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83927U - 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83927U
CN211383927U CN201922100972.9U CN201922100972U CN211383927U CN 211383927 U CN211383927 U CN 211383927U CN 201922100972 U CN201922100972 U CN 201922100972U CN 211383927 U CN211383927 U CN 211383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discharge channel
sludge discharge
mud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09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久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ianfu Zhongl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ianfu Zhongl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ianfu Zhongl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ianfu Zhongl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09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83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83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83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两端的管体,其中一个管体为进水管,另一个为出水管;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延伸方向与罐体轴线方向平行且截面为圆形的排泥道,所述排泥道上部设有开口且开口边沿向外弧形扩张形成与罐体底部连通的扩张接料结构;在所述排泥道内设有轴线与排泥道轴线平行的螺旋送料机构,通过螺旋送料机构将从罐体底部通过扩张接料结构落到排泥道内的污泥定向推送至排泥道一端的排泥口处排出。通过在罐体底部设有排泥道从而均匀排泥,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单点排泥方式,通过螺旋送料机构能够将大部分落入排泥道的污泥匀速的向外转移,稳定高效,且不需要较大的动力源。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最普遍应用的一种分散污水处理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和成本低廉等优点,既可以作为临时性的或简易的排水设施,也可以在现代污水处理系统中用作预处理设施,对卫生防疫、降解污染物、截留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防止管道堵塞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几乎每一个城市建筑物都设有沉淀池,安装了水冲厕所的乡村分散家庭一般也设有沉淀池。而随着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的普及,国外许多国家逐步取消了沉淀池的设置,但是沉淀池仍在乡村分散污水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沉淀池作为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设施,其利用了厌氧发酵和静置分离的原理川。在重力作用下,生活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沉降(形成沉渣)或上浮(形成浮渣),同时通过厌氧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进行部分降解,进而实现污水的初步处理,满足简易排水要求,或者有利于后续排水及污水处理。污水在沉淀池内逐渐分离为3层:浮渣层、中间层和沉渣层。比重轻的物质(油类)或夹带气泡的絮团向上悬浮,形成浮渣层,比重较大的固体沉淀在底层。在兼性/厌氧菌作用下,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分解产生CH4,CO2和H2S等气体。经过充分稳定化后,清掏的固体可以作为肥料,中间层的液体在环境要求不高时可以直接排放,否则须进人后续处理单元进行进一步处理。底层沉渣需定期清掏,以免影响沉淀池的处理效果。
而现有的地埋式设备,通常只设有简单的提升泵和管道进行单点排泥,这种方式对于具有较长轴长的罐体结构来说,不能很好的将底部的污泥排出,从而在长时间使用后罐体底部部分位置淤泥堆积无法排出,影响罐体内的污水正常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通过埋设在地下进行污水沉淀处理,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两端的管体,其中一个管体为进水管,另一个为出水管;
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延伸方向与罐体轴线方向平行且截面为圆形的排泥道,所述排泥道上部设有开口且开口边沿向外弧形扩张形成与罐体底部连通的扩张接料结构;
在所述排泥道内设有轴线与排泥道轴线平行的螺旋送料机构,通过螺旋送料机构将从罐体底部通过扩张接料结构落到排泥道内的污泥定向推送至排泥道一端的排泥口处排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玻璃钢沉淀池结构,其主体结构为一种玻璃钢材质的密封储罐,通过在其主体结构上进行调整并设置不同的功能部件,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效果。现有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大都采用一体式结构,用于设置在农村地区或者一些偏远地区存在无法集中处理污水进行排放的问题,通过设置一定容积的玻璃钢储罐,并在其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体结构,从而有效的分隔静置沉淀进行分段处理。
玻璃钢材质是一种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其优点在于较轻的质量但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其罐壁较薄,容积较大,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长时间埋设于地面以下也能够稳定工作。
