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5335U - 一种扣式锂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扣式锂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05335U CN211605335U CN202020219725.0U CN202020219725U CN211605335U CN 211605335 U CN211605335 U CN 211605335U CN 202020219725 U CN202020219725 U CN 202020219725U CN 211605335 U CN211605335 U CN 2116053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gative
- positive
- tab
- plate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锂电池,包括:卷绕式电芯结构,该卷绕式电芯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正极耳和负极耳,该正极耳一端连接正极片,负极耳一端连接负极片;外壳,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该卷绕式电芯结构的卷绕面贴合与上壳体底内部或下壳体底内部,且正极耳的另一端和负极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将该卷绕式电芯结构侧卧于外壳内,使得外壳内留有多余的空隙,且不会压到该卷绕式电芯结构的边缘,不会造成低压现象,进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智能电子产品逐渐脱离供电连接线,实现自身供电,比如蓝牙耳机等,由于智能电子产品的体积也逐渐变小,在通过配置电池实现自身供电时,其电池的体积也需相应缩小,使得电池内部机构过于紧密,不利于散热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低电压现象。
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性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扣式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扣式锂电池,包括:
卷绕式电芯结构,所述卷绕式电芯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膜;
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一端连接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耳一端连接所述负极片;
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卷绕式电芯结构的卷绕面贴合于所述上壳体内底部或所述下壳体内底部,且所述正极耳的另一端和所述负极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外壳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
优选地,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均为长条状结构,所述隔膜具体为隔膜袋子。
优选地,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以及所述隔膜对齐,经过螺旋卷绕,和/或来回折叠,形成所述卷绕式电芯结构。
优选地,所述卷绕式电芯结构包括多组叠加的电芯单元,每组电芯单元均包括所述正极子片、所述负极子片以及所述正极子片和所述负极子片之间的隔膜。
优选地,所述正极片具体为钴酸锂电极。
优选地,所述负极片具体石墨电极。
优选地,所述正极耳具体为铝带。
优选地,所述负极耳具体为镍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扣式锂电池,包括:卷绕式电芯结构,该卷绕式电芯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正极耳和负极耳,该正极耳一端连接正极片,负极耳一端连接负极片;外壳,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该卷绕式电芯结构的卷绕面贴合与上壳体底内部或下壳体底内部,且正极耳的另一端和负极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将该卷绕式电芯结构侧卧于外壳内,使得外壳内留有多余的空隙,且不会压到该卷绕式电芯结构的边缘,不会造成低压现象,进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扣式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卷绕式电芯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扣式锂电池,如图1、图2所示,包括:卷绕式电芯结构101,该卷绕式电芯结构101包括正极片1011、负极片1012、以及正极片1011和负极片1012之间的隔膜1013;
正极耳102和负极耳103,正极耳102一端连接正极片1011,负极耳103一端连接负极片1012;
外壳,包括上壳体1041和下壳体1042,该卷绕式电芯结构101的卷绕面置于该上壳体1041内底部或该下壳体1042内底部,且该正极耳102的另一端和负极耳103的另一端连接外壳的上壳体1041和下壳体1042。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卷绕式电芯结构101中的正极片1011、负极片1012以及隔膜1013相对其,经过螺旋卷绕,和/或来回折叠,形成该卷绕式电芯结构。
该正极片1011具体为长条状结构,该负极片1012具体也为长条状结构,隔膜1013具体为隔膜袋子。
该正极片1011具体为钴酸锂电极,还可以是磷酸铁锂电极、锰酸锂电极、镍锰锂酸锂电极、镍钴锰酸锂电极。
该负极片1012具体为石墨电极,具体为相对于锂电极电势更低的电极材料。
隔膜1013具体电子绝缘性,以实现正极片1011和负极片1012之间的绝缘,该隔膜1013具体采用聚烯微多孔膜如PE、PP或其复合膜等。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有如下几种卷绕方式:
第一种,采用隔膜1013,具体为隔膜袋子套设于正极片1011外,负极片1012与套设了隔膜袋L的正极片1011对齐折叠或者卷绕,使得每个正极子片对应负极子片,在正极子片与负极子片之间有隔膜子层。
第二种,采用隔膜1013,具体为隔膜袋子套设于负极片1012外,正极片1011与套设了隔膜袋L的负极片1012对齐折叠或者卷绕,使得每个正极子片对应负极子片,在正极子片与负极子片之间有隔膜子层。
采用上述任意一种卷绕方式,该卷绕式电芯结构形成包括多组叠加的电芯单元,每组电芯单元均包括包括正极子片、负极子片以及正极子片和负极子片之间的隔膜子层,由此形成该卷绕式电芯结构101。
该扣式电池还包括:正极耳102和负极耳103,该正极耳102具体为铝带,该负极耳103具体为镍带,该正极耳102一端连接正极片1011,具体可以连接正极片1011上的任意一个正极子片。该负极耳103一端连接负极片1012,具体可以连接负极片1012上的任意一个负极子片。
