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6071U -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6071U
CN211626071U CN201922312701.XU CN201922312701U CN211626071U CN 211626071 U CN211626071 U CN 211626071U CN 201922312701 U CN201922312701 U CN 201922312701U CN 211626071 U CN211626071 U CN 211626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p
car
feeding
skip car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27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灿
汪兴
任海涛
严野
许可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Mi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Mi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Mi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Mi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127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6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6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6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涉及窑炉加热领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包括提供热源的炉体、用于输送模壳的料车、机动辊道、设置在进料门一侧的进料转运车和设置在出料门一侧的出料转运车以及推料机,所述进料转运车用于将料车从机动辊道上转运至进料门处,所述出料转运车用于将加热后的料车从出料门处运出,通过在炉体两端分别设置输送空模壳的进料转运小车和输出加热后模壳的出料转运小车,以及用于承载模壳的料车循环的机动辊道,本实用新型始终能够对循环中的空模壳进行加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生产连贯性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整体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加热领域,具体是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隧道窑能够对其内的料车上盛放的模壳进行加热,且为了尽可能不浪费隧道窑空间,其内的料车进行相邻排布,当对料车上模壳加热完成后,工作人员从进料门处向隧道窑内推入待加热模壳的料车,此时在推力作用下,出料门处的料车被推出至隧道窑外,工作人员将料车拉出与隧道窑出料门相隔一段距离后,进料门和出料门关闭,减小隧道窑内热量的散失,同时工作人员将加热后的模壳从料车上取走,并向模壳中注入一定量的钢水,钢水在模壳型腔中冷却后,再将模壳破碎去除,得到需要的机械零件,另外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一炉钢水浇筑完成后,出炉的最后一台料车上的模壳会有剩余的情况,在等待下一炉钢水融化的过程中,最后一台料车上的模壳会在车间中冷却,不再满足工艺需要,只能废弃,该种情况下,会造成能源和物料的浪费。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料车带动模壳在隧道窑中的移动、运行以及取出等步骤均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操作,整体生产中的连贯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品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在炉体两端设置运送料车的进料转运车和出料转运车,以及在进料转运车处设置运输空模壳的机动辊道,通过上述装置能够将料车的运行实现一个动态的循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包括:
提供热源的炉体,所述炉体内形成一个贯穿式的炉内空腔,且炉内空腔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进料门和出料门;
料车,该料车用于输送模壳;
机动辊道,该机动辊道用于输送料车;
设置在进料门一侧的进料转运车和设置在出料门一侧的出料转运车,所述进料转运车用于将料车从机动辊道上转运至进料门处,所述出料转运车用于将加热后的料车从出料门处运出,以及
推料机,该推料机用于将进料转运车上的料车推入炉内空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门一侧设置有反推料机,所述反推料机用于将出料转运车上的料车推入炉内空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动辊道包括连接机动辊道的第一减速机、若干个对称分布的辊道轮、固定在两个对称分布的辊道轮之间的辊道轴以及起支撑作用的辊道机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料车包括料车支撑架、与料车支撑架固定的料车导轨,所述料车导轨形成有与辊道轮相配置的导轨槽,所述炉内空腔下表面固定有与导轨槽相配置的轨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运车包括车架、与车架转动连接的辊道、带动车架转动的自行走机构以及与自行走机构连接的第二减速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在炉内空腔中的轨道上表面、料车导轨与辊道轮之间的接触面均与转运车的辊道上表面相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料机与反推料机均包括起到支撑作用的底架、固定在底架上端面且用于推动底架往复运动的油缸、通过油缸带动能够在底架上滑动的推头以及对推头滑动轨迹起限定作用的导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在炉体两端分别设置输送空模壳的进料转运小车和输出加热后模壳的出料转运小车,以及用于承载模壳的料车循环的机动辊道,本实用新型始终能够对循环中的空模壳进行加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生产连贯性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整体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隧道窑料车加热循环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一种隧道窑料车加热循环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一种隧道窑料车加热循环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一种隧道窑料车加热循环装置中料车的侧视图;
