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4694U - 一种循环热风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热风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24694U CN211424694U CN201922276451.9U CN201922276451U CN211424694U CN 211424694 U CN211424694 U CN 211424694U CN 201922276451 U CN201922276451 U CN 201922276451U CN 211424694 U CN211424694 U CN 2114246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air
- combustion
- combustion chamber
- centrifugal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9
- 229920002456 HOTAI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279 Orbi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9 refractory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热风炉,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管,所述燃烧管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另一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往燃烧管吹热风的燃烧机,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燃烧管相连通,所述燃烧室的一侧开设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处安装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上安装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通过离心风机与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离心风机处安装有驱动离心风机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燃烧均匀,加热充分,热风可循环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热风炉。
背景技术
热风炉,是热动力机械,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它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热风炉品种多、系列全,以加煤方式分为手烧、机烧两种,以燃料种类分为煤、油、气炉等。
在申请号为CN201721597474.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直燃式燃油热风炉,包括炉体、冷却风进口、热风出口、炉体支撑座、燃烧机和燃烧腔,炉体左端设有燃烧口,燃烧口外侧密封连接有燃烧机,燃烧口内侧密封连接有燃烧腔,燃烧腔位于炉体内部,燃烧腔外壁上设有散热片,燃烧腔由多级耐热钢筒体组成,该耐热钢筒体之间通过连接环密封连接,散热片外侧设有冷却风通道,冷却风通道左端与炉体左壁内侧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燃烧腔右端口外侧设有挡风板,挡风板固定连接于冷却风通道外壁上,且其为倾斜圆周设置,炉体右端设有热风出口,热风出口内侧与燃烧腔左端之间形成混合腔,炉体右端上方还设有冷却风进口,冷却风进口下端贯穿炉体外壁,且伸入至冷却风通道内,冷却风进口一侧还设有鼓风机,鼓风机固定连接于炉体上方,炉体下方还设有若干炉体支撑座,用以固定整个热风炉。
上述专利文件中,通过设置由多级耐热钢筒体构成的燃烧腔,且在耐热钢套筒外侧焊接了大量散热片,避免了耐火材料脱料或者崩裂的现象出现。但是,该热风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燃烧机所喷出的火焰以及热气流速非常快,由于对冷却风进行加热的时间较短,所以导致热风加热不均匀、不充分的技术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循环热风炉。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循环热风炉,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管,所述燃烧管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另一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往燃烧管吹热风的燃烧机,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燃烧管相连通,所述燃烧室的一侧开设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处安装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上安装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通过离心风机与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离心风机处安装有驱动离心风机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循环热风炉在工作时,燃烧机内燃料燃烧产生火焰,燃烧机在进气口处喷射火焰,从而在燃烧管内产生热气,喷入到燃烧管内的火焰和热气对燃烧管的管壁进行加热,使管壁达到高温的状态,而从出风管排出的热风经过烘干之后再排进回风管内,再通过离心风机将回风管内的热风送入到燃烧室内,燃烧室为封闭的结构,达到燃烧室内的热气使燃烧室内的空气压缩,产生高温高压的效果,从而将燃烧管的管壁达到更高的温度,达到热量循环利用的效果。