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84357U - 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84357U
CN211384357U CN201921556209.0U CN201921556209U CN211384357U CN 211384357 U CN211384357 U CN 211384357U CN 201921556209 U CN201921556209 U CN 201921556209U CN 211384357 U CN211384357 U CN 211384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dust removal
cyclone dust
cyclone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62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世文
毛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ngzhu Lvb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reen Shell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reen Shell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reen Shell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562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84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84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84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包括旋风除尘罐体、喷淋除尘罐体、固定座、连接管和循环水箱,所述旋风除尘罐体和喷淋除尘罐体均安装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的底端焊接有支架,所述旋风除尘罐体和喷淋除尘罐体的顶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旋风除尘罐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旋风除尘罐体的底端安装有卸灰阀,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从旋风除尘罐体的顶端插入到旋风除尘罐体内,位于所述旋风除尘罐体内部的连接管底端安装有百叶箱,所述百叶箱包括箱体和百叶窗,所述箱体的四个侧面上安装有百叶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循环水箱、百叶箱和喷淋管,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除尘效果差,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作为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在工业上应用广泛,锅炉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中含有较多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的粉尘,在进行排放前需要对烟气进行除尘处理,旋风除尘装置是工业上锅炉烟气处理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目前,现有的旋风除尘装置在除尘过程中仍有部分未被处理的粉尘通过排气管排出,使得排气管排出的气体中仍含有扬尘,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除尘效果差,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包括旋风除尘罐体、喷淋除尘罐体、固定座、连接管和循环水箱,所述旋风除尘罐体和喷淋除尘罐体均安装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的底端焊接有支架,所述旋风除尘罐体和喷淋除尘罐体的顶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旋风除尘罐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旋风除尘罐体的底端安装有卸灰阀,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从旋风除尘罐体的顶端插入到旋风除尘罐体内,位于所述旋风除尘罐体内部的连接管底端安装有百叶箱,所述百叶箱包括箱体和百叶窗,所述箱体的四个侧面上安装有百叶窗,所述箱体的顶端开设有上通孔,所述喷淋除尘罐体的内壁顶端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将喷淋除尘罐体分隔成两个左右两个腔体,并且两个腔体在导流板的底部相通,所述喷淋除尘罐体的正下方设置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上插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喷淋除尘罐体远离旋风除尘罐体的一侧上部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排气扇。
优选的,所述百叶窗是由多个从上到下等间距布置的百叶片组成,每个所述百叶片均朝向箱体的外侧倾斜向下与水平面呈°角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位于旋风除尘罐体内的部分与上通孔无缝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淋管的上半部分插入到喷淋除尘罐体内的左侧腔体内,并且喷淋管的上半部分四周均开设有喷孔。
