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2577U - 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2577U
CN211732577U CN201922409761.3U CN201922409761U CN211732577U CN 211732577 U CN211732577 U CN 211732577U CN 201922409761 U CN201922409761 U CN 201922409761U CN 211732577 U CN211732577 U CN 211732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arrel
upper cover
sorting
bucket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097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艺芳
Original Assignee
刘艺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艺芳 filed Critical 刘艺芳
Priority to CN2019224097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2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2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2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0Glass recycl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包括箱体和连接在箱体顶端的上盖;箱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纸塑包装存储桶、易拉罐存储桶、玻璃瓶存储桶和塑料瓶存储桶;上盖开设有分别与不同存储桶对应的垃圾投入口;上盖内壁位于瓶体投入口的下方安装有用于区分重量的的翻板,翻板位于玻璃瓶存储桶的上方,且翻板沿玻璃瓶存储桶到塑料瓶存储桶的方向向下倾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将可回收垃圾进一步分类并设置相应的投入口和存储桶,不仅能够避免可回收垃圾混入不可回收拉中,还可以将不同的可回收垃圾放在一起,可解决回收垃圾的分拣次数多及回收难度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也变得越来越关注。而垃圾桶在对于保护环境方面,有着巨大的意义,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垃圾桶有助于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疾病发生和流行。垃圾桶的安放使许多垃圾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出现固体废弃物满天飞舞的现象。垃圾中有百分之四十是可回收的再生资源,垃圾回收对节约土地、减少污染和资源循环利均用具有重大意义。
现用的公共垃圾箱只是粗略的按场景、品类设计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学校、商场等采用组合的垃圾桶,附带家用的电池、烟蒂等收集区间,基本都只有简单的收集功能,满足最基本的需要。而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纺织物、电器电子产品和玻璃等。将可回收垃圾混入不可回收拉中,或将不同的可回收垃圾放在一起,都增加了可回收垃圾的分拣次数及回收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回收垃圾混入不可回收垃圾中及将不同的可回收垃圾放在一起,从而导致的可回收垃圾的分拣次数多及回收难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包括箱体和连接在箱体顶端的上盖;所述箱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纸塑包装存储桶、易拉罐存储桶、玻璃瓶存储桶和塑料瓶存储桶;所述上盖开设有分别与纸塑包装存储桶、易拉罐存储桶、玻璃瓶存储桶对应的纸塑包装投入口、易拉罐投入口、瓶体投入口;所述上盖内壁位于瓶体投入口的下方安装有用于区分重量的翻板,所述翻板位于玻璃瓶存储桶的上方,且翻板沿玻璃瓶存储桶到塑料瓶存储桶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翻板靠近塑料瓶存储桶的一端接触有固定在上盖上的导向斜板,所述导向斜板远离翻板的一端位于塑料瓶存储桶靠近玻璃瓶存储桶一侧的侧壁的上方。利用塑料瓶和玻璃瓶重量差异,当塑料瓶投入时,重量轻,瓶子可以沿着翻板和导向斜板滑到塑料瓶存储桶内;当玻璃瓶投放时,因重量大,将翻板推开,直接掉落到玻璃瓶存储桶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包括对应设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对应设置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以及上端面;所述上端面包括连接在前端面上的斜面以及连接在斜面和后端面之间的水平面,所述斜面沿前端面到水平面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纸塑包装投入口开设在上盖的前端面上,所述易拉罐投入口、瓶体投入口开设在上盖的斜面上。将通向纸塑包装存储桶的纸塑包装投入口开设在上盖的前端面上,在雨雪天气可降低雨水进入桶内的程度,使位于其内部的纸质垃圾受到雨水影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的水平面上还开设有烟蒂投入口和电池投入口;所述上盖内位于烟蒂投入口和电池投入口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烟蒂收纳盒和电池收纳盒,所述上盖的后端面开设有与烟蒂收纳盒和电池收纳盒适配的放置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上固定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别位于纸塑包装存储桶与易拉罐存储桶之间的空隙的正上方、易拉罐存储桶与玻璃瓶存储桶之间的空隙的正上方。