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4219U - 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94219U CN211494219U CN201922373138.7U CN201922373138U CN211494219U CN 211494219 U CN211494219 U CN 211494219U CN 201922373138 U CN201922373138 U CN 201922373138U CN 211494219 U CN211494219 U CN 2114942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assisted
- steering
- loop
- do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车辆转向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可以提高重型车辆转向时的转向助力,使车辆转向更加省力。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包括双回路转向器、第一助力泵、第一油罐、第一助力油缸、第二助力泵、第二油罐与第二助力油缸,所述第一助力泵、第一油罐与第一助力油缸连接构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二助力泵、第二油罐与第二助力油缸连接构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助力泵与第一助力油缸之间、第二助力泵与第二助力油缸之间均连接双回路转向器。通过两个液压回路分别驱动不同的助力油缸,分别对转向桥进行助力,可以调高转向桥的转向动力,使用一个双回路转向系统可以同时控制两个转向液压回路,操作的复杂程度不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车辆转向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普通载货汽车一般采用动力式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器和液压助力装置组成,由方向盘控制转向器转动角度,并由发动机驱动的液压助力装置为转向器提供高压液压油,因此驾驶员只需要在方向盘上施加一个较小的力矩就可以控制转向器转动一个理想的角度,并通过转向摇臂带动转向杆系前后摆动,带动转向桥转动的方式来实现车辆的转向。此类转向方式相对简单、运行轻便、可靠,因此现在主流卡车转向系统均采用这种布置方式,但是对于重型载货车单纯依靠转向器输出的力矩或者是转向器加一个助力油缸的输出力矩依然小于车辆的负载所带来的阻力矩,导致车辆转向过于沉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可以提高重型车辆转向时的转向助力,使车辆转向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包括双回路转向器、第一助力泵、第一油罐、第一助力油缸、第二助力泵、第二油罐与第二助力油缸,所述第一助力泵、第一油罐与第一助力油缸连接构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二助力泵、第二油罐与第二助力油缸连接构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助力泵与第一助力油缸之间、第二助力泵与第二助力油缸之间均连接双回路转向器。通过两个液压回路分别驱动不同的助力油缸,分别对转向桥进行助力,可以调高转向桥的转向动力,使用一个双回路转向系统可以同时控制两个转向液压回路,操作的复杂程度不变。
优选的,所述双回路转向器包括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第一助力泵、第一油罐与第一助力油缸的两端,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第二助力泵、第二油罐与第二助力油缸的两端。两个控制阀同时动作、独立工作,分别控制两个液压回路,不会使两个回路之间产生影响。
优选的,所述双回路转向器包括输入轴,所述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均为转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安装在输入轴上。输入轴与方向盘连接,转动方向盘时,输入轴内的扭杆发生弹性变形,使阀芯与阀套之间有相对角度位移,转阀开启;方向盘静止时,转阀关闭。通过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动作可以同时控制两个液压系统的开闭,并且控制方式为机械方式,结构可靠,反应迅速。
优选的,所述双回路转向器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扇与齿块,所述齿扇固定连接输出轴,所述齿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双回路转向器内,并与输入轴螺纹连接。输入轴的转动通过螺纹传动方式带动齿块运动,吃亏驱动齿扇转动,输出轴连接转向柱,实现车辆的转向。还可以在输入轴与齿块之间设置滚珠构成滚珠丝杠传动,转向柱驱动形式属于循环球式转向器。
优选的,所述双回路转向器内部被齿块分为两个腔室,两个所述腔室分别连接第一助力油缸的两端,并且两个所述腔室分别连接第一控制阀的不同出口。两个腔室在双回路转向器内互不连通,通过两个腔室油压的不同,可以推动齿块,使齿块以活塞的形式运动,使得液压油除了直接作用于助力油缸为转向桥的转向助力外,还可以对转向柱的转动产生助力,使操作人员的转动方向盘的动作更加轻松。
优选的,所述输入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油罐通过输入轴的中空部分连接第一控制阀。输入轴的中空设置作为油路使用,节约了双回路转向器内的管路,使齿块两侧的腔室独立性更好,不易由于其他零部件的间隙出现连通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二助力油缸两端分别连接转向限位阀。转向限位阀用于平衡系统内的油压,调节第二助力油缸向两端运动的泄压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双液压回路,利用两个助力油缸对车辆转向进行助力,助力效果更好;
2.使用输入轴同时控制转向柱与两个液压回路,操作简单;
3.液压回路除了直接对转向桥提供助力外,还对转向柱的转动提供助力,使驾驶员在操作时更加轻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图3是第一控制阀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4是第一控制阀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中,1-双回路转向器,2-第一助力泵,3-第一油罐,4-第一助力油缸,5-第二助力泵,6-第二油罐,7-第二助力油缸,8-输入轴,11-第一控制阀,12-第二控制阀,13-齿块,14-齿扇,15-第一腔室,16-第二腔室,17-阀体,18-阀芯,19-转向限位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双回路转向器1、第一助力泵2、第一油罐3、第一助力油缸4、第二助力泵5、第二油罐6与第二助力油缸7,第一助力泵2、第一油罐3与第一助力油缸4连接构成第一回路,第二助力泵5、第二油罐6与第二助力油缸7连接构成第二回路,第一助力泵2与第一助力油缸4之间、第二助力泵5与第二助力油缸7之间均连接双回路转向器1。
双回路转向器1包括第一控制阀11与第二控制阀12,第一控制阀11连接第一助力泵2、第一油罐3与第一助力油缸4的两端,第二控制阀12连接第二助力泵5、第二油罐6与第二助力油缸7的两端。双回路转向器1还包括输入轴8,第一控制阀11与第二控制阀12均为转阀,第一控制阀11与第二控制阀12安装在输入轴8上。
双回路转向器1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扇13与齿块14,齿扇13与输出轴一体,齿块14可滑动地设置在双回路转向器1内,并与输入轴8螺纹连接。双回路转向器1内部被齿块14分为第一腔室15与第二腔室16,第一腔室15与第二腔室16分别连接第一助力油缸4的两端,并且两个腔室分别连接第一控制阀11的不同出口。
输入轴8为中空结构,第一油罐3通过输入轴8的中空部分连接第一控制阀11。
第二助力油缸7两端分别连接转向限位阀19。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3所示,当驾驶员向右转动方向盘带动输入轴8转动,输入轴内扭杆变形使第一控制阀11的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到图3所示位置时为第一状态,使压力油管与回油管完全隔绝,第一助力泵2输出的高压油进入到第一助力油缸4的左端,第一助力油缸4的右端与回油管相通,左端油压高于右端,将第一助力油缸4的活塞向右推动为车辆转向提供助力。与此同时,双回路转向器1内的第一腔室15油压大于第二腔室16油压,为齿块13提供向右运动的压力,为输出轴转动提供助力,输入轴8自身由于齿块13受到的压力能够为输入轴8提供转动的分力,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过程能够更加轻松。