但地埋式的储罐结构作为沉淀池进行污水处理时,其底部的污泥需要定时排出,但现有的技术只是通过提升泵单点进行提升排出,不仅容易造成罐体内污泥分布不均的问题,导致整个罐体重心偏移,而且一旦管口堵塞或排出的泥水混合物浓度较低,均会影响整个罐体内的污水沉淀或者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的玻璃钢储罐结构上进行优化改进,整个罐体为玻璃钢材料制成的圆柱状结构,将其设置在地面上的基坑中后。而所述基坑底部还设有用于容纳排泥道的沉槽,当罐体固定在基坑内时,其底部正对沉槽开口,使得与罐体形成一体式结构的排泥道能够放置在沉槽内。而排泥道是截面半径小于罐体截面半径的管体结构,而罐体下部和排泥道上部均设有开口,并通过所述的扩张接料结构进行连通。所谓的扩展接料结构是一种环状通道,且其内侧面为弧形过渡结构,便于污泥落入排泥道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管道排泥的方式会造成排泥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排泥道是贯穿整个罐体的管状结构,其开口长度接近整个罐体的轴线长度,使得罐体底部的污泥均能够掉入排泥道内。
但因为污水在沉淀池内需要停留一端时间,需要通过污泥中存在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进行分解,则如果直接通过排泥道快速排出,则会对污水的净化造成影响。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具有较长长度的排泥道中设置有螺旋送料机构来进行排泥,所述的螺旋送料机构的长度与排泥道的内空长度相等,则从罐体中落下的污泥能够均与你的分布在螺旋机构表面,旋转将污泥缓慢的带出,并通过设定启动时间和转速,根据水力停留时间来调节,则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污泥进行定时定量排出,从而保证最佳的污水净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送料机构包括轴线与排泥道轴线平行的螺旋杆和与螺旋杆传动连接的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设置在排泥道开口的相对一侧外部,且所述螺旋杆一端穿出排泥道并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传动连接;在所述排泥道供螺旋杆端部穿出的孔洞中设有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排泥道开口端面向外延伸并与外部设有的沉渣池连通,并在所述沉渣池内设有提升泵,通过提升泵将污泥向外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底部与排泥道连通的开口处设有多个向下斜向延伸的斜板,所述斜板的侧边固定在所述扩张接料结构的内壁上,通过多个斜板等距设置使得罐体底部开口被分隔为多个通道。
因为整个排泥道的上部设有长条开口,整个开口一直沿罐体轴线延伸,而所述的螺旋杆上的螺旋叶片虽然宽度较大,但落在螺旋杆上的污泥在被螺旋杆推动时,因为并未处在一个环形封闭等间隙的管路中,很容易造成部分污泥从受到侧向挤压而向上运动,导致排泥效率较差。而通过设有的斜板结构,是将整个连通的通道分割为多个小型通道,且所述斜板朝向污泥运动方向倾斜,并在尾端设有贴合螺旋杆外部的延伸部分。
通过斜板能够在排泥道中形成多个变径通道,通过螺旋杆持续带动污泥定向移动,因为污泥随着斜板的不断向下延伸,则会形成夹紧的效果,通过减小螺旋杆与斜板之间的间隙,使得污泥被压缩从而增加相互之间的粘黏效果,从而减小污泥向上挤出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底部与排泥道连通的开口处设有多个向下弯折延伸的弯折板,所述弯折板的侧边固定在所述扩张接料结构的内壁上,通过多个弯折板等距设置使得罐体底部开口被分隔为多个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板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弯折板的侧向横截面为类Z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板为厚度均匀的板材结构,在其靠近排泥道一端中部向上拱起形成用于避让所述螺旋杆的弧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排泥道的直径与罐体主体结构的直径比值范围在0.1-0.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罐体底部设有一条长度等于罐体轴长的排泥道从而均匀排泥,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单点排泥方式,通过螺旋送料机构能够将大部分落入排泥道的污泥匀速的向外转移,稳定高效,且不需要较大的动力源,通过设定适合的周期转动时间,其能耗较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泥道上加装有多个斜板或者弯折板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螺旋送料机构的排泥效果,且所述弯折板将排泥道与罐体之间的通道分隔为多个小的独立通道,并通过将每个独立通道的内径逐渐减小的方式能够对污泥形成一定的挤压力,从而增加排泥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排泥道送泥方向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排泥口靠近进水管一端,则是考虑到进水管一侧的底部污泥沉淀量较大,则当螺旋杆转动时可以先将进水管一侧的污泥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侧视图A;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罐体一端打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侧视图B,用于作为剖切图的母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沿A-A剖切线剖切后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图,用于作为剖切图的母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沿B-B剖切线的截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罐体结构沿水平中线剖切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出水管一侧打开后的内部轴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9中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罐体,2-进水管,3-出水管,4-排泥道,5-螺旋杆,6-减速电机,7-沉渣池,8-弯折板,801-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玻璃钢沉淀池结构,其主体结构为一种玻璃钢材质的密封储罐,通过在其主体结构上进行调整并设置不同的功能部件,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效果。
