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4590U - 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04590U CN211804590U CN202020241972.0U CN202020241972U CN211804590U CN 211804590 U CN211804590 U CN 211804590U CN 202020241972 U CN202020241972 U CN 202020241972U CN 211804590 U CN211804590 U CN 2118045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end
- clamping
- block
- end plate
- clamp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包括工作台、夹紧装置Ⅰ、夹紧装置Ⅱ、夹紧装置Ⅲ、夹紧装置Ⅳ、夹紧装置Ⅴ;夹紧装置Ⅰ设有多个,延左右方向分布设于工作台中部后侧;夹紧装置Ⅱ设于工作台中部前侧;夹紧装置Ⅲ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夹紧装置Ⅱ的左右两侧;夹紧装置Ⅳ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夹紧装置Ⅲ的两侧;夹紧装置Ⅴ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工作台的左右两端;夹紧装置Ⅱ包括夹紧块Ⅰ、夹紧块Ⅱ、夹紧块Ⅲ、夹紧块Ⅳ、限位柱Ⅰ;夹紧块Ⅰ、夹紧块Ⅱ设于夹紧装置Ⅱ下部;夹紧块Ⅲ、夹紧块Ⅳ设于夹紧装置Ⅱ中部;限位柱Ⅰ设于夹紧装置Ⅱ中部。该夹具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具有结构合理、夹持定位精度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后端板总成通常包括后端板、后端板两侧的侧围板以及后端板上的连接件,后端板、侧围板以及连接件分别加工完成后通过夹具夹持,完成焊接;对于呈U型的后端板,通常通过两块前后两侧相对放置的呈L型的后端板拼接件及其左右两侧的侧围板的夹持焊接成型,因此对于夹紧定位具有一定的精度要求,现有的焊接夹具通常根据特定型号部件定制,适用性差,难以适应于不同型号的后端板侧围板的夹紧要求,且缺少必要合理的定位装置,使得夹紧误差较大,从而降低焊接质量;通过夹持机构部分结构过于繁琐,操作不便,难以提高夹持及焊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该夹具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具有结构合理、夹持定位精度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包括工作台1、夹紧装置Ⅰ2、夹紧装置Ⅱ3、夹紧装置Ⅲ4、夹紧装置Ⅳ5、夹紧装置Ⅴ6;
所述的夹紧装置Ⅰ2设有一组以上,延左右方向分布设于工作台1中部后侧,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设于工作台1中部前侧,所述的夹紧装置Ⅲ4、夹紧装置Ⅳ5均设有两个,夹紧装置Ⅱ3的左右两侧依次分别设有夹紧装置Ⅲ4、夹紧装置Ⅳ5,所述的夹紧装置Ⅴ6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工作台1的左右两端;
所述的夹紧装置Ⅰ2的从上向下同时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的中部,使得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合为一体;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从上向下压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中部,同时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侧部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的夹紧装置Ⅲ4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前侧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的夹紧装置Ⅳ5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与侧围板9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的夹紧装置Ⅴ6对侧围板9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固定;
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包括夹紧块Ⅰ31、夹紧块Ⅱ32、限位柱Ⅰ33;所述的夹紧块Ⅰ31、夹紧块Ⅱ32设于夹紧装置Ⅱ3上部,从后向前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上部;所述的限位柱Ⅰ33设于夹紧装置Ⅱ3中部,位于夹紧块Ⅰ31、夹紧块Ⅱ32的下方,所述的限位柱Ⅰ33从前侧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侧部对应的安装孔对该后端板拼接件7进行限位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还包括底座Ⅰ34、气缸Ⅰ35、支撑杆Ⅰ36、支撑架Ⅰ37、气缸Ⅱ38、传动杆39、连杆Ⅰ310、连杆Ⅱ311;所述的底座Ⅰ36设于工作台1上,气缸Ⅰ35的缸体安装于底座Ⅰ36上连接,所述的气缸Ⅰ35的活塞杆向上延伸;所述的