离心风机带回的热风排入到燃烧室内,一方面对燃烧室产生高温高压的效果,使燃烧管的温度更高,对整个燃烧管进行加热,使加热更加充分,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具有循环利用的效果,减少了热量的浪费,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更加节能减排,符合绿色生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水冷轴承座、转轴、大带轮、小带轮和皮带,所述箱体上安装有安装箱,所述驱动电机和水冷轴承座均安装在安装箱内,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水冷轴承座内,所述大带轮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小带轮固定安装在转轴的一端,转轴的另一端与离心风机相连接,所述大带轮和小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大带轮转动时,大带轮通过皮带带动小带轮转动,小带轮通过转轴带动离心风机进行转动。由于离心风机转速较快,所以转轴以及与转轴转动配合的轴承发热较严重,通过将转轴安装在水冷轴承座内,水冷轴承座对轴承和转轴具有较好的的降温效果,通过皮带传动更加平稳,且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便于对零件进行更换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燃烧管内沿竖直方向上安装有多个挡风管,所述挡风管的两端均伸出燃烧管的管壁设置,所述挡风管沿其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出风孔,所述挡风管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朝向进风口的方向设置,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出风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烧机吹出的热风流速较快,位于进风口处的燃烧管温度较高,而靠近出风管的燃烧管内部热风直接从出风管排出,导致燃烧管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温度较低。挡风管对燃烧机排出的热风具有一定的阻挡效果,挡住的热风进入到进风孔内,并通过出风孔排至燃烧室内,配合通过离心风机排入的热风对燃烧管进行加热,使燃烧管加热更加均匀,提高了燃烧管的加热强度,提高了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燃烧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对回风口处进入的风起导流作用的导风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燃烧管的外侧壁上设置多个导风板,离心风机吹出的风带着回风管中排回的热气吹进热风室内,吹在热风室内的热风在热风室内无轨迹的运动,且大部分热风在风力的作用下打在燃烧管的外侧壁上。导风板对排进燃烧室的热风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将回风口处的热风通过导向作用排至燃烧室的内部,使热风导向燃烧管远离进风口的一端,由于燃烧管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距离燃烧机较远,所以该端部温度比较于进风口处的热度较低,导风板使热量导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使燃烧管的加热温度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锥形管,所述出风管和燃烧管之间通过锥形管相连通,所述锥形管的尖端朝向出风管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燃烧管和出风管通过锥形管连接,热气在从燃烧室喷至出风管的过程中,锥形管对热气具有一定的汇聚作用,提高了热气从燃烧管到出风管的流动速度,加快了热气从排气管中排出的速度,提高了热量传递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燃烧室的外侧壁和箱体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保温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燃烧室的外侧壁和箱体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保温空腔,保温空腔对热风散出的热量具有一定的减少作用,降低了热量散失的速度,对燃烧管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使增加了加热强度,减少了热量的散失,提高了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空腔内安装有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温空腔内设置保温层,利用保温层对燃烧室进行保温处理,进一步减少了热量的散失,进一步提高了对燃烧室的保温效果,对风机吹出的风加热更加充分,进一步提高了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燃烧室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对保温层其支撑作用的支撑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燃烧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支撑条,支撑条使保温层安装更加牢固,防止保温层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离心风机带回的热风排入到燃烧室内,一方面对燃烧室产生高温高压的效果,使燃烧管的温度更高,对整个燃烧管进行加热,使加热更加充分,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具有循环利用的效果,减少了热量的浪费,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更加节能减排,符合绿色生产的要求;
2.通过设置挡风管,挡风管对燃烧机排出的热风具有一定的阻挡效果,挡住的热风进入到进风孔内,并通过出风孔排至燃烧室内,配合通过离心风机排入的热风对燃烧管进行加热,使燃烧管加热更加均匀,提高了燃烧管的加热强度,提高了加热效率;
