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4123U - 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84123U CN211784123U CN202020677478.9U CN202020677478U CN211784123U CN 211784123 U CN211784123 U CN 211784123U CN 202020677478 U CN202020677478 U CN 202020677478U CN 211784123 U CN211784123 U CN 2117841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ing
- clamping
- workpiece
- tested
- te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41000252254 Catostom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0000004282 Grewia occidental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576 supplementa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8313 Contusion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该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载具,其用于承载并固定待测试工件,在待测试工件上设置有第一测试孔和第二测试孔;夹紧机构,其设置于载具上,夹紧机构被配置为抵接于待测试工件中相邻的两个侧边;密封机构,密封机构被配置为选择性封堵于第一测试孔和第二测试孔,在密封机构的内部开设有取气通道,取气通道分别连通于第一测试孔和第二测试孔。该密封性检测装置在载具和夹紧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夹紧效果好,使得待测试工件的位置稳定,避免出现位置偏移,保证密封准确性;通过夹紧机构、密封机构及测试机构的相互配合,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生产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进步,高轻薄化、高度集成化的电子产品(例如:超薄手机、超薄MP3播放器、超薄平板电脑等)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并逐渐发展成为消费趋势。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导电液体渗透进产品内部会影响电子产品的整体性能,甚至直接导致电子产品短路报废,所以要求对电子产品上与外界对接的接口、缝隙(例如手机或MP3播放器的USB接口、耳机接口、扬声器发声口及屏幕与壳体对接缝处等)进行气密性测试,既要方便快速地测得泄漏速率,又要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现有密封性检测装置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辅助的工序较多,当对复杂结构特别是小尺寸的内部结构进行密封时,机构占地面积大,使用不便,密封效率低。同时,缺乏有效地固定和夹持结构,电子产品容易出现位置偏移,导致密封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用于电子产品的气密性测试,提高密封效率和密封准确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
载具,其用于承载并固定待测试工件,在所述待测试工件上设置有第一测试孔和第二测试孔;
夹紧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载具上,所述夹紧机构被配置为抵接于所述待测试工件中相邻的两个侧边;
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被配置为选择性封堵于所述第一测试孔和所述第二测试孔,在所述密封机构的内部开设有取气通道,所述取气通道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测试孔和所述第二测试孔;
测试机构,其连通于所述取气通道,所述测试机构被配置为从所述取气通道内抽取空气,用于对所述第一测试孔和所述第二测试孔进行气密性测试。
作为优选,还包括吸盘和真空发生器,所述吸盘穿设于所述载具并连通于所述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所述吸盘将所述待测试工件吸附于所述吸盘上。
作为优选,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和所述第二夹紧组件能够分别抵接于所述待测试工件中相邻的两个侧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和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均包括夹紧驱动源和推块,所述夹紧驱动源设置于所述载具上,所述夹紧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推块,所述夹紧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推块向靠近所述待测试工件的方向移动并与其相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和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均还包括:
连接板,其连接于所述夹紧驱动源的输出端;
连接柱,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推块,所述推块与所述连接柱滑动配合;
弹性件,其套设于所述连接柱,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推块。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能够选择性封堵于所述第一测试孔,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能够选择性封堵于所述第二测试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均包括:
封堵块,其用于封堵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测试孔或所述第二测试孔;
连接块,其设置于所述封堵块上;