该扣式电池还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上壳体1041和下壳体1042,该正极耳102的另一端和负极耳103的另一端的分别连接该上壳体1041和下壳体1042,具体是通过焊接连接的。同时,该卷绕式电芯结构101的卷绕面贴合于该上壳体1041内底面或下壳体内底面。进而使得该外壳内留有空间以便于散热,同时,由于空间足够,不会再压到该卷绕式电芯结构101的边缘,不会造成低压现象,提高电池性能,同时也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扣式锂电池,包括:卷绕式电芯结构,该卷绕式电芯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正极耳和负极耳,该正极耳一端连接正极片,负极耳一端连接负极片;外壳,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该卷绕式电芯结构的卷绕面贴合与上壳体底内部或下壳体底内部,且正极耳的另一端和负极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将该卷绕式电芯结构侧卧于外壳内,使得外壳内留有多余的空隙,且不会压到该卷绕式电芯结构的边缘,不会造成低压现象,进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扣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绕式电芯结构,所述卷绕式电芯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膜;
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一端连接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耳一端连接所述负极片;
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卷绕式电芯结构的卷绕面贴合于所述上壳体内底部或所述下壳体内底部,且所述正极耳的另一端和所述负极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外壳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均为长条状结构,所述隔膜具体为隔膜袋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以及所述隔膜对齐,经过螺旋卷绕,和/或来回折叠,形成所述卷绕式电芯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式电芯结构包括多组叠加的电芯单元,每组电芯单元均包括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以及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子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具体为钴酸锂电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具体为石墨电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具体为铝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耳具体为镍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19725.0U CN211605335U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一种扣式锂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19725.0U CN211605335U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一种扣式锂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05335U true CN211605335U (zh) | 2020-09-29 |
Family
ID=72581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19725.0U Active CN211605335U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一种扣式锂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0533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81078A (zh) * | 2021-06-08 | 2021-09-10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卷绕式电池及tws蓝牙耳机 |
CN115312876A (zh) * | 2021-06-11 | 2022-11-08 | 力源电池科技(宜春)有限公司 | 一种快充型高容量纽扣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2020
- 2020-02-27 CN CN202020219725.0U patent/CN21160533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81078A (zh) * | 2021-06-08 | 2021-09-10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卷绕式电池及tws蓝牙耳机 |
CN115312876A (zh) * | 2021-06-11 | 2022-11-08 | 力源电池科技(宜春)有限公司 | 一种快充型高容量纽扣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376656U (zh) | 二次电池 | |
CN111710898A (zh) | 锂电池电芯、锂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 |
CN214313252U (zh) | 一种电芯用的电极片以及电池 | |
CN212907831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 | |
CN211605335U (zh) | 一种扣式锂电池 | |
CN212571274U (zh) | 锂离子电池及电子设备 | |
CN210897513U (zh) | 电芯以及电池 | |
CN210744083U (zh) | 圆柱锂电池及其并联卷芯 | |
CN212810487U (zh) | 一种卷绕式多极耳电芯及电池 | |
CN212810488U (zh) | 一种叠片式多极耳电芯及电池 | |
CN213340472U (zh) | 卷芯、电池以及电子产品 | |
CN213459844U (zh) | 一种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 | |
CN201673968U (zh) | 非对称组装结构的微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 |
CN218160539U (zh) | 一种电芯和电池 | |
CN217588983U (zh) | 一种中间出极耳式正极片、电芯及电池 | |
CN217062169U (zh) | 负极片组件、电芯以及叠片电池 | |
CN215869517U (zh) | 一种电芯及高电压锂电池 | |
CN212587557U (zh) | 卷绕式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 |
CN202695643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电芯及其锂离子电池 | |
CN209401735U (zh) | 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 |
CN115398669A (zh) | 一种电化学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 |
CN109244598B (zh) | 一种具有快速加热功能的复合正极极片、及采用其的电芯和电池 | |
CN113381078A (zh) | 一种卷绕式电池及tws蓝牙耳机 | |
CN222440638U (zh) | 电极组件及电池 | |
CN207009591U (zh) | 一种大容量卷绕式锂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