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9729U -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9729U
CN211659729U CN201922265535.2U CN201922265535U CN211659729U CN 211659729 U CN211659729 U CN 211659729U CN 201922265535 U CN201922265535 U CN 201922265535U CN 211659729 U CN211659729 U CN 211659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torage tank
cup
water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55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庶
庞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2655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9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9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97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储水池,用于存储超纯水;第二储水池,用于存储待过滤水样;磁力搅拌器,设置于第二储水池的下方,磁子放置于第二储水池中;滤杯,其内部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一储水池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喷头连接,第二储水池与滤杯内部连通,且滤杯位置低于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的位置;滤台,设置于滤杯的下方,设置有过滤面和气液分离管,过滤面上均布通孔,气液分离管设置于过滤面的下端;真空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滤台的侧面连通,连通点位于滤台的侧面;滤液池,与滤台底部连通,用于对滤液进行收集。

Description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水体颗粒物是生物圈尤其是水圈物质循环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受到海洋、湖泊、河流等相关方向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涵盖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重金属等多个研究领域。
目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采集是通过采水器采集水样或通过水泵采集水样后,使用过滤装置人工操作过滤,随后收集滤膜开展后续研究。现在使用的人工过滤方法,工作量大,操作繁琐,通常在连续野外采样如乘船调查时需每次配备2人以上的全职过滤人员。鉴于人工过滤工作量大而参与现场调查的人数有限(比如船载科研人员数量受限于科考船的规模及要求)且调查条件艰苦,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过滤收集过程不易保证高质量完成;且全职过滤人员数量多,必然限制其他科研方向的科考队员人数及能够完成的工作量,不利于多学科联合调查的开展。同时,人工过滤操作繁琐,增大了样品受到污染的可能。此外,环境水体悬浮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需要精确量取实际过滤水样的体积,而传统的过滤取样常涉及到水样体积的多次量取及累加,易引入较大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该装置用于野外调查现场时,能够大幅度降低现场水体颗粒物过滤的人为工作量,减少过滤过程的人为参与,降低了水体颗粒物样品受污染的可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包括:
第一储水池,用于存储超纯水;
第二储水池,用于存储待过滤水样;
磁力搅拌器,设置于第二储水池的下方,磁子放置于第二储水池中,磁子表层附着聚四氟乙烯涂层;
滤杯,其内部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一储水池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喷头连接,第二储水池与滤杯内部连通,且滤杯位置低于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的位置;
滤台,设置于滤杯的下方,设置有过滤面和气液分离管,过滤面上均布通孔,气液分离管设置于过滤面的下端;
滤台和滤杯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真空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滤台的侧面连通;
滤液池,与滤台底部连通,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用于对滤液进行收集。
可以将采集的水样暂存于第二储水池中,过滤时,将第二储水池中的水样部分或全部输入滤杯中缓存,启动真空泵,对滤台抽真空,可以对滤杯中的水样进行过滤,水样中的颗粒物被拦截在滤膜上,即可从滤膜上进行取样或直接取出滤膜保存。当实际需要过滤水样体积较大时,借助滤杯上两个液位传感器的信号感应和控制单元的控制,第二储水池的水样会多次进入滤杯,电磁阀也将多次开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过滤是一直进行的,且能保证滤杯中水样不过空。
