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3567U - 一种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43567U CN211543567U CN202020193115.8U CN202020193115U CN211543567U CN 211543567 U CN211543567 U CN 211543567U CN 202020193115 U CN202020193115 U CN 202020193115U CN 211543567 U CN211543567 U CN 2115435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hanging rod
- prefabricated
- prefabricated plate
- ro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包括车架和两车轮,两车轮位于车架下方左右两侧,两车轮之间通过一横杆连接,横杆两端分别与车轮转动连接,横杆通过一连接架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车架为一根纵向设置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挂设有均呈倒“V”形的前挂杆和后挂杆,前挂杆和后挂杆位于横杆之间,其中,前挂杆和后挂杆的底部两端均具有一水平的承托部,当车架处于水平状态时,前挂杆和后挂杆的承托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以供预制板放置,该水平面位于横杆下方,且横杆与该水平面的距离大于预制板的厚度;两车轮的间距大于预制板的宽度。本实用新型能够非常省力的将现场的预制板运入小车上,提高了预制板的搬运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
背景技术
在施工现场会用到许多小型的预制板,常规来讲,预制板一般是靠平板车和自卸吊车配合来进行远距离和大数量的运输。但是,在大型楼宇里,有些楼层需要使用预制板进行隔断或者复式施工时,需要大量的预制板,此时预制板需要近距离运输,但是楼层内部楼道较为狭窄,施工电梯小,自卸吊车或施工机械不适合行走,因此预制板的运输成了很大的问题,只能靠人力与小型手推车配合,但是手推车由于自身的车轮就具有一定高度,导致工人每次装运预制板就需要将整块预制板向上抬举至手推车上,由于预制板为混凝土结构,自身较重,非常耗费人力,甚至将一块预制板搬运至手推车上需要两个工人共同配合完成,导致工人费工费力,工作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搬运预制板时,不仅省力还能适用于狭窄道路运输的搬运小车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能够非常省力的将现场的预制板运入小车上,还能适用于现场狭窄的路况,提高了现场预制板的搬运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包括车架和两车轮,两车轮位于车架下方左右两侧,两车轮之间通过一横杆连接,横杆两端分别与车轮转动连接,横杆通过一连接架与车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为一根纵向设置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挂设有均呈倒“V”形的前挂杆和后挂杆,前挂杆和后挂杆位于横杆之间,其中,前挂杆和后挂杆的底部两端均具有一水平的承托部,当车架处于水平状态时,前挂杆和后挂杆的承托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以供预制板放置,该水平面位于横杆下方,且横杆与该水平面的距离大于预制板的厚度;两车轮的间距大于预制板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工人手握操作杆的后端将搬运小车推至待运输的预制板处,将小车驶入预制板正上方,使小车的两车轮分别位于预制板左右两侧,停放好小车,然后上料工人采用撬杠或者人工用力将预制板的前后其中一侧向上翘起一定高度,一般在实际实施时承托部距离地面约10cm,然后将预制板翘起的一侧放置在前挂杆或后挂杆对应的两个承托部上,然后再将预制板另一侧抬起放置在另外两承托部上,完成预制板的装运;由于预制板较重,承托部主要承受的是竖向方向的重力,工人在推动搬运小车的过程中仅需要保持小车平衡即可,这样预制板在小车的四个水平承托部的作用下能够平稳运输。
本实用新型中的小车主要针对于施工现场的沟盖板或尺寸较小的预制板,重量一般在100kg以内,预制板的重心始终位于前挂杆和后挂杆的承托部之间,具体在对预制板进行装运时,由于前挂杆和后挂杆的承托部均位于横杆的下方,承托部的高度较低,因此工人在对预制板进行装运时仅需要将预制板抬举较小的高度,此过程是非常省力的,而且在抬举过程中,工人还不需要将整块预制板抬举悬空,只需要依次将预制板前后其中一侧向上翘起,非常省力,工人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同时搬运小车的车身尺寸仅需要大于预制板的宽度即可,能够适用于狭窄路段时使用。
作为优化,所述操作杆在前挂杆和后挂杆的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限位卡柱,限位卡柱垂直于操作杆设置以限制前挂杆和后挂杆沿操作杆前后移动。
