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8588U - 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88588U CN211488588U CN202020029274.4U CN202020029274U CN211488588U CN 211488588 U CN211488588 U CN 211488588U CN 202020029274 U CN202020029274 U CN 202020029274U CN 211488588 U CN211488588 U CN 2114885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body
- inner box
- plate
- air
- distribu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包括进出料皮带、内箱体、外罩壳、送风机构及吸风管,其特征在于:内箱体倾斜设置且在内箱体侧壁上安装有振动电机,内箱体中设有多个相间布置的布料板和翻板,外罩壳设置在内箱体上方并与内箱体中的布料板之间形成过料区,外罩壳顶部与吸风管连通,外罩壳两端留置有与进出料皮带相对应的进、出料口;布料板为人字顶结构并带有向下延伸的箱式内腔,各箱式内腔下端通过一一相应的进风管与送风机构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能够较准确地将烟丝中梗签剔除;2、一定程度上能够将烟丝松散;3、能够将一定体积的烟丝湿团及杂物有效剔除;4、适应工厂批量生产的流量需要,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干燥后烟丝与梗签分离的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烟草加工过程中,经过打叶复烤叶梗分离后的成品片烟中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含梗片烟,这些烟梗在后续的制丝环节中会形成成品烟丝中的梗签,而烟丝含梗签率对卷烟产品的卷制质量、燃烧过程及其感官质量均有重要影响。
为将烟丝与烟梗分离,卷烟制造过程中叶丝干燥后及卷接机流化除杂吸丝系统中均安装梗签剔除装置。其中,卷接机梗签剔除装置受设备空间及作业效率限制,存在剔除强度过大和过小导致的烟丝消耗和烟支质量下降问题,实际生产中倾向于在叶丝干燥后更多的实现梗签剔除功能。
目前,叶丝干燥后梗签剔除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采用多级风选装置(张楚安等发明的专利号为ZL200810047248.8实用新型名称为“从烟丝中剔除梗签的多级风选装置”),将悬浮速度较大的梗签分多次地从烟丝中分离;二是采用振动输送与多槽式中心射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摊薄并风分(如,HAUNI公司VAS),进而剔除梗签。两者均基于风力悬浮的原理,前者烟丝与梗签及杂物分离不够充分,且加工强度较高,水分散失多、造碎大;后者可实现较低加工强度,但易出现内外处理不均匀情况,且梗签与杂物易夹带在烟丝中。
本案申请人曾于2011年申报了发明专利“测定卷烟机剔除梗签物中含烟丝量的仪器”(专利号ZL201110168642.9),通过该仪器可检测剔除梗签物中的烟丝含量,对卷烟机的参数进行调整,控制适宜的梗签剔除率。但该仪器仅适用于小批量梗签物中烟丝量的检测,而不适用于大批量的烟丝中梗签量的检测,更无法在制丝生产线对大批量、连续性物料进行有效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该装置利用两级流态化理论,通过并联结构形成多个双流体流化区,对批量生产的烟丝进行处理,并对梗流化区内的中心射风在纵向进行分区控制,实现梗签与杂物的有效剔除,且降低该环节加工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包括进出料皮带(振槽)、内箱体及箱体支架、外罩壳及外罩壳支架、送风机构及吸风管,其中:内箱体沿物料移动方向由后向前倾斜设置且在内箱体侧壁上安装有振动电机,内箱体中设有多个相间布置的布料板和翻板,外罩壳设置在内箱体上方并与内箱体中的布料板之间形成过料区,外罩壳顶部与吸风管连通,外罩壳两端留置有与进出料皮带相对应的进、出料口;布料板为人字顶结构并带有向下延伸的箱式内腔,各箱式内腔下端通过一一相应的进风管与设在内箱体下方的送风机构连通,人字顶两坡面均布有通气孔,布料板与翻板并排相间设置,布料板与翻板的两端均相应支撑在内箱体的前后箱体壁板上,翻板的一端均与连杆机构相连接、并在连杆机构控制带动下在水平方向来回翻动。
所述进出料皮带(振槽)优先与可密封装置配合形成进出料系统,如L型阀、U型阀、星型卸料器等。
