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3707U - 一种节能保温屋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保温屋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23707U CN211523707U CN201920655408.0U CN201920655408U CN211523707U CN 211523707 U CN211523707 U CN 211523707U CN 201920655408 U CN201920655408 U CN 201920655408U CN 211523707 U CN211523707 U CN 2115237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f
- heat exchange
- cavity
- energy
- exchange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保温屋顶,涉及房屋屋顶领域,包括屋顶、换热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屋顶设置为包括一空腔的中空屋顶,换热管埋设在一深度处的地面下,空腔、出液管、换热管和进液管连通构成循环回路,空腔的出口与出液管的进口连通,出液管的出口与换热管的进口连通,换热管的出口与进液管的进口连通,进液管的出口与空腔的进口连通,循环回路中填充有液体工质,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的屋顶能够使得屋内冬暖夏凉,可以减少空调等的使用,节能环保,保温效果好,而且不用使用额外的保温层,降低了屋顶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屋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保温屋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能源资源的日渐枯竭,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节能”已经成为了关乎人类命运的全球性课题。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行业也将发展方向转为“节能”、“生态”、“绿色”、“可持续”等,建筑物的屋顶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受室外热作用影响最大的部位,因此屋顶的保温设计也就成为了整个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现有的屋顶的保温设计大多在屋顶中加设保温层,然而保温层需要使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制作,用这些材料制作屋顶的保温层导致屋顶的成本高,而且保温效果仍然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保温屋顶,解决现有保温屋顶成本高、保温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保温屋顶,包括屋顶、换热管、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屋顶设置为包括一空腔的中空屋顶,所述换热管埋设在一深度处的地面下,所述空腔、出液管、换热管和进液管连通构成循环回路,所述空腔的出口与所述出液管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的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出口与所述进液管的进口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出口与所述空腔的进口连通,所述循环回路中填充有液体工质,所述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泵。
进一步,所述屋顶为平屋顶。
进一步,所述屋顶为坡屋顶。
进一步,所述换热管埋设在20-30m深的地面下。
进一步,所述液体工质为水。
进一步,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进液管上。
进一步,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出液管上。
进一步,所述循环泵为电动泵。
进一步,还包括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循环泵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屋顶的外部还设置有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屋顶设置为中空形式,并在地下一深度处埋设换热管,将屋顶的空腔通过管路与换热管连通构成循环管路,并在循环管路内填充换热工质,以及在管路上设置循环泵,使得循环管路的换热工质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能够在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夏天时,空腔内的换热工质吸收外热并流动到换热管中将热量散到温度低于大气环境的地下,减少了外热从屋顶传递到屋内,保证屋内凉爽;冬天时,换热管内的换热工质从温度高于大气环境的地下吸收热量,并流动到空腔内吸收从屋外通过屋顶向屋内传递的冷量,阻碍了外面的冷量从屋顶传递到屋内,保证屋内温暖;从而使得屋内冬暖夏凉,能够减少空调等的使用,节能环保,保温效果好,而且不用使用额外的保温层,降低了屋顶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保温屋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保温屋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屋顶;2-换热管;3-进液管;4-出液管;5-空腔;6-地面;7-循环泵;8-电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简要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保温屋顶,包括屋顶1、换热管2、进液管3和出液管4,所述屋顶1为平屋顶,所述屋顶1设置为包括一空腔5的中空屋顶,所述换热管2埋设在一深度处的地面6下,所述空腔5、出液管4、换热管2和进液管3连通构成循环回路,所述空腔5的出口与所述出液管4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4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2的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管2的出口与所述进液管3的进口连通,所述进液管3的出口与所述空腔5的进口连通,所述循环回路中填充有液体工质,所述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泵7。
上述节能环保屋顶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将屋顶1设置为中空形式,并在地面6下一深度处埋设换热管2,将屋顶1的空腔5通过进液管3、出液管4与换热管2连通构成循环管路,并在循环管路内填充换热工质,以及在管路上设置循环泵7,使得循环管路内的换热工质在循环泵7的作用下能够在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夏天时,空腔5内的换热工质吸收外热并流动到换热管2中将热量散到温度低于大气环境的地下,减少了外热从屋顶传递到屋内,保证屋内凉爽;冬天时,换热管2内的换热工质从温度高于大气环境的地下吸收热量,并流动到空腔5内吸收从屋外通过屋顶1向屋内传递的冷量,阻碍了外面的冷量从屋顶1传递到屋内,保证屋内温暖;从而使得屋内冬暖夏凉,能够减少空调等的使用,节能环保,保温效果好,而且不用使用额外的保温层,降低了屋顶的成本。
换热管2埋设在地面6下的深度可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地下合适深度处的温度相对恒定,夏天时温度低于大气环境,冬天时温度高于大气环境,优选的所述换热管2埋设在20-30m深的地面6下。
液体工质优选的选取热容大、易获取的水。
循环泵7在循环回路上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循环泵7可以设置在进液管3上也可以设置在出液管4上。
循环泵7优选的选取电动泵,便于循环泵7获取动力工作。
还包括电控单元8,所述电控单元8与所述循环泵7电连接,通过电控单元8控制循环泵7启停工作,可以控制循环泵7间歇的工作,更有利于屋顶的节能。