支撑杆Ⅰ36固定安装于底座Ⅰ36顶部,所述的支撑架Ⅰ37前侧端部与气缸Ⅰ35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所述的支撑架Ⅰ37中部与支撑杆Ⅰ36的端部铰接,所述的支撑架Ⅰ37能够在气缸Ⅰ35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的气缸Ⅱ38安装于支撑架Ⅰ37顶部,所述的传动杆39的前端的上端部与气缸Ⅱ38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前端的下端部与支撑架Ⅰ37顶部铰接,所述的传动杆39的后端与连杆Ⅰ310垂直连接,所述的连杆Ⅱ311与连杆Ⅰ310的后侧连接,所述的传动杆39能够在气缸Ⅱ38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的夹紧块Ⅰ31设于连杆Ⅰ310的下端,所述的夹紧块Ⅱ32设于支撑架Ⅰ37后端;所述的限位柱Ⅰ33设于连杆Ⅱ311下部,位于夹紧块Ⅰ31的下方,与连杆Ⅱ311垂直;当气缸Ⅰ35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架Ⅰ37向下转动至极限时,夹紧块Ⅱ32的后端面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前侧面接触;当气缸Ⅱ38的活塞杆带动传动杆39及连杆Ⅰ310向下转动至极限时,夹紧块Ⅰ31与夹紧块Ⅱ32配合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限位柱Ⅰ33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对应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还包括气缸Ⅴ312、连接块Ⅳ313、夹紧块Ⅲ314、限位柱Ⅴ315,所述的气缸Ⅴ312的缸体安装于底座Ⅰ36的后侧,气缸Ⅴ312的活塞杆向后侧延伸,所述的连接块Ⅳ313与气缸Ⅴ312的活塞杆连接,能够在气缸Ⅴ312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在水平方向前后运动;所述的夹紧块Ⅲ314设于连接块Ⅳ313的后侧中部,所述的限位柱Ⅴ315设于连接块Ⅳ313的后侧上部;当气缸Ⅴ312的活塞杆向后侧运动至极限时,夹紧块Ⅲ314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侧面接触,所述的限位柱Ⅴ315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对应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的夹紧装置Ⅰ2包括底座Ⅱ21、气缸Ⅲ22、支撑杆Ⅱ23、夹紧杆Ⅰ24、夹紧块Ⅳ25、托块;
所述的底座Ⅱ21设于工作台1后侧中部;所述的气缸Ⅲ22的缸体安装于底座Ⅱ21的侧部上,气缸Ⅲ22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的支撑杆Ⅱ23固定安装于底座Ⅱ21顶部,所述的支撑杆Ⅱ23顶部与夹紧杆Ⅰ24的中部后侧铰接,所述的夹紧杆Ⅰ24的后端与气缸Ⅲ22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前端的底部设有夹紧块Ⅳ25,夹紧杆Ⅰ24能够在气缸Ⅲ22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的托块设于底座Ⅱ21顶部前侧,托块的上表面分别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的下表面接触;当夹紧杆Ⅰ24运动至水平方向时,夹紧块Ⅳ25的下表面分别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的上表面接触,进而配合托块从上向下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
优选地,所述的夹紧装置Ⅲ4包括底座Ⅲ41、手柄Ⅰ42、导柱Ⅰ43、导块Ⅰ44、连接块Ⅰ45、夹紧块Ⅴ46、限位柱Ⅱ47;
所述的底座Ⅲ41设于夹紧装置Ⅱ3的左右两侧,底部与工作台1连接;所述的手柄Ⅰ42底部与底座Ⅲ41的前侧端部铰接,上部向上延伸,所述的手柄Ⅰ42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安装有滑块,滑块能够在凹槽中滑动;所述的导块Ⅰ44固定安装于底座Ⅲ41顶部,所述的导块Ⅰ44内部设有导槽;所述的导柱Ⅰ43前端与滑块连接,后端穿过导槽与连接块Ⅰ45的前侧连接;所述的手柄Ⅰ42能够在转动时带动滑块运动进而通过滑块带动导柱Ⅰ43在导槽内前后运动;所述的夹紧块Ⅴ46设有两块,分别安装于连接块Ⅰ45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柱Ⅱ47安装于连接块Ⅰ45中部,位于夹紧块Ⅴ46的下方;当手柄Ⅰ42带动导柱Ⅰ43向后侧运动至极限时,夹紧块Ⅴ46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侧壁接触,限位柱Ⅱ47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上对应的安装孔;底座Ⅲ41上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扣能够锁紧或者松开手柄Ⅰ42。
优选地,所述的夹紧装置Ⅰ2还包括夹紧块Ⅵ26,所述的夹紧块Ⅵ26设于夹紧块Ⅳ25的前侧面,当夹紧杆Ⅰ24运动至水平方向时,夹紧块Ⅵ26的前侧面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后侧面接触,夹紧块Ⅵ26配合夹紧块Ⅴ46从前后两侧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
优选地,所述的夹紧装置Ⅳ5包括底座Ⅳ51、气缸Ⅳ52、连接块Ⅱ53、限位柱Ⅲ54;
