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8660U - 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8660U
CN211728660U CN201922316711.0U CN201922316711U CN211728660U CN 211728660 U CN211728660 U CN 211728660U CN 201922316711 U CN201922316711 U CN 201922316711U CN 211728660 U CN211728660 U CN 211728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head
nut
fan
fr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67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进
马苏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sia Pacific Jingrui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SIA PACIFIC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SIA PACIFIC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SIA PACIFIC ME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167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28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8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8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该连杆头部开设有通孔且头部的侧端为圆弧状,该工装包括用于定位连杆头部的定位组件和用于支承连杆尾部的支承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胀套和设置在所述胀套内的锥块,所述锥块内竖直贯穿一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底盘内,所述螺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锥块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工装,采用胀紧式结构保证了连杆内孔与外圆的同心度,相比传统结构的间隙配合,精度更高,产品质量更好,而且便于拆卸和安装,成本不高,适合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扇形磨辅助机构,具体涉及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公开号为CN202174468U的一种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包括托架和与托架垂直相连的立杆,立杆上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还包括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上连接有螺杆。设计该工装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磨出的连杆外圆和已加工好的内孔的同轴度,并和二端面垂直。
然而,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采用该工装生产出的连杆内孔与外圆的同心度精度并不高;主要原因是其设计为了便于装卸连杆,立杆与连杆内孔为间隙配合,间隙的存在导致了同心度不好。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保证产品质量,获得较高的同心度精度,我们设计了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该连杆头部开设有通孔且头部的侧端为圆弧状,该工装包括用于定位连杆头部的定位组件和用于支承连杆尾部的支承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胀套和设置在所述胀套内的锥块,所述锥块内竖直贯穿一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底盘内,所述螺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锥块的上方。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承组件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内设置有由两个楔形块组成的V 型座,所述楔形块的外侧均设有一水平调节装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包括一水平设置的螺栓,所述螺栓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固定在所述底框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盘上包括一凸台,所述胀套套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凸台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螺纹孔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螺杆上设置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位于所述锥块的下方。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锥块之间设置有垫圈。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盘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通过胀套顶紧,实现较好的同心度。
2.压板采用开口压块,装夹更快捷。
3.尾部用V型座定位,更可靠稳固。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工装,采用胀紧式结构保证了连杆内孔与外圆的同心度,相比传统结构的间隙配合,精度更高,产品质量更好,而且便于拆卸和安装,成本不高,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支承组件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定位组件1,底盘101,胀套102,锥块103,螺杆104,第一螺母105,第三螺母106,开口压块107,支承组件2,底框201,楔形块202,螺栓203,第二螺母20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和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该连杆头部开设有通孔且头部的侧端为圆弧状,该工装包括用于定位连杆头部的定位组件1和用于支承连杆尾部的支承组件2,定位组件1包括底盘101、设置在底盘101上的胀套102和设置在胀套102内的锥块 103,锥块103内竖直贯穿一螺杆104,螺杆104的下端设置在底盘101内,螺杆10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母105,第一螺母105位于锥块103的上方。
应用:先将具有弹性的胀套102装在底盘101上,然后将锥块103装入胀套102内,通过螺杆104如图1所示连接;待加工时,先将连杆零件的内孔套在胀套102外,拧紧第一螺母105使其压紧锥块103,此时胀套102撑开并顶紧连杆零件的内孔,然后如图1所示在内孔上方设置可拆卸的开口压块107,再采用螺母拧紧固定;此方案使得胀套102与连杆内孔之间贴合紧密,使得连杆内孔与外圆的同心度精度高;最后,对连杆头部进行扇形磨处理。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2所示,支承组件2包括底框201,底框201内设置有由两个楔形块202组成的V型座,楔形块202的外侧均设有一水平调节装置。通过水平调节装置实现楔形块202的左右运动,进而通过V型座实现连杆尾部的上下调节,支承组件2可调节设置,扩大了工件的适用范围。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2所示,水平调节装置包括一水平设置的螺栓203,螺栓203 与第二螺母204螺纹连接,第二螺母204固定在底框201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拧动第二螺母204实现螺栓203的左右运动,进而通过V型座实现连杆尾部的上下调节,使得连杆头部与尾部保持水平,可通过检测装置辅助操作。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1所示,底盘101上包括一凸台,胀套102套设在凸台上,凸台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104设置在螺纹孔内。凸台上端设置倒角,便于胀套102的安装,螺杆104与凸台采用螺纹连接,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1所示,螺杆104上设置有第三螺母106,第三螺母106位于锥块103的下方。通过第三螺母106实现锥块103的安装,成本低,安装方便。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1所示,第一螺母105与锥块103之间设置有垫圈。设置垫圈可以扩大接触面、降低紧固力对被紧固件的应力集中,防止损坏被紧固件。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1所示,底盘101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便于底盘101与工作台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工装,采用胀紧式结构保证了连杆内孔与外圆的同心度,相比传统结构的间隙配合,精度更高,产品质量更好,而且便于拆卸和安装,成本不高,适合推广。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该连杆头部开设有通孔且头部的侧端为圆弧状,该工装包括用于定位连杆头部的定位组件和用于支承连杆尾部的支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胀套和设置在所述胀套内的锥块,所述锥块内竖直贯穿一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底盘内,所述螺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锥块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件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内设置有由两个楔形块组成的V型座,所述楔形块的外侧均设有一水平调节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包括一水平设置的螺栓,所述螺栓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固定在所述底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包括一凸台,所述胀套套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凸台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螺纹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设置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位于所述锥块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锥块之间设置有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
CN201922316711.0U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 Active CN211728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6711.0U CN211728660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6711.0U CN211728660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8660U true CN211728660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6711.0U Active CN211728660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8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52897U (zh) 一种平行及同轴孔系加工夹具
CN204868192U (zh) 一种钻铣箱镗孔夹具
CN207669169U (zh) 线束夹头
CN204771685U (zh) 一种镶块上下面铣削夹具
CN211728660U (zh) 一种胀紧式连杆头部扇形磨工装
CN108188795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防噪式固定夹具
CN206998353U (zh) 一种气动夹具
CN208214872U (zh) 一种组装式夹具组件
CN105522412A (zh) 由电磁阀控制的圆形工件固定装置及制作方法
CN208496725U (zh) 一种夹紧力和高度可调的板材夹持装置
CN208871253U (zh) 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地脚
CN208729241U (zh) 一种大型矿车后桥加工工装
CN213703328U (zh) 一种管道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CN209190295U (zh) 一种扇形板件加工定位工装
CN211728391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多向夹具工装
CN211249204U (zh) 一种缸盖夹具
CN212122425U (zh) 一种方便压紧及调节的夹具
CN207858303U (zh) 一种用于铣床多孔零件加工的夹具
CN208409588U (zh) 一种外圆磨床的尾架微调装置
CN209364100U (zh) 一种镗孔机的支撑机构
CN207661385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监控支架
CN219818921U (zh) 汽车支架加工夹具
CN202155722U (zh) 汽轮机凝汽器管板换热孔加工用夹具
CN221065236U (zh) 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
CN208854350U (zh) 一种数控导轨磨床磨削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No.4, Xingwang Road, Industrial Park 2, Huangqiao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Asia Pacific Jingrui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4, Xingwang Road, Industrial Park 2, Huangqiao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ASIA PACIFIC MET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