图5为一种隧道窑料车加热循环装置中机动辊道的俯视图;
图6为一种隧道窑料车加热循环装置中机动辊道的侧视图;
图7为一种隧道窑料车加热循环装置中转运车的主视图;
图8为一种隧道窑料车加热循环装置中转运车的侧视图;
图9为一种隧道窑料车加热循环装置中推料机的俯视图;
图中:10-炉体、11-进料门、12-出料门、20-料车、21-料车支撑架、22-料车导轨、30-机动辊道、31-第一减速机、32-辊道轮、33-辊道轴、34-辊道机架、40-出料转运车、41-辊道、42-车架、43-第二减速机、44-自行走机构、50-推料机、51-底架、52-导杆、53-油缸、54-推头、60-反推料机、70-出料转运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包括炉体10、用于输送模壳的料车20、用于输送料车20的机动辊道30、连接机动辊道30和炉体的进料转运车40,将料车从炉体内输出的出料转运车、将料车20从进料口推入炉体10内的推料机50以及将料车20从出料口推入炉体内的反推料机60。
所述炉体10内形成一个贯穿式的炉内空腔,炉体为炉内空腔提供热源,将炉内空腔中的物件如模壳等进行加热,炉体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进料门11和出料门12,用于将炉体10内的热量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温,降低炉体热量的散出速率。
如图3和4所示,所述料车20包括料车支撑架21、与料车支撑架21固定的料车导轨22,所述料车导轨22形成有与辊道轮32相配置的导轨槽,所述炉内空腔下表面固定有与导轨槽相配置的轨道,通过料车上的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能够使所述料车20主要用来输送模壳,将模壳输送至炉体10内加热,加热完成后,再将加热后的模壳从炉体10中输出,起到对需要加热的模壳的承载作用,同时通过料车能够将多个模壳放置在一辆料车20上,提高模壳在整体生产线上的流动加热效率。
如图5和6所示,所述机动辊道30包括连接机动辊道30的第一减速机31、若干个对称分布的辊道轮32、固定在两个对称分布的辊道轮32之间的辊道轴33以及起支撑作用的辊道机架34,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能够使料车20下方的料车导轨22与机动辊道32相配置,使机动辊道30能够用于输送料车20,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如图1所示,承载有空模壳的料车20通过进料转运车40运送至进料门处,料车再进入炉体10内加热完成后,再从出料门处移动至出料转运小车上,工作人员将料车20上加热完成后的模壳卸下,向其中注入钢水,进行后续的产品生产工艺,通过出料转运小车70再将料车20转移至机动辊道30上,在料车在机动辊道30上移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待加热的空模壳放置在料车上,再通过进料转运小车将承载空模壳的料车20运送至进料门处,料车再次进入炉体10内进行加热,完成一个对模壳加热以及取出的循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工作人员将空料车从出料口移至进料口处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动辊道30、出料转运小车和进料转运小车的作用,使料车的移动能够从进料门至出料门,再从出料门移动至进料门,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如图7和8所示,所述转运车包括车架42、与车架42转动连接的辊道41、带动车架42转动的自行走机构44以及与自行走机构连接的第二减速机43,所述进料转运车40用于连接机动辊道30和炉体,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作用,能够使转运车在机动辊道和炉体之间进行往复移动,所述固定在炉内空腔中的轨道上表面、料车导轨22与辊道轮32之间的接触面均与转运车的辊道41上表面相齐平,通过上述限定,使料车20能够顺利的在转运车和机动辊道30上进行来回移动,在运行过程中,进料转运小车将承载有空模壳的料车20从机动辊道30上输送至进料门11处,同时出料转运车70用于将承载有加热后的模壳的料车从出料门移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将从出料门处推出的料车拉出,从出料门处拉出一定距离后,出料门才能够关闭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工作人员贴紧炉体将料车拉出,通过出料转运小车即可将加热后从出料门处推出的料车进行移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取模工作人员的危险性,另外进料转运车能够将空料车移动至机动辊道30上,空料车在机动辊道30上移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这一阶段可以将空模壳放置在料车20上,从而保证模壳的加热循环形成一个良好的通路。
如图9所示,所述推料机50与反推料机60均包括起到支撑作用的底架51、固定在底架上端面且用于推动底架往复运动的油缸53、通过油缸带动能够在底架51上滑动的推头54以及对推头滑动轨迹起限定作用的导杆52,所述推料机50用于将进料转运车40上的料车推入至炉内空腔中,当进料转运车40移动至进料门处时,推料机启动,通过油缸带动导杆52推动推头54,将进料转运车40上的料车20推至炉内空腔中,同时出料门处的料车从炉内空腔中挤出炉体10,同时被挤出的料车20转移至出料门12处的出料转运车40上,此时出料转运车40将挤出的料车20运出,向料车上已经加热完成后的空模壳内注入钢水,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工艺;当加热完成后的空模壳从炉体内挤出时,模壳的温度会迅速降低,当需要注入其内的钢水还没有及时补充时,此时反推料机启动,通过导杆和推头的配合将从炉内挤出的模壳从出料门处再次推入至炉内进行保温,待钢水补充完成后,将模壳挤出,工作人员再次向加热后的空模壳中注入钢水,进行后续加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无反推料机的隧道窑,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降低了对模壳和热能的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中,辊道机架34可以起到将进料转运小车与出料转运小车相连的作用,同时辊道机架34可以只跟进料转运小车相连,当辊道机架34连通进料转运小车和出料转运小车时,辊道机架34能够将从出料转运小车上运下的空料车向进料转运小车的方向移动,同时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能够向空料车上放置待加热的空模壳,使料车能够承载模壳进行一个完整的加热循环;另外当辊道机架34只跟进料转运小车相连时,出料转运小车将加热后的模壳从出料门运出后,工作人员将料车连通模壳一同取下,进行后续加工,在机动辊道上,工作人员将放好空模壳的料车20放置在机动辊道30上,再通过进料转运小车将料车移动至进料门处,并通过推料机50将承载有待加热空模壳的料车推入炉内空腔。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运行稳定,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待加热的空模壳放置在料车20上,再将该料车20放置在机动辊道30上,通过机动辊道30的作用,将料车20移动至进料转运小车40上(进料转运小车在机动辊道30和进料门之间往复运动),再通过进料转运小车40将料车20输送至进料门处,此时推料机50将料车推入炉内空腔中,同时出料门处加热完成后的料车20被推出至出料转运小车70上,出料转运小车将料车从出料门处输出,工作人员将加热完成后的模壳从料车上取下,向加热完成后的空模壳中注入钢水,再进行后续工艺的处理,同时空料车被出料转运小车输送至机动辊道30上,再重复上述操作,使炉体10始终对循环的空模壳进行加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生产连贯性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整体加工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热源的炉体(10),所述炉体(10)内形成一个贯穿式的炉内空腔,且炉内空腔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进料门(11)和出料门(12);
