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9265U - 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09265U CN211509265U CN202020500543.0U CN202020500543U CN211509265U CN 211509265 U CN211509265 U CN 211509265U CN 202020500543 U CN202020500543 U CN 202020500543U CN 211509265 U CN211509265 U CN 2115092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ck ring
- bluetooth headset
- earphone
- neck
- control but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4682 ON-OFF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包括耳机本体、项圈,所述项圈戴于脖颈时的后部位置设置有供电电池和蓝牙模块,所述项圈一端的端头部位嵌合设置有麦克风,所述项圈另一端的端头部位嵌合设置有多组控制按钮,所述耳机本体、控制按钮、麦克风、蓝牙模块、供电电池之间通过耳机线连接,且连接所述耳机本体的耳机线从所述项圈相对应耳部的位置穿出。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加方便控制、语音采集清晰、提高续航的优点,其主要用于音频播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耳机产品之一。使用时,蓝牙耳机通过内部的蓝牙适配器与外部电子设备(如手机等)进行蓝牙通信,读取外部电子设备中的音频数据,并通过音频输出模块进行音频输出。
而现有的运动蓝牙耳机大多设置有项圈来保证佩戴稳固和舒适,并且麦克风、控制按钮均设置在耳机线上,使用现有运动蓝牙耳机时发现,运动过程中,其耳机线会出现大幅度晃动,从而使得麦克风、控制按钮也出现大幅度晃动,这样麦克风在采集语音时,就会出现采集不清的问题,同时对耳机的控制也较为不便,再进一步使得时发现,现有运动蓝牙耳机的供电电池因集成腔过小无法进行电池增大,从而使得续航无法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方便控制、语音采集清晰、提高续航的蓝牙耳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包括耳机本体、项圈,所述项圈戴于脖颈时,可分为后部、两端头以及相对应耳部的位置,所述项圈戴于脖颈时的后部位置设置有集成控制腔,所述集成控制腔内部设置有供电电池和蓝牙模块,所述项圈一端的端头部位嵌合设置有麦克风,所述项圈另一端的端头部位嵌合设置有多组控制按钮,所述耳机本体、控制按钮、麦克风、蓝牙模块、供电电池之间通过耳机线连接,且连接所述耳机本体的耳机线从所述项圈相对应耳部的位置穿出。
所述项圈采用食品级硅胶材质。
所述项圈上靠近所述控制按钮部位嵌合设置有指示灯。
所述项圈相对应所述集成控制腔的位置嵌合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上堵塞有橡胶皮盖。
所述项圈外侧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内可嵌合数据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区别于现有设备,其麦克风、控制按钮设置在项圈的两端头部位,而耳机线连接的耳机本体相对应耳部位置,使得将耳机本体佩戴在耳朵上时,项圈两端的麦克风、控制按钮均位于脖颈前部,且可减少晃动,从而使得更加方便控制和采集语音更加清晰,同时,在项圈后部设置集成控制腔可扩大腔体,从而可放置更大的供电电池,提高续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机本体、2项圈、3集成控制腔、4供电电池、5蓝牙模块、6麦克风、7控制按钮、8耳机线、9指示灯、10绕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项圈2,项圈2戴于脖颈时,可分为后部、两端头以及相对应耳部的位置,项圈2戴于脖颈时的后部位置设置有集成控制腔3,在集成控制腔3内部设置有供电电池4和蓝牙模块5,供电电池4用于设备供电,蓝牙模块5用于接收发送蓝牙信号,项圈2一端的端头部位嵌合设置有用于采集语音的麦克风6,项圈2另一端的端头部位嵌合设置有用于控制音量、蓝牙开关、电话接通的多组控制按钮7,耳机本体1、控制按钮7、麦克风6、蓝牙模块5、供电电池4之间通过耳机线8连接构成蓝牙耳机整体,且连接耳机本体1的耳机线8从项圈2相对应耳部的位置穿出。
