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1238U - 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1238U
CN211721238U CN202020273294.6U CN202020273294U CN211721238U CN 211721238 U CN211721238 U CN 211721238U CN 202020273294 U CN202020273294 U CN 202020273294U CN 211721238 U CN211721238 U CN 211721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grass planting
well
planting ditch
d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732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钰坤
孙艳艳
提阳
裴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732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21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1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12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包括广场和紧靠广场设置的植草沟,所述沟槽本体内设置有溢流井,所述植草沟砾石层内设有沿沟槽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穿孔排水管,所述穿孔排水管与溢流井在植草沟砾石层内相连通;所述广场的地下设置有雨水井,所述溢流井通过溢流排水管与雨水井连通,所述溢流井与穿孔排水管的连通位置低于溢流井与溢流排水管的连通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既能实现雨水的汇集外排,又能与铺装广场和绿地形成良好整体景观效果,通过植草沟与穿孔排水管、溢流井和雨水井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对城市降雨的蓄水、渗水、净水、滞水和排水,结构较为简单,施工难度小,便于管理维护,适于实施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城市景观广场一般采用排水沟和集水坑组合的形式排除雨水,主要依据国家设计标准图集《窗井、设备吊装口、排水沟、集水坑》(图集号07J306)进行选型建设。排水沟常用形式有混凝土排水沟或成品排水沟,布置在铺装广场与景观绿化的衔接处,雨水经排水沟、集水坑汇集后外排至雨水井,与城市雨水管网系统相联系。布置排水沟和集水坑的目的是及时排除地面雨水径流,与之不同的是,海绵城市的原则则是在确保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植草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吸水、渗水和净水功能,能够存储和输送地表径流雨水。
现有的植草沟常针对市政道路绿化分隔带进行设计,而针对广场的研究较少,一般仅从景观绿化段进行考虑,与铺装广场边缘衔接及距离关系模糊,同时往往较多重视的是雨水下渗,对与溢流设施的衔接有忽视或考虑不足,不仅导致植草沟结构层次较复杂,增大了施工建设难度,而且导致植草沟尺寸与溢流设施不匹配、不客观,容易造成积水严重的现象,不能满足暴雨时及时有效的排除超量雨水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可与铺装广场边缘、溢流设施具有良好衔接,既满足海绵城市蓄、渗、净、排的原则,又与广场、绿化景观风貌整体协调。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包括广场和紧靠广场设置的植草沟,所述植草沟包括挖设在原土上的沟槽本体,所述沟槽本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植被层、种植土层和植草沟砾石层,所述植被层扎根在种植土层内,所述种植土层的表面低于广场的表面;
所述沟槽本体内设置有溢流井,所述溢流井的井口位于种植土层上方,溢流井的井口设置有井箅;
所述植草沟砾石层内设有沿沟槽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穿孔排水管,所述穿孔排水管与溢流井在植草沟砾石层内相连通;
所述广场的地下设置有雨水井,所述溢流井通过溢流排水管与雨水井连通,所述溢流井与穿孔排水管的连通位置低于溢流井与溢流排水管的连通位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穿孔排水管与植草沟砾石层的底面相距一定间隔。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广场衔接的种植土层表面铺设有缓冲砾石。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土层的表面呈向下凹陷的弧形面,所述溢流井位于弧形面的最低点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井的井口周边的种植土层表面铺设有缓冲砾石。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广场设置在植草沟的一侧,植草沟的另一侧设置景观绿地,在与景观绿地衔接的种植土层表面铺设有缓冲砾石。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广场包括依次铺设在原土上的广场砾石层、透水混凝土层、中粗砂找平层及透水砖。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植草沟内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土埂,所述溢流井设置在两个土埂之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沟槽本体的侧壁上和/或植草沟砾石层与种植土层之间铺设有透水土工布。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仅在所述穿孔排水管的上半部管壁开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既能实现雨水的汇集外排,又能与铺装广场和绿地形成良好整体景观效果,通过植草沟与穿孔排水管、溢流井和雨水井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对城市降雨的蓄水、渗水、净水、滞水和排水。