所述的底座Ⅳ51设于夹紧装置Ⅲ4的左右两侧,底部与工作台1连接;所述的气缸Ⅳ52的缸体安装于底座Ⅲ41顶部,所述的气缸Ⅳ52的活塞杆延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的连接块Ⅱ53的前侧与气缸Ⅳ5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的限位柱Ⅲ54设于连接块Ⅱ53的后侧上,所述的连接块Ⅱ53能够在气缸Ⅳ52的活塞杆带动下在水平前后运动;当气缸Ⅳ52的活塞杆向后侧运动至极限时,限位柱Ⅲ54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两端以及该侧的侧围板9前侧对应的安装孔,从而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与侧围板9限位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夹紧装置Ⅴ6包括底座Ⅴ61、手柄Ⅱ62、导柱Ⅱ63、导块Ⅱ64、连接块Ⅲ65、限位柱Ⅳ66;
所述的底座Ⅴ61设于工作台1的左右两端,底部与工作台1连接;所述的手柄Ⅱ62与底座Ⅴ61的前侧端部铰接,上部向上延伸,所述的手柄Ⅱ62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安装有滑块,滑块能够在凹槽中滑动;所述的导块Ⅱ64固定安装于底座Ⅴ61顶部;所述的导柱Ⅱ63前端与滑块连接,后端穿过导槽与连接块Ⅲ65的前侧连接;所述的手柄Ⅱ62能够通过滑块带动导柱Ⅱ63在导槽内左右运动;所述的导块Ⅱ64安装于底座Ⅴ61顶部;所述的导柱Ⅱ63前端通过螺栓螺母与凹槽连接,后端穿过导块Ⅱ64与连接块Ⅲ65的前侧连接;所述的手柄Ⅱ62能够带动导柱Ⅱ63在水平方向左右运动;所述的限位柱Ⅳ66安装于连接块上部,当手柄Ⅱ62带动导柱Ⅱ63向工作台1中部运动至极限时,限位柱Ⅳ66贯穿该侧的侧围板9对应的安装孔,从而对该侧的侧围板9进行限位固定;底座Ⅴ61上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扣能够锁紧或者松开手柄Ⅱ6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前侧后端板拼接件、后侧后端板拼接件拼接置于夹具上,通过托块进行支撑,开启夹紧装置Ⅰ的气缸Ⅰ,带动夹紧块Ⅳ从上向下配合托块压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后侧后端板拼接件;开启夹紧装置Ⅱ的气缸Ⅰ,使得夹紧块Ⅱ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的前侧进行限位固定,开启气缸Ⅱ,通过夹紧块Ⅰ与夹紧块Ⅱ夹紧位于前侧的后端板拼接件,并且限位柱Ⅰ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侧部对应的安装孔对其进行固定限位,开启气缸Ⅴ,夹紧块Ⅲ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的前侧进行限位,限位柱Ⅴ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的安装孔进行限位;操作夹紧装置Ⅲ的手柄Ⅰ,带动夹紧块Ⅴ配合夹紧块Ⅵ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限位柱Ⅱ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侧部上对应的安装孔对其进行固定限位;开启夹紧装置Ⅳ的气缸Ⅳ,带动限位柱Ⅲ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两端以及该侧的侧围板前侧对应的安装孔,实现后端板拼接件与侧围板限位固定;操作夹紧装置Ⅴ的手柄Ⅱ,带动限位柱Ⅳ贯穿左右两侧侧围板对应的安装孔对其进行固定限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夹紧装置实现后端板拼接件以及侧围板的多方位限位固定,夹紧装置Ⅰ实现两侧后端板拼接件的基础固定,相对的夹紧装置Ⅱ则采用三气缸的结构实现前侧后端板拼接件的前后侧的夹紧以及安装孔的限位,从而实现前侧后端板拼接件加固限位;夹紧装置Ⅲ则通过手柄结合导柱的结构,并且配合卡扣,便于调节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的侧部夹紧压力,适用性更强;夹紧装置Ⅳ通过限位柱Ⅲ对后端板拼接件与侧围板通过安装孔进行限位固定,实现后端板拼接件与侧围板的稳固连接;夹紧装置Ⅴ进一步增强侧围板的限位固定,手柄Ⅱ的结构同样增强了操作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的夹紧装置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的夹紧装置Ⅲ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的夹紧装置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的夹紧装置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的后端板拼接件及侧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分名称及序号如下:
1为工作台,2为夹紧装置Ⅰ,3为夹紧装置Ⅱ,4为夹紧装置Ⅲ,5为夹紧装置Ⅳ,6为夹紧装置Ⅴ,7为前侧后端板拼接件,8为后侧后端板拼接件,9为侧围板;
21为底座Ⅱ,22为气缸Ⅲ,23为支撑杆Ⅱ,24为夹紧杆Ⅰ,25为夹紧块Ⅳ,26为夹紧块Ⅵ;
31为夹紧块Ⅰ,32为夹紧块Ⅱ,33为限位柱Ⅰ,34为底座Ⅰ,35为气缸Ⅰ,36为支撑杆Ⅰ,37为支撑架Ⅰ,38为气缸Ⅱ,39为传动杆,310为连杆Ⅰ,311为连杆Ⅱ,312为气缸Ⅴ,313为连接块Ⅳ,314为夹紧块Ⅲ,315为限位柱Ⅴ;
41为底座Ⅲ,42为手柄Ⅰ,43为导柱Ⅰ,44为导块Ⅰ,45为连接块Ⅰ,46为夹紧块Ⅴ,47为限位柱Ⅱ;