将真空泵与滤台的侧面连接,从滤膜过滤下的水滴经过气液分离管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而不至于被抽入真空泵中。
第一储水池内存储超纯水,在过滤完毕后,可以将超纯水输送至喷头,对滤杯内壁附着及滤膜上方的固体进行冲洗,使附着在滤杯内壁的颗粒物被全部冲刷到滤膜上,以减少颗粒物收集量的误差,同时,对于海水、污水颗粒物等样品还可起到脱盐、洗涤等作用,以减少水体中其他物质的干扰。
磁力搅拌器可以通过控制磁子的运动对第二储水池中的水样进行搅拌,防止水样中的固体颗粒的沉积。
磁子的表面附着聚四氟乙烯涂层,可以防止磁子对水体造成污染。而且磁子的表层也可根据实际实验需求附着特殊涂层。
通过设置滤液池,体积较大,可以对滤液全部进行存储,并有利于精确测量滤液池中的滤液的体积,以计算过滤水样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杯靠近底部的位置外侧固定环形支撑架,环形支撑架上加工通槽,通槽轴线与滤杯的中轴线垂直,至少两个钩体通过卡合件可移动地卡合在通槽上;
所述滤台的上表面为过滤面,过滤面的四周均布延长段,相邻延长段之间预留设定距离,延长段的边缘设置滤台凸缘。
使用时,将滤膜放置于过滤面上,将滤杯的钩体穿过滤台的相邻延长段之间的空间,进入延长段的下方,将滤膜的四周压实后,移动钩体,使钩体将滤杯与滤台进行牢固连接,最后进行过滤即可,采用该种结构,既可以保证滤膜被夹紧,并有效铺展,且不会造成破损。
进一步的,所述滤杯的底部四周设置延长段,延长段的外周直径小于滤台的延长段的外周直径,两者的差等于滤台凸缘的径向宽度。
将滤杯放置于滤台的过滤面上时,滤台凸缘对滤杯的延长段起到限位作用,使滤杯与滤台更容易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钩体的数量与滤台上延长段的数量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钩体与滤台的延长段的接触面上设置橡胶层。设置橡胶层,使得钩体与滤台的延长段之间过盈配合,更容易夹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杯的顶部设置有杯盖。
杯盖可以对滤杯进行盖合,可以防止外界对水样造成污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杯的顶部开口处的四周均布若干的凸缘,杯盖内壁设置凸起,凸缘与凸起配合,将杯盖固定在滤杯上。
进一步的,盖合时,所述滤杯与杯盖之间留有间隙。除了凸缘与凸起配合的位置之外,滤杯与杯盖分离设置,留有间隙,在进行抽真空过滤时,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间隙进入滤杯中,保证真空抽滤的顺利进行。而且,间隙留在杯盖盖合面的下方,可以防止外界的灰尘通过间隙进入到滤杯中,影响水样中固体颗粒物的准确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液池的顶部与滤台的底部连通。
滤台过滤的滤液通过管道进入滤液池中储存,由于滤台中抽真空,将管道与滤液池的顶部连通,可以防止进入滤液池的水被抽至真空泵中。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池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泵连接。
由于滤台中抽真空,很可能会发生抽力大于滤液的重力,导致滤液无法顺利流入滤液池中,将滤液池与真空泵连接,通过真空泵对滤液池抽真空,平衡滤台与滤液池中的压力,保证滤液顺利流入滤液池中。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滤液池的底部为倾斜设置,排液口的位置最低。以保证排入滤液池中的滤液通过排液口顺利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杯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计。当实际需过滤水样体积远大于滤杯体积时,在过滤过程中,借助液位传感器的信号感应和控制单元的控制,电磁阀会多次开合以便第二储水池的水样多次进入滤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过滤是一直进行的,且能保证滤杯中水样不过空。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现场使用时,尤其是在科考船上使用时,由于船体摆动,液面不稳定,且滤杯杯径较粗,所以基于液位传感器测得的体积不够准确,此体积仅为方便控制进样体积的手段,精确的过滤水样体积测定将由最下端的累计流量计测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液池的排液管上设置有累积流量计。以精确测定过滤的水样体积。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二储水池中的待过滤水样放入滤杯中进行定量量取,开启真空泵,对滤台抽真空,对待过滤水样进行过滤;当滤台与滤液池之间的连通管道上的流量计检测到的液体流量为0持续30s以上时,停止过滤;
过滤完毕后,将第一储水池中的超纯水输送至喷头,对过滤的固体颗粒进行喷淋清洗;并将清洗液抽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后的滤液进入滤液池中,真空泵同时对滤液池抽真空。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利用磁力搅拌器对待过滤水样进行搅拌的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过滤时,将第二储水池中的水样部分或全部放入滤杯中缓存,启动真空泵,对滤台抽真空,可以对滤杯中的水样进行过滤,水样中的颗粒物被拦截在滤膜上,即可从滤膜上进行取样。
真空泵与滤台的侧面连接,从滤膜过滤下的水滴经过气液分离管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而不至于被抽入真空泵中。
第一储水池内存储超纯水,在过滤完毕后,可以将超纯水输送至喷头,对滤杯内壁附着及滤膜上方的固体进行冲洗,使附着在滤杯内壁的颗粒物被全部冲刷到滤膜上,以减少颗粒物收集量的误差,同时对于海水、污水颗粒物等样品还可起到脱盐、洗涤等作用,以减少水体中物质的干扰。