(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在中等强度降雨时,雨水经过缓冲砾石、种植土层到达植草沟砾石层,起到削减地面雨水径流的作用;在高强度降雨时,雨水经过溢流井进入市政排水管道,起到降低雨水峰值、传输雨水的作用,实现了对雨水的控制和利用,有助于构建海绵城市。(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结构较为简单,施工难度小,便于管理维护,适于实施推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在溢流井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原土;200、沟槽本体;210、植被层;220、种植土层;230、植草沟砾石层;240、溢流井;250、井箅;260、穿孔排水管;270、透水土工布;300、广场;310、雨水井;320、溢流排水管;330、广场砾石层;340、透水混凝土层;350、中粗砂找平层;360、透水砖;400、缓冲砾石;500、景观绿地;600、土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3中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包括广场300和紧靠广场300设置的植草沟,植草沟包括挖设在原土100上的沟槽本体200,沟槽本体200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植被层210、种植土层220和植草沟砾石层230,植被层210扎根在种植土层220内,种植土层220的表面低于广场300的表面,便于雨水从广场300流向植草沟内。通常,沟槽本体200的横截面为梯形。
其中,沟槽本体200内设置有溢流井240,溢流井240的井口位于种植土层220上方,溢流井240的井口设置有井箅250。通常,溢流井240井口的井箅250呈向上凸起的锥状结构,防止被树枝树叶等杂物堵塞。
植草沟砾石层230内设有沿沟槽本体200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穿孔排水管260,穿孔排水管260的管壁上开孔供水流进出,穿孔排水管260与溢流井240在植草沟砾石层230内相连通,穿孔排水管260的开孔孔径小于砾石的粒径,防止砾石进入管内。通常,穿孔排水管260水平布置在植草沟砾石层230内即可。
广场300的地下设置有雨水井310,溢流井240通过溢流排水管320与雨水井310连通,溢流井240与穿孔排水管260的连通位置低于溢流井240与溢流排水管320的连通位置。
通常,在植草沟的两侧分别设置广场300和景观绿地500,种植土层220的表面低于景观绿地500的表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与景观绿地500衔接的种植土层220表面,以及在与广场300衔接的种植土层220表面铺设有缓冲砾石400,缓冲砾石呈带状分布在种植土层220的外边缘,用于拦截景观绿地500及广场300来水中携带的树叶、垃圾等杂物,来自广场和景观绿地的雨水径流先经过砾石缓冲,之后进入植草沟,削弱径流对植被层210的冲击破坏。
此外,溢流井240的井口周边的种植土层220表面也铺设有缓冲砾石400,缓冲砾石呈环状分布在溢流井240的井口外边缘,主要用于拦截雨水中携带的树叶、垃圾等杂物。
当有降雨时,铺装广场300和景观绿地500的雨水流入植草沟内,种植土层220外边缘表面的缓冲砾石400首先对雨水中携带的树叶、垃圾等杂物进行拦截隔离,并起到削弱径流的作用,然后雨水在重力作用下经种植土层220渗入植草沟砾石层230。种植土层220可为植被提供丰富养分,且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土体基质共同作用,可以实现雨水净化和过滤,减少雨水污染物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较于原土100以及种植土层220,植草沟砾石层230内砾石之间的间隙较大,当雨水从种植土层220向下渗透进入植草沟砾石层230时,流动阻力变小,会在植草沟砾石层230内产生汇集。因此,植草沟砾石层230可以使来不及渗入原土100的雨水暂时储存在植草沟砾石层230内,具有良好的滞水储水功能,能将地表积水排入植草沟,快速渗入地下,起到调蓄渗透径流的作用。
滞留在植草沟砾石层230内雨水会通过开孔进入穿孔排水管260,也会从开孔再从穿孔排水管260排出。如果植草沟砾石层230内的雨水未能汇聚形成水流,雨水就将继续向地下渗透,补充到地下水中。但当植草沟砾石层230内雨水汇集量较多时,水压会变大,形成进入穿孔排水管260的水流,并通过穿孔排水管260导入溢流井240。
溢流井240与穿孔排水管260的连通位置低于溢流井240与溢流排水管320的连通位置,进入溢流井240的少量雨水积存在溢流井240内。暴雨时,超量雨水进入溢流井240,雨水水位高于溢流井240井口时,将从井篦进入溢流井240。待溢流井240内的水位达到溢流排水管320时,将经溢流排水管320排至雨水井310,雨水井310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连通,实现过量雨水外排,缓解了降雨峰值,降低了景观广场内涝积水风险。通常,溢流排水管320从溢流井240斜向下连接雨水井310,减小雨水从溢流井240的排出阻力。
其中,广场300包括依次铺设在原土100上的广场砾石层330、透水混凝土层340、中粗砂找平层350及透水砖360,各层透水结构有助于雨水渗透,避免积水。雨水井310的井口开设在广场300地面上,井口上设置井箅。
其中,植草沟砾石层230的总厚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蓄水区设计深度250mm,种植土层220设计厚度300mm。植被层210选用本地多年生、抗性较强的乡土植物,通过木本与草本搭配,丰富植物群落的层次结构,提高景观观赏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穿孔排水管260与植草沟砾石层230的底面相距一定间隔,并且仅在穿孔排水管260的上半部管壁开孔,可以使穿孔排水管260下方的植草沟砾石层230留存一定水位的积水,而不是都通过穿孔排水管260排到溢流井。留存的这部分积水可以在日后通过蒸腾或者虹吸作用被植被层利用,提高了植草沟的雨水调蓄能力。
通常,种植土层220的表面呈向下凹陷的弧形面,下凹式断面对雨水起到良好的汇集作用,而且溢流井240位于弧形面的最低点处,暴雨时能将植草沟内的雨水快速排出达到尽可能低的液位。
