的下端部向上侧延伸。即,嵌合部519A被成型为向下侧迂回并返回上侧。内筒部519Aa和外筒部519Ab沿周向呈筒状延伸。嵌合部519A嵌合于马达壳体40的筒状部44的内周面。由此,轴承保持架510相对于马达壳体40在径向上被定位。根据本实施方式,嵌合部519A的内筒部519Aa和外筒部519Ab在径向上对置并相互接触。因此,嵌合部519A的刚性提高,从而能够提高轴承保持架510与马达壳体40的固定的稳定性。
固定部519B从嵌合部519A的径向外侧和上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固定部519B的轴向位置与第1平坦部516的轴向位置大致一致。固定部519B沿着马达壳体40的凸缘部45延伸。固定部519B通过螺栓8和螺母9而被固定于凸缘部4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各结构和它们的组合等是一个例子,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不受实施方式限定。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对具有电路板的马达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电路板与马达分开构成。即,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通过将马达与另外准备的控制单元连接,而在马达的上侧配置电路板。同样,也可以将传感器磁铁与马达分开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例示了马达具有1个电路板的情况。但是,马达也可以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的多个电路板。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第1侧壁部沿轴向呈直线延伸。但是,第1侧壁部只要采用从径向外侧包围轴21的一部分并延伸至比磁铁固定部22靠上侧的位置的结构,则可以沿轴向弯曲,另外,也可以弯折。例如,第1侧壁部也可以弯折为在向上侧延伸的中途向径向外侧迂回。
标号说明
1、401、501:马达;6:上侧轴承(轴承);10、110、210、310、410、510:轴承保持架;11、111、211、311、411、511:第1侧壁部;12、112、212、312、412、512:第2侧壁部;16、116、216、316、416、516:第1平坦部;17、217、417、517:第2平坦部;20:转子;21:轴;22:磁铁固定部;29:传感器磁铁;30:定子;40、440:马达壳体(壳体);44、444:筒状部;50:电路板;51:旋转传感器;J:中心轴线。

Claims (7)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具有:
转子,其具有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该转子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
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
轴承,其对所述轴的上端部进行支承,以使该轴能够旋转;以及
轴承保持架,其对所述轴承进行支承,
在所述轴的上端部设置有磁铁固定部,该磁铁固定部安装有传感器磁铁,
所述轴承保持架由磁性材料构成,
所述轴承保持架具有:
第1侧壁部,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轴的一部分并延伸至比所述磁铁固定部靠上侧的位置;以及
第1平坦部,其在所述第1侧壁部的径向外侧沿着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延伸,位于比所述第1侧壁部的上端部靠下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定子的筒状部,
所述轴承保持架固定于所述筒状部的上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定子的筒状部,
所述轴承保持架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上端部,
所述壳体和所述轴承保持架是一个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保持架具有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第1侧壁部的第2侧壁部,
所述第1侧壁部的上端部与所述第2侧壁部的上端部连接,
所述第1平坦部从所述第2侧壁部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侧壁部和所述第2侧壁部在径向上对置并相互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保持架具有第2平坦部,该第2平坦部将所述第1侧壁部的上端部与所述第2侧壁部的上端部连接,并沿着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具有:
所述传感器磁铁,其安装于所述磁铁固定部;以及
电路板,其位于所述传感器磁铁的上侧,沿着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延伸,
在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与所述传感器磁铁在轴向上对置的旋转传感器。
CN201890001028.9U 2017-08-04 2018-06-07 马达 Active CN21183041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1670 2017-08-04
JP2017-151670 2017-08-04
PCT/JP2018/021939 WO2019026419A1 (ja) 2017-08-04 2018-06-07 モ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0415U true CN211830415U (zh) 2020-10-30

Family

ID=65233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90001028.9U Active CN211830415U (zh) 2017-08-04 2018-06-07 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0415U (zh)
WO (1) WO20190264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45883A (ja) * 2019-03-08 2020-09-10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21083144A (ja) * 2019-11-14 2021-05-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7380201B2 (ja) * 2019-12-26 2023-11-15 ニデックパワートレイン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1147A (ja) * 1983-12-28 1985-07-26 Toshiba Corp 制御装置内蔵形回転電機
JP2016140147A (ja) * 2015-01-26 2016-08-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6543999B2 (ja) * 2015-03-31 2019-07-1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26419A1 (ja) 2019-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30415U (zh) 马达
US10263499B2 (en) Motor
WO2016159035A1 (ja) モータ
JP6601328B2 (ja) モータ装置
JP7039990B2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JP6552166B2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用モータ
US10483823B2 (en) Electric actuator
JP5747887B2 (ja) 回転電機
JP2018126032A (ja)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6082669A (ja) シーリングファン用モータ、およびシーリングファン
JP7036040B2 (ja) モータ
CN211351948U (zh) 电动致动器
US1152240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0158094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7155569B2 (ja) 駆動装置
JP2015100194A (ja) 回転電機
JP2008259252A (ja) 固定子およびそのギャップワインディングモータ
JP2011083064A (ja) 駆動制御装置、およびモータユニット
JP5459246B2 (ja) レゾルバ
CN203086262U (zh) 马达
JP2019149912A (ja) モータ
JP2016005337A (ja) センサ取付構造
JP2015012781A (ja) モータ
US20200395816A1 (en) Gear system with motor
WO2018180657A1 (ja)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