现有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大都采用一体式结构,用于设置在农村地区或者一些偏远地区存在无法集中处理污水进行排放的问题,通过设置一定容积的玻璃钢储罐,并在其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体结构,从而有效的分隔静置沉淀进行分段处理。玻璃钢材质是一种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
其优点在于较轻的质量但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其罐壁较薄,容积较大,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长时间埋设于地面以下也能够稳定工作。但地埋式的储罐结构作为沉淀池进行污水处理时,其底部的污泥需要定时排出,但现有的技术只是通过提升泵单点进行提升排出,不仅容易造成罐体1内污泥分布不均的问题,导致整个罐体1重心偏移,而且一旦管口堵塞或排出的泥水混合物浓度较低,均会影响整个罐体1内的污水沉淀或者净化效果。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通过埋设在地下进行污水沉淀处理,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1两端的管体,其中一个管体为进水管2,另一个为出水管3;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延伸方向与罐体1轴线方向平行且截面为圆形的排泥道4,所述排泥道4上部设有开口且开口边沿向外弧形扩张形成与罐体1底部连通的扩张接料结构;在所述排泥道4内设有轴线与排泥道4轴线平行的螺旋送料机构,通过螺旋送料机构将从罐体1底部通过扩张接料结构落到排泥道4内的污泥定向推送至排泥道4一端的排泥口处排出。
本实施例通过在现有的玻璃钢储罐结构上进行优化改进,整个罐体1为玻璃钢材料制成的圆柱状结构,将其设置在地面上的基坑中后。而所述基坑底部还设有用于容纳排泥道4的沉槽,当罐体1固定在基坑内时,其底部正对沉槽开口,使得与罐体1形成一体式结构的排泥道4能够放置在沉槽内。
其中,排泥道4是截面半径小于罐体1截面半径的管体结构,而罐体1下部和排泥道4上部均设有开口,并通过所述的扩张接料结构进行连通。所谓的扩展接料结构是一种环状通道,且其内侧面为弧形过渡结构,便于污泥落入排泥道4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管道排泥的方式会造成排泥不均匀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的排泥道4是贯穿整个罐体1的管状结构,其开口长度接近整个罐体1的轴线长度,使得罐体1底部的污泥均能够掉入排泥道4内。
但因为污水在沉淀池内需要停留一端时间,需要通过污泥中存在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进行分解,则如果直接通过排泥道4快速排出,则会对污水的净化造成影响。故本实施例通过在具有较长长度的排泥道4中设置有螺旋送料机构来进行排泥,所述的螺旋送料机构的长度与排泥道4的内空长度相等,则从罐体1中落下的污泥能够均与你的分布在螺旋机构表面,旋转将污泥缓慢的带出,并通过设定启动时间和转速,根据水力停留时间来调节,则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污泥进行定时定量排出,从而保证最佳的污水净化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同样公开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如图1-10所示,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1两端的管体,其中一个管体为进水管2,另一个为出水管3;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延伸方向与罐体1轴线方向平行且截面为圆形的排泥道4,所述排泥道4上部设有开口且开口边沿向外弧形扩张形成与罐体1底部连通的扩张接料结构。
在所述排泥道4内设有轴线与排泥道4轴线平行的螺旋送料机构,通过螺旋送料机构将从罐体1底部通过扩张接料结构落到排泥道4内的污泥定向推送至排泥道4一端的排泥口处排出。
其中,螺旋送料机构包括轴线与排泥道4轴线平行的螺旋杆5和与螺旋杆5传动连接的减速电机6,所述减速电机6设置在排泥道4开口的相对一侧外部,且所述螺旋杆5一端穿出排泥道4并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6传动连接;在所述排泥道4供螺旋杆5端部穿出的孔洞中设有密封环。
排泥道4开口端面向外延伸并与外部设有的沉渣池7连通,并在所述沉渣池7内设有提升泵,通过提升泵将污泥向外排出。所述罐体1底部与排泥道4连通的开口处设有多个向下斜向延伸的斜板,所述斜板的侧边固定在所述扩张接料结构的内壁上,通过多个斜板等距设置使得罐体1底部开口被分隔为多个通道。因为整个排泥道4的上部设有长条开口,整个开口一直沿罐体1轴线延伸,而所述的螺旋杆5上的螺旋叶片虽然宽度较大,但落在螺旋杆5上的污泥在被螺旋杆5推动时,因为并未处在一个环形封闭等间隙的管路中,很容易造成部分污泥从受到侧向挤压而向上运动,导致排泥效率较差。
而通过设有的斜板结构,是将整个连通的通道分割为多个小型通道,且所述斜板朝向污泥运动方向倾斜,并在尾端设有贴合螺旋杆5外部的延伸部分。通过斜板能够在排泥道4中形成多个变径通道,通过螺旋杆5持续带动污泥定向移动,因为污泥随着斜板的不断向下延伸,则会形成夹紧的效果,通过减小螺旋杆5与斜板之间的间隙,使得污泥被压缩从而增加相互之间的粘黏效果,从而减小污泥向上挤出的情况发生。罐体1底部与排泥道4连通的开口处设有多个向下弯折延伸的弯折板8,所述弯折板8的侧边固定在所述扩张接料结构的内壁上,通过多个弯折板8等距设置使得罐体1底部开口被分隔为多个通道。
如图5中所示,其中底部展示的弯折板8侧面的剖切结构,可以看到其形状。弯折板8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弯折板8的侧向横截面为类Z字形结构。所述弯折板8为厚度均匀的板材结构,在其靠近排泥道4一端中部向上拱起形成用于避让所述螺旋杆5的弧形槽801。
