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5743U - 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75743U CN211775743U CN201922447431.3U CN201922447431U CN211775743U CN 211775743 U CN211775743 U CN 211775743U CN 201922447431 U CN201922447431 U CN 201922447431U CN 211775743 U CN211775743 U CN 2117757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independent
- post
- original
- cast str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3018 Arm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681094 Zingel asper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通过木方与原有木方的间隙配合使二者独立、通过盘扣与连接杆使独立支撑体系与原有体系之间相互支持又相互独立、通过独立架体与原有架体之间的距离确保二者独立后各自稳定,其结构简单、稳定,便于搭设和拆除可在将非后浇带位置模板木方拆除而不需对后浇带架体做任何扰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由于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必须在后浇带浇筑完成并达到拆模强度后才能进行拆除,而从结构安全和接缝平缓角度考虑,都不应拆除后浇带悬挑端的原有模板支撑体系,因此,后浇带的支撑体系适宜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
专利号为CN201711027132.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主楼裙房后浇带模板独立支撑体系,其通过底部槽钢、架体、高度可调整的U型托撑、方木垫块和模板组合搭设形成一不与原有模板连接的、独立设置的支撑体系,使用时需要将后浇带部位梁板模板和支撑体系作为独立体系单独搭设。同时为了提高该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该专利使用底部槽钢作为底部的固定措施,然而,采用该种结构体系不仅结构复杂、在搭建与拆除时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也需要额外定制不同于原有支撑体系(后浇带周边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层所用支撑结构,其包括有木方、架体和模板)的特制零件,会导致成本的提高。
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要求结构简单、便于搭设和拆除,同时使后浇带的独立支撑体系得到其它支撑体系的支持,提升其结构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包括用于支撑模板的木方和独立架体,木方水平设置,独立架体设于木方底部,木方的边缘宽出独立架体的距离不超过300mm、其与原有支撑体系中的木方间隙配合;同时,独立架体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之间的距离不超过600mm,二者之间用横向的连接杆、盘扣可拆卸固定连接为一体,即独立架体为采用盘扣搭建而成的盘扣架。
上述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为后浇带周边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层其在浇筑时所搭建的用于支撑、固定模板的架体;原有支撑体系的木方为后浇带周边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层其在浇筑时所搭建的用于支撑、固定模板的木方。为做区分,本实用新型中或用原有木方、原有架体、原有模板替代原有支撑体系的木方、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原有支撑体系的模板用于描述。
上述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中,木方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木方间隙配合,该间隙配合意为本实用新型独立支撑体系中的木方与原有支撑体系下方的木方之间是断开、分离的,仅在搭设或者一同搭设的过程中是相互无缝紧贴着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独立架体中设有四根均匀设置的主立杆,两侧主立杆的外侧边沿即为独立架体的外边沿。本实用新型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采用了“三跨四立杆形式”形成的盘口架,其结构简单、搭设方便,并且“三跨四立杆形式”能够在减少材料的情况下确保结构的稳定,使其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
为使结构稳定、更便于与原有支撑体系一同搭设,连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主立杆之间的距离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的立杆之间的距离相同。
为使结构稳定的同时,节约材料的使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主立杆之间的距离、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的立杆之间的距离为900mm。
为便于拆卸和安装,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为采用盘扣搭设而成的盘扣架。盘扣架所用盘扣在搭设时,实际上是将杆与杆之间采用插销进行连接,该连接方式便于搭设和拆除,并能够实现将一个连接节点上的部分杆材拆除而不影响该连接节点上的其他杆材。
为节约搭设成本、提高支撑体系的搭建效率,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模板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模板的结构相同、并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模板一同搭设。
为节约搭设成本、提高支撑体系的搭建效率,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木方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木方结构相同、并与原有模板的木方一同搭设。
