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5186U - 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25186U CN211725186U CN201922312978.2U CN201922312978U CN211725186U CN 211725186 U CN211725186 U CN 211725186U CN 201922312978 U CN201922312978 U CN 201922312978U CN 211725186 U CN211725186 U CN 2117251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box
- water mist
- water
- smo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包括出渣管、锥形的转接箱、集渣箱及水雾降尘机构;出渣管与锅炉的出渣口连接后伸入转接箱内并贯穿滤网一,转接箱的出料口与集渣箱连通;水雾降尘机构包括降尘箱、雾化器及与雾化器连接的水雾分布器一、水雾分布器二;降尘箱通过导烟管与转接箱连通;水雾分布器一固定在降尘箱内的进烟管上,水雾分布器二固定在降尘箱的顶部,降尘箱底部设有集尘箱。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节能环保;对烟尘进行二次水雾除尘,双重优化水雾除尘的效果,整个过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会产生烟尘溢出及环境污染、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有利于工人对废渣的运输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的各类生产中,大量使用到工业炉窑,炉窑燃烧后产生大量的烟尘及废渣,现有技术中多对烟尘进行除尘净化处理,而忽略了废渣从炉窑排出时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但是废渣产生的烟尘中不仅含有灰尘,还含有大量的大颗粒有害物质,若不对废渣进行降尘处理,任其排放到空气中,不便于工人对废渣的运输,会增加环境的空气污染指数,严重阻挡工人视线及呼吸系统,降低工作效率及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包括出渣管、转接箱、集渣箱及水雾降尘机构;
所述出渣管与锅炉的出渣口连接,所述转接箱为上宽下窄的锥形,转接箱顶部设有排烟口,转接箱内设有滤网一,所述出渣管伸入转接箱内并贯穿滤网一,所述转接箱的出料口与集渣箱连通;转接箱的结构形状设置可使从锅炉的出渣口排出的废渣及产生的烟雾灰尘进行分离过渡,重量较大的废渣即使进入与转接箱连接的集渣箱内,重量轻的废渣及烟雾向上移动经过滤网一,部分颗粒较大的废渣及烟雾被滤网一拦截后下落,未被拦截住的废渣及烟雾经转接箱的排烟口排出,使出渣口排出的废渣于烟气及时快速分离,有利于提高水雾降尘的效率及效果。
所述水雾降尘机构包括雾化器、水雾分布器一、水雾分布器二及降尘箱;所述降尘箱上顶部设有排气口,降尘箱侧壁设有进烟管,所述进烟管通过导烟管与转接箱的排烟口连通;所述水雾分布器一包括储水环及多个喷雾头一,所述储水环固定在降尘箱内的进烟管上,所述喷雾头一均匀的分布在储水环的内环面上;所述水雾分布器二设置在水雾分布器一上方的降尘箱上,水雾分布器二包括储水盘及多个喷雾头二,所述储水盘通过导管二与雾化器连接,储水盘通过导管一与储水环连接,所述储水盘的下表面均匀布满喷雾头二,所述水雾分布器二与水雾分布器一之间的降尘箱上固定设有滤网二;所述降尘箱的底部的出口处设有集尘箱。转接箱的排烟口排出的烟气通过导烟管进入降尘箱内内,水雾分布器一对烟气进行初次水雾降尘,水雾分布器二对穿过水雾分布器一形成的水帘的烟气进形第二次水雾降尘,经过二次水雾降尘的烟气穿过滤网二,被滤网二再次过滤后从降尘箱的排气口排出,烟气中沾染水珠的大颗粒灰尘及有害物质在降尘箱缓慢下降后进入集尘箱内被收集后处理。该过程中水雾分布器一的喷雾头一喷出的水雾在储水环中形成一个圆形的水帘,进入降尘箱的烟气均通过该水帘进行第一次水雾除尘;水雾分布器二设置在降尘箱的顶部,提高了第二次水雾除尘的时间及范围,滤网二的设置,使得滤网二经水雾分布器二的喷洒后湿润,不仅可对烟气起到第二次过滤作用,还可使上升的烟气与滤网二接触后更好的更充分的与水珠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水雾除尘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渣箱及集尘箱上均可设有观察窗,便于了解集渣、集尘情况后及时更换。集渣箱及集尘箱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其结构、集渣箱与转接箱的具体连通结构、集尘箱与降尘箱的连通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的,所述转接箱的出料口处设有振动器,振动器的设置使转接箱的废渣能够顺利的进入集渣箱内,不发生堵塞现象,避免影响废渣的及时排出。
优选的,所述喷雾头一及喷雾头二的喷雾口处的剖面为弧状,该处设置使从喷出的水雾呈放射状像四周散开,提高了水雾喷洒的范围,确保除尘效果。
