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0021U - 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80021U CN211680021U CN201922122347.4U CN201922122347U CN211680021U CN 211680021 U CN211680021 U CN 211680021U CN 201922122347 U CN201922122347 U CN 201922122347U CN 211680021 U CN211680021 U CN 2116800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le
- planker
- main shaft
- axis
- lath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包括床身、X轴拖板、排刀座、电主轴、Z轴拖板和Z轴驱动电机,床身的后侧设置有Z轴拖板,Z轴拖板上设置有电主轴,电主轴上设置有卡盘,电主轴与Z轴导轨方向平行设置,Z轴拖板一端设置有Z轴驱动电机,Z轴驱动电机另一端设置有X轴拖板,X轴拖板顶部设置有排刀座,排刀座上设置有刀具,X轴拖板一端设置有X轴伺服驱动电机。采用了主轴箱后置于前后移动的Z轴拖板上,改变机床传统的结构布局,使得机床的宽度大大减小;将传统结构中的十字拖板结构改为独立的相互垂直的水平导轨,零件加工区域的铁屑可以直接落下到接屑箱中,排屑更顺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结构及自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加工设备之一。是一种预先编制好零件加工程序并输入数控系统,在加工前设置好加工的起停位置,零件装夹在主轴夹具上,加工时通过数控系统控制主轴旋转,刀具在零件表面轴向或径向移动并切除零件表面多余部分的一种加工方式。
传统数控卧式车床一般都采取主轴箱固定在床身左侧,右侧为十字拖板,主轴与Z向导轨平行的布局,在这种布局下,Z轴行程可以做的比较大,加工长轴类零件时可以加装尾座甚至跟刀架,加工零件的范围比较广。
传统结构的数控卧式车床有很多优点,但在这种布局下,机床的长度比较长,占地面积比较大,对许多大批量加工短轴类小零件的企业来说不太适用,而在目前自动化快速普及的今天,传统数控卧式车床在配置桁架机械手时,一般是一对一的单机匹配,即使在一个桁架配多台机床使用时,桁架座的长度会很长,这样机械手的单台成本会变得非常高,使得机械手的普及对于企业来说会有很大的成本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包括床身、X轴拖板、排刀座、电主轴、Z轴拖板和Z轴驱动电机,床身的后侧设置有Z轴拖板,Z轴拖板上设置有电主轴,电主轴上设置有卡盘,电主轴与Z轴导轨方向平行设置,Z轴拖板一端设置有Z轴驱动电机,Z轴驱动电机另一端设置有X轴拖板,X轴拖板顶部设置有排刀座,排刀座上设置有刀具,X轴拖板一端设置有X轴伺服驱动电机。
优选的,床身、X轴拖板、排刀座、电主轴、Z轴拖板和Z轴驱动电机均组成了第一车床本体和第二车床本体,且第二车床本体设置在第一车床本体的一侧。
优选的,第二车床本体顶部设置有桁架机械手。
优选的,第二车床本体一侧设置有排屑机,排屑机的排屑端底部设置有接屑小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主轴箱后置于前后移动的Z轴拖板上,改变机床传统的结构布局,使得机床的宽度大大减小;将传统结构中的十字拖板结构改为独立的相互垂直的水平导轨,零件加工区域的铁屑可以直接落下到接屑箱中,排屑更顺畅;这种机床结构下,使得机床可以两台或多台机床串联联结,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串联后的机床可以共用一台桁架机械手及排屑机,桁架机械手的尺寸可以做的很紧凑,给机床使用企业极大的降低了成本,使的自动化加工在企业中更容易快速普及,对于国内的产业升级有极大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单台平行主轴数控车床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两台平行主轴数控车床联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身;2、X轴拖板;3、排刀座;4、电主轴;5、Z轴拖板;6、Z轴驱动电机;7、第一车床本体;8、第二车床本体;9、桁架机械手;10、排屑机;11、接屑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包括床身1、X轴拖板2、排刀座3、电主轴4、Z轴拖板5和Z轴驱动电机6,床身1的后侧设置有Z轴拖板5,Z轴拖板5上设置有电主轴4,电主轴4上设置有卡盘,工件装夹在电主轴4上的卡盘上,随Z轴拖板5前后移动,可用于机械手装夹工件时的插入及刀具切削时的轴向运动,电主轴4与Z轴导轨方向平行设置,Z轴拖板5一端设置有Z轴驱动电机6,Z轴驱动电机6另一端设置有X轴拖板2,X轴拖板2顶部设置有排刀座3,排刀座3上设置有刀具,X轴拖板2一端设置有X轴伺服驱动电机,刀具安装在靠近操作人员身前可左右移动的X轴拖板2上方的排刀座3上,可由X轴伺服驱动电机带动刀具左右移动,用于切削工件时刀具的径向运动。
床身1、X轴拖板2、排刀座3、电主轴4、Z轴拖板5和Z轴驱动电机6均组成了第一车床本体7和第二车床本体8,且第二车床本体8设置在第一车床本体7的一侧。