为节约搭设成本、提高支撑体系的搭建效率,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独立架体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一同搭设。
为提高结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模板从后浇带中间位置向两侧对称分布。
为提高独立支撑体系的结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独立架体对称支撑设于木方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将独立架体与原有架体之间的距离限定于600mm以内,并将木方与原有木方间隙配合设置,采用盘扣将独立架体与原有架体可拆卸固定连接为一体,其结构十分简单,搭设难度低;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在搭设时一同搭设、无需特别安装,并以此能够节约工序、提高工程效率,也能够使后浇带的独立支撑体系与原有支撑体系相互支持、提高支撑体系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拆除在普通架体时,只需将独立架体与原有架体之间的连接杆拆除,即可将独立支撑体系整体分离出来,可在将非后浇带位置模板木方拆除而不需对后浇带架体做任何扰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后浇带,200—模板,300—木方,400—独立架体,500—原有架体,600—支撑托,700—盘扣,800—混凝土;
410—第一主立杆,420—第二主立杆,430—第三主立杆,440—第四主立杆,450—横杆,460—横连接杆;
510—原有木方,520—原有模板,530—原有主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后浇带100独立支撑体系,包括木方300、模板200和独立架体400,木方300水平设置,独立架体400对称设于木方300底部用于将木方300支撑,模板200平铺设于木方300上。独立架体400由四根主立杆和若干横杆450搭建而成。本实施例中,模板200与原有模板520的结构相同、木方300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木方300结构相同,以便于搭设时,后浇带100的独立支撑体系能够与原有支撑体系一同搭设——其中,首先是将独立架体400与原有架体500一同搭设,在独立架体400、原有架体500完成后,木方300与原有木方510一同搭设、分别固定于独立架体400、原有架体500的顶部,模板200与原有模板520一同铺设在木方300上。木方300与独立架体400之间用支撑托600作为中间连接件,方便操作且支撑稳定。
独立架体400的结构如图1中所示,从图1的左侧至右侧依次为第一主立杆410、第二主立杆420、第三主立杆430、第四主立杆440,其中,第一主立杆410、第二主立杆420、第三主立杆430、第四主立杆440间隔均匀竖直设立,第一主立杆410、第四主立杆440的左侧、右侧边沿分别为独立架体400的左外边沿、右外边沿。第一主立杆410、第二主立杆420、第三主立杆430、第四主立杆440之间的距离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中的主立杆之间的距离相同,均为900mm。本实施例将间距设定为900mm,使其与目前架体的主流搭设方法相符合,以便于推广的同时,不影响原有支撑体系的结构。
为使独立架体400独立支撑时木方300得悬挑长度符合建筑的相关规范,本实施例中木方300的边缘宽出独立架体400的距离最好不超过300mm、其与原有支撑体系中的木方300间隙配合;同时,独立架体400与原有模板520的架体之间的距离最好不超过600mm,如此在独立架体400独立支撑时,后浇带100中的木方300、原有支撑体系中的木方300的悬挑长度均能够符合规范和模板200、木方300的受力计算要求。
本实施例横杆450联系优选采用四根横杆450,具体设置如下:采用横杆450连接第一主立杆410、第二主立杆420、第三主立杆430、第四主立杆440之间,如图1所示,从上至下设有四根横杆450(依次为第一横杆450、第二横杆450、第三横杆450、第四横杆450),每一根横杆450都为水平设置,其通过盘扣700与第一主立杆410、第二主立杆420、第三主立杆430、第四主立杆440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横杆450与第二横杆450、第二横杆450与第三横杆450之间的垂直距离最好相等、均为1000mm,第三横杆450与第四横杆450之间的垂直距离最好要大于前者、为1800mm,可见上下两根横杆450之间的距离以及横杆450的数量是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场合中、其需要的承载力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独立架体400与原有架体500之间用横向的连接杆、盘扣700可拆卸固定连接为一体,其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一、第一横杆450、第二横杆450、第三横杆450、第四横杆450的两端可以延长至原有架体500的立杆上并与原有架体500的立杆用盘扣700可拆卸固定连接,以便于在实施搭建工作时,将独立架体400与原有架体500一同进行搭设。二、第一横杆450、第二横杆450、第三横杆450、第四横杆450的两端长度就仅限于第一主立杆410、第四主立杆440的左侧、右侧边沿,而独立架体400与原有架体500之间则通过连接杆将独立架体400与原有架体50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为一体,相应地,连接杆的长度与独立架体400与原有模板520的架体之间的距离相适应,最好略大于600mm。相较于前者,采用连接杆的方案更适应拆除时使用,其对后浇带100架体的扰动最小,前者则能够减少搭设杆件的数量、更便于搭设。上述两种搭建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一进行实施,也可同时使用。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实际应用时,其具有多个平铺的模板200,平铺的模板200相互并排并紧贴设置形成一个加工平面,当然,为了确保独立支撑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在铺设模板200时,使模板200从后浇带100中间位置向两侧对称分布。由于现有模板的尺寸较为统一,以后浇带100中间位置向两侧对称布置模板200,当其铺设至木方300上时,也能够确保独立支撑体系的两侧露出或者支撑的模板200部分是相同的,有利于独立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并且,该结构也有利于使独立支撑体系与原有支撑体系之间维持一个恰当的距离,以便拆除原有支撑体系时,不会对后浇带100部分由于两侧交接点位置不对等而产生扰动。