密封驱动源,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所述密封驱动源能够通过所述连接块驱动所述封堵块竖直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在所述封堵块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一测试孔或所述第二测试孔,在所述连接块内部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于所述进气孔,形成所述取气通道。
作为优选,还包括输送驱动源,所述输送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载具,所述输送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载具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测试机构的方向移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包括上述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在需要测试时,先将待测试工件放置于载具内,并利用夹紧机构抵接于待测试工件中相邻的两侧边,用于对待测试工件进行夹紧,然后在密封机构分别封堵于第一测试孔和第二测试孔后,测试机构开始工作,测试机构通过密封机构内的取气通道抽取空气,使得第一测试孔和第二测试孔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最后测试机构根据气压,完成第一测试孔和第二测试孔进行气密性测试。
该密封性检测装置通过设置载具,载具在承载待测试工件的同时,可以对待测试工件的中部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实现待测试工件的相邻两个侧边进行固定,在载具和夹紧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夹紧效果好,使得待测试工件的位置稳定,避免出现位置偏移,保证密封准确性;通过夹紧机构、密封机构及测试机构的相互配合,自动化程度高,人为辅助工序少,使用方便,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性检测装置所检测的待测试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性检测装置隐去保护罩和部分基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性检测装置中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性检测装置中第一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性检测装置放置待测试工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性检测装置上料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图7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00、待测试工件;101、第一测试孔;102、第二测试孔;
1、载具;2、夹紧机构;3、密封机构;4、吸盘;5、输送驱动源;6、基台;7、保护罩;8、显示屏;9、三色灯;10、测试按钮;15、安全光幕;
11、底座;12、承载板;13、支撑柱;14、限位块;
21、第一夹紧组件;22、第二夹紧组件;
211、夹紧驱动源;212、连接板;213、连接柱;214、弹性件;215、推块;
31、第一密封组件;32、第二密封组件;
311、封堵块;312、连接块;313、密封驱动源;314、安装板;315、联轴器;316、丝杠;317、固定杆;318、活动架;319、连接杆;320、固定板;321、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测试工件100的气密性,待测试工件100具体为电子产品。如图1所示,在待测试工件100上设置有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具体是对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进行气密性测试,其中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均为长圆孔结构。
如图2-3所示,该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基台6、保护罩7、载具1、夹紧机构2、密封机构3及测试机构,基台6起到了整体支撑的作用,在基台6上罩设有保护罩7,保护罩7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在保护罩7的外侧设置有显示屏8、三色灯9和测试按钮10,三色灯9起到了安全警示的作用,显示屏8用于显示测试压力,测试按钮10为开始按钮,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启闭。
可以理解的是,定义基台6的长度方向为X向,基台6的宽度方向为Y向,基台6的高度方向为Z向,X向、Y向及Z向两两相互垂直,其中X向、Y向及Z向只是代表空间方向,并没有实质意义。
如图2-3所示,在基台6上并在保护罩7的内部设置有载具1、夹紧机构2、密封机构3、测试机构及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分别电连接于夹紧机构2、密封机构3和测试机构,控制机构起到了控制的作用。如图3所示,载具1用于承载并固定待测试工件100,起到了对待测试工件100支撑的作用。在载具1上设置有夹紧机构2,夹紧机构2被配置为抵接于待测试工件100中相邻的两个侧边,固定效果好。密封机构3被配置为选择性封堵于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密封机构3起到了密封的作用。在密封机构3的内部开设有取气通道,取气通道分别连通于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测试机构连通于取气通道,测试机构被配置为从取气通道内抽取空气,用于对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进行气密性测试。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在需要测试时,先将待测试工件100放置于载具1内,并利用夹紧机构2抵接于待测试工件100中相邻的两侧边,用于对待测试工件100进行夹紧,然后在密封机构3分别封堵于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后,测试机构开始工作,测试机构通过密封机构3内的取气通道抽取空气,使得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最后测试机构根据气压,完成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进行气密性测试。