所述内箱体由箱体支架及弹簧支撑固定,由后向前倾向,倾斜角度0-10°;内箱体的倾斜设置可由布料板的倾斜设置所替代。
所述送风机构包括位于内箱体下方的风室、送风管及风机,在送风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风室通过一一对应的进风管与布料板箱式内腔连通。
各进风管截面均为与布料板箱式内腔截面对应的长条状矩形结构。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气缸相接的连杆、插销组成,连杆由气缸控制做水平往返移动,带动插销转动,插销与翻板固接,进而翻板在插销的带动下在45°-135°来回翻动,翻动频率为2-50次/秒。
进一步的说,翻板两端各固接有一转轴,一长一短,较长转轴与插销固接在一起,两转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内箱体的前后箱体壁板上。
布料板与翻板之间的间距为1-3mm。
进风管为褶皱或波纹管结构。
内箱体前后壁板上开设有用于插装布料板的固定槽,布料板箱式风道的两端板与该固定槽锲合,
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说:包括进出料皮带(振槽)、内箱体、布料板、翻板、连杆机构、外罩壳、支撑架、送风机构及吸风管。内箱体由后向前倾斜,与外罩壳分别由一组上端装有弹簧的支架与一组固定支架支撑,内箱体侧边安装振动电机,布料板设有内腔,并与送风机构相通,形成流化风气室,内箱体上方与前后开有进、出料口的上罩壳间为过料区,经密封处理后(除进、出料口)由吸风管与公共除尘系统联通,形成负压区、除尘区,内箱体内前后开有固定槽,布料板经固定槽左右并排安装,布料板人字顶两面均布有透气孔,人字顶下边缘间均安装有翻板,翻板两端各固接有一转轴,转轴通过轴承与内箱体前后连接,翻板后端的转轴(即较长转轴)与连杆机构中的插销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启动设备,弹簧、支架支撑的内箱体经振动电机带动按固定频率振动。风机在电机带动下,将环境空气经送风管送入风室,然后经进风管进入流化风气室(即布料板箱式内腔),进入流化风气室的风量可根据流量计对各阀门进行调节。在公共除尘系统启动的前提下,根据流量计调节吸风风量,在过料区上方形成一定值的负压。流化风气体经布料板两侧透气孔与翻板间空隙向上流动,与翻板方向负压吸风分别形成两个流化区A1、A2。翻板与插销及连接杆相连,连接杆经气缸带动后,翻板在水平方向沿45°-135°角来回翻动,翻动频率为2-50次/秒。
干燥后的烟丝,经进料皮带(振槽)输送至外罩壳内部,并抛至并联的布料板与翻板上,经内箱体的振动向前输送。此时,在输送过程中烟丝在双流化区A1、A2可以形成鼓泡流化状态,并在负压风及翻板的共同力作用下进行翻动。在抛料的作用下,烟丝分布在多个布料板及翻板上,可减少单个翻板受力,并提高翻料效果。由于流化区的表观气速低于梗签的临界流化速度,烟丝中的梗签在流化区逐渐与烟丝分散,同时在翻板的不停的翻动下,落入各翻板下方射流区B中。由于各射流区中的表观气速高于梗签的临界流化速度,使梗签成鼓泡流化状态,梗签能很好的上下翻动,并最终落入与内箱体底部固定的梗签收集盘,随梗签收集盘振动而被输送离本装置。由于烟丝在流化区A1、A2是形成的鼓泡流化状态,部分烟丝有可能在翻板不停的翻动及梗签夹带下,落入各翻板下方射流区B中,但由于此间的表观气速高于烟丝的带出速度,且梗签在鼓泡流化时可以释放夹带的烟丝,烟丝会通过载料翻板重新回到流化区。另外,由于烟丝湿团及前各设备内部积垢临界流化速度大于梗签,鉴于布料板与翻板间间隙尺寸,一定体积的烟丝湿团及积垢也能很好地从烟丝中被剔除。此后,剔除过梗签及杂物的烟丝,在内箱体振动及流化区风力的共同作用下,输送至出料皮带(振槽),并进入下一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能够较准确地将烟丝中梗签剔除;2、一定程度上能够将烟丝松散;3、能够将一定体积的烟丝湿团及杂物;4、适应工厂批量生产的流量需要;5、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简易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后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轴测图(前盖、出料部分隐藏)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布料板、翻板及内箱体之间的装配示意图(部分)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布料板拆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翻板与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支架 2、进风管 3、振动电机 4、内箱体