51为底座Ⅳ,52为气缸Ⅳ,53为连接块Ⅱ,54为限位柱Ⅲ;
61为底座Ⅴ,62为手柄Ⅱ,63为导柱Ⅱ,64为导块Ⅱ,65为连接块Ⅲ,66为限位柱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包括工作台1、夹紧装置Ⅰ2、夹紧装置Ⅱ3、夹紧装置Ⅲ4、夹紧装置Ⅳ5、夹紧装置Ⅴ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紧装置Ⅰ2设有一组以上,延左右方向分布设于工作台1中部后侧,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设于工作台1中部前侧,所述的夹紧装置Ⅲ4、夹紧装置Ⅳ5均设有两个,夹紧装置Ⅱ3的左右两侧依次分别设有夹紧装置Ⅲ4、夹紧装置Ⅳ5,所述的夹紧装置Ⅴ6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工作台1的左右两端;
所述的夹紧装置Ⅰ2的从上向下同时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的中部,使得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合为一体;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从上向下压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中部,同时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侧部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的夹紧装置Ⅲ4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前侧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的夹紧装置Ⅳ5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与侧围板9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的夹紧装置Ⅴ6对侧围板9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固定;
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包括夹紧块Ⅰ31、夹紧块Ⅱ32、限位柱Ⅰ33;所述的夹紧块Ⅰ31、夹紧块Ⅱ32设于夹紧装置Ⅱ3上部,从后向前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上部;所述的限位柱Ⅰ33设于夹紧装置Ⅱ3中部,位于夹紧块Ⅰ31、夹紧块Ⅱ32的下方,所述的限位柱Ⅰ33从前侧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侧部对应的安装孔对该后端板拼接件7进行限位固定;
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还包括底座Ⅰ34、气缸Ⅰ35、支撑杆Ⅰ36、支撑架Ⅰ37、气缸Ⅱ38、传动杆39、连杆Ⅰ310、连杆Ⅱ311;所述的底座Ⅰ36设于工作台1上,气缸Ⅰ35的缸体安装于底座Ⅰ36上连接,所述的气缸Ⅰ35的活塞杆向上延伸;所述的支撑杆Ⅰ36固定安装于底座Ⅰ36顶部,所述的支撑架Ⅰ37前侧端部与气缸Ⅰ35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所述的支撑架Ⅰ37中部与支撑杆Ⅰ36的端部铰接,所述的支撑架Ⅰ37能够在气缸Ⅰ35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的气缸Ⅱ38安装于支撑架Ⅰ37顶部,所述的传动杆39的前端的上端部与气缸Ⅱ38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前端的下端部与支撑架Ⅰ37顶部铰接,所述的传动杆39的后端与连杆Ⅰ310垂直连接,所述的连杆Ⅱ311与连杆Ⅰ310的后侧连接,所述的传动杆39能够在气缸Ⅱ38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的夹紧块Ⅰ31设于连杆Ⅰ310的下端,所述的夹紧块Ⅱ32设于支撑架Ⅰ37后端;所述的限位柱Ⅰ33设于连杆Ⅱ311下部,位于夹紧块Ⅰ31的下方,与连杆Ⅱ311垂直;当气缸Ⅰ35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架Ⅰ37向下转动至极限时,夹紧块Ⅱ32的后端面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前侧面接触;当气缸Ⅱ38的活塞杆带动传动杆39及连杆Ⅰ310向下转动至极限时,夹紧块Ⅰ31与夹紧块Ⅱ32配合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限位柱Ⅰ33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对应的安装孔;
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还包括气缸Ⅴ312、连接块Ⅳ313、夹紧块Ⅲ314、限位柱Ⅴ315,所述的气缸Ⅴ312的缸体安装于底座Ⅰ36的后侧,气缸Ⅴ312的活塞杆向后侧延伸,所述的连接块Ⅳ313与气缸Ⅴ312的活塞杆连接,能够在气缸Ⅴ312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在水平方向前后运动;所述的夹紧块Ⅲ314设于连接块Ⅳ313的后侧中部,所述的限位柱Ⅴ315设于连接块Ⅳ313的后侧上部;当气缸Ⅴ312的活塞杆向后侧运动至极限时,夹紧块Ⅲ314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侧面接触,所述的限位柱Ⅴ315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对应的安装孔;