这样,小车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在操作杆上设置的限位卡柱是为了限制前挂杆和后挂杆在操作杆上前后滑动,避免因小车运动过程中晃动幅度过大而出现预制板掉落的现象。
作为优化,所述前挂杆的两承托部左右相向设置,后挂杆的两承托部均朝向前方设置。
这样,因为工人在推动搬运小车时,小车一般不会处于绝对水平状态,小车的后部也就是工人施力的部位通常会有一定幅度的下压,因此将后挂杆的两个承托部朝向前方,这样后挂杆的承托部可以给预制板的后侧提供了支撑和限位作用,防止预制板向后掉落;将前挂杆的两个承托部左右相向设置,可以对预制板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和支撑,而且当预制板长度较长时,两个前挂杆的承托部位于预制板的左右两侧便可,不会对预制板的长度有所限制,这样可应对不同长度的预制板运输。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装载预制板时,可先将预制板的后侧向上翘起一定高度,然后将预制板后侧放置在后挂杆的两承托部上,预制板的后侧抵在后挂杆的杆部,然后再将预制板的前侧向上抬起后并放置在前挂杆的两承托部上,前挂杆和后挂杆的承托部配合对预制板的前后左右均具有限位作用,防止预制板因小车运行过程的晃动而发生偏移后掉落;在卸预制板时,先将操作杆后端向上抬使小车向前倾斜,然后撤掉前挂杆上的承托部,使预制板的前侧着地,然后再将后挂杆上的承托部取掉即可,完成预制板的卸货。
作为优化,所述前挂杆由一上挂杆和两个下挂杆构成,上挂杆呈拱形挂设在操作杆两限位卡柱之间,前挂杆上的承托部位于下挂杆上;两下挂杆上端分别与上挂杆的对应下端铰接。
这样,通过将上挂杆与下挂杆铰接后,前挂杆上的两个承托部可以随下挂杆发生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具体在装预制板过程中,首先将预制板的后侧位于后挂杆的承托部上,然后再装预制板的前侧时,可先将两下挂杆上的承托部均向外转动给预制板前侧让位,将预制板前侧抬升的高度高于承托部后,然后两下挂杆上的承托部在铰接的作用下自然回转并位于预制板前侧的下方两侧给预制板提供支撑力;具体在卸预制板过程中,将两下挂杆上的承托部均向外转动更便于承托部与预制板脱离,工人卸货更加方便且省力;同时,通过上挂杆与下挂杆的相对转动,承托部向外转动还可适应不同宽度的预制板,搬运小车适用范围更大。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架包括两根斜向设置的加强杆,两加强杆上端与操作杆焊接并汇交于同一焊点,下端分别焊接在横杆左右两侧,两加强杆与横杆之间共同构成三角形以加强车轮与车架的稳定性。
这样,通过连接架设置为两根斜向的加强杆,加强杆与与横杆之间共同构成三角形以加强车轮与车架的稳定性,小车的结构更加牢固。
作为优化,所述操作杆后方还设置有用于搬运小车停放时的停车杆,所述停车杆垂直于操作杆向下设置,停车杆长度小于操作杆水平状态时距离地面的高度,停车杆位于后挂杆后方。
这样,当工人需要停靠休息时,小车的停车杆下端与地面接触,给小车提供支撑力,这样小车不会倾倒;同时,当工人需要装载预制板时,将预制板的后侧翘起放入至两后挂杆的承托部上时,这样后挂杆上的承托部受到预制板的重力会使小车后部向下运动,此时停车杆便给小车提供支撑力,这样就不需要人工来维持小车的平衡,减小了人力浪费。
作为优化,所述操作杆的后端连接有横向的握杆,握杆上设有防滑层。
这样,工人在对搬运小车推动时,通过横向设置的握杆,更便于工人施力推动小车,通过在握杆上设置的防滑层,工人使用时更加安全不易打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小车在对预制板进行装运时,由于前挂杆和后挂杆的承托部均位于横杆的下方,承托部的高度较低,因此工人在对预制板进行装运时仅需要将预制板抬举较小的高度,此过程是非常省力的,而且在抬举过程中,工人还不需要将整块预制板抬举悬空,只需要依次将预制板前后其中一侧向上翘起,非常省力,工人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车轮1、横杆2、连接架3、操作杆4、前挂杆5、后挂杆6、限位卡柱7、停车杆8、握杆9。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架和两车轮1,两车轮1位于车架下方左右两侧,两车轮1之间通过一横杆2连接,横杆2两端分别与车轮1转动连接,横杆2通过一连接架3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车架为一根纵向设置的操作杆4,所述操作杆4上挂设有均呈倒“V”形的前挂杆5和后挂杆6,所述前挂杆5和后挂杆6位于横杆2之间,其中,前挂杆5和后挂杆6的底部两端均具有一水平的承托部,当车架处于水平状态时,前挂杆5和后挂杆6的承托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以供预制板放置,该水平面位于横杆2下方,且该水平面与横杆2的距离大于预制板的厚度;两车轮1的间距大于预制板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工人手握操作杆4的后端将小车推至待运输的预制板处,然后将小车驶入预制板正上方,使小车的两车轮1分别位于预制板左右两侧,停放好小车,上料工人采用撬杠或者人工用力将预制板的前后其中一侧向上翘起一定高度,一般在实际实施时承托部距离地面约10cm,然后将预制板翘起的一侧放置在前挂杆5或后挂杆6对应的两个承托部上,然后再将预制板另一侧抬起放置在另外两承托部上,完成预制板的装运;由于预制板较重,承托部主要承受的是竖向方向的重力,工人在推动小车的过程中仅需要保持平衡即可,这样预制板在小车的四个水平承托部的作用下能够平稳运输。