第二车床本体8顶部设置有桁架机械手9,串联后的车床本体可以共用一台桁架机械手9,桁架机械手的尺寸可以做的很紧凑,给机床使用企业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第二车床本体8一侧设置有排屑机10,排屑机10的排屑端底部设置有接屑小车11,串联后的车床本体可以共用排屑机10,排屑机10排除切削产生的废屑,通过接屑小车11进行收集。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电主轴4放置至床身1后侧的Z轴拖板5上,电主轴4与Z轴导轨方向平行,可由Z轴驱动电机6带动Z轴拖板5及电主轴4前后移动,工件装夹在电主轴4上的卡盘或其它夹具上,随Z轴拖板5前后移动,可用于机械手装夹工件时的插入及刀具切削时的轴向运动,刀具安装在靠近操作人员身前可左右移动的X轴拖板2上方的排刀座3上,可由X轴伺服驱动电机带动刀具左右移动,用于切削工件时刀具的径向运动,排屑机10用来排除切削产生的废屑,通过接屑小车11进行收集废屑。
采用了主轴箱后置于前后移动的Z轴拖板上,使得机床的宽度大大减小;将传统结构中的十字拖板结构改为独立的相互垂直的水平导轨,零件加工区域的铁屑可以直接落下到接屑箱中,排屑更顺畅;这种机床结构下,使得机床可以两台或多台机床串联联结,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串联后的机床可以共用一台桁架机械手及排屑机,桁架机械手的尺寸可以做的很紧凑,给机床使用企业极大的降低了成本,使的自动化加工在企业中更容易快速普及,对于国内的产业升级有极大帮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包括床身(1)、X轴拖板(2)、排刀座(3)、电主轴(4)、Z轴拖板(5)和Z轴驱动电机(6),其特征在于:床身(1)的后侧设置有Z轴拖板(5),Z轴拖板(5)上设置有电主轴(4),电主轴(4)上设置有卡盘,电主轴(4)与Z轴导轨方向平行设置,Z轴拖板(5)一端设置有Z轴驱动电机(6),Z轴驱动电机(6)另一端设置有X轴拖板(2),X轴拖板(2)顶部设置有排刀座(3),排刀座(3)上设置有刀具,X轴拖板(2)一端设置有X轴伺服驱动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床身(1)、X轴拖板(2)、排刀座(3)、电主轴(4)、Z轴拖板(5)和Z轴驱动电机(6)均组成了第一车床本体(7)和第二车床本体(8),且第二车床本体(8)设置在第一车床本体(7)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第二车床本体(8)顶部设置有桁架机械手(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第二车床本体(8)一侧设置有排屑机(10),排屑机(10)的排屑端底部设置有接屑小车(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22347.4U CN211680021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22347.4U CN211680021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80021U true CN211680021U (zh) | 2020-10-16 |
Family
ID=72789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22347.4U Active CN211680021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80021U (zh) |
-
2019
- 2019-12-02 CN CN201922122347.4U patent/CN2116800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88148Y (zh) | 一种组合机床 | |
CN201076906Y (zh) | 立式双轴车削中心 | |
CN105817888A (zh) | 一种数控钻铣复合加工工艺 | |
CN211680021U (zh) | 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 | |
CN209793097U (zh) | 一种带有转角锯的锯铣主机 | |
CN112453510A (zh) | 一种双头卧式复合机床 | |
CN205414916U (zh) | 节叉铣面全自动加工专机 | |
CN218136603U (zh) | 一种多主轴刀库换刀机床 | |
CN208644081U (zh) | 双主轴斜式数控加工车床 | |
CN111054934A (zh) | 一种组合式平行主轴数控车床 | |
CN212169124U (zh) | 一种高架式高效五轴数控铣床 | |
CN214185408U (zh) | 双头卧式复合机床 | |
CN202507060U (zh) | 自动铣钻数控机床 | |
CN103692529A (zh) | 一种双机械手双主轴组合式的木材柔性复合加工装置 | |
CN210451012U (zh) | 一种新型车床 | |
CN111496305A (zh) | 一种高架式高效五轴数控铣床 | |
CN212070529U (zh) | 一种牛头式简易五轴高效数控铣床 | |
CN112872830A (zh) | 一种电梯动静板智能加工生产线 | |
CN111360302A (zh) | 一种牛头式简易五轴高效数控铣床 | |
CN218225484U (zh) | 多功能高效加工机床 | |
CN112372008A (zh) | 双通道三主轴箱数控机床 | |
CN217493615U (zh) | 一种双工位同步加工立式双主轴数控机床 | |
CN203471001U (zh) | 一种用于叉车货叉架上横梁铣缺口的数控机床 | |
CN217452958U (zh) | 一种数控倒置式单柱立车的结构 | |
CN214722487U (zh) | 一种多轴高效加工中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