优选的,所述水雾分布器一的喷雾头一围成的圆的直径不小于进烟管的直径,所述进烟管与储水环之间设有环状密封片,该处设置使得从进烟管进入降尘箱的烟气均通过喷雾头一形成的水帘进行第一次水雾除尘,而不发生逸漏现象,提高了第一次水雾除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能够使该装置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其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如雾化器的进水组件及控制组件、振动器的控制组件等均属于本领域常规选择。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例如,雾化器、振动器、喷雾头、滤网等设备均采用本领域常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转接箱使从锅炉的出渣口排出的废渣及产生的烟雾灰尘进行分离过渡,重量较大的废渣即使进入与转接箱连接的集渣箱内,重量轻的废渣及烟雾向上移动经过滤网一,部分颗粒较大的废渣及烟雾被滤网一拦截后下落,未被拦截住的废渣及烟雾经转接箱的排烟口排出,使出渣口排出的废渣于烟气及时快速分离,有利于提高水雾降尘的效率及效果。转接箱的排烟口排出的烟气通过导烟管进入降尘箱内,水雾分布器一对烟气进行初次水雾降尘,水雾分布器二对穿过水雾分布器一形成的水帘的烟气进形第二次水雾降尘,经过二次水雾降尘的烟气穿过滤网二,被滤网二再次过滤后从降尘箱的排气口排出,烟气中沾染水珠的大颗粒灰尘及有害物质在降尘箱缓慢下降后进入集尘箱内被收集后处理。该过程中水雾分布器一的喷雾头一喷出的水雾在储水环中形成一个圆形的水帘,进入降尘箱的烟气均通过该水帘进行第一次水雾除尘;水雾分布器二设置在降尘箱的顶部,提高了第二次水雾除尘的时间及范围,滤网二的设置,使得滤网二经水雾分布器二的喷洒后湿润,不仅可对烟气起到第二次过滤作用,还可使上升的烟气与滤网二接触后更好的更充分的与水珠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水雾除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结构合理简单,成本低,便于维护;对锅炉的出渣口排出的废渣及烟尘进行及时的固气分离,提高了水雾降尘的效率,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对烟尘进行二次水雾除尘,从范围及时间上双重优化水雾除尘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水雾除尘的效果;整个过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会产生烟尘溢出,不会污染环境、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操作简单,便于工人对废渣的运输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水雾分布器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喷雾头一及喷雾头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2、出渣管;3、转接箱;4、集渣箱;5、振动器;6、滤网一;7、导烟管;8、降尘箱;9、雾化器;10、储水盘;11、喷雾头二;12、滤网二;13、导管一;14、储水环;15、集尘箱;16、排气口;17、密封片;18、进烟管;19、喷雾口;20、喷雾头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包括出渣管2、转接箱3、集渣箱4及水雾降尘机构;
所述出渣管2与锅炉1的出渣口连接,所述转接箱3为上宽下窄的锥形,转接箱3顶部设有排烟口,转接箱3内设有滤网一6,所述出渣管2伸入转接箱3内并贯穿滤网一6,所述转接箱3的出料口与集渣箱4连通;
所述水雾降尘机构包括雾化器9、水雾分布器一、水雾分布器二及降尘箱8;所述降尘箱8上顶部设有排气口16,降尘箱8侧壁设有进烟管18,所述进烟管18通过导烟管7与转接箱3的排烟口连通;所述水雾分布器一包括储水环14及多个喷雾头一20,所述储水环14固定在降尘箱3内的进烟管18上,所述喷雾头一20均匀的分布在储水环14的内环面上;所述水雾分布器二设置在水雾分布器一上方的降尘箱8上,水雾分布器二包括储水盘10及多个喷雾头二11,所述储水盘10通过导管二与雾化器9连接,储水盘10通过导管一13与储水环14连接,所述储水盘10的下表面均匀布满喷雾头二11,所述水雾分布器二与水雾分布器一之间的降尘箱8上固定设有滤网二12;所述降尘箱8的底部的出口处设有集尘箱15。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渣箱4及集尘箱15上均可设有观察窗,便于了解集渣、集尘情况后及时更换。集渣箱及集尘箱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其结构、集渣箱与转接箱的具体连通结构、集尘箱与降尘箱的连通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转接箱3的出料口处设有振动器5,振动器5的设置使转接箱的废渣能够顺利的进入集渣箱内,不发生堵塞现象,避免影响废渣的及时排出。
所述喷雾头一20及喷雾头二11的喷雾口19处的剖面为弧状,该处设置使从喷出的水雾呈放射状像四周散开,提高了水雾喷洒的范围,确保除尘效果。
所述水雾分布器一的喷雾头一20围成的圆的直径不小于进烟管18的直径,所述进烟管18与储水环14之间设有环状密封片17,该处设置使得从进烟管进入降尘箱的烟气均通过喷雾头一20形成的水帘进行第一次水雾除尘,而不发生逸漏现象,提高了第一次水雾除尘的效果。
工作时时,从锅炉1的出渣口排出的废渣及产生的烟雾灰尘进入转接箱3,转接箱3对其进行分离过渡,重量较大的废渣即使进入与转接箱3连接的集渣箱4内,重量轻的废渣及烟雾向上移动经过滤网一6,部分颗粒较大的废渣及烟雾被滤网一6拦截后下落,未被拦截住的废渣及烟雾经转接箱3的排烟口排出,使出渣口排出的废渣于烟气及时快速分离,有利于提高水雾降尘的效率及效果。转接箱3的排烟口排出的烟气通过导烟管7进入降尘箱8内,水雾分布器一对烟气进行初次水雾降尘,水雾分布器二对穿过水雾分布器一形成的水帘的烟气进形第二次水雾降尘,经过二次水雾降尘的烟气穿过滤网二12,被滤网二12再次过滤后从降尘箱8的排气口16排出,烟气中沾染水珠的大颗粒灰尘及有害物质在降尘箱8缓慢下降后进入集尘箱15内被收集后处理。该过程中水雾分布器一的喷雾头一20喷出的水雾在储水环14中形成一个圆形的水帘,进入降尘箱8的烟气均通过该水帘进行第一次水雾除尘;水雾分布器二设置在降尘箱8的顶部,提高了第二次水雾除尘的时间及范围,滤网二12的设置,使得滤网二12经水雾分布器二的喷洒后湿润,不仅可对烟气起到第二次过滤作用,还可使上升的烟气与滤网二12接触后更好的更充分的与水珠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水雾除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渣管、转接箱、集渣箱及水雾降尘机构;