本实用新型中的小车主要针对于施工现场的沟盖板或尺寸较小的预制板,重量一般在100kg以内,预制板的重心始终位于前挂杆和后挂杆的承托部之间,具体在对预制板进行装运时,由于前挂杆5和后挂杆6的承托部均位于横杆2的下方,承托部的高度较低,因此工人在对预制板进行装运时仅需要将预制板抬举较小的高度,此过程是非常省力的,而且在抬举过程中,工人还不需要将整块预制板抬举悬空,只需要依次将预制板前后其中一侧向上翘起,非常省力,工人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同时搬运小车的车身尺寸仅需要大于预制板的宽度即可,能够适用于狭窄路段时使用。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杆4在前挂杆5和后挂杆6的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限位卡柱7,限位卡柱7垂直于操作杆4设置以限制前挂杆5和后挂杆6沿操作杆4前后移动。
这样,小车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在操作杆4上设置的限位卡柱7是为了限制前挂杆5和后挂杆6在操作杆4上前后滑动,避免因小车运动过程中晃动幅度过大而出现预制板掉落的现象。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挂杆5的两承托部左右相向设置,后挂杆6的两承托部均朝向前方设置。
这样,因为工人在推动小车时,小车一般不会处于绝对的水平状态,小车的后部也就是工人施力的部位通常会有一定幅度的下压,因此将后挂杆6的两个承托部朝向前方,这样后挂杆6的承托部可以给预制板的后侧提供了支撑和限位作用,防止预制板向后掉落;将前挂杆5的两个承托部左右相向设置,可以对预制板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和支撑,而且当预制板长度较长时,两个前挂杆5的承托部位于预制板的左右两侧便可,不会对预制板的长度有所限制,这样可应对不同长度的预制板运输。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装载预制板时,可先将预制板的后侧向上翘起一定高度,然后将预制板后侧放置在后挂杆6的两承托部上,预制板的后侧抵在后挂杆6的杆部,然后再将预制板的前侧向上抬起并放置在前挂杆5的两承托部上,前挂杆5和后挂杆6的承托部配合对预制板的前后左右均具有限位作用,防止预制板因小车运行过程的晃动而发生偏移后掉落;在卸预制板时,先将操作杆4后端向上抬使小车向前倾斜,然后撤掉前挂杆5上的承托部,使预制板的前侧着地,然后再将后挂杆6上的承托部取掉即可,完成预制板的卸货。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挂杆5由一上挂杆和两根下挂杆构成,上挂杆呈拱形挂设在操作杆两限位卡柱之间,前挂杆5上的承托部位于下挂杆上;两下挂杆上端分别与上挂杆的对应下端铰接。
这样,通过将上挂杆与下挂杆铰接后,前挂杆5上的两个承托部可以随下挂杆发生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具体在装预制板过程中,首先将预制板的后侧位于后挂杆的承托部上后,然后再装预制板的前侧时,可先将两下挂杆上的承托部均向外转动给预制板前侧让位,将预制板前侧抬升的高度高于承托部后,然后两下挂杆上的承托部在铰接的作用下自然回转并位于预制板前侧的下方两侧给预制板提供支撑力;具体在卸预制板过程中,将两下挂杆上的承托部均向外转动更便于承托部与预制板脱离,工人卸货更加方便且省力;同时,通过上挂杆与下挂杆的相对转动,承托部向外转动还可适应不同宽度的预制板,搬运小车适用范围更大。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架3包括两根斜向设置的加强杆,两加强杆上端与操作杆4焊接并汇交于同一焊点,下端分别焊接在横杆2左右两侧,两加强杆与横杆2之间共同构成三角形以加强车轮与车架的稳定性。
这样,通过连接架3设置为两根斜向的加强杆,加强杆与与横杆2之间共同构成三角形以加强车轮1与车架的稳定性,小车的结构更加牢固。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杆4后方还设置有用于搬运小车停放时的停车杆8,所述停车杆8垂直于操作杆4向下设置,停车杆8长度小于操作杆4水平状态时距离地面的高度,停车杆位于后挂杆后方。
这样,当工人需要临时停靠休息时,小车的停车杆8下端与地面接触,给小车提供支撑力,这样小车不会倾倒;同时,当工人需要装载预制板时,将预制板的后侧翘起放入至两后挂杆6的承托部上时,这样后挂杆6上的承托部受到预制板的重力会使小车后部向下运动,此时停车杆8便给小车提供支撑力,这样就不需要人工来维持小车的平衡,减小了人力浪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操作杆4的后端连接有横向的握杆9,握杆9上设有防滑层。
这样,工人在对搬运小车推动时,通过横向设置的握杆9,更便于工人施力推动小车,通过在握杆9上设置的防滑层,工人推动小车时不易打滑。