所述的夹紧装置Ⅰ2包括底座Ⅱ21、气缸Ⅲ22、支撑杆Ⅱ23、夹紧杆Ⅰ24、夹紧块Ⅳ25、托块;
所述的底座Ⅱ21设于工作台1后侧中部;所述的气缸Ⅲ22的缸体安装于底座Ⅱ21的侧部上,气缸Ⅲ22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的支撑杆Ⅱ23固定安装于底座Ⅱ21顶部,所述的支撑杆Ⅱ23顶部与夹紧杆Ⅰ24的中部后侧铰接,所述的夹紧杆Ⅰ24的后端与气缸Ⅲ22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前端的底部设有夹紧块Ⅳ25,夹紧杆Ⅰ24能够在气缸Ⅲ22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的托块设于底座Ⅱ21顶部前侧,托块的上表面分别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的下表面接触;当夹紧杆Ⅰ24运动至水平方向时,夹紧块Ⅳ25的下表面分别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的上表面接触,进而配合托块从上向下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
所述的夹紧装置Ⅲ4包括底座Ⅲ41、手柄Ⅰ42、导柱Ⅰ43、导块Ⅰ44、连接块Ⅰ45、夹紧块Ⅴ46、限位柱Ⅱ47;
所述的底座Ⅲ41设于夹紧装置Ⅱ3的左右两侧,底部与工作台1连接;所述的手柄Ⅰ42底部与底座Ⅲ41的前侧端部铰接,上部向上延伸,所述的手柄Ⅰ42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安装有滑块,滑块能够在凹槽中滑动;所述的导块Ⅰ44固定安装于底座Ⅲ41顶部,所述的导块Ⅰ44内部设有导槽;所述的导柱Ⅰ43前端与滑块连接,后端穿过导槽与连接块Ⅰ45的前侧连接;所述的手柄Ⅰ42能够在转动时带动滑块运动进而通过滑块带动导柱Ⅰ43在导槽内前后运动;所述的夹紧块Ⅴ46设有两块,分别安装于连接块Ⅰ45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柱Ⅱ47安装于连接块Ⅰ45中部,位于夹紧块Ⅴ46的下方;当手柄Ⅰ42带动导柱Ⅰ43向后侧运动至极限时,夹紧块Ⅴ46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侧壁接触,限位柱Ⅱ47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上对应的安装孔;底座Ⅲ41上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扣能够锁紧或者松开手柄Ⅰ42;
所述的夹紧装置Ⅰ2还包括夹紧块Ⅵ26,所述的夹紧块Ⅵ26设于夹紧块Ⅳ25的前侧面,当夹紧杆Ⅰ24运动至水平方向时,夹紧块Ⅵ26的前侧面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后侧面接触,夹紧块Ⅵ26配合夹紧块Ⅴ46从前后两侧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
所述的夹紧装置Ⅳ5包括底座Ⅳ51、气缸Ⅳ52、连接块Ⅱ53、限位柱Ⅲ54;
所述的底座Ⅳ51设于夹紧装置Ⅲ4的左右两侧,底部与工作台1连接;所述的气缸Ⅳ52的缸体安装于底座Ⅲ41顶部,所述的气缸Ⅳ52的活塞杆延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的连接块Ⅱ53的前侧与气缸Ⅳ5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的限位柱Ⅲ54设于连接块Ⅱ53的后侧上,所述的连接块Ⅱ53能够在气缸Ⅳ52的活塞杆带动下在水平前后运动;当气缸Ⅳ52的活塞杆向后侧运动至极限时,限位柱Ⅲ54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两端以及该侧的侧围板9前侧对应的安装孔,从而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与侧围板9限位固定;
所述的夹紧装置Ⅴ6包括底座Ⅴ61、手柄Ⅱ62、导柱Ⅱ63、导块Ⅱ64、连接块Ⅲ65、限位柱Ⅳ66;
所述的底座Ⅴ61设于工作台1的左右两端,底部与工作台1连接;所述的手柄Ⅱ62与底座Ⅴ61的前侧端部铰接,上部向上延伸,所述的手柄Ⅱ62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安装有滑块,滑块能够在凹槽中滑动;所述的导块Ⅱ64固定安装于底座Ⅴ61顶部;所述的导柱Ⅱ63前端与滑块连接,后端穿过导槽与连接块Ⅲ65的前侧连接;所述的手柄Ⅱ62能够通过滑块带动导柱Ⅱ63在导槽内左右运动;所述的导块Ⅱ64安装于底座Ⅴ61顶部;所述的导柱Ⅱ63前端通过螺栓螺母与凹槽连接,后端穿过导块Ⅱ64与连接块Ⅲ65的前侧连接;所述的手柄Ⅱ62能够带动导柱Ⅱ63在水平方向左右运动;所述的限位柱Ⅳ66安装于连接块上部,当手柄Ⅱ62带动导柱Ⅱ63向工作台1中部运动至极限时,限位柱Ⅳ66贯穿该侧的侧围板9对应的安装孔,从而对该侧的侧围板9进行限位固定;底座Ⅴ61上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扣能够锁紧或者松开手柄Ⅱ62。