所述出渣管与锅炉的出渣口连接,所述转接箱为上宽下窄的锥形,转接箱顶部设有排烟口,转接箱内设有滤网一,所述出渣管伸入转接箱内并贯穿滤网一,所述转接箱的出料口与集渣箱连通;
所述水雾降尘机构包括雾化器、水雾分布器一、水雾分布器二及降尘箱;所述降尘箱上顶部设有排气口,降尘箱侧壁设有进烟管,所述进烟管通过导烟管与转接箱的排烟口连通;所述水雾分布器一包括储水环及多个喷雾头一,所述储水环固定在降尘箱内的进烟管上,所述喷雾头一均匀的分布在储水环的内环面上;所述水雾分布器二设置在水雾分布器一上方的降尘箱上,水雾分布器二包括储水盘及多个喷雾头二,所述储水盘通过导管二与雾化器连接,储水盘通过导管一与储水环连接,所述储水盘的下表面均匀布满喷雾头二,所述水雾分布器二与水雾分布器一之间的降尘箱上固定设有滤网二;所述降尘箱的底部的出口处设有集尘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箱的出料口处设有振动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头一及喷雾头二的喷雾口处的剖面为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分布器一的喷雾头一围成的圆的直径不小于进烟管的直径,所述进烟管与储水环之间设有环状密封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12978.2U CN211725186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12978.2U CN211725186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25186U true CN211725186U (zh) | 2020-10-23 |
Family
ID=72868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12978.2U Active CN211725186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2518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20553A (zh) * | 2023-09-19 | 2023-10-24 | 托普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燃煤工业炉烟气降尘处理装置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22312978.2U patent/CN21172518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20553A (zh) * | 2023-09-19 | 2023-10-24 | 托普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燃煤工业炉烟气降尘处理装置 |
CN116920553B (zh) * | 2023-09-19 | 2023-11-21 | 托普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燃煤工业炉烟气降尘处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29503A (zh) | 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净化装置 | |
CN201711085U (zh) | 涡流反射强化传质除尘脱硫装置 | |
CN209092983U (zh) | 一种烟气除尘器的滤网喷水清理器 | |
CN211725186U (zh) | 一种锅炉出渣口水雾降尘装置 | |
CN208574404U (zh) | 一种工业烟尘净化设备 | |
CN107998789A (zh) | 一种燃烧尾气气体粉尘处理设备 | |
CN101108302A (zh) | 一种高效脱硫除尘器 | |
CN214597996U (zh) | 一种氟磷酸盐光学玻璃窑炉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0874581U (zh) | 节水型水幕除尘回收系统 | |
CN104624020B (zh) | 一种脱除气体中硫化氢及固体粉尘的方法 | |
CN201026439Y (zh) | 一种高效脱硫除尘器 | |
CN103691248B (zh) | 一种激光拼焊除尘装置 | |
CN206823446U (zh) | 一种厨房油烟净化装置 | |
CN206577563U (zh) | 一种锅炉烟气净化装置 | |
CN213286273U (zh) | 一种整体式机床油烟净化器 | |
CN205109272U (zh) | 一种水雾除尘装置 | |
CN212283306U (zh) | 一种用于煤焦化排烟管道的尾气处理装置 | |
CN211261107U (zh) | 一种硅片切割车间空气净化系统 | |
CN208839369U (zh) | 一体化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9865684U (zh) | 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新型过滤除尘机 | |
CN207056215U (zh) | 一种工业炉窑烟尘过滤回收装置 | |
CN220609700U (zh) | 一种排烟净化装置 | |
CN217526877U (zh) | 一种气旋式水帘除尘喷漆工作站 | |
CN210145775U (zh) | 工业烟气处理设备 | |
CN205903750U (zh) | 一种厨房油烟净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