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1774U - 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51774U CN211551774U CN201922483584.3U CN201922483584U CN211551774U CN 211551774 U CN211551774 U CN 211551774U CN 201922483584 U CN201922483584 U CN 201922483584U CN 211551774 U CN211551774 U CN 2115517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solar
- way valve
- communicated
- water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太阳能储存效率较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自来水管、太阳能集热器、吸热盘管、蓄热器、蓄水箱、出水管道,太阳能集热器、吸热盘管、蓄水箱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太阳能集热器的进口端与自来水管连通,蓄水箱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电磁阀与出水管道连通;所述吸热盘管置于蓄热器内,蓄热器内储存有蓄热介质,能够增强白天太阳能的储存效率,从而降低在夜间或阴天对电能等其他能源的消耗,为太阳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却越来越匮乏,为此,人类开始将目光转向可再生资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目前,人们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热能。
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太阳能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所以,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又是极不稳定的,这给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增加了难度。然而,由于目前太阳能的储存效率较低,常常出现白天太阳能过剩以及夜间太阳能不足的问题,导致大量的太阳能浪费,也增加了电能等能源的消耗。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提高太阳能储存效率的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能够增强白天太阳能的储存效率,从而降低在夜间或阴天对电能等其他能源的消耗,为太阳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包括自来水管、太阳能集热器、吸热盘管、蓄热器、蓄水箱、出水管道,太阳能集热器、吸热盘管、蓄水箱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太阳能集热器的进口端与自来水管连通,蓄水箱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电磁阀与出水管道连通;所述吸热盘管置于蓄热器内,蓄热器内储存有蓄热介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后的水流经吸热盘管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使热量储存在蓄热介质中,然后将吸热盘管内的降温后热水储存在蓄水箱中,蓄水箱中的热水能够用于夜间或阴天取暖,蓄热介质中的热量可用于重新加热冷水,能够增强白天太阳能的储存效率,从而降低在夜间或阴天对电能等其他能源的消耗,为太阳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口端与吸热盘管的进口端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另一进口端与蓄水箱的第二出口端之间连通设置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设置有循环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箱内的温度达不到用户需求时,将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打开,使蓄水箱通过循环管道与吸热盘管连通,能够对蓄水箱内的水进行补偿加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管道设置有第二三通阀,第二三通阀位于循环泵与第一三通阀之间;所述自来水管与太阳能集热器的进口端之间设置有第三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的另一出口端与第三三通阀的另一进口端之间连通设置有加热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热介质、蓄水箱均达到储存上限时,若蓄水箱内的温度降低以及太阳能充足时,将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打开,使蓄水箱内的水重新进入到太阳能集热器中进行加热,能够延长蓄水箱的储存时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管道设置有第一止回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防止蓄水箱逆流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热盘管的出口端与蓄水箱的进口端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止回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防止吸热盘管逆流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蓄热介质、蓄水箱两次热量储存,能够增强白天太阳能的储存效率,从而降低在夜间或阴天对电能等其他能源的消耗;当蓄水箱内的温度达不到用户需求时,将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打开,使蓄水箱通过循环管道与吸热盘管连通,能够对蓄水箱内的水进行补偿加热;当蓄热介质、蓄水箱均达到储存上限时,若蓄水箱内的温度降低以及太阳能充足时,将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打开,使蓄水箱内的水重新进入到太阳能集热器中进行加热,能够延长蓄水箱的储存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集热器;11、自来水管;2、蓄热器;3、吸热盘管;4、蓄水箱;5、出水管道;51、电磁阀;6、循环管道;61、循环泵;62、第一三通阀;7、加热管道;71、第二三通阀;72、第三三通阀;8、第一止回阀;9、第二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自来水管11、太阳能集热器1、吸热盘管3、蓄热器2、蓄水箱4、出水管道5,太阳能集热器1、吸热盘管3、蓄水箱4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太阳能集热器1的进口端与自来水管11连通,蓄水箱4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电磁阀51与出水管道5连通。吸热盘管3置于蓄热器2内,蓄热器2内储存有蓄热介质。太阳能集热器1加热后的水流经吸热盘管3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使热量储存在蓄热介质中,然后将吸热盘管3内的降温后热水储存在蓄水箱4中,蓄水箱4中的热水能够用于夜间或阴天取暖,蓄热介质中的热量可用于重新加热冷水,能够增强白天太阳能的储存效率,从而降低在夜间或阴天对电能等其他能源的消耗,为太阳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口端与吸热盘管3的进口端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三通阀62,第一三通阀62的另一进口端与蓄水箱4的第二出口端之间连通设置有循环管道6,循环管道6设置有循环泵61。当蓄水箱4内的温度达不到用户需求时,将第一三通阀62、第一三通阀62打开,使蓄水箱4通过循环管道6与吸热盘管3连通,能够对蓄水箱4内的水进行补偿加热。
