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5258U - 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5258U
CN211595258U CN201921938267.XU CN201921938267U CN211595258U CN 211595258 U CN211595258 U CN 211595258U CN 201921938267 U CN201921938267 U CN 201921938267U CN 211595258 U CN211595258 U CN 211595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hell
treatment
sewag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82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度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Green Alex Hua 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Green Alex Hua 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Green Alex Hua 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Green Alex Hua T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382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95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5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5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添加箱,电机,处理杆,污水口,处理腔,汇聚板,导流管,导流阀,反渗透滤芯,净水管,废水管,水龙头和开关组,所述壳体的上侧部通过螺丝依固定有添加箱;所述处理杆的一端与电机的工作部位安装,且处理杆的另一端穿过壳体位于处理腔的内部;所述反渗透滤芯一端与导流管相通,且反渗透滤芯的另一端分别与净水管和废水管相通,该净水管一端设在壳体的外部并通过螺纹安装有水龙头。本实用新型添加箱,处理杆和反渗透滤芯的设置,能均匀的添加处理剂提高处理的效果,结构形状设置,成本低,搅拌效果较好使反应更加充分,最后排放时净化较为彻底,过程高效环保并能达到国家的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8869464 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环保型多级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顶部对应进水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壳体内壁顶部对应进水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分水管道,所述分水管道的底固定连接有五个与其相互连通的喷头,所述壳体右侧且对应喷头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其内部,位于壳体内部的第一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但是现有一种环保型多级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着污水处理时不能均匀的添加处理剂导致污水处理的效果不好,使用不环保,结构形状的设置不利于对污水的搅拌处理,搅拌效果不佳,且在最后排放时净化不够彻底,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一种环保型多级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着不能均匀的添加处理剂导致处理效果不好,使用不环保,搅拌效果不佳,最后排放时净化不够彻底,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的问题。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添加箱,电机,处理杆,污水口,处理腔,汇聚板,导流管,导流阀,反渗透滤芯,净水管,废水管,水龙头和开关组,所述壳体的上侧部通过螺丝依固定有添加箱,且壳体的上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处理杆的一端与电机的工作部位安装,且处理杆的另一端穿过壳体位于处理腔的内部;所述污水口开设在壳体的另一上侧部,且污水口上端设在壳体外部,该污水口的下端与处理腔相通;所述处理腔设在壳体内部,且处理腔位于汇聚板的上方,该汇聚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导流管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汇聚板的底端并与处理腔相通,且导流管上通过螺丝安装有导流阀;所述反渗透滤芯一端与导流管相通,且反渗透滤芯的另一端分别与净水管和废水管相通,该净水管一端设在壳体的外部并通过螺纹安装有水龙头;所述开关组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的外侧部,其中开关组通过电源线外接有插头,且开关组通过电源线分别与电机和导流阀相接,该电机采用的型号为Y112M-4,导流阀采用BURKERT系列的通水专用电磁阀。