排泥道4的直径与罐体1主体结构的直径比值范围在0.1-0.3。一般设置在0.2,排泥道4如果直径过大,则不仅造成占地空间较大,且需要较大的设备进行装配,但污泥量有限,且不是持续排出,而是周期性排出,故需要限制其最大半径。但如果排泥道4较小,因为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絮状沉淀,半径较小时会频繁造成排泥道4堵塞。故在本实施例中,对其半径比例进行限制,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上述比例范围为最佳值。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8)

1.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通过埋设在地下进行污水沉淀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1)两端的管体,其中一个管体为进水管(2),另一个为出水管(3);
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延伸方向与罐体(1)轴线方向平行且截面为圆形的排泥道(4),所述排泥道(4)上部设有开口且开口边沿向外弧形扩张形成与罐体(1)底部连通的扩张接料结构;
在所述排泥道(4)内设有轴线与排泥道(4)轴线平行的螺旋送料机构,通过螺旋送料机构将从罐体(1)底部通过扩张接料结构落到排泥道(4)内的污泥定向推送至排泥道(4)一端的排泥口处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送料机构包括轴线与排泥道(4)轴线平行的螺旋杆(5)和与螺旋杆(5)传动连接的减速电机(6),所述减速电机(6)设置在排泥道(4)开口的相对一侧外部,且所述螺旋杆(5)一端穿出排泥道(4)并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6)传动连接;在所述排泥道(4)供螺旋杆(5)端部穿出的孔洞中设有密封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道(4)开口端面向外延伸并与外部设有的沉渣池(7)连通,并在所述沉渣池(7)内设有提升泵,通过提升泵将污泥向外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部与排泥道(4)连通的开口处设有多个向下斜向延伸的斜板,所述斜板的侧边固定在所述扩张接料结构的内壁上,通过多个斜板等距设置使得罐体(1)底部开口被分隔为多个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部与排泥道(4)连通的开口处设有多个向下弯折延伸的弯折板(8),所述弯折板(8)的侧边固定在所述扩张接料结构的内壁上,通过多个弯折板(8)等距设置使得罐体(1)底部开口被分隔为多个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8)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弯折板(8)的侧向横截面为类Z字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8)为厚度均匀的板材结构,在其靠近排泥道(4)一端中部向上拱起形成用于避让所述螺旋杆(5)的弧形槽(8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道(4)的直径与罐体(1)主体结构的直径比值范围在0.1-0.3。
CN201922100972.9U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Active CN211383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0972.9U CN211383927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0972.9U CN211383927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83927U true CN211383927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07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0972.9U Active CN211383927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83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1511B (zh) 一种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CN109095708B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105036313B (zh) 浮筒式生物转筒
CN109354343B (zh) 一种利用初沉池污泥发酵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11383927U (zh) 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CN210340465U (zh) 一种新型的sbr反应池
CN210163288U (zh) 污水处理装置、包含其的系统
CN105152324B (zh) 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100494089C (zh) 复合式水解酸化污水预处理设备
CN107973399B (zh) 一种高效三相分离系统
CN202337712U (zh) 一种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CN202658001U (zh) 生物盘片、生物转鼓及一体化转鼓式生活污水处理器
CN217947771U (zh) 一种新型虹吸式滗水器及sbr反应器
CN214060266U (zh) 一种无人值守、高效低耗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1200827Y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CN204939083U (zh) 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212669327U (zh) 一种水力厌氧反应系统
CN110862149B (zh) 基于重力作用的强化分离柱状一体膜式生物反应器
CN102249493B (zh) 旋流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反应器
CN217516738U (zh) 用于厌氧发酵系统的出料装置及厌氧发酵系统
CN221027927U (zh) 一种sbr反应池的自动排水装置
CN201330194Y (zh) 用于厌氧反应器的拼装式三相分离器
CN114656105B (zh) 多功能废水处理装置
CN221344211U (zh) 一种废水双向循环厌氧反应装置
CN212504210U (zh) 一种连续流无碳源生物脱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