该密封性检测装置通过设置载具1,载具1在承载待测试工件100的同时,可以对待测试工件100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夹紧机构2,夹紧机构2实现待测试工件100的相邻两个侧边进行固定,在载具1和夹紧机构2的共同作用下,夹紧效果好,使得待测试工件100的位置稳定,避免出现位置偏移,保证密封准确性;通过夹紧机构2、密封机构3及测试机构的相互配合,自动化程度高,人为辅助工序少,使用方便,生产效率较高。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基台6上设置有安全光幕15,安全光幕15和密封机构3环设于载具1的周围,具体地,载具1具体为长方体结构,在载具1的其中一个侧边设置有密封机构3,在载具1的其余三个侧边环设有安全光幕15,安全光幕15电连接于控制机构,当该密封性检测装置开始工作时,如果操作人员的双手伸入安全光幕15的范围之内,安全光幕15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三色灯9进行闪烁,起到了安全预警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载具1包括底座11、承载板12、支撑柱13及限位块14,底座11设置于基台6上,在底座11上设置有承载板12,承载板12的相邻的两个侧边向内凹陷形成避让槽,避让槽用于对夹紧机构2进行避让。在承载板12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柱13,支撑柱13用于承载待测试工件100。在承载板12上未设置有夹紧机构2的其余两侧的侧边上设置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用于对待测试工件100进行限位。可以理解的是,夹紧机构2和限位块14共同形成了一个用于容纳待测试工件100的容纳空间,使得待测试工件100的位置准确,固定效果好。
为了进一步保证待测试工件100的固定效果,该密封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吸盘4和真空发生器,吸盘4穿设于载具1并连通于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通过吸盘4将待测试工件100吸附于吸盘4上,以实现对待测试工件100的固定。其中,吸盘4的数量具体为两个,两个吸盘4和两个支撑柱13形成矩形结构,便于支撑待测试工件100的四角位置,支撑效果好。
在待测试工件放置于载具1上之后,需要夹紧机构2对待测试工件100进行夹紧和固定,如图4所示,夹紧机构2包括第一夹紧组件21和第二夹紧组件22,第一夹紧组件21和第二夹紧组件22能够分别抵接于待测试工件100中相邻的两个侧边。具体地,第一夹紧组件21沿X向设置于载具1的底座11上,在第一夹紧组件21和设置在第一夹紧组件21的相对侧的限位座的共同作用下,用于对待测试工件100在X向上的夹紧;在第二夹紧组件22沿Y向设置于载具1的底座11上,在第二夹紧组件22和设置在第二夹紧组件22的相对侧的限位座的共同作用下,用于对待测试工件100在Y向上的夹紧。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夹紧组件21和第二夹紧组件22均包括夹紧驱动源211和推块215,夹紧驱动源211设置于载具1上的底座11上,夹紧驱动源211具体为夹紧气缸,夹紧驱动源211的输出端连接于推块215,夹紧驱动源211能够驱动推块215向靠近待测试工件100的方向移动并与待测试工件100的侧边相抵接,此时待测试工件100的四个侧边分别抵接于推块215和限位块14,从而实现对待测试工件100在X向和Y向上的固定,固定效果好,保证了待测试工件100的位置稳定性。
为了避免在夹紧过程中夹紧机构2和待测试工件100之间出现硬性碰伤而导致待测试工件100出现损坏,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夹紧组件21和第二夹紧组件22均还包括连接板212、连接柱213及弹性件214,连接板212为L形结构,连接板212连接于夹紧驱动源211的输出端,连接板212起到了中间连接的作用。连接柱2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板212和推块215,推块215与连接柱213之间滑动配合。在连接柱213上套设有弹性件214,弹性件214具体为柱形弹簧,弹性件21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连接板212和推块215,弹性件214起到了缓冲和复位件的作用。
在夹紧驱动源211能够驱动推块215向靠近待测试工件100的方向移动过程中,推块215中间凸设的凸起部先接触到待测试工件100的侧边,推块215可以沿连接柱213向远离待测试工件100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推块215逐渐压缩弹性件214,弹性件214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推块215和待测试工件100之间出现刚性接触而引起的划伤,起到了待测试工件100的保护作用。当完成测试后,随着夹紧驱动源211的复位,被压缩的弹性件214克服自身恢复作用力下,推动推块215反向移动,便于推块215实现复位。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将待测试工件100放置于载具1内或者将完成测试的工件从载具1内取出,如图6所示,该密封性检测装置还包括输送驱动源5,输送驱动源5沿Y向设置于基台6上,输送驱动源5具体为输送气缸,输送驱动源5的输出端连接于载具1,输送驱动源5能够驱动载具1向靠近或远离测试机构的方向移动,以完成待测试工件100的上料过程和下料过程。
具体地,如图7所示,在将待测试工件100放置于载具1之后,输送驱动源5驱动载具1并带动待测试工件100向靠近密封机构3的方向移动,直至移动至密封机构3的正下方,实现待测试工件100的上料,以供密封机构3和测试机构共同完成气密性测试;在完成测试之后,输送驱动源5驱动载具1并带动待测试工件100向远离密封机构3的方向移动,完成测试的工件实现下料过程。
进一步地,在基台6上沿Y向设置有滑轨,在载具1的底座11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滑块沿滑轨滑动设置。通过滑块滑动配合于滑轨,起到了导向作用,保证载具1在上料和下料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待测试工件100完成夹紧固定,此时载具1和密封机构3之间沿Y向的最近距离大于92mm,需要输送驱动源5将待测试工件100输送至测试区,该测试区具体是指密封机构3的下方。如图7所示,密封机构3包括第一密封组件31和第二密封组件32,第一密封组件31能够选择性封堵于第一测试孔101,第二密封组件32能够选择性封堵于第二测试孔102。