所述添加箱包括箱体,加剂口,转动杆,手柄,转动叶,斜板,出剂管,出剂阀和剂室,其中箱体的侧上部开设有加剂口,该加剂口与剂室内部相通;所述转动杆一端穿过箱体并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柄,且转动杆的另一端设在箱体的内部,并位于斜板的上方;所述转动叶设有两个,且从上至下依次焊接在转动杆上;所述斜板设有两个,且之间采用锥形状的设置并通过螺丝固定在箱体的内壁,该斜板的底端与出剂管的上端相通;所述出剂管的下端与处理腔的内部相通,且出剂管上通过螺丝安装有出剂阀,该出剂阀与导流阀的型号相同,并通过电源线与开关组相接;所述剂室设在箱体内并处于斜板的上方,且剂室内部充斥有基于聚丙烯酰胺规格的污水处理剂。
所述处理杆包括转轴,处理叶和球形凸起,其中处理叶采用两个,且从上至下依次焊接在转轴的表面;所述处理叶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椭圆形状,且处理叶上均焊接有若干个不锈钢材料的球形凸起。
所述汇聚板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壳体的两内壁,该汇聚板为倾斜状并采用锥形结构设计,此汇聚板的锥形底端与导流管相通。
所述反渗透滤芯包括芯壁,集水管,污水导流网,透过水道网,RO膜,废水出管和纯水出管,所述反渗透滤芯整体为圆柱形设置,且RO膜采用两层设置;所述芯壁的中部设有集水管,该集水管的外圈为污水导流网;所述RO膜的一层设在污水导流网的外圈,另一层设在芯壁的内圈,其中两层RO膜之间为透过水道网;所述芯壁的一侧设有废水出管与纯水出管,其中废水出管与反渗透滤芯内部的废水排除部位相通,且另一端与废水管相通;所述纯水出管一端与集水管相通,且另一端与净水管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添加箱的设置,在污水处理时能够有效的添加处理剂,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结构设计能够使处理剂更加均匀的流进处理腔,将处理剂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污水处理有明显的改善。
2.本实用新型处理杆的设置,实现搅拌处理的过程使污水产生旋流,处理剂与污水中的有害物能够充分反应,进一步的提高处理的效果,且结构形状的设置增大了与污水的接触面积,使搅拌处理的过程更加高效快速,成本低满足使用要求。
3.本实用新型反渗透滤芯的设置,当初步处理的污水流进便可以进行过滤,在RO膜的作用下过滤精度可达0.0001微米,最有效的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等,净化出的水基本只有水分子,过程高效环保并能达到国家的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添加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添加箱,21-箱体,22-加剂口,23-转动杆,24-手柄,25-转动叶,26-斜板,27-出剂管,28-出剂阀,29-剂室,3-电机,4-处理杆,41-转轴,42-处理叶,43-球形凸起,5-污水口,6-处理腔,7-汇聚板,8-导流管,9-导流阀,10-反渗透滤芯,101-芯壁,102-集水管,103-污水导流网,104-透过水道网,105-RO膜,106-废水出管,107-纯水出管,11-净水管,12-废水管,13-水龙头,14-开关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添加箱2,电机3,处理杆4,污水口5,处理腔6,汇聚板7,导流管8,导流阀9,反渗透滤芯10,净水管11,废水管12,水龙头13和开关组14,所述壳体1的上侧部通过螺丝依固定有添加箱2,且壳体1的上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3;所述处理杆4的一端与电机3的工作部位安装,且处理杆4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位于处理腔6的内部;所述污水口5开设在壳体1的另一上侧部,且污水口5上端设在壳体1外部,该污水口5的下端与处理腔6相通;所述处理腔6设在壳体1内部,且处理腔6位于汇聚板7的上方,该汇聚板7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导流管8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汇聚板7的底端并与处理腔6相通,且导流管8上通过螺丝安装有导流阀9;所述反渗透滤芯10一端与导流管8相通,且反渗透滤芯10的另一端分别与净水管11和废水管12相通,该净水管11一端设在壳体1的外部并通过螺纹安装有水龙头13;所述开关组14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1的外侧部,其中开关组14通过电源线外接有插头,且开关组14通过电源线分别与电机3和导流阀9相接,该电机3采用的型号为Y112M-4,导流阀9采用BURKERT系列的通水专用电磁阀。
所述添加箱2包括箱体21,加剂口22,转动杆23,手柄24,转动叶25,斜板26,出剂管27,出剂阀28和剂室29,其中箱体21的侧上部开设有加剂口22,该加剂口22与剂室29内部相通;所述转动杆23一端穿过箱体21并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柄24,且转动杆23的另一端设在箱体21的内部,并位于斜板26的上方;所述转动叶25设有两个,且从上至下依次焊接在转动杆23上;所述斜板26设有两个,且之间采用锥形状的设置并通过螺丝固定在箱体21的内壁,该斜板26的底端与出剂管27的上端相通;所述出剂管27的下端与处理腔6的内部相通,且出剂管27上通过螺丝安装有出剂阀28,该出剂阀28与导流阀9的型号相同,并通过电源线与开关组14相接;所述剂室29设在箱体21内并处于斜板26的上方,且剂室29内部充斥有基于聚丙烯酰胺规格的污水处理剂,在污水处理时能够有效的添加处理剂,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结构设计能够使处理剂更加均匀的流进处理腔6,将处理剂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污水处理有明显的改善。