3.通过设置导风板,导风板对排进燃烧室的热风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将回风口处的热风通过导向作用排至燃烧室的内部,使热风导向燃烧管远离进风口的一端,由于燃烧管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距离燃烧机较远,所以该端部温度比较于进风口处的热度较低,导风板使热量导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使燃烧管的加热温度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燃烧室;3、燃烧管;4、进风口;5、出风口;6、燃烧机;7、锥形管;8、出风管;9、回风口;10、安装箱;11、离心风机;12、回风管;13、驱动机构;131、驱动电机;132、水冷轴承座;133、转轴;134、大带轮;135、小带轮;136、皮带;14、挡风管;15、出风孔;16、进风孔;17、导风板;18、保温空腔;19、保温层;20、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循环热风炉,包括长方体状的箱体1,箱体1的内部焊接有长方体状的燃烧室2,燃烧室2的内部焊接有圆筒状的燃烧管3,燃烧管3的一端开设有圆形的进风口4,另一端开设有圆形的出风口5,箱体1在进风口4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燃烧机6,燃烧管3在出风口5处焊接有圆锥状的锥形管7,锥形管7与燃烧管3为同轴设置,锥形管7的尖端朝向其远离燃烧管3的方向设置,锥形管7远离燃烧管3的一端焊接有圆筒状的出风管8,出风管8伸出箱体1并朝向箱体1的顶部设置。
该循环热风炉在工作时,燃烧机6内燃料燃烧产生火焰,燃烧机6在进气口处喷射火焰,从而在燃烧管3内产生热风,喷入到燃烧管3内的火焰和热风对燃烧管3的管壁进行加热,使管壁达到高温的状态,而从出风管8将热风排出。
燃烧室2的顶部开设有方形的回风口9,箱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长方体状的安装箱10,安装箱10的内通过螺栓安装有圆柱状的离心风机11,离心风机11的底部与回风口9相连接,离心风机11的一侧安装有圆筒状的回风管12,回风管12通过离心风机11与回风口9相连通,离心风机11的另一侧安装有驱动离心风机11转动的驱动机构13。驱动机构13包括驱动电机131、水冷轴承座132、转轴133、大带轮134、小带轮135和皮带136,驱动电机131整体呈长方体状,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0内,大带轮134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131的输出端上,水冷轴承座132整体呈圆柱状,水冷轴承座13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0内,转轴133转动安装在水冷轴承座132内,小带轮135固定安装在转轴133的一端,转轴133的另一端与离心风机11的主轴(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小带轮135和大带轮134之间通过皮带136进行传动。
驱动电机131带动大带轮134转动时,大带轮134通过皮带136带动小带轮135转动,小带轮135通过转轴133带动离心风机11进行转动。热风在经过下一道工序之后还会有残余,残余的热风通过回风管12进入到离心风机11内,离心风机11转动将热风吹入到燃烧室2内,燃烧室2内部为封闭的结构,离心风机11利用较强的风力把热风打在燃烧管3的外侧壁上,对燃烧管3进行加热。
燃烧管3内焊接有多个圆柱状的挡风管14,挡风管14的两端均伸出燃烧管3的管壁设置,优选的,挡风板的数量选择四个,挡风板竖直分布在燃烧管3上。挡风管14沿其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圆形的出风孔15,挡风管1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圆形的进风孔16,优选的,进风孔16的数量选择6-8个,进风孔16的方向朝向进风口4的方向设置。挡风管14对燃烧机6排出的热风具有一定的阻挡效果,挡住的热风进入到进风孔16内,并通过出风孔15排至燃烧室2内,配合通过离心风机11排入的热风对燃烧管3进行加热,使燃烧管3加热更加均匀,提高了燃烧管3的加热强度。
燃烧管3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多个长条状的导风板17,优选的,导风板17的数量选择6-10个,导风板17的长度方向与燃烧管3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导风板17等间距分布在燃烧管3的外侧壁上。由于燃烧管3远离进风口4的一端距离燃烧机6较远,所以该端部温度比较于进风口4处的热度较低,导风板17使从回风口9处进入的热量导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使燃烧管3的加热温度更加均匀。
燃烧室2的外侧壁和箱体1的侧壁之间留有保温空腔18,保温空腔18内靠近箱体1的一侧安装有保温层19,优选的,保温材料选择陶瓷纤维。利用保温层19对燃烧室2进行保温处理,减少了热量的散失,提高了对燃烧室2的保温效果,对风机吹出的风加热更加充分,提高了加热效率。燃烧室2的外侧壁上焊接有长条状的支撑条20,支撑条20使保温层19安装更加牢固,防止保温层19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该循环热风炉在工作时,燃烧机6内燃料燃烧产生火焰,燃烧机6在进气口处喷射火焰,从而在燃烧管3内产生热风,喷入到燃烧管3内的火焰和热风对燃烧管3的管壁进行加热,使管壁达到高温的状态,而从出风管8将热风排出。热风在经过下一道工序之后还会有残余,残余的热风通过回风管12进入到离心风机11内,离心风机11转动将热风吹入到燃烧室2内,燃烧室2内部为封闭的结构,离心风机11利用较强的风力把热风打在燃烧管3的外侧壁上,对燃烧管3进行加热。