隔板的设计避免了因垃圾投放角度不同造成的垃圾投放到与对应垃圾存储桶相邻的存储桶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隔板靠近玻璃瓶存储桶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翻板固定座,所述翻板固定座由一端固定在第二隔板上的水平段以及与水平段连接的斜面段组成;所述翻板固定座的斜面段与翻板接触;所述导向斜板由与翻板接触的斜面段以及与斜面段连接的水平段组成;所述导向斜板的斜面段、翻板和翻板固定座的斜面段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两个长边侧壁上开设有前视窗和后视窗,所述前视窗和后视窗对称分布在纸塑包装存储桶、易拉罐存储桶、玻璃瓶存储桶、塑料瓶存储桶的两侧。通过前视窗和后视窗,可以直接看到内筒内垃圾存储程度,环卫人员无需开上盖查看垃圾存储的状况,减少了环卫人员的工作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纸塑包装存储桶、易拉罐存储桶、玻璃瓶存储桶、塑料瓶存储桶的底面上均对应开设有用于防止积水的过水孔。过水孔可将流入垃圾存储桶内的水排出,避免了雨水天造成的垃圾桶内存水的状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纸塑包装存储桶、易拉罐存储桶、玻璃瓶存储桶和塑料瓶存储桶的上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把手孔。通过把手孔可以方便搬运,有效减缓转运时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纸塑包装存储桶、易拉罐存储桶、玻璃瓶存储桶、塑料瓶存储桶的材质均为透明塑料;所述纸塑包装投入口、烟蒂投入口、电池投入口、易拉罐投入口、瓶体投入口分别与奶盒、烟蒂、电池、易拉罐、塑料瓶或玻璃瓶的形状相适配。通过将投入口设计成与垃圾相似的形状,更加容易区分垃圾投放位置,具有一定的防呆作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的后端面底端通过铰链与箱体铰接。通过铰接的连接方式只需将上盖的前端面掀开或合上就可以实现上盖的开合,无需将整个上盖抬起打开或合上,减轻了环卫人员的劳动强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采用将可回收垃圾进一步分类并设置相应的投入口和存储桶,避免了将可回收垃圾混入不可回收垃圾中,或将不同的可回收垃圾放在一起,造成的可回收垃圾的分拣次数多及回收难度大的问题;通过设置翻板,可根据垃圾的重量自动将玻璃瓶与塑料瓶进行分类并分别存储到对应的存储桶内;通过开设与相应垃圾形状相适配的投入口,可防止垃圾错投;存储桶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及在箱体的相应位置开设视窗,环卫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到垃圾箱内垃圾是否装满,无需开箱查看;存储桶采用塑料材质可减轻其重量,且存储桶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孔,可以有效减缓转运时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方便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正视图;
图4为图1的后视图;
图5为图2的A-A面剖视图;
图6为图3的B-B面剖视图;
图7为图5中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箱体,3-底座,4-前视窗,5-纸塑包装投入口,6-烟蒂投入口,7-电池投入口,8-易拉罐投入口,9-瓶体投入口,10-电池收纳盒,11-烟蒂收纳盒,12-后视窗,13-铰链,14-翻板固定座,15-翻板,16-导向斜板,17-塑料瓶存储桶,18-玻璃瓶存储桶,19-易拉罐存储桶,20-纸塑包装存储桶,21-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连接”等均表示相互连接的两部件之间是固定在一起,一般是通过焊接、螺钉或胶粘等方式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1中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包括箱体2和连接在箱体2顶端的上盖1;其中:
参照图1-3,箱体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纸塑包装存储桶20、易拉罐存储桶19、玻璃瓶存储桶18和塑料瓶存储桶17;所述上盖1开设有分别与纸塑包装存储桶20、易拉罐存储桶19、玻璃瓶存储桶18对应的纸塑包装投入口5、易拉罐投入口8、瓶体投入口9;所述上盖1内壁位于瓶体投入口9的下方安装有用于区分重量的翻板15,所述翻板 15位于玻璃瓶存储桶18的上方,且翻板15沿玻璃瓶存储桶18到塑料瓶存储桶17的方向向下倾斜;翻板15靠近塑料瓶存储桶17的一端接触有固定在上盖1上的导向斜板16,导向斜板16远离翻板15的一端位于塑料瓶存储桶17靠近玻璃瓶存储桶18一侧的侧壁的上方;利用塑料瓶和玻璃瓶重量差异,当塑料瓶投入时,重量轻,瓶子可以沿着翻板和导向斜板滑到塑料瓶存储桶内;当玻璃瓶投放时,因重量大,将翻板推开,直接掉落到玻璃瓶存储桶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翻板与上盖内壁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中按压式垃圾桶的上盖与筒体的连接结构相似,在此处不在累述。
如图4所示,上盖1的后端面底端通过铰链13连接在箱体2上,只需将上盖1的前端面掀开或合上就可以实现上盖1的开合,无需将整个上盖抬起打开或合上,减轻了环卫人员的劳动强度。