5、布料板 5-1、布料板前盖 5-2、布料板箱式内腔 5-3、布料板通气孔
5-4、布料板后盖 6、外罩壳前盖 7、吸风流量控制阀 8、吸风流量计
9、吸风管 10、外罩壳 11、出料板 12、连杆机构
12-1、插销 12-2、连接杆 13、气缸 14、出料皮带(振槽)
15、送风流量计 16、风机 17、送风流量控制阀 18、送风管
19、外罩壳支架 20、风室 21、箱体前壁板 22、箱体后壁板
23、进料皮带(振槽) 24、外罩壳后盖 25、弹簧 26、轴承
27、翻板 28梗签收集盘 A1烟丝流化区 A2梗流化区
B射流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包括进料皮带23、出料皮带14、内箱体4及箱体支架1、外罩壳10及外罩壳支架19、送风机构及吸风管9,其中:内箱体4沿物料移动方向由后向前倾斜设置且在内箱体侧壁上安装有振动电机3,内箱体4中设有多个相间布置的布料板5和翻板27,外罩壳10设置在内箱体上方并与内箱体中的布料板5之间形成过料区,外罩壳顶部与吸风管9连通,外罩壳两端留置有与进出料皮带相对应的进、出料口;布料板5为人字顶结构并带有向下延伸的箱式内腔5-2,各箱式内腔下端通过一一相应的进风管2与设在内箱体下方的送风机构连通,人字顶两坡面均布有通气孔5-3,布料板5与翻板27并排相间设置,布料板5与翻板27的两端均相应支撑在内箱体的前后箱体壁板(21、22)上,翻板27的一端均与连杆机构12相连接、并在连杆机构控制带动下在水平方向来回翻动。
所述内箱体4由箱体支架1及弹簧25支撑固定,由后向前倾向,倾斜角度0-10°;内箱体的倾斜设置可由布料板的倾斜设置所替代。
所述送风机构包括位于内箱体4下方的风室20、送风管18及风机16,在送风管18上设有流量控制阀17,风室20通过一一对应的进风管2与布料板箱式内腔5-2连通。各进风管截面均为与布料板箱式内腔截面对应的长条状矩形结构。
连杆机构12由插销12-1、连接杆12-2组成,气缸13控制连接杆12-2左右移动,并转化为插销12-1的转动,插销12-1与翻板27固定,进一步的说翻板两端各固接有一转轴,一长一短,较长转轴与插销固接在一起(参见图7),两转轴分别通过轴承26安装在内箱体的前后箱体壁板上(参见图5)。翻板27随插销12-1在水平方向沿45°-135°角来回翻动,翻动频率为2-50次/秒。
外罩壳10由外罩壳支架19支撑固定,与外罩壳后盖24、外罩壳前盖6及内箱体4配合并密封处理(除进、出料口),上部与吸风管9相连,吸风管9与公共除尘系统联通,通过调节吸风流量控制阀7形成一定负压值的负压区(即为射流区风力来源),吸风流量计8则检测经过各吸风管风量。
送风机构包括风机16、送风管18、风室20、进风管2、送风流量计15及送风流量控制阀17。风机16将环境空气经送风管18送入风室20,然后经进风管2进入流化风气室(即布风板箱式内腔5-2),通过布料板通气孔5-3后形成一定风速的流化风,使烟丝流态化。
物料经进料皮带(振槽)23进入外罩壳10空间内,同时抛至并联的布料板5与翻板27上,烟丝经内箱体4的振动及流化区风力的共同作用下向前输送至出料板11后,进入出料皮带(振槽)14。梗签与杂物经射流区落至与内箱体4底部固定的梗签收集盘28,并随梗签收集盘28振动而被输送离本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包括进出料皮带、内箱体及箱体支架、外罩壳及外罩壳支架、送风机构及吸风管,其特征在于:内箱体沿物料移动方向由后向前倾斜设置且在内箱体侧壁上安装有振动电机,内箱体中设有多个相间布置的布料板和翻板,外罩壳设置在内箱体上方并与内箱体中的布料板之间形成过料区,外罩壳顶部与吸风管连通,外罩壳两端留置有与进出料皮带相对应的进、出料口;布料板为人字顶结构并带有向下延伸的箱式内腔,各箱式内腔下端通过一一相应的进风管与设在内箱体下方的送风机构连通,人字顶两坡面均布有通气孔,布料板与翻板并排相间设置,布料板与翻板的两端均相应支撑在内箱体的前、后箱体壁板上,翻板的一端均与连杆机构相连接、并在连杆机构控制带动下在水平方向来回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由箱体支架及弹簧支撑固定,由后向前倾向,倾斜角度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包括位于内箱体下方的风室、送风管及风机,在送风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风室通过一一对应的进风管与布料板箱式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进风管截面均为与布料板箱式内腔截面对应的长条状矩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气缸相接的连杆、插销组成,连杆由气缸控制做水平往返移动,带动插销转动,插销与翻板固接,进而翻板在插销的