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前侧后端板拼接件、后侧后端板拼接件拼接置于夹具上,通过托块进行支撑,开启夹紧装置Ⅰ的气缸Ⅰ,带动夹紧块Ⅳ从上向下配合托块压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后侧后端板拼接件;开启夹紧装置Ⅱ的气缸Ⅰ,使得夹紧块Ⅱ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的前侧进行限位固定,开启气缸Ⅱ,通过夹紧块Ⅰ与夹紧块Ⅱ夹紧位于前侧的后端板拼接件,并且限位柱Ⅰ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侧部对应的安装孔对其进行固定限位,开启气缸Ⅴ,夹紧块Ⅲ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的前侧进行限位,限位柱Ⅴ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的安装孔进行限位;操作夹紧装置Ⅲ的手柄Ⅰ,带动夹紧块Ⅴ配合夹紧块Ⅵ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限位柱Ⅱ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侧部上对应的安装孔对其进行固定限位;开启夹紧装置Ⅳ的气缸Ⅳ,带动限位柱Ⅲ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两端以及该侧的侧围板前侧对应的安装孔,实现后端板拼接件与侧围板限位固定;操作夹紧装置Ⅴ的手柄Ⅱ,带动限位柱Ⅳ贯穿左右两侧侧围板对应的安装孔对其进行固定限位。
Claims (8)
1.一种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包括工作台(1)、夹紧装置Ⅰ(2)、夹紧装置Ⅱ(3)、夹紧装置Ⅲ(4)、夹紧装置Ⅳ(5)、夹紧装置Ⅴ(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紧装置Ⅰ(2)设有一组以上,延左右方向分布设于工作台(1)中部后侧,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设于工作台(1)中部前侧,所述的夹紧装置Ⅲ(4)、夹紧装置Ⅳ(5)均设有两个,夹紧装置Ⅱ(3)的左右两侧依次分别设有夹紧装置Ⅲ(4)、夹紧装置Ⅳ(5),所述的夹紧装置Ⅴ(6)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工作台(1)的左右两端;
所述的夹紧装置Ⅰ(2)的从上向下同时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的中部,使得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合为一体;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从上向下压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中部,同时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侧部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的夹紧装置Ⅲ(4)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前侧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的夹紧装置Ⅳ(5)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与侧围板(9)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的夹紧装置Ⅴ(6)对侧围板(9)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固定;
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包括夹紧块Ⅰ(31)、夹紧块Ⅱ(32)、限位柱Ⅰ(33);所述的夹紧块Ⅰ(31)、夹紧块Ⅱ(32)设于夹紧装置Ⅱ(3)上部,从后向前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上部;所述的限位柱Ⅰ(33)设于夹紧装置Ⅱ(3)中部,位于夹紧块Ⅰ(31)、夹紧块Ⅱ(32)的下方,所述的限位柱Ⅰ(33)从前侧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侧部对应的安装孔对该后端板拼接件(7)进行限位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还包括底座Ⅰ(34)、气缸Ⅰ(35)、支撑杆Ⅰ(36)、支撑架Ⅰ(37)、气缸Ⅱ(38)、传动杆(39)、连杆Ⅰ(310)、连杆Ⅱ(311);所述的底座Ⅰ(34)设于工作台(1)上,气缸Ⅰ(35)的缸体安装于底座Ⅰ(34)上连接,所述的气缸Ⅰ(35)的活塞杆向上延伸;所述的支撑杆Ⅰ(36)固定安装于底座Ⅰ(34)顶部,所述的支撑架Ⅰ(37)前侧端部与气缸Ⅰ(35)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所述的支撑架Ⅰ(37)中部与支撑杆Ⅰ(36)的端部铰接,所述的支撑架Ⅰ(37)能够在气缸Ⅰ(35)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的气缸Ⅱ(38)安装于支撑架Ⅰ(37)顶部,所述的传动杆(39)的前端的上端部与气缸Ⅱ(38)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前端的下端部与支撑架Ⅰ(37)顶部铰接,所述的传动杆(39)的后端与连杆Ⅰ(310)垂直连接,所述的连杆Ⅱ(311)与连杆Ⅰ(310)的后侧连接,所述的传动杆(39)能够在气缸Ⅱ(38)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的夹紧块Ⅰ(31)设于连杆Ⅰ(310)的下端,所述的夹紧块Ⅱ(32)设于支撑架Ⅰ(37)后端;所述的限位柱Ⅰ(33)设于连杆Ⅱ(311)下部,位于夹紧块Ⅰ(31)的下方,与连杆Ⅱ(311)垂直;当气缸Ⅰ(35)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架Ⅰ(37)向下转动至极限时,夹紧块Ⅱ(32)的后端面