再参照图1,上盖1包括对应设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对应设置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以及上端面;上端面包括连接在前端面上的斜面以及连接在斜面和后端面之间的水平面,所述斜面沿前端面到水平面的方向向上倾斜;纸塑包装投入口5开设在上盖1的前端面上,易拉罐投入口8、瓶体投入口9开设在上盖1的斜面上。将受雨淋影响较大的复合饮料盒及纸张投放口设置在上盖1的前端面上,降低了雨水进入桶内的程度。如图4所示,上盖1的水平面上还开设有烟蒂投入口6和电池投入口7;上盖内部位于烟蒂投入口6和电池投入口7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烟蒂收纳盒11和电池收纳盒10,所述上盖1的后端面开设有与烟蒂收纳盒11和电池收纳盒10适配的放置口。
如图5-7所示,上盖1上固定有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分别位于纸塑包装存储桶20与易拉罐存储桶19之间的空隙的正上方、易拉罐存储桶19与玻璃瓶存储桶18之间的空隙的正上方,隔板的设计避免了因垃圾投放角度不同造成的垃圾投放到与对应垃圾存储桶相邻的存储桶内。第二隔板22靠近玻璃瓶存储桶18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翻板固定座14,翻板固定座14由一端固定在第二隔板22上的水平段以及与水平段连接的斜面段组成;翻板固定座14的斜面段与翻板15接触;导向斜板16由与翻板15接触的斜面段以及与斜面段连接的水平段组成;导向斜板16的斜面段、翻板15和翻板固定座14的斜面段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使质量较轻的塑料瓶从翻板15表面滑下时能够直接掉落到玻璃瓶存储桶18内。
如图3-4所示,箱体2的两个长边侧壁上开设有前视窗4和后视窗12,前视窗4和后视窗12对称分布在纸塑包装存储桶20、易拉罐存储桶19、玻璃瓶存储桶18、塑料瓶存储桶17的两侧;通过前视窗4和后视窗12,可以直接看到内筒内垃圾存储程度,环卫人员无需开上盖1查看垃圾存储的状况,减少了环卫人员的工作量。纸塑包装存储桶 20、易拉罐存储桶19、玻璃瓶存储桶18、塑料瓶存储桶17均为透明的塑料材质;所述纸塑包装存储桶20、易拉罐存储桶19、玻璃瓶存储桶18和塑料瓶存储桶17的相对侧壁的上方对称开设有把手孔。塑料材质可减轻其重量,通过把手孔方便搬运,可以有效减缓转运时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箱体2的底端固定有底座3,底座3、纸塑包装存储桶20、易拉罐存储桶19、玻璃瓶存储桶18、塑料瓶存储桶17的底面上均对应开设有用于防止积水的过水孔;过水孔可将流入垃圾存储桶内的水排出,避免了雨水天造成的垃圾桶内存水的状况。纸塑包装投入口5、烟蒂投入口6、电池投入口7、易拉罐投入口8、瓶体投入口9分别与奶盒、烟蒂形状、电池、易拉罐、塑料瓶或玻璃瓶的形状相适配,更加容易区分垃圾投放位置,具有一定的防呆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采用将可回收垃圾进一步分类并设置相应的投入口和存储桶,避免了将可回收垃圾混入不可回收拉中,或将不同的可回收垃圾放在一起,造成的可回收垃圾的分拣次数多及回收难度大的问题;通过设置翻板,可根据垃圾的重量自动将玻璃瓶与塑料瓶进行分类并分别存储到对应的存储桶内;通过开设与相应垃圾相适配的投入口,可防止垃圾错投;存储桶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及在箱体的相应位置开设视窗,环卫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到垃圾箱内垃圾是否装满,无需开箱查看;存储桶采用塑料材质可减轻其重量,且存储桶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可以有效减缓转运时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方便搬运。

Claims (10)

1.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包括箱体(2)和连接在箱体(2)顶端的上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部依次放置有纸塑包装存储桶(20)、易拉罐存储桶(19)、玻璃瓶存储桶(18)和塑料瓶存储桶(17);所述上盖开设有分别与纸塑包装存储桶(20)、易拉罐存储桶(19)、玻璃瓶存储桶(18)对应的纸塑包装投入口(5)、易拉罐投入口(8)、瓶体投入口(9);所述上盖(1)内壁位于瓶体投入口(9)的下方安装有用于区分重量的翻板(15),所述翻板(15)位于玻璃瓶存储桶(18)的上方,且翻板(15)沿玻璃瓶存储桶(18)到塑料瓶存储桶(17)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翻板(15)靠近塑料瓶存储桶(17)的一端接触有固定在上盖(1)上的导向斜板(16),所述导向斜板(16)远离翻板(15)的一端位于塑料瓶存储桶(17)靠近玻璃瓶存储桶(18)一侧的侧壁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包括对应设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对应设置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以及上端面;所述上端面包括连接在前端面上的斜面以及连接在斜面和后端面之间的水平面,所述斜面沿前端面到水平面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纸塑包装投入口(5)开设在上盖(1)的前端面上,所述易拉罐投入口(8)、瓶体投入口(9)开设在上盖(1)的斜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水平面上还开设有烟蒂投入口(6)和电池投入口(7);所述上盖内位于烟蒂投入口(6)和电池投入口(7)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烟蒂收纳盒(11)和电池收纳盒(10),所述上盖(1)的后端面开设有与烟蒂收纳盒(11)和电池收纳盒(10)适配的放置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内固定有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所述第一隔板(21)位于纸塑包装存储桶(20)与易拉