所述处理杆4包括转轴41,处理叶42和球形凸起43,其中处理叶42采用两个,且从上至下依次焊接在转轴41的表面;所述处理叶42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椭圆形状,且处理叶42上均焊接有若干个不锈钢材料的球形凸起43,实现搅拌处理的过程使污水产生旋流,从而处理剂与污水中的有害物能够充分反应,进一步的提高处理的效果,且结构形状的设置增大了与污水的接触面积,使搅拌处理的过程更加高效快速,成本低满足使用要求。
所述汇聚板7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壳体1的两内壁,该汇聚板7为倾斜状并采用锥形结构设计,此汇聚板7的锥形底端与导流管8相通,能够将初步处理的污水汇聚,使其更好的流进导流管8内,从而便于后续的深度净化处理,实用效果好。
所述反渗透滤芯10包括芯壁101,集水管102,污水导流网103,透过水道网104,RO膜105,废水出管106和纯水出管107,所述反渗透滤芯10整体为圆柱形设置,且RO膜105采用两层设置;所述芯壁101的中部设有集水管102,该集水管102的外圈为污水导流网103;所述RO膜105的一层设在污水导流网103的外圈,另一层设在芯壁101的内圈,其中两层RO膜105之间为透过水道网104;所述芯壁101的一侧设有废水出管106与纯水出管107,其中废水出管106与反渗透滤芯10内部的废水排除部位相通,且另一端与废水管12相通;所述纯水出管106一端与集水管102相通,且另一端与净水管11相通,当初步处理的污水流进便可以进行过滤,在RO膜105的作用下过滤精度可达0.0001微米,最有效的去除水中的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净化出的水基本只有水分子所以被称为“纯水”,过程高效环保并能达到国家的标准。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通过插头将本装置外接合适电源通电后然后将污水通过污水口5注进处理腔6内,然后便可以转动手柄24使转动杆23转动,由转动叶25对剂室29内部的处理剂进行均匀的搅拌(此过程可通过加剂口22进行添加水源从而更加均匀),一段时间后便可通过开关组14打开出剂阀28,此时处理剂便会从出剂管27流进处理腔6内与污水进行融合。接着通过开关组14打开电机3开始工作带动转轴41进行转动,由椭圆形状的处理叶42对污水进行搅拌,从而使处理剂更好的融合于污水,初步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与杂质,球形凸起43增加与污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处理的效果。一段时间后便可以再通过开关组14将导流阀9打开,初步处理过的污水会在汇流板7的作用下流进导流管8然后经过反渗透滤芯13处时,初步处理的污水会在污水导流网103的作用下通过RO膜105,并在其逆渗透效果的作用下对初步处理的污水进行高效过滤,最有效的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等,使其变成只含水分子的“纯水”,达到国家的标准,此时“纯水”会渗透进集水管102然后流向纯水出管107,并由纯水出管107流进净水管11,最后工作人员便可打开水龙头13将净化处理后的水源进行接引,产生的“废水”会通过废水出管106流进废水管12然后排出(此过程废水管12可根据需要外接排出,比如灌溉等,实现“废水”的再次利用),完成整个污水处理的过程。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添加箱(2),电机(3),处理杆(4),污水口(5),处理腔(6),汇聚板(7),导流管(8),导流阀(9),反渗透滤芯(10),净水管(11),废水管(12),水龙头(13)和开关组(14),所述壳体(1)的上侧部通过螺丝依固定有添加箱(2),且壳体(1)的上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3);所述处理杆(4)的一端与电机(3)的工作部位安装,且处理杆(4)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位于处理腔(6)的内部;所述污水口(5)开设在壳体(1)的另一上侧部,且污水口(5)上端设在壳体(1)外部,该污水口(5)的下端与处理腔(6)相通;所述处理腔(6)设在壳体(1)内部,且处理腔(6)位于汇聚板(7)的上方,该汇聚板(7)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导流管(8)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汇聚板(7)的底端并与处理腔(6)相通,且导流管(8)上通过螺丝安装有导流阀(9);所述反渗透滤芯(10)一端与导流管(8)相通,且反渗透滤芯(10)的另一端分别与净水管(11)和废水管(12)相通,该净水管(11)一端设在壳体(1)的外部并通过螺纹安装有水龙头(13);所述开关组(14)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1)的外侧部,其中开关组(14)通过电源线外接有插头,且开关组(14)通过电源线分别与电机(3)和导流阀(9)相接,该电机(3)采用的型号为Y112M-4,导流阀(9)采用BURKERT系列的通水专用电磁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箱(2)包括箱体(21),加剂口(22),转动杆(23),手柄(24),转动叶(25),斜板(26),出剂管(27),出剂阀(28)和剂室(29),其中箱体(21)的侧上部开设有加剂口(22),该加剂口(22)与剂室(29)内部相通;所述转动杆(23)一端穿过箱体(21)并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柄(24),且转动杆(23)的另一端设在箱体(21)的内部,并位于斜板(26)的上方;所述转动叶(25)设有两个,且从上至下依次焊接在转动杆(23)上;所述斜板(26)设有两个,且之间采用锥形状的设置并通过螺丝固定在箱体(21)的内壁