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前侧面接触;当气缸Ⅱ(38)的活塞杆带动传动杆(39)及连杆Ⅰ(310)向下转动至极限时,夹紧块Ⅰ(31)与夹紧块Ⅱ(32)配合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限位柱Ⅰ(33)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对应的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紧装置Ⅱ(3)还包括气缸Ⅴ(312)、连接块Ⅳ(313)、夹紧块Ⅲ(314)、限位柱Ⅴ(315),所述的气缸Ⅴ(312)的缸体安装于底座Ⅰ(34)的后侧,气缸Ⅴ(312)的活塞杆向后侧延伸,所述的连接块Ⅳ(313)与气缸Ⅴ(312)的活塞杆连接,能够在气缸Ⅴ(312)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在水平方向前后运动;所述的夹紧块Ⅲ(314)设于连接块Ⅳ(313)的后侧中部,所述的限位柱Ⅴ(315)设于连接块Ⅳ(313)的后侧上部;当气缸Ⅴ(312)的活塞杆向后侧运动至极限时,夹紧块Ⅲ(314)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侧面接触,所述的限位柱Ⅴ(315)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对应的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紧装置Ⅰ(2)包括底座Ⅱ(21)、气缸Ⅲ(22)、支撑杆Ⅱ(23)、夹紧杆Ⅰ(24)、夹紧块Ⅳ(25)、托块;
所述的底座Ⅱ(21)设于工作台(1)后侧中部;所述的气缸Ⅲ(22)的缸体安装于底座Ⅱ(21)的侧部上,气缸Ⅲ(22)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的支撑杆Ⅱ(23)固定安装于底座Ⅱ(21)顶部,所述的支撑杆Ⅱ(23)顶部与夹紧杆Ⅰ(24)的中部后侧铰接,所述的夹紧杆Ⅰ(24)的后端与气缸Ⅲ(22)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前端的底部设有夹紧块Ⅳ(25),夹紧杆Ⅰ(24)能够在气缸Ⅲ(22)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的托块设于底座Ⅱ(21)顶部前侧,托块的上表面分别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的下表面接触;当夹紧杆Ⅰ(24)运动至水平方向时,夹紧块Ⅳ(25)的下表面分别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的上表面接触,进而配合托块从上向下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后侧后端板拼接件(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紧装置Ⅲ(4)包括底座Ⅲ(41)、手柄Ⅰ(42)、导柱Ⅰ(43)、导块Ⅰ(44)、连接块Ⅰ(45)、夹紧块Ⅴ(46)、限位柱Ⅱ(47);
所述的底座Ⅲ(41)设于夹紧装置Ⅱ(3)的左右两侧,底部与工作台(1)连接;所述的手柄Ⅰ(42)底部与底座Ⅲ(41)的前侧端部铰接,上部向上延伸,所述的手柄Ⅰ(42)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安装有滑块,滑块能够在凹槽中滑动;所述的导块Ⅰ(44)固定安装于底座Ⅲ(41)顶部,所述的导块Ⅰ(44)内部设有导槽;所述的导柱Ⅰ(43)前端与滑块连接,后端穿过导槽与连接块Ⅰ(45)的前侧连接;所述的手柄Ⅰ(42)能够在转动时带动滑块运动进而通过滑块带动导柱Ⅰ(43)在导槽内前后运动;所述的夹紧块Ⅴ(46)设有两块,分别安装于连接块Ⅰ(45)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柱Ⅱ(47)安装于连接块Ⅰ(45)中部,位于夹紧块Ⅴ(46)的下方;当手柄Ⅰ(42)带动导柱Ⅰ(43)向后侧运动至极限时,夹紧块Ⅴ(46)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侧壁接触,限位柱Ⅱ(47)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上对应的安装孔;底座Ⅲ(41)上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扣能够锁紧或者松开手柄Ⅰ(4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紧装置Ⅰ(2)还包括夹紧块Ⅵ(26),所述的夹紧块Ⅵ(26)设于夹紧块Ⅳ(25)的前侧面,当夹紧杆Ⅰ(24)运动至水平方向时,夹紧块Ⅵ(26)的前侧面与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的后侧面接触,夹紧块Ⅵ(26)配合夹紧块Ⅴ(46)从前后两侧夹紧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紧装置Ⅳ(5)包括底座Ⅳ(51)、气缸Ⅳ(52)、连接块Ⅱ(53)、限位柱Ⅲ(54);
所述的底座Ⅳ(51)设于夹紧装置Ⅲ(4)的左右两侧,底部与工作台(1)连接;所述的气缸Ⅳ(52)的缸体安装于底座Ⅲ(41)顶部,所述的气缸Ⅳ(52)的活塞杆延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的连接块Ⅱ(53)的前侧与气缸Ⅳ(5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的限位柱Ⅲ(54)设于连接块Ⅱ(53)的后侧上,所述的连接块Ⅱ(53)能够在气缸Ⅳ(52)的活塞杆带动下在水平前后运动;当气缸Ⅳ(52)的活塞杆向后侧运动至极限时,限位柱Ⅲ(54)贯穿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两端以及该侧的侧围板(9)前侧对应的安装孔,从而对前侧后端板拼接件(7)与侧围板(9)限位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紧装置Ⅴ(6)包括底座Ⅴ(61)、手柄Ⅱ(62)、导柱Ⅱ(63)、导块Ⅱ(64)、连接块Ⅲ(65)、限位柱Ⅳ(66);