料车(20),该料车(20)用于输送模壳;
机动辊道(30),该机动辊道用于输送料车(20);
设置在进料门(11)一侧的进料转运车(40)和设置在出料门(12)一侧的出料转运车(70),所述进料转运车(40)用于将料车从机动辊道(30)上转运至进料门处,所述出料转运车(70)用于将加热后的料车(20)从出料门(12)处运出,以及
推料机(50),该推料机用于将进料转运车(40)上的料车(20)推入炉内空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门一侧设置有反推料机(60),所述反推料机用于将出料转运车(70)上的料车(20)推入炉内空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辊道(30)包括连接机动辊道(30)的第一减速机(31)、若干个对称分布的辊道轮(32)、固定在两个对称分布的辊道轮(32)之间的辊道轴(33)以及起支撑作用的辊道机架(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车(20)包括料车支撑架(21)、与料车支撑架(21)固定的料车导轨(22),所述料车导轨(22)形成有与辊道轮(32)相配置的导轨槽,所述炉内空腔下表面固定有与导轨槽相配置的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包括车架(42)、与车架(42)转动连接的辊道(41)、带动车架(42)转动的自行走机构(44)以及与自行走机构连接的第二减速机(43)。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在炉内空腔中的轨道上表面、料车导轨(22)与辊道轮(32)之间的接触面均与转运车的辊道(41)上表面相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50) 与反推料机(60)均包括起到支撑作用的底架(51)、固定在底架上端面且用于推动底架往复运动的油缸(53)、通过油缸带动能够在底架(51)上滑动的推头(54)以及对推头滑动轨迹起限定作用的导杆(52)。
CN201922312701.XU 2019-12-20 2019-12-20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Active CN211626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2701.XU CN211626071U (zh) 2019-12-20 2019-12-20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2701.XU CN211626071U (zh) 2019-12-20 2019-12-20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6071U true CN211626071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2701.XU Active CN211626071U (zh) 2019-12-20 2019-12-20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60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3880A (zh) * 2019-12-20 2020-04-03 中机第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CN114857935A (zh) * 2022-03-08 2022-08-05 上海博士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热洁炉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3880A (zh) * 2019-12-20 2020-04-03 中机第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CN110953880B (zh) * 2019-12-20 2025-03-18 中机第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CN114857935A (zh) * 2022-03-08 2022-08-05 上海博士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热洁炉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4518B (zh) 钢轨道岔精锻工艺生产线
CN211626071U (zh)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CN105499518B (zh) 铸造造型生产线及铸造生产线
CN106003275A (zh) 一种以灌木为原料制造木基型材的自动生产设备及方法
CN204414428U (zh) 能移动脱模机构
CN110953880B (zh) 隧道窑料车循环加热装置
CN205341839U (zh) 铸造造型生产线及铸造生产线
CN115816868B (zh) 一种碳纤维车架生产线
CN207402673U (zh) 弹性磨块自动生产设备
CN218227165U (zh) 一种用于耐火砖生产的压砖设备
CN106417422A (zh) 冰淇淋蛋筒自动加工装置
CN212634219U (zh) 一种熔模铸造蒸汽脱蜡系统
CN213631518U (zh) 一种辊道窑下料装置
JPS609887B2 (ja) モ−ルド設備
CN211392636U (zh) 一种使用联合子母搬运车的组合式养护系统
CN107627230A (zh) 弹性磨块自动生产设备及方法
CN108620567B (zh) 一种定节拍输送砂箱的装置和方法
CN218775665U (zh) 一种金属粉末模具成型装置
CN206767932U (zh) 一种结合电磁感应加热与电热传导加热两种技术的热弯机
CN219055069U (zh) 一种移动式炉台模具进出料装置
CN219427066U (zh) 一种混凝土构件动态养护窑
CN211729614U (zh) 一种陶瓷滚压成型线
CN104441356A (zh) 一种硅胶模具的加工方法及自动化生产线
CN206078818U (zh) 冰淇淋蛋筒自动加工装置
CN203751280U (zh) 垂直分型造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