优选的,所述喷淋除尘罐体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循环泵和排气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淋除尘罐体的底端与循环水箱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百叶箱,并且百叶箱包括箱体和百叶片,通过在箱体的四个侧面设置多个从上到下等间距布置并朝向箱体的外侧倾斜向下呈45°角设置,在烟尘通过进气管进入到旋风除尘罐体内,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罐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部分未被捕集的尘粒会随着气流上升进入连接管,此时气流会被百叶箱阻挡,并绕过百叶箱的底部从四周进入百叶箱内,然后通过连接管输送至喷淋除尘罐体内,而大多数随气流上升的尘粒则被百叶箱四周的百叶片阻挡,从而起到对上升气流的除尘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循环水箱和喷淋管,在气流通过连接管进入喷淋除尘罐体内后气流在导流板的阻隔和引导下下降,此时循环泵将循环水箱内水体通过喷淋管向喷淋除尘罐体内抽,然后通过喷孔向喷淋除尘罐体内均匀喷出,并与下降的气流相遇,将气流中少部分尘粒结合,使尘粒随水体降落至循环水箱内,从而达到进一步的除尘效果,使排出的气体无扬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百叶箱的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百叶箱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旋风除尘罐体;2、喷淋除尘罐体;3、固定座;4、支架;5、连接管;6、循环水箱;7、控制器;8、进气管;9、卸灰阀;10、百叶箱;11、导流板;12、喷淋管;13、循环泵;14、喷孔;15、排气管;16、排气扇;17、箱体;18、百叶窗;19、上通孔;20、百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包括旋风除尘罐体1、喷淋除尘罐体2、固定座3、连接管5和循环水箱6,旋风除尘罐体1和喷淋除尘罐体2均安装固定座3内,固定座3的底端焊接有支架4,旋风除尘罐体1和喷淋除尘罐体2的顶端通过连接管5连接,旋风除尘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8,旋风除尘罐体1的底端安装有卸灰阀9,连接管5的一端从旋风除尘罐体1的顶端插入到旋风除尘罐体1内,位于旋风除尘罐体1内部的连接管底端安装有百叶箱10,百叶箱10包括箱体17和百叶窗18,箱体17的四个侧面上安装有百叶窗18,箱体17的顶端开设有上通孔19,喷淋除尘罐体2的内壁顶端安装有导流板11,导流板11将喷淋除尘罐体2分隔成两个左右两个腔体,并且两个腔体在导流板11的底部相通,喷淋除尘罐体2的正下方设置有循环水箱6,循环水箱6上插接有喷淋管12,喷淋管12上安装有循环泵13,喷淋除尘罐体2远离旋风除尘罐体1的一侧上部安装有排气管15,排气管15上安装有排气扇16,排气扇16可对气流进行抽吸排出,提高气流的流动速度。
进一步,百叶窗18是由多个从上到下等间距布置的百叶片20组成,每个百叶片20均朝向箱体17的外侧倾斜向下与水平面呈45°角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可实现对上升气流中灰尘的阻挡,提高除尘效果。
进一步,连接管5位于旋风除尘罐体1内的部分与上通孔19无缝连接,这样设置可使得百叶箱10内的气体顺利进入到连接管5内,避免气体外泄。
进一步,喷淋管12的上半部分插入到喷淋除尘罐体2内的左侧腔体内,并且喷淋管12的上半部分四周均开设有喷孔14,这样设置可便于将喷淋管12内的水体向四周均匀喷淋,提高除尘效果。
进一步,喷淋除尘罐体2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控制器7,控制器7分别与循环泵13和排气扇16电性连接,这样便于人员通过控制器7控制循环泵13和排气扇16。
进一步,喷淋除尘罐体2的底端与循环水箱6连通,这样设置方便喷淋除尘罐体2内的含尘水体直接落入循环水箱6内循环利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烟尘通过进气管8进入到旋风除尘罐体1内,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罐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旋风除尘罐体1底部的灰斗内,部分未被捕集的尘粒会随着气流上升向连接管5移动,此时气流会被百叶箱10阻挡,并绕过百叶箱10的底部从四周进入百叶箱10内,然后通过连接管5输送至喷淋除尘罐体2内,而大多数随气流上升的尘粒则被百叶箱10四周的百叶窗18阻挡,落至旋风除尘罐体1的底部,然后气流通过连接管5进入喷淋除尘罐体2内,气流在导流板11的阻隔和引导下下降,此时循环泵13将循环水箱6内水体通过喷淋管12向喷淋除尘罐体2内抽,然后通过喷孔14向喷淋除尘罐体2内均匀喷出,并与下降的气流相遇,将气流中少部分尘粒结合,使尘粒随水体降落至循环水箱6内,此时洁净的气流从导流板11的底部绕到喷淋除尘罐体2的右侧腔体内,并通过排气管15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包括旋风除尘罐体(1)、喷淋除尘罐体(2)、固定座(3)、连接管(5)和循环水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罐体(1)和喷淋除尘罐体(2)均安装固定座(3)内,所述固定座(3)的底端焊接有支架(4),所述旋风除尘罐体(1)和喷淋除尘罐体(2)的顶端通过连接管(5)连接,所述旋风除尘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8),所述旋风除尘罐体(1)的底端安装有卸灰阀(9),所述连接管(5)的一端从旋风除尘罐体(1)的顶端插入到旋风除尘罐体(1)内,位于所述旋风除尘罐体(1)内部的连接管底端安装有百叶箱(10),所述百叶箱(10)包括箱体(17)和百叶窗(18),所述箱体(17)的四个侧面上安装有百叶窗(18),所述箱体(17)的顶端开设有上通孔(19),所述喷淋除尘罐体(2)的内壁顶端安装有导流板(11),所述导流板(11)将喷淋除尘罐体