离心风机11带回的热风排入到燃烧室2内,一方面对燃烧室2产生高温高压的效果,使燃烧管3的温度更高,对整个燃烧管3进行加热,使加热更加充分,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具有循环利用的效果,减少了热量的浪费,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更加节能减排,符合绿色生产的要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循环热风炉,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燃烧室(2),所述燃烧室(2)内设置有燃烧管(3),所述燃烧管(3)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4),另一端开设有出风口(5),所述进风口(4)处安装有往燃烧管(3)吹热风的燃烧机(6),所述出风口(5)处安装有出风管(8),所述出风管(8)与燃烧管(3)相连通,所述燃烧室(2)的一侧开设有回风口(9),所述回风口(9)处安装有离心风机(11),所述离心风机(11)上安装有回风管(12),所述回风管(12)通过离心风机(11)与燃烧室(2)相连通,所述离心风机(11)处安装有驱动离心风机(11)转动的驱动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包括驱动电机(131)、水冷轴承座(132)、转轴(133)、大带轮(134)、小带轮(135)和皮带(136),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安装箱(10),所述驱动电机(131)和水冷轴承座(132)均安装在安装箱(10)内,所述转轴(133)转动安装在水冷轴承座(132)内,所述大带轮(134)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131)的输出端,所述小带轮(135)固定安装在转轴(133)的一端,转轴(133)的另一端与离心风机(11)相连接,所述大带轮(134)和小带轮(135)之间通过皮带(13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管(3)内沿竖直方向上安装有多个挡风管(14),所述挡风管(14)的两端均伸出燃烧管(3)的管壁设置,所述挡风管(14)沿其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出风孔(15),所述挡风管(14)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孔(16),所述进风孔(16)朝向进风口(4)的方向设置,所述进风孔(16)与所述出风孔(15)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管(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对回风口(9)处进入的风起导流作用的导风板(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2)内设置有锥形管(7),所述出风管(8)和燃烧管(3)之间通过锥形管(7)相连通,所述锥形管(7)的尖端朝向出风管(8)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2)的外侧壁和箱体(1)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保温空腔(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空腔(18)内安装有保温层(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对保温层(19)其支撑作用的支撑条(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76451.9U CN211424694U (zh) | 2019-12-16 | 2019-12-16 | 一种循环热风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76451.9U CN211424694U (zh) | 2019-12-16 | 2019-12-16 | 一种循环热风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24694U true CN211424694U (zh) | 2020-09-04 |
Family
ID=72254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76451.9U Active CN211424694U (zh) | 2019-12-16 | 2019-12-16 | 一种循环热风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24694U (zh) |
-
2019
- 2019-12-16 CN CN201922276451.9U patent/CN2114246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325480B2 (en) | Apparatus for treating and preparing food by gas-fired heating and a heat exchange device for such an apparatus | |
CN211424694U (zh) | 一种循环热风炉 | |
CN1875734A (zh) | 制茶用连续炒干机 | |
CN211424693U (zh) | 一种热风炉 | |
CN205228190U (zh) | 一种循环利用冷却余热提高助燃风温度的节能窑炉 | |
JP3144345U (ja) | 温風機における空気加熱のための構造 | |
CN109506362B (zh) | 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及其方法 | |
CN109695871B (zh) | 一种基于生物质燃料的加热锅炉设备及其方法 | |
CN107162397A (zh) | 钢化玻璃强制对流加热炉风栅结构 | |
CN208671350U (zh) | 一种分体式燃烧炉 | |
CN202730468U (zh) | 面料定型机余热回用装置 | |
CN217482994U (zh) | 一种节能式热风炉燃烧器 | |
CN212322738U (zh) | 超高速立式矩形漆包机高效节能环保烘焙装置 | |
CN214745643U (zh) | 低氮蒸汽发生器 | |
CN217517013U (zh) | 一种高温常压气氛炉强制对流装置 | |
CN217523831U (zh) | 杀青机清洁热风循环系统 | |
CN216204310U (zh) | 一种新型燃烧室 | |
CN209388781U (zh) | 一种卧式漆包机 | |
CN107379353A (zh) | 一种树脂固化炉用加热系统 | |
CN215929547U (zh) | 一种用于退火炉或固化炉的燃气加热式炉体结构 | |
CN208475636U (zh) | 一种燃气热风炉 | |
CN210662848U (zh) | 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烧嘴 | |
CN215930353U (zh) | 一种燃气烘箱 | |
CN211147341U (zh) | 一种燃烧加热循环系统 | |
CN202509112U (zh) | 龙卷热风下饲式自动加煤淬火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