再次参考图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植草沟内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土埂600,溢流井240设置在两个土埂之间。土埂600位置结合溢流井240进行布置,通常位于溢流井240的下游1.5m处(中心间距),溢流井240的上游为雨水滞留区,可在暴雨时将流入植草沟内的雨水分区尽快排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沟槽本体200的侧壁上和/或植草沟砾石层230与种植土层220之间铺设有透水土工布270,用以防止种植土层220中的土壤进入到砾石层230,以及防止原土100侵入植草沟,维持种植土层220及砾石层230的有效工作状态,并防止种植土层220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包括广场和紧靠广场设置的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包括挖设在原土上的沟槽本体,所述沟槽本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植被层、种植土层和植草沟砾石层,所述植被层扎根在种植土层内,所述种植土层的表面低于广场的表面;
所述沟槽本体内设置有溢流井,所述溢流井的井口位于种植土层上方,溢流井的井口设置有井箅;
所述植草沟砾石层内设有沿沟槽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穿孔排水管,所述穿孔排水管与溢流井在植草沟砾石层内相连通;
所述广场的地下设置有雨水井,所述溢流井通过溢流排水管与雨水井连通,所述溢流井与穿孔排水管的连通位置低于溢流井与溢流排水管的连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排水管与植草沟砾石层的底面相距一定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广场衔接的种植土层表面铺设有缓冲砾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的表面呈向下凹陷的弧形面,所述溢流井位于弧形面的最低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的井口周边的种植土层表面铺设有缓冲砾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场设置在植草沟的一侧,植草沟的另一侧设置景观绿地,在与景观绿地衔接的种植土层表面铺设有缓冲砾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场包括依次铺设在原土上的广场砾石层、透水混凝土层、中粗砂找平层及透水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内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土埂,所述溢流井设置在两个土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本体的侧壁上和/或植草沟砾石层与种植土层之间铺设有透水土工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其特征在于,仅在所述穿孔排水管的上半部管壁开孔。
CN202020273294.6U 2020-03-08 2020-03-08 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21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3294.6U CN211721238U (zh) 2020-03-08 2020-03-08 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3294.6U CN211721238U (zh) 2020-03-08 2020-03-08 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1238U true CN211721238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57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7329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21238U (zh) 2020-03-08 2020-03-08 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1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3612B (zh) 浅草沟及浅草沟的制造方法
CN110249844B (zh) 一种具有蓄排水装置的行道树树池
CN103088897A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203080678U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109267445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雨水调蓄系统
CN108867806B (zh)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循环再利用的雨水花园
CN203782519U (zh) 浅草沟
CN208949673U (zh) 一种道路生态滤水带
CN109958099B (zh) 一种城市河道雨洪资源调控系统
CN213868148U (zh) 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雨水花园
CN211721238U (zh) 一种景观广场的生态植草沟
CN205501959U (zh) 一种适用于草地的排水结构
CN211421345U (zh) 一种生物滞留带系统
CN210263284U (zh) 一种园林排水结构
CN210917636U (zh) 一种下沉式绿地
CN211745563U (zh) 一种用于马路两边迂回形下陷式环保绿化带
CN112112172A (zh) 一种分段式拦截净水生态护坡系统
CN209636585U (zh) 一种人行道植草沟
CN213836951U (zh) 雨水花园的自动排水系统
CN214363945U (zh) 一种海绵城市溢流式雨水口系统
CN215858104U (zh) 一种具有缓释功能的机场边坡排水明沟结构
CN218951876U (zh) 一种复合型人行道结构
CN219491210U (zh) 一种园林绿化雨水收集蓄渗净化再利用系统
CN213867866U (zh) 一种分段式拦截净水生态护坡系统
CN212248590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植草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