在具体实施时,操作杆可采用现场脚手架的钢管,前挂杆和后挂杆采用带肋钢筋弯曲制成,承托部采用多根短钢筋并排双面焊,提高受力面积和强度;限位卡柱可采用废钢筋头,实地取材,节约了制造成本,另外在小车组装焊接时利用杠杆的原理,操作杆尾端到连接架与操作杆焊接点的距离为操作杆总长度的四分之三左右,这样工人推动小车时更为省力。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包括车架和两车轮,两车轮位于车架下方左右两侧,两车轮之间通过一横杆连接,横杆两端分别与车轮转动连接,横杆通过一连接架与车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为一根纵向设置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挂设有均呈倒“V”形的前挂杆和后挂杆,前挂杆和后挂杆位于横杆之间,其中,前挂杆和后挂杆的底部两端均具有一水平的承托部,当车架处于水平状态时,前挂杆和后挂杆的承托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以供预制板放置,该水平面位于横杆下方,且横杆与该水平面的距离大于预制板的厚度;两车轮的间距大于预制板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在前挂杆和后挂杆的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限位卡柱,限位卡柱垂直于操作杆设置以限制前挂杆和后挂杆沿操作杆前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挂杆的两承托部左右相向设置,后挂杆的两承托部均朝向前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挂杆由一上挂杆和两根下挂杆构成,上挂杆呈拱形挂设在操作杆两限位卡柱之间,前挂杆上的承托部位于下挂杆上;两下挂杆上端分别与上挂杆的对应下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两根斜向设置的加强杆,两加强杆上端与操作杆焊接并汇交于同一焊点,下端分别焊接在横杆左右两侧,两加强杆与横杆之间共同构成三角形以加强车轮与车架的稳定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后方还设置有用于搬运小车停放用的停车杆,所述停车杆垂直于操作杆向下设置,停车杆长度小于操作杆水平状态时距离地面的高度,停车杆位于后挂杆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后端连接有横向的握杆,握杆上设有防滑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93115.8U CN211543567U (zh) | 2020-02-21 | 2020-02-21 | 一种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93115.8U CN211543567U (zh) | 2020-02-21 | 2020-02-21 | 一种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43567U true CN211543567U (zh) | 2020-09-22 |
Family
ID=72493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93115.8U Active CN211543567U (zh) | 2020-02-21 | 2020-02-21 | 一种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43567U (zh) |
-
2020
- 2020-02-21 CN CN202020193115.8U patent/CN2115435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326550B1 (ko) | 관절식 암을 갖는 트롤리 | |
CN211543567U (zh) | 一种用于预制板的搬运小车 | |
CN212667447U (zh) | 一种河道施工用手推车 | |
CN210149349U (zh) | 一种建筑块材搬运车 | |
CN109052272A (zh) | 一种管廊路缘石吊运便携小车 | |
CN212172293U (zh) | 一种搬运小推车 | |
JP7356140B2 (ja) | 車輪部材および組立式運搬具 | |
CN208325261U (zh) | 一种盖板运输安装车 | |
CN219749828U (zh) | 一种建筑材料推车 | |
CN210337940U (zh) | 一种大容量安全建筑施工加气块运输小车 | |
CN210063013U (zh) | 一种用于型材水平转运的简易车辆 | |
CN222682436U (zh) | 一种用于运输瓷砖的推车 | |
CN206552085U (zh) | 一种条形材料运输装置 | |
CN214086324U (zh) | 工业用轨道地爬车 | |
CN219154487U (zh) | 一种预制板材安全运输小车 | |
CN212890329U (zh) | 一种边坡用运输系统 | |
CN222474161U (zh) | 一种用于运输消防管材的手推车 | |
CN220682427U (zh) |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物资运输推车 | |
CN209410092U (zh) | 一种石材搬运车 | |
CN220374532U (zh) | 一种墙面横装板运输用小推车 | |
CN219637703U (zh) | 一种移动式张拉小车 | |
CN208813227U (zh) | 一种用于搬运条块状重物的推车 | |
CN218840756U (zh) | 一种脚手架拆除后简易搬运装置 | |
CN214399669U (zh) | 一种多功能平衡运输车 | |
CN217679951U (zh) | 大尺寸烧结砖的辅助翻转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