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在模板200的下方、沿后浇带10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有多个木方300、独立架体400(即独立支撑体系),在后浇带100的长度方向上、前后相邻的两个独立支撑体系之间采用纵向横杆450、盘扣700将多个独立支撑体系连接为一体,从而最终形成一个与原有支撑体系或者原有的模板200支撑结构相互支持、但又可相互独立进行拆除的后浇带100整体独立支撑体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独立性较好、便于拆卸和安装的后浇带100独立支撑体系,其通过木方300与原有木方510的间隙配合使二者独立、通过盘扣700与连接杆使独立支撑体系与原有体系之间相互支持又相互独立、通过独立架体400与原有架体500之间的距离确保二者独立后各自稳定,将上述结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初要求,并能够适应实际使用。
Claims (10)
1.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包括用于支撑模板的木方和独立架体,木方水平设置,独立架体设于木方底部,其特征在于:木方的边缘宽出独立架体的距离不超过300mm、其与原有支撑体系中的木方间隙配合;同时,独立架体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之间的距离不超过600mm,二者之间用横向的连接杆、盘扣可拆卸固定连接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独立架体中设有四根间隔均匀设立的主立杆,两侧主立杆的外侧边沿即为独立架体的外边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杆之间的距离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的立杆之间的距离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杆之间的距离、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的立杆之间的距离为9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为采用盘扣搭设而成的盘扣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板,模板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模板的结构相同、并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模板一同搭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方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木方结构相同、并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木方一同搭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架体与原有支撑体系的架体一同搭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模板从后浇带中间位置向两侧对称分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独立架体对称支撑设于木方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47431.3U CN211775743U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47431.3U CN211775743U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75743U true CN211775743U (zh) | 2020-10-27 |
Family
ID=72977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447431.3U Active CN211775743U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75743U (zh) |
-
2019
- 2019-12-30 CN CN201922447431.3U patent/CN2117757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67860A (zh) |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与预制柱结构整体装配施工方法 | |
CN206438529U (zh) | 梁板式筏型基础模板支撑结构 | |
CN201666157U (zh) | 仰拱整体式移动模架 | |
CN102677895B (zh) | 混凝土基础台阶的吊模浇筑方法 | |
CN203201140U (zh) | 一种梁板支撑 | |
CN204687050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矩形梁的模具 | |
CN206625260U (zh) | 一种可拆卸式后浇带支撑柱 | |
CN201991226U (zh) | 翼缘模板支撑结构 | |
CN211775743U (zh) | 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 | |
CN206070404U (zh) | 箱涵顶段加腋处斜模板支撑结构 | |
CN106142301B (zh) | 一种批量预制的砼构件共享模板系统 | |
CN204001705U (zh) | 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 | |
CN204357118U (zh) | 一种梁板后浇带后拆模板支撑架 | |
CN208472976U (zh) | 一种钢筋桁架板跨框架结构边部支撑节点结构 | |
CN203640278U (zh) | 楼梯施工模架 | |
CN208073000U (zh) | 钢筋砼现浇板板厚控制器 | |
CN208052253U (zh) | 一种用于t梁腹板钢筋架预制的定位胎架 | |
CN203531349U (zh) | 新型高承载易拆装悬挑式脚手架 | |
CN207878262U (zh) | 一种高墩身系梁混凝土施工支架体系 | |
CN204000936U (zh) | 基于扣件式钢管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体系 | |
CN206428864U (zh) | 一种内墙体结构 | |
CN207032681U (zh) | 一种可拆卸式建筑工程底板钢筋支撑架 | |
CN203716283U (zh) | 一种建筑物 | |
CN216690360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斜柱施工结构 | |
CN202745452U (zh) | 一种利用基础底板预留钢筋支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