本实用新型中,项圈2采用食品级硅胶材质,保证佩戴的舒适和人体健康;项圈2上靠近控制按钮7部位嵌合设置有指示灯9,用于指示装置的开关状态;项圈2相对应集成控制腔3的位置嵌合设置有充电口,充电口上堵塞有橡胶皮盖,通过充电口来对供电电池4进行充电;项圈2外侧设置有绕线槽10,绕线槽内可嵌合数据线,当不使用时,可将外部的耳机线8缠绕在绕线槽10内,使得收纳效果优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项圈2佩戴至脖颈上,耳机本体1佩戴至耳朵上,通过控制按钮7来开启装置,通过蓝牙模块5来实现音频的无线传输,从而实现蓝牙耳机功能,因为佩戴过程中,其项圈2的两端均位于脖颈的前部,且运动过程中项圈2晃动幅度较小,从而使得当麦克风6采集语音时,更加清晰,对装置的控制更加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项圈(2),所述项圈(2)戴于脖颈时,可分为后部、两端头以及相对应耳部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项圈(2)戴于脖颈时的后部位置设置有集成控制腔(3),所述集成控制腔(3)内部设置有供电电池(4)和蓝牙模块(5),所述项圈(2)一端的端头部位嵌合设置有麦克风(6),所述项圈(2)另一端的端头部位嵌合设置有多组控制按钮(7),所述耳机本体(1)、控制按钮(7)、麦克风(6)、蓝牙模块(5)、供电电池(4)之间通过耳机线(8)连接,且连接所述耳机本体(1)的耳机线(8)从所述项圈(2)相对应耳部的位置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项圈(2)采用食品级硅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项圈(2)上靠近所述控制按钮(7)部位嵌合设置有指示灯(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项圈(2)相对应所述集成控制腔(3)的位置嵌合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上堵塞有橡胶皮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项圈(2)外侧设置有绕线槽(10),所述绕线槽(10)内可嵌合数据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00543.0U CN211509265U (zh) | 2020-04-08 | 2020-04-08 | 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00543.0U CN211509265U (zh) | 2020-04-08 | 2020-04-08 | 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09265U true CN211509265U (zh) | 2020-09-15 |
Family
ID=72403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500543.0U Active CN211509265U (zh) | 2020-04-08 | 2020-04-08 | 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09265U (zh) |
-
2020
- 2020-04-08 CN CN202020500543.0U patent/CN2115092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05289U (zh) | 可单双耳切换的蓝牙耳机 | |
CN205902036U (zh) | 蓝牙骨传导耳机 | |
CN211509265U (zh) | 一种可穿戴式的蓝牙耳机 | |
CN204697243U (zh) | 一种发箍式无线耳机 | |
CN208015428U (zh) | 无线耳机充电设备 | |
CN212013028U (zh) | Tws耳机独立供电电路和充电盒 | |
CN2884722Y (zh) | 一种指环手机无线耳机 | |
CN205249451U (zh) | 一种耳钉式蓝牙耳机 | |
CN208273190U (zh) | 一种新型头戴耳机 | |
CN206115062U (zh) | 一种结合眼镜的蓝牙耳机 | |
CN209642932U (zh) | 倒挂式蓝牙耳机 | |
CN216086974U (zh) | 一种可换耳塞式蓝牙游戏耳机 | |
CN205545779U (zh) | 一种舒适型无线及有线耳机的结合耳机 | |
CN213368076U (zh) | 融合多功能便携式无线耳机 | |
CN214104859U (zh) | 一种智能闹钟眼罩 | |
CN210351555U (zh) | 一种基于负离子的无线耳机 | |
CN210694288U (zh) | 一种人工智能声控耳机 | |
CN204697245U (zh) | 一种模块化仿形耳机 | |
CN214960066U (zh) | 一种英语教学用耳机 | |
CN212660309U (zh) | 无线耳麦 | |
CN216599996U (zh) | 一种双模式中控蓝牙耳机 | |
CN215682582U (zh) | 一种电池可拆卸的无线骨传导耳机 | |
CN214675670U (zh) | 一种通用型耳机助听器 | |
CN211790854U (zh) | 耳机充电配件和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 |
CN214627318U (zh) | 一种新型耳挂式耳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