(2)分隔成两个左右两个腔体,并且两个腔体在导流板(11)的底部相通,所述喷淋除尘罐体(2)的正下方设置有循环水箱(6),所述循环水箱(6)上插接有喷淋管(12),所述喷淋管(12)上安装有循环泵(13),所述喷淋除尘罐体(2)远离旋风除尘罐体(1)的一侧上部安装有排气管(15),所述排气管(15)上安装有排气扇(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18)是由多个从上到下等间距布置的百叶片(20)组成,每个所述百叶片(20)均朝向箱体(17)的外侧倾斜向下与水平面呈45°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位于旋风除尘罐体(1)内的部分与上通孔(19)无缝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2)的上半部分插入到喷淋除尘罐体(2)内的左侧腔体内,并且喷淋管(12)的上半部分四周均开设有喷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除尘罐体(2)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分别与循环泵(13)和排气扇(16)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除尘罐体(2)的底端与循环水箱(6)连通。
CN201921556209.0U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 Active CN211384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6209.0U CN211384357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6209.0U CN211384357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84357U true CN211384357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9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6209.0U Active CN211384357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84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69256U (zh) 湿式负压诱导除尘系统
CN208809705U (zh) 一种湿式除尘设备
CN203710856U (zh) 一种旋风喷淋除尘器
CN207445795U (zh) 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11384357U (zh) 一种无扬尘的旋风除尘装置
CN108854404B (zh) 一种工业灰尘除尘器
CN106225035B (zh) 一种油烟过滤器及其过滤方法
CN105757755B (zh) 顶吸式抽油烟机
CN214937603U (zh) 用于转炉烟气超低排放的圆筒形高温复合金属滤袋除尘器
CN204996266U (zh) 一种水箱式简易除尘装置
CN111701340B (zh) 一种湿法脱硫工艺用自清洁式除雾器
CN210356515U (zh) 一种串联式水泥除尘装置
CN210993360U (zh) 一种高效的除尘装置
CN209451503U (zh) 一种中央除尘系统
CN208599950U (zh) 一种高效的旋转封闭式静电除尘器
CN203235579U (zh) 湿式多管旋风除尘器和具有上述除尘器的除尘系统
CN207665982U (zh)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吸烟室烟灰清理机器人
JP2001317785A (ja) 換気装置
CN206310497U (zh) 一种风动雨帽
CN201126207Y (zh) 多管式离心油烟分离机
CN209271014U (zh) 一种空气扬尘除尘器
CN204768007U (zh) 一种水幕集尘设备
CN218530317U (zh) 一种施工用降尘设备
CN205598795U (zh) 烟气除尘脱水系统
CN2194210Y (zh) 陶瓷多管脱硫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4

Address after: 410000 Office Building 3012, No. 2, Area C, Kaifu Wanda Plaza, No. 589 Zhongshan Road,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Gre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500 No.5 shop of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 at roadside, No.16 community, Experimental Zone, Qingyu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REEN SHELL NEW ENER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7

Address after: No. 2006, 20 / F, building 1, Chengxiang international, No. 16, Chenghong Road, Chenghua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uangzhu Lvb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0 Office Building 3012, No. 2, Area C, Kaifu Wanda Plaza, No. 589 Zhongshan Road,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Gre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