,该斜板(26)的底端与出剂管(27)的上端相通;所述出剂管(27)的下端与处理腔(6)的内部相通,且出剂管(27)上通过螺丝安装有出剂阀(28),该出剂阀(28)与导流阀(9)的型号相同,并通过电源线与开关组(14)相接;所述剂室(29)设在箱体(21)内并处于斜板(26)的上方,且剂室(29)内部充斥有基于聚丙烯酰胺规格的污水处理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杆(4)包括转轴(41),处理叶(42)和球形凸起(43),其中处理叶(42)采用两个,且从上至下依次焊接在转轴(41)的表面;所述处理叶(42)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椭圆形状,且处理叶(42)上均焊接有若干个不锈钢材料的球形凸起(4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板(7)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壳体(1)的两内壁,该汇聚板(7)为倾斜状并采用锥形结构设计,此汇聚板(7)的锥形底端与导流管(8)相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10)包括芯壁(101),集水管(102),污水导流网(103),透过水道网(104),RO膜(105),废水出管(106)和纯水出管(107),所述反渗透滤芯(10)整体为圆柱形设置,且RO膜(105)采用两层设置;所述芯壁(101)的中部设有集水管(102),该集水管(102)的外圈为污水导流网(103);所述RO膜(105)的一层设在污水导流网(103)的外圈,另一层设在芯壁(101)的内圈,其中两层RO膜(105)之间为透过水道网(104);所述芯壁(101)的一侧设有废水出管(106)与纯水出管(107),其中废水出管(106)与反渗透滤芯(10)内部的废水排除部位相通,且另一端与废水管(12)相通;所述纯水出管(107)一端与集水管(102)相通,且另一端与净水管(11)相通。
CN201921938267.XU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1595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8267.XU CN211595258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8267.XU CN211595258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5258U true CN211595258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87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8267.XU Active CN211595258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95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72097A1 (zh) 复合式芬顿法辅以陶瓷薄膜过滤污水处理器
CN106977054A (zh) 市政污水净化系统施工工艺
CN215798914U (zh) 砼式一体化净水设备
CN104944640B (zh) 一种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水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1595258U (zh) 一种低成本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CN102963961B (zh) 水处理装置
CN113912204A (zh) 一种基于气水混合的水力旋流净水装置
CN210736409U (zh) 一种利用烟道废气处理工业脱硫废水的设备
CN220034260U (zh) 一种处理工业高盐高有机物废水的装置
CN209383606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8394939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201458856U (zh) 一种多介质复合滤胆及精超滤一体便捷式净水器
CN211935795U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CN210480932U (zh) 高浓度高色度高盐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分离浓缩设备
CN207243630U (zh) 一种可自清洗工业废水多重净化装置
CN206232577U (zh) 滚筒旋转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04876396A (zh) 一种垃圾资源化中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1634529U (zh) 纳米光子水质净化装置
CN204779221U (zh) 一种高效垃圾资源化处理污水净化系统
CN206428108U (zh) 一种防堵塞高效杀菌的净水机
CN204779229U (zh) 具有高效过滤功能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9179780A (zh) 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
CN205635264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施
CN203269681U (zh) 一种具有旋流除砂功能的超滤膜净水器
CN222138712U (zh) 化工污水处理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