磁力搅拌器可以通过控制磁子的运动对第二储水池中的水样进行搅拌,防止水样中的固体颗粒的沉积。
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野外调查现场,其使用能够大幅降低现场水体颗粒物过滤的人为工作量,使得现场调查过程中可以不用配置全职的过滤人员;而且过滤过程减少了人为参与,降低了样品污染的可能;同时还能实现不同的过滤需求,包括固定过滤水样体积过滤和控制过滤效果过滤。最终实现水体颗粒物样品过滤采集的简易化、规范化。
适用于水体包括海水、淡水颗粒物样品的现场采集及后续科研工作,比如水体总悬浮颗粒物(TSM)、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态氮(PN)、叶绿素(Chlα)、颗粒态重金属等领域的研究。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杯与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杯本体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杯与滤台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杯的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台的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台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储水池,2、滤杯盖,3、喷头,4、第二储水池,5、磁力搅拌器,6、滤杯,7、真空泵,8、滤台,9、滤液池,10、凸缘,11、环形支撑架,12、钩体,13、滤台凸缘,14、过滤面,15、气液分离管。EV1、EV2、EV3、EV4:电磁阀,其中EV3为三通电磁阀;FM1、FM2:液体流量计,其中FM2为累积流量计;L1、L2为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a是指连通大气。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储水池1,用于存储超纯水;第二储水池4,用于存储待过滤水样;磁力搅拌器5,设置于第二储水池4的下方,磁子放置于第二储水池4中;滤杯6,其内部设置有喷头3,所述第一储水池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喷头3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和/或泵,第二储水池4通过管道与滤杯6内部连通,且滤杯6位置低于第一储水池1和第二储水池4的位置,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和/或泵;滤台8,设置于滤杯6的下方,滤台8设置有过滤面和气液分离管,过滤面上均布通孔,气液分离管设置于过滤面的下端,过滤面用于放置滤膜;
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滤杯6的靠近底部的位置外侧固定环形支撑架11,环形支撑架11上加工通槽,通槽轴线与滤杯6的中轴线垂直,至少两个钩体12通过卡合件可移动地卡合在通槽上;
所述滤台8的上表面为过滤面,过滤面的四周均布延长段,相邻延长段之间预留设定距离,延长段的边缘设置滤台凸缘13。
使用时,将滤膜放置于过滤面上,将滤杯6的钩体12穿过滤台8的相邻延长段之间的空间,进入延长段的下方,将滤膜的四周压实后,移动钩体12,使钩体12将滤杯6与滤台8进行牢固连接,最后进行过滤即可。
所述滤杯6的底部四周设置延长段,延长段的外周直径小于滤台的延长段的外周直径,两者的差等于滤台凸缘13的径向宽度。
将滤杯放置于滤台的过滤面上时,滤台凸缘对滤杯的延长段起到限位作用,使滤杯与滤台更容易对齐。所述钩体的数量与滤台上延长段的数量相等。所述钩体与滤台的延长段的接触面上设置橡胶层。设置橡胶层,使得钩体与滤台的延长段之间过盈配合,更容易夹紧。
真空泵7,通过管道与所述滤台8的侧面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连通点位于滤台的侧面;滤液池,通过管道与滤台底部连通,用于对滤液进行收集,管道上设置有液体流量计。滤台和滤杯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可以将采集的水样暂存于第二储水池中,过滤时,将第二储水池中的水样部分或全部放入滤杯中缓存,启动真空泵,对滤台抽真空,可以对滤杯中的水样进行过滤,水样中的颗粒物被拦截在滤膜上,即可从滤膜上进行取样。将真空泵与滤台的侧面连接,从滤膜过滤下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而不至于被抽入真空泵中。第一储水池内存储超纯水,在过滤完毕后,可以将超纯水输送至喷头,对滤膜上的固体进行冲洗,减少水体中其他物质的干扰。磁力搅拌器可以通过控制磁子的运动对第二储水池中的水样进行搅拌,防止水样中的固体颗粒的沉积。
所述滤杯的顶部设置有杯盖。杯盖可以对滤杯进行盖合,可以防止外界对水样造成污染。所述滤杯的顶部开口处的四周均布若干的凸缘,杯盖内壁设置凸起,凸缘与凸起配合,将杯盖固定在滤杯上。杯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盖合在滤杯上,如,传统的螺纹连接方式或按扣式。
盖合时,所述滤杯与杯盖之间留有间隙。除了凸缘与凸起配合的位置之外,滤杯与杯盖分离设置,留有间隙,在进行抽真空过滤时,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间隙进入滤杯中,保证真空抽滤的顺利进行。间隙的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如,将间隙设置在杯盖本体上,该间隙设置在杯盖的下方,可以防止外界的灰尘通过间隙进入到滤杯中,影响水样中固体颗粒物的准确检测。
滤液池的顶部与滤台的底部连通,滤台过滤的滤液通过管道进入滤液池中储存,由于滤台中抽真空,将管道与滤液池的顶部连通,可以防止进入滤液池的水被抽至真空泵中。