带动下在45°-135°来回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为褶皱或波纹管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板与翻板之间的间距为1-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箱体前后壁板上开设有用于插装布料板的固定槽,布料板箱式风道的两端板与该固定槽锲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翻板两端各固接一转轴,一长一短,较长转轴与插销固接在一起,两转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内箱体的前后箱体壁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箱体的倾斜设置可由布料板的倾斜设置所替代;所述进出料皮带优先与可密封装置配合形成进出料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29274.4U CN211488588U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29274.4U CN211488588U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88588U true CN211488588U (zh) | 2020-09-15 |
Family
ID=72398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29274.4U Active CN211488588U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8858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12085A (zh) * | 2020-01-07 | 2020-05-08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 |
-
2020
- 2020-01-07 CN CN202020029274.4U patent/CN21148858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12085A (zh) * | 2020-01-07 | 2020-05-08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80060A (zh) | 一种谷物抛光并且多级出料设备 | |
CN201479614U (zh) | 多用机动脱粒机 | |
CN211488588U (zh) | 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 | |
CN201042701Y (zh) | 农用圆锥型离心式风机 | |
CN103396939A (zh) | 一种孢子粉收集方法及装置和刷理机 | |
CN209218661U (zh) | 一种多功能果壳脱粒机 | |
CN111112085A (zh) | 一种复合式并联双流体柔性风选装置 | |
CN211756891U (zh) | 一种双筛体重力谷糙分离机 | |
CN210995294U (zh) | 用于谷物干燥机的筛选装置 | |
CN204598722U (zh) | 一种小麦的碾压脱粒与分离装置 | |
CN104838818A (zh) | 一种小麦的碾压脱粒与分离装置 | |
CN105286079A (zh) | 打叶复烤烟梗烤后碎烟分离及收集方法 | |
CN211211418U (zh) | 一种叶片风分系统 | |
CN109261516A (zh) | 一种组合风机式燕麦清选机 | |
CN211839031U (zh) | 一种农副产品制造加工用分离装置 | |
CN208679312U (zh) | 一种原料粉碎装置 | |
CN114669478A (zh) | 一种风筛辊组合式种子清选装置 | |
CN209886179U (zh) | 高产型粮食风选机 | |
CN220392601U (zh) | 一种新型粮食输送装置 | |
CN112337798A (zh) | 一种米糠碎米分离设备 | |
CN114468340B (zh) | 一种静电除麻丝机 | |
CN219003768U (zh) | 一种稻谷风选机 | |
CN220941737U (zh) | 高效大流量谷物清选机 | |
CN209753407U (zh) | 低能耗离心扬场机 | |
CN205214057U (zh) | 一种谷物干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