如图4所示,当驾驶员向左转动方向盘带动输入轴8转动,输入轴内扭杆变形使第一控制阀11的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到图4所示位置时为第二状态,使压力油管与回油管完全隔绝,第一助力泵2输出的高压油进入到第一助力油缸4的右端,第一助力油缸4的左端与回油管相通,右端油压高于左端,将第一助力油缸4的活塞向左推动。第一助力油缸4与齿块13的受力与第一状态下相反,为车辆向另一方向转向提供助力。
第二控制阀12同样依靠输入轴8的不同方向转动来控制第二助力泵5输出的高压油进入到第二助力油缸7的不同端,并以此为转向提供助力。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回路转向器、第一助力泵、第一油罐、第一助力油缸、第二助力泵、第二油罐与第二助力油缸,所述第一助力泵、第一油罐与第一助力油缸连接构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二助力泵、第二油罐与第二助力油缸连接构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助力泵与第一助力油缸之间、第二助力泵与第二助力油缸之间均连接双回路转向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回路转向器包括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第一助力泵、第一油罐与第一助力油缸的两端,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第二助力泵、第二油罐与第二助力油缸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回路转向器包括输入轴,所述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均为转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安装在输入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回路转向器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扇与齿块,所述齿扇固定连接输出轴,所述齿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双回路转向器内,并与输入轴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回路转向器内部被齿块分为两个腔室,两个所述腔室分别连接第一助力油缸的两端,并且两个所述腔室分别连接第一控制阀的不同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油罐通过输入轴的中空部分连接第一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助力油缸两端分别连接转向限位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73138.7U CN211494219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73138.7U CN211494219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94219U true CN211494219U (zh) | 2020-09-15 |
Family
ID=72419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73138.7U Active CN211494219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9421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47891A (zh) * | 2021-05-07 | 2021-07-23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单回路整体式转向器、转向助力系统及起重机 |
-
2019
- 2019-12-24 CN CN201922373138.7U patent/CN2114942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47891A (zh) * | 2021-05-07 | 2021-07-23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单回路整体式转向器、转向助力系统及起重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6132854A1 (ja) |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2014227042A (ja) |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CN103241286A (zh) |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
JP4485802B2 (ja) | 油圧式サーボ操舵装置 | |
CN111874097B (zh) | 一种转阀式半整体式转向器 | |
CN104608819A (zh) | 用于多轴车辆的多轴转向系统和多轴车辆 | |
CN211494219U (zh) | 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 | |
CN110641546A (zh) | 一种车辆四轮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501855B (zh) | 一种多模式转向系统 | |
CN111301518A (zh) | 后桥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632921A (zh) | 一种力与位移耦合控制的电动推杆式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2550445B (zh) | 一种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
CN211869504U (zh) | 一种电液混合驱动式四轮转向系统 | |
CN111003061A (zh) | 一种车辆双回路转向液压系统 | |
US9145164B2 (en) | Integral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gear | |
JPH07117694A (ja) |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CN112298346B (zh) | 一种车辆后轮转向控制系统 | |
CN106882264B (zh) | 一种电控变流量转向助力系统 | |
CN109955897B (zh) | 用于智能移动车辆的液压控制系统 | |
KR100371734B1 (ko) | 동력 조향장치 | |
Akhare et al. | Performance and value analysis of power steering system | |
JP5964775B2 (ja) |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CN112623024B (zh) | 转向系统及工程车辆 | |
US20200324806A1 (en) | Steering system | |
JPS6064074A (ja) | 車両の四輪操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5 Address after: No. 583, Jiyan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000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Special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Shengjing tangwangshan Road North Panwang Road West, Zhangqiu City,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200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