所述的底座Ⅴ(61)设于工作台(1)的左右两端,底部与工作台(1)连接;所述的手柄Ⅱ(62)与底座Ⅴ(61)的前侧端部铰接,上部向上延伸,所述的手柄Ⅱ(62)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安装有滑块,滑块能够在凹槽中滑动;所述的导块Ⅱ(64)固定安装于底座Ⅴ(61)顶部;所述的导柱Ⅱ(63)前端与滑块连接,后端穿过导槽与连接块Ⅲ(65)的前侧连接;所述的手柄Ⅱ(62)能够通过滑块带动导柱Ⅱ(63)在导槽内左右运动;所述的导块Ⅱ(64)安装于底座Ⅴ(61)顶部;所述的导柱Ⅱ(63)前端通过螺栓螺母与凹槽连接,后端穿过导块Ⅱ(64)与连接块Ⅲ(65)的前侧连接;所述的手柄Ⅱ(62)能够带动导柱Ⅱ(63)在水平方向左右运动;所述的限位柱Ⅳ(66)安装于连接块上部,当手柄Ⅱ(62)带动导柱Ⅱ(63)向工作台(1)中部运动至极限时,限位柱Ⅳ(66)贯穿该侧的侧围板(9)对应的安装孔,从而对该侧的侧围板(9)进行限位固定;底座Ⅴ(61)上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扣能够锁紧或者松开手柄Ⅱ(6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41972.0U CN211804590U (zh) | 2020-03-03 | 2020-03-03 | 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41972.0U CN211804590U (zh) | 2020-03-03 | 2020-03-03 | 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04590U true CN211804590U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2997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4197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04590U (zh) | 2020-03-03 | 2020-03-03 | 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0459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51941A (zh) * | 2021-08-18 | 2021-12-07 | 安徽泓毅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侧围前部内板焊接夹具 |
-
2020
- 2020-03-03 CN CN202020241972.0U patent/CN21180459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51941A (zh) * | 2021-08-18 | 2021-12-07 | 安徽泓毅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侧围前部内板焊接夹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804590U (zh) | 汽车后端板及侧围板焊接夹具 | |
CN215092245U (zh) | 一种笔记本键盘框去毛刺加工治具 | |
CN210451732U (zh) | 一种用于螺母和牙杆的自动组装装置 | |
CN211889633U (zh) | 汽车蓄电池安装架焊接夹具 | |
CN213615149U (zh) | 一种汽车用快速接头自动化装配设备的输送结构 | |
CN215787262U (zh) | 一种快速定位攻丝机 | |
CN210525019U (zh) | 一种座椅用四连杆装配工装 | |
CN214600080U (zh) | 固晶点胶机 | |
CN211804585U (zh) | 汽车蓄电池底架焊接夹具 | |
CN115430975A (zh) | 一种汽车仪表横梁总成焊接夹具 | |
CN221271335U (zh) | 一种pvc板切割夹持机构 | |
CN216463102U (zh) | 一种加工板类零件的侧夹装置 | |
CN215847817U (zh) | 一种新型固定夹具 | |
CN219684656U (zh) | 一种加工异形工件的夹具装置 | |
CN219005759U (zh) | 一种气动夹具 | |
CN216138551U (zh) | 一种工件夹持治具 | |
CN219665857U (zh) | 一种液压夹具 | |
CN222353478U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测试夹具 | |
CN211804586U (zh) | 汽车后端板连接件焊接夹具 | |
CN218240463U (zh) | 一种用于光纤切割的辅助定位夹具及装置 | |
CN215919781U (zh) | 一种用于汽车部件的夹具 | |
CN215034677U (zh) | 底盘用焊接工装 | |
CN220112511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夹具 | |
CN220074513U (zh) | 一种液压油缸检测用夹具 | |
CN220312725U (zh) | 一种用于狭窄空间安装光栅尺部件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