罐存储桶(19)之间的空隙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隔板(22)位于易拉罐存储桶(19)与玻璃瓶存储桶(18)之间的空隙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22)靠近玻璃瓶存储桶(18)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翻板固定座(14),所述翻板固定座(14)由一端固定在第二隔板(22)上的水平段以及与水平段连接的斜面段组成;所述翻板固定座(14)的斜面段与翻板(15)接触;所述导向斜板(16)由与翻板(15)接触的斜面段以及与斜面段连接的水平段组成;所述导向斜板(16)的斜面段、翻板(15)和翻板固定座(14)的斜面段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两个长边侧壁上开设有前视窗(4)和后视窗(12),所述前视窗(4)和后视窗(12)对称分布在纸塑包装存储桶(20)、易拉罐存储桶(19)、玻璃瓶存储桶(18)、塑料瓶存储桶(17)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底端固定有底座(3),所述底座(3)、纸塑包装存储桶(20)、易拉罐存储桶(19)、玻璃瓶存储桶(18)、塑料瓶存储桶(17)的底面上均对应开设有用于防止积水的过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塑包装存储桶(20)、易拉罐存储桶(19)、玻璃瓶存储桶(18)、塑料瓶存储桶(17)的材质均为透明塑料;所述纸塑包装存储桶(20)、易拉罐存储桶(19)、玻璃瓶存储桶(18)和塑料瓶存储桶(17)的相对侧壁的上方对称开设有把手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塑包装投入口(5)、烟蒂投入口(6)、电池投入口(7)、易拉罐投入口(8)、瓶体投入口(9)分别与奶盒、烟蒂、电池、易拉罐、塑料瓶或玻璃瓶的形状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后端面底端通过铰链(13)与箱体(2)铰接。
CN201922409761.3U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 Active CN211732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9761.3U CN211732577U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9761.3U CN211732577U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2577U true CN211732577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71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09761.3U Active CN211732577U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2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3242A (zh) 一种智能分类垃圾箱
CN211732577U (zh) 一种减少分拣次数的分类垃圾箱
CN211253845U (zh) 一种多层斜板式一体化户外垃圾分类回收箱
CN105564869B (zh) 一种家庭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3264002U (zh) 一种感应式户外环保分类垃圾箱
CN210428624U (zh) 一种智能饮料瓶自动回收机
CN211495442U (zh) 一种实用垃圾分类回收柜
CN211686684U (zh) 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CN2594203Y (zh) 自动分类环保垃圾箱
CN201082815Y (zh) 家用分类垃圾桶
CN202115947U (zh) 易辨别分类垃圾桶
CN208683592U (zh) 低成本公共场合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CN200985194Y (zh) 生活垃圾分拣运输车
CN218987648U (zh) 一种新型户外垃圾桶
CN218464547U (zh)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转运车厢
CN214217003U (zh) 一种智慧分类垃圾桶
CN213893822U (zh) 一种便于查询分类信息和内筒拆卸的回收装置
CN214494299U (zh) 与垃圾收集车配套使用的地埋式分类垃圾箱
CN215515122U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用垃圾分类箱
CN212798102U (zh) 一种环卫作业用多功能垃圾箱体
CN212126348U (zh) 一种可调节的移动式社区垃圾分类装置
CN213975531U (zh) 一种易于拆卸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
CN214731633U (zh) 基于智能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
CN211392478U (zh) 一种城市用垃圾回收装置
CN215708901U (zh) 一种具有信息智能提示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311, building 18, Shuimo Lanting, 1550 Dongliu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u Yifang

Address before: 230000 Building 1, Xingcheng, No.12 Cuiwei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Y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