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一密封组件31和第二密封组件32均包括封堵块311、连接块312及密封驱动源313,密封驱动源313具体为伺服电机,密封驱动源313的输出端连接于连接块312,连接块312设置于封堵块311上,密封驱动源313能够通过连接块312驱动封堵块311竖直上下移动,使得封堵块311能够封堵于与其相对应的第一测试孔101或第二测试孔102,从而将第一测试孔101的内部和第二测试孔102的内部形成真空腔室。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一密封组件31和第二密封组件32均还包括支架、安装板314、联轴器315、丝杠316、固定杆317、活动架318、连接杆319、固定板320及压块321,支架设置于基台6上并位于载具1的一侧,在支架上设置有固定板320,在固定板320和安装板314之间设置有固定杆317,四个固定杆317分别设置于固定板320的四角处,起到了中间支撑的作用,使得固定板320和安装板314之间形成活动空间。
安装板314用于安装密封驱动源313,密封驱动源313通过联轴器315连接于丝杠316,丝杠316穿设于活动架318的中部,丝杠316和活动架318之间通过丝杠螺母副传动连接,且活动架318的四角通过轴套相对于固定杆317滑动,固定杆317起到了对活动架318的导向作用。连接杆319连接于活动架318并穿设于固定板320连接于压块321,压块321通过连接块312连接于封堵块311。当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315驱动丝杠316进行转动时,活动架318可以沿固定杆317进行滑动,并依次带动连接杆319、压块321、连接块312及封堵块311沿Z向移动。
可选地,在活动架318上通过光电钣金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具体为10kg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封堵块311和各个测试孔之间的压力,以保证密封效果。优选地,该气密性测试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放大器,压力传感器放大器用于将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进行放大,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查看。
进一步地,在封堵块311上沿Z向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连通于第一测试孔101或第二测试孔102,在连接块312内部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为L形结构,连通孔连通于进气孔,形成取气通道,连通孔远离进气孔的一侧连通于测试机构。其中,封堵块311和各个测试孔之间沿X向的距离在第一预设范围之内,封堵块311和各个测试孔之间沿Y向的距离在第二预设范围之内,其中第一预设范围为0.5mm±0.1,第二预设范围为0.5mm±0.1。测试机构对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同时进行负压测试,测试压力大约为-0.5Bar-0.5Bar,其中测试压力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测试机构包括电磁阀,电磁阀用于控制抽取气体的流量。测试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公知常识,故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性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1)操作人员将待测试工件100放置于载具1内;
2)操作人员利用霍尼韦尔手持式扫码枪对待测试工件100进行扫码,以对待测试工件100进行身份识别;
3)操作人员双手按压测试按钮进行启动,第一夹紧组件21和第二夹紧组件22的夹紧驱动源211开始工作,在第一夹紧组件21和设置在第一夹紧组件21的相对侧的限位座的共同作用下,用于对待测试工件100在X向上的夹紧;在第二夹紧组件22沿Y向设置于载具1的底座11上,在第二夹紧组件22和设置在第二夹紧组件22的相对侧的限位座的共同作用下,用于对待测试工件100在Y向上的夹紧,同时,真空发生器开始工作,通过吸盘4将待测试工件100吸附于吸盘4上,以实现对待测试工件100的固定;
4)输送驱动源5驱动载具1并带动待测试工件100向靠近密封机构3的方向移动,直至移动至密封机构3的正下方,实现待测试工件100的上料;
5)第一密封组件31和第二密封组件32同时开始工作,密封驱动源313能够通过连接块312驱动封堵块311沿Z向向靠近待测试工件100的方向移动,使得封堵块311能够封堵于与其相对应的第一测试孔101或第二测试孔102,从而将第一测试孔101的内部和第二测试孔102的内部形成真空腔室;
6)测试机构对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同时进行负压测试,测试压力大约为-0.5Bar-0.5Bar,控制机构控制显示屏8进行实时显示;
7)在完成测试之后,第一密封组件31和第二密封组件32复位,以解除对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的密封。
8)输送驱动源5驱动载具1并带动待测试工件100向远离密封机构3的方向移动,以供操作人员进行下料。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包括上述的密封性检测装置,该生产线实现待测试工件的气密性测试,生产效率高,密封精度高。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具(1),其用于承载并固定待测试工件(100),在所述待测试工件(100)上设置有第一测试孔(101)和第二测试孔(102);
夹紧机构(2),其设置于所述载具(1)上,所述夹紧机构(2)被配置为抵接于所述待测试工件(100)中相邻的两个侧边;
密封机构(3),所述密封机构(3)被配置为选择性封堵于所述第一测试孔(101)和所述第二测试孔(102),在所述密封机构(3)的内部开设有取气通道,所述取气通道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测试孔(101)和所述第二测试孔(102);
测试机构,其连通于所述取气通道,所述测试机构被配置为从所述取气通道内抽取空气,用于对所述第一测试孔(101)和所述第二测试孔(102)进行气密性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盘(4)和真空发生器,所述吸盘(4)穿设于所述载具(1)并连通于所述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所述吸盘(4)将所述待测试工件(100)吸附于所述吸盘(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第一夹紧组件(21)和第二夹紧组件(22),所述第一夹紧组件(21)和所述第二夹紧组件(22)能够分别抵接于所述待测试工件(100)中相邻的两个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组件(21)和所述第二夹紧组件(22)均包括夹紧驱动源(211)和推块(215),所述夹紧驱动源(211)设置于所述载具(1)上,所述夹紧驱动源(211)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推块(215),所述夹紧驱动源(211)能够驱动所述推块(215)向靠近所述待测试工件(100)的方向移动并与其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组件(21)和所述第二夹紧组件(22)均还包括:
连接板(212),其连接于所述夹紧驱动源(211)的输出端;
连接柱(213),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212)和所述推块(215),所述推块(215)与所述连接柱(213)滑动配合;
弹性件(214),其套设于所述连接柱(213),所述弹性件(21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连接板(212)和所述推块(2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3)包括第一密封组件(31)和第二密封组件(32),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1)能够选择性封堵于所述第一测试孔(101),所述第二密封组件(32)能够选择性封堵于所述第二测试孔(1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1)和所述第二密封组件(32)均包括:
封堵块(311),其用于封堵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测试孔(101)或所述第二测试孔(102);
连接块(312),其设置于所述封堵块(311)上;
密封驱动源(313),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312),所述密封驱动源(313)能够通过所述连接块(312)驱动所述封堵块(311)竖直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堵块(311)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一测试孔(101)或所述第二测试孔(102),在所述连接块(312)内部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于所述进气孔,形成所述取气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驱动源(5),所述输送驱动源(5)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载具(1),所述输送驱动源(5)能够驱动所述载具(1)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测试机构的方向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77478.9U CN211784123U (zh) | 2020-04-28 | 2020-04-28 | 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77478.9U CN211784123U (zh) | 2020-04-28 | 2020-04-28 | 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84123U true CN211784123U (zh) | 2020-10-27 |
Family
ID=7295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77478.9U Active CN211784123U (zh) | 2020-04-28 | 2020-04-28 | 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84123U (zh) |
-
2020
- 2020-04-28 CN CN202020677478.9U patent/CN2117841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784123U (zh) | 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 | |
CN106197893A (zh) | 手机密封圈气密性检测设备 | |
KR20150146266A (ko) | 반제품 방수검사 장치 | |
CN206074183U (zh) | 旋转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12228324U (zh) | 一种气测治具的密闭性检测结构 | |
CN113465841A (zh) | 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 | |
CN208653778U (zh) | 开关检测装置 | |
CN207487896U (zh) | 一种用于缸体的气密性测试台 | |
CN209783848U (zh) | 一种压力管焊接口检测装置 | |
CN209802593U (zh) | 电池壳体测漏装置 | |
CN208505535U (zh) | 检测装置 | |
CN109540471A (zh) | 一种改善背光产品与压检膜真空吸附贴合的治具 | |
CN208076098U (zh) | 气密测试机构 | |
CN206347977U (zh) | 激光检测装置 | |
CN209214879U (zh) | 一种改善背光产品与压检膜真空吸附贴合的治具 | |
KR20200052781A (ko) | 곡면커버에필름을부착하는방법 | |
CN209069539U (zh) | 一种手机负压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11540960U (zh) | 一种显微镜检测用产品定位装置 | |
CN110361145B (zh) | 一种歪量法气密性检测设备 | |
CN106353039B (zh) | 旋转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14793662U (zh) | 一种手机边框气密性检测仪 | |
CN213301597U (zh) |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 |
TWI727373B (zh) | 測試治具及測試機台 | |
CN212645993U (zh) | 一种密封件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 |
CN208999035U (zh) | 气密性测试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