所述滤液池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泵连接。由于滤台中抽真空,很可能会发生抽力大于滤液的重力,导致滤液无法顺利流入滤液池中,将滤液池与真空泵连接,通过真空泵对滤液池抽真空,平衡滤台与滤液池中的压力,保证滤液顺利流入滤液池中。所述滤液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滤液池的底部为倾斜设置,排液口的位置最低。以保证排入滤液池中的滤液通过排液口顺利流出,在排液时,需要将EV3电磁三通阀连通大气,以保证滤台和滤液池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同时将真空泵停止运行。
所述滤杯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计。能够粗测滤杯中实际过滤水样的体积,以便根据需要及时向滤杯中添加水样。
所述滤液池的排液管上设置有累积流量计。以统计过滤的水样的体积。
较佳的,可以设置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各个泵、电磁阀和液位计连接。当第二储水池4向滤杯中排液时,当滤杯中的液位达到设定液位后,滤杯中的液位计将液位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储水池与滤杯之间的泵停止运行,并将管道上的电磁阀关闭,然后开启真空泵,对滤台抽真空,对滤杯中的水样进行抽滤,当滤杯中的水位降低至最低限后,液位计将水位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开启,通过第二储水池向滤杯中排液,如此反复,直到水样过滤完毕。
当抽滤完成后,即当FM1检测到液体流量为0持续1min后,FM1流量计将管道的流量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储水池与滤杯之间的泵和电磁阀开启,第一储水池中的超纯水被输送至喷头,对滤杯内壁和滤膜上的固体颗粒进行喷淋清洗。抽滤完成后,可以将真空泵停止,喷淋清洗固定时间(或固定体积的清洗液)后,开启真空泵,将清洗液抽至滤液池,或者在喷淋清洗过程中,真空泵一直运行,便于将清洗液及时排至滤液池中。
使用过程:
(一)固定水样体积过滤
1.将采集到的环境水样引入第二储水池,或将采水装置直接连接到第二储水池管路等待过滤;
2.打开滤台,根据研究需求,放置相应的滤膜;
3.向中央控制单元设置过滤水体体积,并传递过滤命令,电磁阀EV2打开,水样流入滤杯;
4.当滤杯中水样达到液位L1,三通电磁阀EV3连入真空泵管路,真空泵开机持续工作,开始过滤;
5.当滤杯中水样液位低于L2,EV2打开,暂存池中的水样继续流入滤杯,当液位达到L1时,EV2关闭,重复此步骤,直至进入滤杯体积达到设置的过滤水体体积(注:在实际现场使用时,尤其是在科考船上使用时,由于船体摆动,液面不稳定,且滤杯杯径较粗,所以基于液位传感器测得的体积不够准确,此体积仅为方便控制进样体积的手段,精确的过滤水样体积测定是由最下端的累计流量计测定);
6.补充水样的过程中,真空泵保持开机,过滤持续进行,当滤杯中水样过滤完毕,即流量计FM1检测到液体流量为0持续1min后,电磁阀EV1打开,固定体积的超纯水喷淋冲洗滤杯杯壁的附着颗粒物,使之被过滤到滤膜上。
7.当流量计FM1再次检测到液体流量为0持续1min后,三通电磁阀EV3连入通大气的管路,真空泵关闭,电磁阀EV4打开,储液池中的水体被排出,累计流量计FM2示数减去喷淋超纯水的体积,即为实际精确过滤水样体积,做好记录。
8.打开滤台,将承载颗粒物样品的滤膜取出,按照研究需求保存,用于后续研究。
(二)控制过滤效果过滤
对于水体中颗粒态碳、氮及其稳定同位素的测定以及重金属等的分析,为了取得较好的数据测定效果,需要相对较大体积的水样过滤,在实际的水体颗粒物过滤过程中常使用的操作标准是:持续过滤,直至滤膜明显变色后结束过滤。
由于随着过滤的进行,过滤到滤膜上的颗粒物增加,滤膜的颜色逐渐变深,滤出液的流量/流速持续降低,因此通过检测滤出液的流量变化,能够实现控制过滤效果的过滤。
具体使用过程:
将采集到的环境水样引入第二储水池,或将采水装置直接连接到第二储水池管路等待过滤;
打开滤台,根据研究需求,放置相应的滤膜;
向中央控制单元设置滤出液流量要求,即设置FM1的流量要求,并传递过滤命令,电磁阀EV2打开,水样流入滤杯;
当滤杯中水样达到液位L1,三通电磁阀EV3连入真空泵管路,真空泵开机持续工作,开始过滤;
当滤杯中水样液位低于L2,EV2打开,暂存池中的水样继续流入滤杯,当液位达到L1时,EV2关闭,重复此步骤,直至检测到流量计FM1的流量持续小于设定值15s,此时,关闭EV2,停止进水样。
补充水样的过程中,真空泵保持开机,过滤持续进行,当滤杯中水样过滤完毕,即流量计FM1检测到液体流量为0持续1min后,电磁阀EV1打开,固定体积的超纯水喷淋冲洗滤杯杯壁的附着颗粒物,使之被过滤到滤膜上。
当流量计FM1再次检测到液体流量为0持续1min后,三通电磁阀EV3连入通大气的管路,真空泵关闭,电磁阀EV4打开,储液池中的水体被排出,累计流量计FM2示数减去喷淋超纯水的体积,即为实际过滤水样体积,做好记录。
打开滤台,将承载颗粒物样品的滤膜取出,按照研究需求保存,用于后续研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储水池,用于存储超纯水;
第二储水池,用于存储待过滤水样;
磁力搅拌器,设置于第二储水池的下方,磁子放置于第二储水池中,磁子表层附着聚四氟乙烯涂层;
滤杯,其内部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一储水池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喷头连接,第二储水池与滤杯内部连通,且滤杯位置低于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的位置;
滤台,设置于滤杯的下方,设置有过滤面和气液分离管,过滤面上均布通孔,气液分离管设置于过滤面的下端;
滤台和滤杯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真空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滤台的侧面连通;