循环管道6设置有第二三通阀71,第二三通阀71位于循环泵61与第一三通阀62之间。自来水管11与太阳能集热器1的进口端之间设置有第三三通阀72,第二三通阀71的另一出口端与第三三通阀72的另一进口端之间连通设置有加热管道7。当蓄热介质、蓄水箱4均达到储存上限时,若蓄水箱4内的温度降低以及太阳能充足时,将第二三通阀71、第三三通阀72打开,使蓄水箱4内的水重新进入到太阳能集热器1中进行加热,能够延长蓄水箱4的储存时长。
循环管道6设置有第一止回阀8,便于防止蓄水箱4逆流的情况发生。
吸热盘管3的出口端与蓄水箱4的进口端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止回阀9,便于防止吸热盘管3逆流的情况发生。
工作原理:通过蓄热介质、蓄水箱4两次热量储存,能够增强白天太阳能的储存效率,从而降低在夜间或阴天对电能等其他能源的消耗。当蓄水箱4内的温度达不到用户需求时,将第一三通阀62、第一三通阀62打开,使蓄水箱4通过循环管道6与吸热盘管3连通,能够对蓄水箱4内的水进行补偿加热。当蓄热介质、蓄水箱4均达到储存上限时,若蓄水箱4内的温度降低以及太阳能充足时,将第二三通阀71、第三三通阀72打开,使蓄水箱4内的水重新进入到太阳能集热器1中进行加热,能够延长蓄水箱4的储存时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5)
1.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自来水管(11)、太阳能集热器(1)、吸热盘管(3)、蓄热器(2)、蓄水箱(4)、出水管道(5),太阳能集热器(1)、吸热盘管(3)、蓄水箱(4)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太阳能集热器(1)的进口端与自来水管(11)连通,蓄水箱(4)的第一出口端通过电磁阀(51)与出水管道(5)连通;所述吸热盘管(3)置于蓄热器(2)内,蓄热器(2)内储存有蓄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口端与吸热盘管(3)的进口端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三通阀(62),第一三通阀(62)的另一进口端与蓄水箱(4)的第二出口端之间连通设置有循环管道(6),循环管道(6)设置有循环泵(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管道(6)设置有第二三通阀(71),第二三通阀(71)位于循环泵(61)与第一三通阀(62)之间;所述自来水管(11)与太阳能集热器(1)的进口端之间设置有第三三通阀(72),第二三通阀(71)的另一出口端与第三三通阀(72)的另一进口端之间连通设置有加热管道(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管道(6)设置有第一止回阀(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热盘管(3)的出口端与蓄水箱(4)的进口端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止回阀(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83584.3U CN211551774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83584.3U CN211551774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51774U true CN211551774U (zh) | 2020-09-22 |
Family
ID=72512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48358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51774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5177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03941A (zh) * | 2020-11-02 | 2021-02-02 | 四川洁能干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热能循环装置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22483584.3U patent/CN21155177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03941A (zh) * | 2020-11-02 | 2021-02-02 | 四川洁能干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热能循环装置 |
CN112303941B (zh) * | 2020-11-02 | 2022-05-06 | 四川洁能干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热能循环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906109A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hot water utilizing combined heat resources of solar energy and heat pump in the manner of heating water at multiple stages and accumulating energy and a device especially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 |
CN107166499B (zh) | 一种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及其供暖方法 | |
CN104864449A (zh) | 一种具有太阳能、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及应用 | |
CN106440397B (zh) | 一种季节性地下复合蓄热系统 | |
CN203421830U (zh) |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联合供热供冷供电系统 | |
CN201926135U (zh) | 以太阳能为主要热源的热水供给系统 | |
CN107366946A (zh) | 供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1551774U (zh) | 蓄热式太阳能取暖系统 | |
CN209960601U (zh) | 一种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综合供热系统 | |
CN205991539U (zh) | 一种蓄热型电锅炉供暖系统 | |
CN204693564U (zh) | 一种具有太阳能、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 | |
CN207279766U (zh) | 一种电辅助太阳能集热联合供暖系统 | |
CN206222677U (zh) | 一种太阳能供暖装置 | |
CN201973771U (zh) | 太阳能-地源热泵采暖及供热水装置 | |
CN201973778U (zh) | 太阳能采暖及供生活热水一体化系统 | |
CN205403187U (zh) | 一种太阳能发电蓄热恒温水暖供热系统 | |
CN205245306U (zh) | 相变储能设备辅助空气源热泵的供暖系统 | |
CN209960600U (zh) | 一种单罐熔盐供暖系统 | |
RU124949U1 (ru) | Система теплоснабжения и холодоснабжения зданий | |
CN207880909U (zh) | 风光互补型智能供热供电系统 | |
CN203083012U (zh) | 太阳能蓄热系统 | |
CN101876461A (zh) | 多形式能量转换采暖快速散热供热系统 | |
CN105627405A (zh) | 一种模块化准弹性蓄热直接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1706574U (zh) | 多形式能量转换采暖快速散热供热系统 | |
CN202675696U (zh) | 太阳能热水防冻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