所述屋顶1的外部还设置有太阳能热水器,使得屋顶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房屋提供能源,屋顶的节能效果进一步提升。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节能保温屋顶,包括屋顶1、换热管2、进液管3和出液管4,所述屋顶1为坡屋顶,所述屋顶1设置为包括一空腔5的中空屋顶,所述换热管2埋设在一深度处的地面6下,所述空腔5、出液管4、换热管2和进液管3连通构成循环回路,所述空腔5的出口与所述出液管4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4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2的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管2的出口与所述进液管3的进口连通,所述进液管3的出口与所述空腔5的进口连通,所述循环回路中填充有液体工质,所述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泵7。
上述节能环保屋顶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将屋顶1设置为中空形式,并在地面6下一深度处埋设换热管2,将屋顶1的空腔5通过进液管3、出液管4与换热管2连通构成循环管路,并在循环管路内填充换热工质,以及在管路上设置循环泵7,使得循环管路内的换热工质在循环泵7的作用下能够在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夏天时,空腔5内的换热工质吸收外热并流动到换热管2中将热量散到温度低于大气环境的地下,减少了外热从屋顶传递到屋内,保证屋内凉爽;冬天时,换热管2内的换热工质从温度高于大气环境的地下吸收热量,并流动到空腔5内吸收从屋外通过屋顶1向屋内传递的冷量,阻碍了外面的冷量从屋顶1传递到屋内,保证屋内温暖;从而使得屋内冬暖夏凉,能够减少空调等的使用,节能环保,保温效果好,而且不用使用额外的保温层,降低了屋顶的成本。
换热管2埋设在地面6下的深度可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地下合适深度处的温度相对恒定,夏天时温度低于大气环境,冬天时温度高于大气环境,优选的所述换热管2埋设在20-30m深的地面6下。
液体工质优选的选取热容大、易获取的水。
循环泵7在循环回路上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循环泵7可以设置在进液管3上也可以设置在出液管4上。
循环泵7优选的选取电动泵,便于循环泵7获取动力工作。
还包括电控单元8,所述电控单元8与所述循环泵7电连接,通过电控单元8控制循环泵7启停工作,可以控制循环泵7间歇的工作,更有利于屋顶的节能。
所述屋顶1的外部还设置有太阳能热水器,使得屋顶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房屋提供能源,屋顶的节能效果进一步提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1)、换热管(2)、进液管(3)和出液管(4),所述屋顶(1)设置为包括一空腔(5)的中空屋顶,所述换热管(2)埋设在一深度处的地面下,所述空腔(5)、出液管(4)、换热管(2)和进液管(3)连通构成循环回路,所述空腔(5)的出口与所述出液管(4)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4)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2)的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管(2)的出口与所述进液管(3)的进口连通,所述进液管(3)的出口与所述空腔(5)的进口连通,所述循环回路中填充有液体工质,所述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泵(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1)为平屋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1)为坡屋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埋设在20-30m深的地面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工质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7)设置在所述进液管(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7)设置在所述出液管(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7)为电动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单元(8),所述电控单元(8)与所述循环泵(7)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1)的外部还设置有太阳能热水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55408.0U CN211523707U (zh) | 2019-05-09 | 2019-05-09 | 一种节能保温屋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55408.0U CN211523707U (zh) | 2019-05-09 | 2019-05-09 | 一种节能保温屋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23707U true CN211523707U (zh) | 2020-09-18 |
Family
ID=72438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55408.0U Active CN211523707U (zh) | 2019-05-09 | 2019-05-09 | 一种节能保温屋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23707U (zh) |
-
2019
- 2019-05-09 CN CN201920655408.0U patent/CN2115237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57347U (zh) | 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 | |
CN102550340B (zh) | 一种用于温室供暖的太阳能蓄热供暖装置 | |
CN205227491U (zh) | 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 |
CN109184007B (zh) | 一种建筑保温结构 | |
Zhai et al.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ground-coupled heat pump system | |
CN105515527B (zh) | 一种太阳能耦合多源热泵综合系统 | |
CN101929733A (zh) | 太阳能-空气-地能三热源型热泵热水器 | |
CN103644591B (zh) | 一种采用太阳能蓄热水池及热泵的复合供暖空调系统 | |
CN201311022Y (zh) | 一种适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浅层地下水空调 | |
CN203216151U (zh) | 地源热泵用地埋管 | |
CN204880867U (zh) | 适合寒冷地区的光伏幕墙与双源热泵集成结构 | |
CN211523707U (zh) | 一种节能保温屋顶 | |
CN203823963U (zh) | 毛细管自然对流与辐射复合型采暖或供冷装置 | |
CN105042942A (zh) | 适合寒冷地区的光伏幕墙与双源热泵集成系统 | |
CN201491453U (zh) | 一种led显示屏温控系统 | |
CN205048543U (zh) | 一种多热源中央热水处理系统 | |
CN204084927U (zh) | 地源冷热能金属传输换热系统 | |
CN104567095A (zh) | 一种基于沥青路面蓄热的复合地源热泵系统 | |
CN203810515U (zh) | 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同轴换蓄热供暖系统 | |
CN203464510U (zh) | 家用太阳能循环调温系统 | |
CN203240837U (zh) | 循环节能供暖制冷装置 | |
CN205783245U (zh) | 一种太阳能、空气能地源采暖降温系统 | |
CN206195446U (zh) | 太阳能与单井循环热泵调温、供电、供热水系统 | |
CN105318587A (zh) | 地源冷热能金属传输换热系统 | |
CN205300035U (zh) | 一种浅层地温能热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