滤液池,与滤台底部连通,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用于对滤液进行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杯的靠近底部的位置外侧固定环形支撑架,环形支撑架上加工通槽,通槽轴线与滤杯的中轴线垂直,至少两个钩体通过卡合件可移动地卡合在通槽上;
所述滤台的上表面为过滤面,过滤面的四周均布延长段,相邻延长段之间预留设定距离,延长段的边缘设置滤台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滤杯的底部四周设置延长段,延长段的外周直径小于滤台的延长段的外周直径,两者的差等于滤台凸缘的径向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钩体的数量与滤台上延长段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与滤台的延长段的接触面上设置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杯的顶部设置有杯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杯的顶部开口处的四周均布若干个凸缘,杯盖内壁设置凸起,凸缘与凸起配合,将杯盖固定在滤杯上;
进一步的,盖合时,所述滤杯与杯盖之间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滤液池的顶部与滤台的底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池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真空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滤液池的底部为倾斜设置,排液口的位置最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杯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池的排液管上设置有累积流量计。
CN201922265535.2U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59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5535.2U CN211659729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5535.2U CN211659729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9729U true CN211659729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3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553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59729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97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5616A (zh) * 2019-12-16 2020-04-10 山东大学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5616A (zh) * 2019-12-16 2020-04-10 山东大学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
CN110975616B (zh) * 2019-12-16 2024-08-20 山东大学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5616B (zh)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
CN101509843A (zh) 一种无人值守船载多通道膜过滤水样采样系统
US20230175947A1 (en) Automated permeability test for a filter basket
CN211659729U (zh) 一种水体颗粒物样品的自动过滤装置
CN101074888A (zh) 液体体积定量的装置及方法
CN104502151B (zh) 便携自动液体取样器的清液定量抽吸装置
CN207198144U (zh) 一种用于水质分析仪的进水装置
CN211452994U (zh) 一种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用水样采集装置
CN111175087B (zh) 一种高精度水样抽滤检测装置
CN108871874A (zh)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用污水检测取水装置
CN105223254B (zh) 一种采样预处理和多流路切换ph测量装置
CN112781655A (zh) 一种钻探泥浆性能多参数测量装置
CN208171677U (zh) 一种水质检测取样装置
CN214200204U (zh) 一种钻探泥浆性能多参数测量装置
CN114636637B (zh) 一种悬浮物浓度的原位测定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11955445U (zh) 一种自动化污水水质检测设备
CN220854288U (zh) 一种自动反洗水质抽取设备
CN214472025U (zh) 一种铯-137水样放化分析前处理抽滤装置
CN109628288B (zh) 一种水中微生物采样装置
CN207396129U (zh) 一种水位随动采样系统
CN222337175U (zh) 一种可测不同水层的溶解氧监测设备
CN217220418U (zh) 一种用于测定水质悬浮物的多联过滤系统
CN222765717U (zh) 一种尿激酶和乌司他丁现场吸附设备
CN219142802U (zh) 一种水质监测装置
CN111257050A (zh) 一种船舶压载水生物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